Workflow
中国经济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召开政策解读专场外资企业圆桌会,170余家外资企业及在华外国商协会代表参会
搜狐财经· 2025-10-21 20:14
10月20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京主持召开政策解读专场外资企业圆桌会,170 余家外资企业及在华外国商协会代表参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进行政策 解读并回应外资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 凌激表示,今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隆重开幕,将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十四五"前四年, 中国GDP增速平均为5.5%,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并充满 活力,为外资企业带来广阔机遇和良好预期。今年9月,中方有关部门广泛征求企业和公众意见,并借 鉴国际经验,经审慎研究,出台了《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规定各 类经营主体平等享受相关支持政策,有力保障外资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合法权益。在后续出台具体产品 标准时,我们将做到依法依规、透明公正,欢迎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方提出意见建议。关于出口管制 问题,凌激强调,中方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稳定、履行防扩散国际 义务的负责任之举,同时依法审批合规贸易,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与会外资企业表示,当前国际贸易投资面临挑战增多,中国政府持续扩大开放,在稳外资、 ...
权威解读丨从前三季度成绩单看中国经济发力点
新华网· 2025-10-21 17:50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分析认为,第四季度,广义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会保持"三驾马车"当中比较强的韧性,消费自身的需求 也有望平稳复苏。此外在财政政策端,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投放,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的下达,将进一步帮助地方支持相应的 经济修复,也有力地支持地方去完成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服务业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全国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市场销售稳步增长,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制造业投资 同比增长4.0%;货物进出口总额336078亿元,同比增长4.0%。 王孝松表示,制造业创新驱动的特点非常明显,扩内需 ...
主播说联播丨超百万亿!“新”速度,新突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1 15:58
今天还看到一条消息,"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目前正在开展运用考核。所谓"运用考核"就是"刷里 程",进行各种达标考试。考核通过之后,离投入运营也就越来越近。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还跑出了单 列时速453公里的新纪录。CR450动车组之所以跑得又稳又快,一方面是因为动力强劲、科技含量高,比如 列车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让车身整体上更轻;另一方面动车组的设计更潮更酷,比如车头更尖更细,如离 弦之箭,阻力更小。新动能不断累积的中国经济和"全球最快高铁"在不断创造新纪录、取得新突破,两者 都是以持续的创新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这也是一路向前的中国速度。 总监制丨闫帅南监制丨李浙主编丨王兴栋视频编辑丨田思雨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 算,同比增长5.2%。数字背后,有哪些重要信息?点击视频↓↓↓ 三个季度的经济总量就已突破百万亿,而我国年度GDP首次超百万亿是在五年前的2020年。五年来我国 经济连上新台阶,今年全年有望达到140万亿元。块头在变大,步伐则更稳更有劲,其中特别亮眼的是关键 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创新力大幅跃升,大国重器捷 ...
从“硬核”数据透视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 “稳”“进”“韧”特性没有改变
央视网· 2025-10-20 13:41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2%,整体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 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0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 同比增长5.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称:"从全球来看,5.2%的经济增长在主要经济体中稳居前列,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源。我 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专家表示,新兴产业加快落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支撑了中 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称:"我国经济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冲击的情况下,整体应该说 ...
