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管理
搜索文档
业务聚焦 | 做实政治监督 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20 08:39
政治监督实施框架 - 明确7个方面47项重点监督内容 包括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树立选人用人导向等[1] - 实行清单化台账式推进管理 逐条逐项明确监督依据和措施 结合地区实际形成政治监督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1] 精准监督执行措施 - 对全区89家单位的班子成员实行全覆盖式政治画像 重点围绕政治意识 履职担当 清正廉洁 选人用人 群众满意度等方面[2] - 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立案审查调查19人 挽回经济损失280余万元[2] - 设立基层监测点 在2个街道的6个科室和2个社区跟踪记录日常工作 推动删减基层负担事务[2] 监督机制建设 - 建立全周期管理机制 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741个[3] - 完善片区协作工作机制 促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3] - 构建政治生态动态分析研判 及时督促整改 有效净化修复机制[3]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③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17 08:13
纪检监察机关风腐同查同治措施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强调将风腐同查同治理念贯穿案件查办、整改纠治、警示教育全流程,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闭环[1] - 上海市金山区纪委监委联合法院建立廉政法治教育基地,组织分层分类职务犯罪庭审旁听,重点针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及关键岗位干部[1] - 江苏省苏州市纪委监委整合典型案例资源,通过警示教育片、忏悔录、纪法小课等形式建立共享资源库,推动多地开展警示教育会、案件通报等活动[2] 典型案例分析与警示教育模式 - 河南省洛阳市住房保障和房产服务中心原主任任某某案件显示,腐败往往始于收受消费卡等"小节"失守,最终发展为房地产领域权钱交易[3] - 湖南省湘西州纪委监委采用"案情+剖析+忏悔+点评"模式编印警示录,并针对重点行业摄制专题片,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效果[4] - 安徽省宣城市2024年查处风腐一体问题27起,通过还原涉案国企"一把手"杨某从赌博嗜好到受贿的堕落轨迹,强化细节警示[5] 警示教育创新形式与覆盖范围 - 上海市金山区选取典型由风及腐案件增强干部代入感,50余名水务局干部旁听原水务站长庭审[1] - 苏州市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在案件查办初期同步规划警示教育,分析"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2] - 宣城市纪委监委联合法院系统开展线上庭审旁听,将视觉冲击转化为心理震慑[5]
释放风腐同查同治综合效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07 08:02
纪检监察机关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 纪检监察机关需准确把握风腐一体特征,通过同查同治整饬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问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1] 风腐同查同治的规律性认识 - 风腐同查同治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对正风反腐规律的深刻把握 [2] - 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常为腐败前奏,需阻断量变到质变过程 [2] - 需健全工作机制,通过"查"与"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提升治理综合效能 [2] - 风腐问题在不同地区、层级、领域表现各异,需分类清理并抓根治本 [2] 风腐一体纠治的策略方法 - 风腐问题损害公平正义、破坏营商环境、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现代化建设 [3] - 需保持战略定力,创新方法铲除风腐滋生土壤,如通过违规吃喝整治深挖利益交换 [3] - 坚持系统施治,统筹推进"查风必挖腐"和"查腐必纠风",建立问题线索台账 [3] - 需创新举措如搭建监督模型、数据关联分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新动向 [3] - 标本兼治需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发挥惩治震慑、制度约束和教育引导作用 [3] 凝聚风腐同查同治合力 - 风腐同查同治是系统工程,需强化系统观念,建立顺畅工作机制和协作机制 [4] - 深化"全周期管理"理念,将同查同治贯穿信访举报、监督检查等各环节 [4][5] - 需联合党委、财政、审计等多部门力量,构建协同监管长效机制 [5]
深度关注丨破“旋转门” 筑“防火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31 08:29
