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消费环境

搜索文档
提振消费扩内需|优化消费环境 筑牢经济增长“主引擎”根基
搜狐财经· 2025-05-19 11:31
消费环境升级 - 线上消费便利性显著提升,偏远地区消费者可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全国特色商品,如东北农村消费者可购买海南鸡蛋果、广西枇杷等 [1][3] - 线下实体店推行7天无理由退换货政策,如安徽阜阳超6000家商家承诺该服务,河南洛阳试点异地异店退换货 [6][7] - 消费环境优化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需多方合力构建安全透明保障体系 [8][9] 直播电商发展 - 直播电商成为促消费主战场,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5.8万亿元,占网络零售总额1/3以上,年复合增长率18% [3] - 西部地区消费者通过拼多多等平台参与购物节,突破地理限制购买南方水果,如宁夏消费者买元花通过拼多多拼单 [3] - 中老年群体加速渗透直播购物,如东北农村李女士通过抖音、视频号购买水果,带动乡村老年人加入 [3] 直播电商乱象与监管 - 头部主播频发虚假宣传问题,如三只羊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6894.91万元,"东北雨姐"关联公司被罚671.76万元 [4] - 行业需强化自律与监管结合,专家建议制定专项法规、加强技术溯源(如区块链)、建立平台售后体系 [4][5] - 新主播注重选品质量与售后服务,强调以顾客为本的长期经营理念 [4] 政策与行业行动 -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鼓励实体店无理由退换货,借鉴河北、江苏等地经验细化标准 [6][9] - 市场监管总局启动48个试点地区围绕17项重点任务推进,包括培育放心消费单元、强化信用体系等六方面工作 [9] - 中国消费者协会上线"消费查"平台,实现无理由退货线上查询功能,7家企业参与异地异店退换货承诺 [7][9]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优化消费环境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在杭州召开
快讯· 2025-05-09 14:34
市场监管系统优化消费环境会议 -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优化消费环境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于5月7日至8日在杭州召开 [1] - 会议强调优化消费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新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1] - 优化消费环境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高品质生活、促进社会高效能治理、提升市场监管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1] - 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优化消费环境的基本要求 [1] - 下一步工作重点包括优化消费环境试点、放心消费单元和集聚区培育等六个方面 [1] 优化消费环境的基本要求 - 将提振消费需求和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 [1] - 加大政策力度和激发市场力量相结合 [1] - 聚焦主责主业和强化统筹协调相结合 [1] - 治理突出问题和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 [1] - 先行先试带动和整体协调相结合 [1]
牵住优化消费环境的“牛鼻子”(市场漫步)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52
消费环境优化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重点破解消费痛点问题,推进消费供给提质,提高消费维权能力,创新共治共建格局 [1] - 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 [1] - 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涌现,包括"国风""国潮"等新消费概念及社区、集市等新消费场景 [1] 消费环境现存问题 - 消费供给质量不高、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力量不足等问题突出,影响消费者体验和信心 [1] - 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涉及多部门管理的消费痛点亟待破解 [2] 优化消费环境的具体措施 - 部署五大行动:消费供给提质行动、消费秩序优化行动、消费维权提效行动、消费环境共治行动、消费环境引领行动 [2] - 健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机制,构建供给侧、需求侧、监管侧、社会侧协同的制度体系 [2] - 形成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经营主体、社会组织、媒体及消费者多方合力,共同保护消费者权益 [2] 地方实践与长期规划 - 地方出台优化消费环境标准,探索异地异店线下无理由退换货等创新举措 [3] - 从店铺、街区等微观层面入手,推动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提振消费信心和经济活力 [3]
如何提振消费?这场发布会划出重点!|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17 19:27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协同多部门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通过供需两端综合发力、统筹促消费与惠民生、强化政策协同等方式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1][3] - 方案聚焦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问题[16] 供需两端综合发力 - 需求侧政策力度加大,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突破以往侧重供给侧的政策导向[3] - 强化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包括项目投资、财政资金、工会经费等实打实投入,以及宏观政策评估、信贷支持等配套措施[3] 消费品以旧换新 - 2025年预算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品及数码产品[5][24] - 政策"加力扩围",支持电动自行车换购和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建设[24]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 - 财政部2025年重点强化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保障: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延续助学贷款免息政策[9][10][19] - 人社部聚焦先进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创造高质量岗位,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10] 金融支持政策 - 央行将研究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以旧换新、智能产品等场景创新金融产品[13][14] - 支持金融机构发行消费领域金融债券,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15][29] 大宗消费升级 - 住房消费支持政策包括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提取范围,允许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24] - 汽车消费延伸至后市场,培育二手车经营主体,落实"反向开票"等便利化措施[24] 新型消费发展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等新技术产品应用,发展低空旅游、邮轮航线等新业态[25] - 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原创IP开发,促进动漫、电竞衍生品消费,鼓励国内外品牌开设首店[25] 消费环境优化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与小长假连休,探索中小学春秋假[26] - 清理汽车限购等不合理限制,推动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保障无车家庭购车需求[28] 财政与投资支撑 - 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力支持教育医疗、文旅体育等领域项目建设,支持消费类REITs发行[30] - 工会经费可用于职工健身、文体消费,探索有奖发票活动激发消费活力[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