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

搜索文档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部门发文—— 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30
在打造融合发展载体方面,通知要求以加强重点产业用工保障为重点,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制造 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组建招聘用工联合体;以促进劳动者素质提升和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支持人力 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龙头企业等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或组建人才服务集团。 通知提出支持制造企业联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人力资源事务外包、共建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为受人 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影响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提供转岗培训和再就业服务。 数据显示,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年均服务5000余万家次用人单位,其中约40%是制造业企业,形成 了大量专门面向制造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场景。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 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试点工作将在30个左右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展,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培育一批面向制造业的专业人力资 源服务机构,打造一批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和联合体,发展一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创 新技术、产品、模式,形成一批推动人力资源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深度协同的政策体系和有效模式。 试点城市原则 ...
新华财经晚报:中央财政拟支持北京、天津等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新华财经· 2025-06-04 17:39
城市更新行动 - 中央财政计划补助超过200亿元支持北京、天津等20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 [2] - 今年前4个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79个,河北、重庆等6个地区开工率超过50% [1] 新能源车市 - 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4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9% [1] - 1-5月累计批发522万辆,同比增长41% [1] 计量数字化 - 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到2030年重点突破30项以上数字计量关键核心技术,研制10项数字计量装置 [1] - 计划培育80家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中心,建立国家计量数据中心 [1] 疫苗产业 - 国内首款九价HPV疫苗获批上市,打破国外产品长达十余年的市场垄断 [2] 服务贸易 - 深圳提出到2030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比提高至50%以上,2035年达55%以上 [2] 住房公积金 - 南通市个人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人调整为70万元/人 [2] 制造业数据 - 泰国5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1.2,自2月以来首次进入扩张区间 [3][4] - 澳大利亚2025年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1.3% [3] 贸易政策 - 美国将钢材、铝材及衍生物品进口关税从25%上调至50% [3] 金融市场 - 上证指数上涨0.42%至3376.2点,创业板指上涨1.11%至2024.93点 [4] - WTI原油下跌0.46%至63.12美元/桶,COMEX黄金上涨0.27%至3386.1美元/盎司 [4]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陕西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陕西日报· 2025-05-20 08:32
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 陕西省人社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提出8项具体措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助力打好"八场硬仗" [1] -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融入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 提供精准专业服务 [1] - 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重点链主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 延展升级人才项目投资、人才成果转化等创新服务产品 [1] 制造业人才引育与服务 - 加强人力资源机构与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对接 签订人才服务战略协议 建立人才服务基地 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博士后创新基地 [1] - 协助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主体完善人才供需匹配 提供人才寻访、员工培训、用工保障、薪酬管理等全链条人力资源服务 [1] - 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职称评审 对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专业技术人才及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 可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2] 招聘用工与培训体系建设 - 加快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建设 组建招聘用工联合体 常态化开展制造业等领域就业失业监测 破解季节性、结构性缺工难题 [2] - 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高校、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合作建立培训基地 开展模拟实训、人才测评、职业规划等专业服务 [2] - 指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范围 为制造业等领域提供精准人力资源服务 [2]
南京打造人力资源服务“超级红娘”
新华日报· 2025-05-16 07:37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连接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红娘"。为培育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南京通过举办产 教融合活动等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搭建对接平台、拓展市场渠道;支持人力资源服务"出海",拓展国际 人力资源服务网络;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小升规""规入统"成长链条。 4月16日,由南京市人社局、金陵科技学院和江苏领航人才集团共建的人才驿站挂牌,这是领航人才集 团和南京人社部门合作共建的第四个校园实体站点。依托该驿站,人社部门定期为在校生介绍南京重点 产业现状,提供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同时按照学生专业特点定制招聘会、职业辅 导。 南京是高校聚集地,高校毕业生是人力资源机构服务的重点对象,很多人力资源公司与高校建立深度合 作,如苏鹰集团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进行校企 课程共建,面向低年级学生实施"未来人才计划",为其提供实习、培训机会;依托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招 聘系统,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动态人才库预匹配,破解毕业季求职的"拥堵困局",实现毕业生求职与企业 招聘"错峰共振"。 为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3月南京市人社局与人力资源机构合作推出"人社服务高校专员"工作 ...
【西安】不断拓宽求职者就业渠道 搭桥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陕西日报· 2025-05-09 06:53
"今年春招季,高频次的招聘会为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有助于我们在现场集中精力面试,招聘 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求职者。"4月30日,西安中万三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刘志伟说。 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是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的重要力量。此前,西安市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西安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在财税、金 融、土地、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给予产业发展全方位保障。 受惠于政策红利,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西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 也步入"快车道"。从传统的招聘、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到现代的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管理 咨询等,产业园的业态越来越丰富,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 今年春招季,西安市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将招聘会办到"家门口",积 极对接企业挖掘更多岗位,并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桥梁。 人力资源服务业既是人才配置的重要力量,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承载。4月7日,西安市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局发布通知,决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并明确提出开展大规模联合招聘服务、 重点行业 ...