核心观点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持续深化政商"旋转门"治理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其作为监督重点 深挖彻查违纪违法问题 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为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5] 典型案例分析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原环保安监局副局长张某某利用环评审批职权为企业谋利 约定"退二线后再议"好处费 通过签订五年期"环保咨询服务合同"收取咨询费 2024年7月被开除公职 9月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 [6] -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原院长曹浩强在任期间为医疗中心提供帮助 达成退休后回报口头协议 2016年退休后担任该中心院长并以"考核奖"名义收受好处费 2024年4月被开除党籍并取消退休待遇 9月被判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0万元 [7]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城管局原局长冯尧提前退休后违规担任关联企业顾问 领取工资及年终奖 以其妹妹名义持有公司股票 2023年11月被开除党籍并取消退休待遇 2024年因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 [9] 违纪行为特征 - 政商"旋转门"呈现表现形式更新 手段更隐蔽特点 包括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 中介机构提供政策解读 关系协调服务进行权力变现 或以"短期顾问""讲座嘉宾"名义获取高额报酬 [9] - "期权化"特征明显 通过"在位不收退休收"方式拉长权力变现战线 以退休后获聘取酬为掩护使受贿行为隐形化 [7] - 利益输送常与企业发展和收益比例 股价估值等方式绑定 最终受贿数额巨大 [8] 制度规范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党员干部离职或退休后不得接受原职务管辖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企业聘用 不得从事与原职务管辖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活动 [8] - 2023年修订版《条例》将适用主体由"党员领导干部"扩展到全体党员干部 扩大离岗后禁止违规从业范围 新增"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作为禁业范围 [11] - 张家港市出台《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办法》配套制定廉洁自律"负面清单" 重点防范利用影响力牵线搭桥 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 未经报备私自兼职等问题 [13] 监督治理措施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督促生态环境部门完善24项行政 财务及业务管理制度 加强环评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管 全区立案查处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5人 违规挂职取酬6人 [13] - 广东省韶关市纪委监委加强离职退休党员干部从业去向跟踪 排查出23人违规兼职取酬 立案6人 [13] - 海南省海口市纪委监委总结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案件办案经验 开展针对性培训 提升对"影子股东""专家顾问"等隐蔽形式的识别能力 [13] - 多地通过发放《离退休干部党员纪律告知书》 发送提醒函 开展警示教育片播放 案例剖析 通报曝光等方式强化思想防线建设 [13]
北京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多家保险公司简化流程启动理赔
新浪财经· 2025-07-29 17:38
灾情损失情况 - 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65.9毫米 因灾死亡30人(密云28人 延庆2人)[1] - 道路损毁31处 涉及16条线路未修通 136个村电力中断[1] - 通信设施损毁光缆62条 基站退服1825个[1] 保险业应急响应措施 - 保险机构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运用科技+服务组合拳提升抗灾效率[2] - 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锁定156辆救援车和147辆查勘车 前置4个保全场地并备足应急物资[2] - 多家机构简化理赔资料 免气象证明 平安产险对河道水淹车直接按全损赔付[4] - 人保财险通过先赔付后补单证模式 40分钟内完成西芹大棚7200元赔款支付[4] - 中华财险通过卫星遥感技术锁定密云113亩苹果园损失 预赔付20万元[4] - 中国人寿简化理赔申请资料 免交纸质材料 扩大保险责任范围至非社保药品和诊疗项目[4] 保险报案及赔付数据 - 平安产险截至7月29日9点累计车险水淹报案526笔(北京本地392笔 异地134笔) 已结案44笔[4] - 北京本地出险主要集中在密云136笔 怀柔47笔 朝阳33笔[4] - 非车暴雨累计报案45笔(团财11笔 家财32笔 农险1笔 意健险1笔)[4] - 人保财险7月24-28日累计报案445件 估损1350万元(车险241件 家财险200件 农险2件)已全部赔付完成[5] 行业转型与创新 - 保险业从被动理赔向主动防灾转型 推动灾前预防-灾中处置-灾后理赔全周期管理[5] - 北京市2024年起在房山 门头沟试点巨灾保险 建立三层保障体系[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扩展巨灾保险责任至暴雨洪水 基本保额提至城镇居民10万元 农村4万元[5] - 人保财险推动成立巨灾保险共同体 尝试发行巨灾债券[6] - 深圳试点低空天气保 水务天气保等创新产品 通过气象指数触发赔付实现按灾赔付模式升级[6] 行业挑战与全球背景 - 部分区域农房保险覆盖率仍低于50% 保额不足问题尚未完全解决[5] - 极端天气频发考验再保险市场承受能力[5]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保险损失达1080亿美元 较前十年均值增长15%[5]