前三季度GDP20强城市预测:深圳远超广州,苏州超2万亿,郑州低迷
搜狐财经· 2025-10-19 03:14
城市经济总量格局 - 上海以40515亿元GDP领跑全国,北京以38413.2亿元紧随其后,双雄格局稳定[1] - 深圳GDP达到27480.62亿元,对广州(23319.57亿元)形成绝对优势跨越[1] - 苏州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016亿元,成为工业大市的重要里程碑[3] 城市经济增长动能 - 深圳前三季度GDP增量达1546.34亿元,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增速达5.96%,领先广州0.68个百分点[1] - 苏州实现8.29%的名义增速,前九月GDP增量高达1532.2亿元,展现出超强增长韧性[3] - 成都以9.59%增速领跑新一线城市,杭州依托数字经济建设实现11.56%高增长[6] - 济南作为北方经济重镇收获8.86%增速,宁波持续释放港口经济红利实现7.26%增长[6] 产业结构与创新驱动 - 深圳高技术制造业占GDP比重突破40%,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新产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1] - 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万亿元,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15%[3] - 成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突破万亿元,杭州直播电商、云计算产业增势强劲[6] - 郑州随着富士康新机型量产及比亚迪二期投产,汽车电子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新支撑点[5] 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 郑州以3.23%的增速在万亿级城市中表现相对平缓,但11048.8亿元的体量彰显交通枢纽优势[5]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苏州保持全国前三,展现出实体经济硬实力[3] - 宁波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激增38%,济南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双轮驱动发展[6]
中国经济圆桌会|“十四五”前四年经济发展平均增速达到5.5%
新华网· 2025-10-18 08:45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相伟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节目中提到,"十四五"前四年平 均经济增速达到5.5%,连续迈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台阶,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更加凸 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0:00 / 0:11 ...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我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引领者,是全球创新突破的策源地
新华网· 2025-10-17 20:21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王冠华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节目中表示,从国际视角看"十 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出多重价值,至少体现在三个维度:我国是全球经 济的重要驱动力,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引领者,是全球创新突破的重要策源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毕马威:88%的中国首席执行官对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
证券日报网· 2025-10-16 15:28
本报讯 (记者闫立良)10月15日,毕马威发布的《2025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下文简称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在重重考 验中稳步向前,特别是一系列增量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提振了社会预期。在调查中,高达88%的中国首席执行官对未来三年的 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占比较去年大幅提升。 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正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众多企业正积极调整增长战略,以应对当前的复杂局势。今年的调查 结果显示,首席执行官们对全球经济的信心已降至五年来低点,但对自身企业的发展信心依然稳固。 报告称,展望"十五五",随着"人工智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产业生态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将与实体经济实现深度 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编辑 张明富) 另一方面,中国首席执行官对人工智能的价值认同显著提升:高达86%的受访者预期可在三年内看到人工智能的投资回 报,远高于去年的18%。这一信心的飞跃,标志着人工智能的价值兑现正在加速进行,并将深刻重塑未来产业竞争格局。 这一反差体现了企业战略重心从外部环境向内生动力的转移——通过对人工智能、组织变革与风险韧性的战略性投入,主 动构筑发展"护城河",实现从"生存韧性"向"发展韧性"的跃迁。 ...
坚定看好中国股市 重点布局金融行业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4:15
● 本报记者 王雪青 10月15日,日斗投资董事长王文在"固本 砺新 行远——2025私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国信证券杯·第 十六届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股票市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他还认 为,从诸多要素来看,中国经济都具备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三,决策层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发展等领域的强力支持和前瞻布局,是我国相关产业能够取得巨 大发展成就的关键支撑。 "从经济学的基本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来看,中国经济具备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王文表示, 中国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例如在工业用地等方面的灵活性和支持力度,为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竞争力;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高质量的"工程师红利";与此同时,A股和港股市场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市场, 持续的融资活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基于以上观察,王文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必将迎来显著增长。"在投资实践上,我们始终将国家 的竞争力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在过去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我们经历过多次市场调整,但正是基于对 国家和行业基本面的深入研究,我们才能保持定力,甚至在市场恐慌时敢于加仓。"他举例说,"过去被 市场低估的汽车、半导体等行业,最终都孕 ...
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是企业家的时代重任
证券日报· 2025-10-16 00:20
宏观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形有分化、势在向好、未来可期,外贸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2]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2] -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2] 企业发展战略 - 企业家必须秉持长期主义,用长远眼光审视问题,运用战略思维规划未来,坚持"以恒心办恒业"的信念 [1] - 企业需扎根市场,深耕发展,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找到稳定增长点,赢得长期立足之地 [1] - 立足长远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构成独特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4] 创新与研发投入 -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需构建长效创新机制,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 [3] - 创新并非一蹴而就,企业家需具备战略眼光和耐心,将创新置于核心战略地位,通过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多维度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长期动能 [3] - 2024年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28211.6亿元,比上年增长8.8%,表明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增长 [3]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府部门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政策 [2] - 政策举措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实现全面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2] -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和消费升级持续推进,为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