北京人力20250506
2025-05-06 23: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力资源服务行业 - 公司: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 - 2024 年和 2025 年 Q1 面对复杂形势,坚持战略方向,深耕主业,展现业务稳定性和业绩韧性,2024 年各方面大幅改善,竞争力提升,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并分红 [3] 财务成就 - 2024 年营收首破 400 亿达 430 亿,同比增 12%,三年复合增长率 15%;外包业务收入 360 亿,同比增 14%,占比 83.77%,毛利 12 亿,同比增 12% [2][5] - 期间费用逐年降 2.34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 7.91 亿,同比增 44%,三年复合增长率 38%;扣非归母净利润 5.33 亿,同比增 107%,三年复合增长率 161% [2][5] - 2024 年底资产总额 164.24 亿,归母净资产 65.33 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61%,总资产报酬率 8.34%,资产负债率 55.18%,人均创利 27.89 万,同比增 6.8 万 [2][5] - 拟每股派现 0.699 元,总计 3.69 亿,分红比例 50%,较上年增近 45% [2][3][5]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 年坚持稳中求进,强化治理管控和运营水平,巩固提升投资价值 [6] - 聚焦战略目标,做好十四五收官,布局十五规划;深化区域业务协同;提升外包能力和附加值;深化业财融合;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推进业务整合降本增效;促进技术赋能;推进国际化布局;深化内控合规管理 [7][24] 客户拓展 - 2024 年新增千人大规模客户 30 家,其中民企 14 家,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8] 业务发展成果 - 2024 年各子公司拓展多行业客户,如北京公司签国有交通企业项目,上海公司签金融机构外包业务等 [9][10] 业务外包专业化发展 - 提升招聘能力,研究人才需求,建专业团队,配领先工具,提供精准匹配和高效服务 [11] - 深耕多元行业,深化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提供特色方案和增值服务 [11] - 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客户即时性需求 [11] 大客户集中管理 - 对大客户重点调研、维护和价值深挖,提高服务质量和粘性,深化合作关系 [12] - 依托市场化活动拓客,与大客户建立合作,构建战略生态 [12][13] 人事管理集约化运营 - 京津冀整合基础人事服务至河北与天津公司,实现均衡布局与协同发展 [14] - 华东和华南通过信息科技公司整合多地基础人事服务,规范操作,降成本提质量 [14] 全球化发展布局 - 2024 年 6 月设新加坡公司为海外平台,出海业务涵盖多环节,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15] 产品多元化能力建设 - 政务服务加强多领域政务能力,完善政务生态 [16] - 招聘聚焦高科技产业人才储备,升级京企直聘平台 [16] - 灵活用工搭建新媒体与经纪人模式,覆盖蓝领岗位 [17] - 培训咨询与院校合作研发项目,完善课程体系,搭建线上平台 [17] 总部管理职能优化 - 2024 年划转子公司股权,强化集团化管理,集中管理产品型子公司 [18] - 调整优化董事会监事会设置,增强专业形象,提高决策效率 [18] 数字化能力建设 - 推动大模型应用和产品创新,推出数字人形象,实现实时对话和肢体反馈 [19] - 与昆仑万维合作,融合先进模型技术,推动数字迭代升级 [19] ESG 可持续发展治理 - 重视 ESG 治理,提升董事会参与度,借鉴评价标准,携手利益相关者践行理念 [20] - 环境责任践行绿色低碳,遵守法规,健全安全体系 [20][21] - 社会责任关爱员工,促进就业,助力公益 [21] - 治理责任完善体系,合规经营,管控风险 [2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将更智能化、个性化,向高价值创造转变,服务品牌国际化加速 [22] 国际化挑战与机遇 - 企业国际化面临政策、文化、服务标准差异等挑战 [23] - 关税政策变化催生业务机遇,推动用工模式、技术和产业链变革,增加人才和出海业务需求 [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发布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为人才高地建设和新质生产力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服务社会就业 [3][4]
北京人力: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营收降速,政府扶持力度加大-20250427
东吴证券· 2025-04-27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京人力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龙头,有40多年经验,规模优势突出,客户资源丰富,在薪酬管理、人事管理服务等领域优势较强,与德科成立的外企德科合资公司在灵活用工行业口碑较好 考虑近两季度营收降速,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8.9/9.7亿元(此前为9.6/10.7亿元),新增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10.5亿元,最新收盘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4/1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430.3亿元,同比+12.3%,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44.4%,扣非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106.9%;2025Q1营收108.4亿元,同比+2.7%,归母净利润5.9亿元,同比+180.4%,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 - 22.1% [8] - 24Q4/25Q1营收98.5/108.4亿元,yoy+2.9%/2.7%;归母净利润1.5/5.9亿元,yoy - 25%/+18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1.4亿元,yoy+48%/-22%;不考虑非经营性成本的经营利润24Q4/25Q1分别为2.1/1.8亿元,yoy+10%/-34%,Q1扣非业绩下滑系当季毛利率下滑0.72个百分点 [8] - 2024全年人事管理服务/薪酬福利服务/业务外包服务/招聘及灵活用工服务/其他服务营收分别实现9.9/12.0/360.5/43.4/4.5亿元,yoy - 9%/+5%/+14%/+13%/-25%;毛利率分别为82.9%/18.4%/3.2%/3.2%/45%,毛利贡献分别为32%/9%/46%/5%/8%;业务外包服务收入增速高但毛利率低,带动全年综合毛利率下滑1个百分点 [8] - 给出2023A - 2027E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EPS - 最新摊薄、P/E等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 [1] - 给出2024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预测数据 [9] 业务合作 - 2024年上海公司与德科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全球合作协议,借助德科集团在全球60余国家和地区的业务网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配套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和落地保障 [8] 政府扶持 - 2024年获得政府扶持资金从上期3.5亿元提升至5.1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