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案件查办全过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3 08:16
纪检监察机关职责与工作体系 - 纪检监察机关职责由党章和宪法赋予 聚焦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确保案件经得起实践 人民 历史检验 [1] - 山东省平度市纪委监委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办案全过程 完善全链条 全要素 全流程工作体系 [1] 问题线索管理机制 - 问题线索是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的源头 需在甄别筛选 分析研判 监督管理环节下功夫 [2] - 建立"协同初筛"机制 信访 案件监督管理等部门对线索来源 类别 领域等关键要素筛查梳理 [2] - 实行"三重分析研判"机制 案件监督管理室初次研判 承办科室二次研判 专题会议集体研究 [2] - 建立督办机制 实行临期提醒 到期督办 压实承办科室责任 今年以来处置问题线索639件 [2] 协同办案效能提升 - 规范办案流程 构建力量统筹 信息共享 工作配合的协调机制 [3] - 领导班子成员包联疑难复杂案件 带头包案 牵头办案 分工联系重点镇街和部门 [3] - 内部统筹采用片区协作机制 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 实现线索初核 案件联查等全程联动 [3] - 外部协同联动公安 审计 财政等单位 建立信息共享 会商研判 线索移交机制 今年以来立案234件 处分195人 留置13人 [3] 案件成果运用机制 - 健全案件质量评查体系 实行日常评查 全面评查 闭环管理 职务犯罪案件"一案一复盘" [4] - 利用统计数据指导办案 分析差距 研判规律 校准方向 优化举措 [4] - 立案时同步启动以案促改 剖析原因 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 推动建章立制 今年以来制发建议书40份 完善制度41项 [4][5]
研判2025!中国视力矫正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技术迭代与国产替代加速,行业迈向千亿智能健康管理新时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2 09:14
行业概述 - 视力矫正行业通过医学手段或光学设备调整眼睛屈光状态,分为光学矫正(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和手术矫正(角膜激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两大类 [2]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2150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手术矫正市场规模544.3亿元,光学矫正市场规模1021.56亿元 [1][16][18] - 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游依赖70%高端进口材料,中游国产品牌在彩瞳和OK镜领域突破,下游民营机构贡献60%屈光手术量 [10][20] 政策背景 - 国家出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政策,目标到2030年将小学生近视率降至38%以下,初中生60%以下,高中生70%以下 [5][7] - 2024年《近视防治指南》要求儿童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读写环境照度不低于300勒克斯 [7] - 政策推动校园视力筛查覆盖率超95%,并试点将OK镜和屈光手术纳入医保 [22] 市场需求 - 中国近视人群突破6亿,高中生近视率超80%,预计16-24岁群体近视率将达94% [8][14] - 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6岁儿童近视率14.3%,小学生35.6%,初中生71.1% [8] - 隐形眼镜市场2024年规模188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200亿元;屈光手术市场2024年增长28.89%至544.3亿元 [16][18]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蔡司、强生)主导高端市场,国产品牌欧普康视OK镜市占率32%,爱博医疗OK镜占28%并推出首款国产ICL晶体 [20][21] - 民营机构爱尔眼科贡献超30%屈光手术量,布局352家医院和229家门诊部;彩瞳品牌moody线上市占率超30% [20][21] - 上游设备仍依赖进口,如全飞秒激光机,但国产OCT设备已实现150万元中标价突破 [21] 技术趋势 - 屈光手术升级至AI导航机器人辅助(如VISUMAX 800实现10秒手术),精准度达亚微米级 [18][24] - 国产技术突破包括爱博医疗"普诺瞳"OK镜和2025年上市的ICL晶体"龙晶PR" [24] - AI验光、数字疗法(AR弱视训练)等智能化技术加速落地 [25] 渠道发展 - 民营眼科连锁通过视光中心下沉三四线城市,县级以下服务覆盖率不足30% [12][25] - 线上渠道占隐形眼镜销售80%,彩瞳品牌依托电商和直播营销崛起 [10][25] - 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2019年945家增至2024年超1900家,年均增长14.8% [12]
城市发展迈入“存量时代”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
央广网· 2025-07-15 16:31
城市发展转型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1] - 城市工作重心转向更注重治理投入 强调全周期管理意识以增强城市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9] - 全国单位GDP"地耗"2021至2024年累计下降15.97% "十四五"期间下降15%目标提前完成[8] 存量空间改造案例 - 深圳深业上城项目将彩色显像管生产园区改造为年销售额60亿元复合业态综合体 实现公园-商业-生活无缝衔接[1][3] - 青岛"闯创驿"科创园改造26栋老旧工业楼宇 面积约24万平方米 改造后空间载体达13万平方米 新增900余停车位[7][8] - 青岛项目注册企业从不足2000家提升至4000余家 亩均税收从15万元/亩提升至57万元/亩 建筑利润率从35%提升至100%[8] 智慧城市数字化建设 - 武汉市构建覆盖8569平方公里地形级实景三维 2000平方公里城市级实景三维 810平方公里部件级实景三维[10] - 集成200余万栋房屋数据 6400多公里道路数据 59300余公里地下管线数据形成时空数据资源体系[10] - 全国33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建设三维模型 67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11] 国土空间规划创新 - 首部"多规合一"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实施 通过数字化工具开展5分钟/15分钟生活圈覆盖评估[13] - 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全面加强数字化要求 涵盖教育养老文体卫生等设施覆盖评估[13] - 建立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的"多规合一"新阶段 通过存量提质与智慧化更新实现空间资源高效配置[13]
标本兼治做好“后半篇文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0 08:19
纪检监察工作方法 - 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通过个案清除推进系统整治和全域治理,提升腐败治理效能 [1] - 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警示教育,建立全程跟踪机制,深挖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症结和普遍性问题 [1] - 分层分类施教,利用地域相近、层级接近、行业相通、岗位类似的案例,构建多层次警示教育网络 [1] 纪律教育措施 - 结合违纪违法案件解读核心法规条款,以"案例+条例+警示"形式强化纪法教育 [2] - 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将纪律教育融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日常活动 [2] - 将纪律要求贯穿党员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严肃处理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行为 [2] 系统治理策略 - 坚持查改治同谋划、同部署,通过个案促整改、类案促治理,梳理同类案件特点和案发规律 [3] - 聚焦问题整改,针对多发性、系统性、同质性问题开展行业系统整治,推动从个案整改向全域治理提升 [3] - 压实整改责任,建立协同防控机制,完善整改措施、责任分工和时限,推进源头治理 [3] 长效机制建设 - 建立健全靶向治理机制,查找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督促完善制度 [4] - 健全系统防治机制,结合个案查处与类案分析,推动行业领域系统性以案促改促治 [4] - 完善回访监督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严肃问责落实不力行为 [4]
打好风腐同查同治“组合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3 09:16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1] -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1]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纪委监委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构建风腐同查同治机制[1] 责任落实机制 - 清单式明责分层分类制定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各级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2] - 穿透式督责用好提示提醒驻点监督大数据筛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健全通报曝光定期会商制发建议等机制[2] - 倒逼式问责推行"一案双查"闭环管理既追究当事人违纪违法责任同步倒查分管领导履责缺位问题[2] 查办工作机制 - 建立"由风查腐由腐溯风"双向并查工作机制针对"四风"隐形变异与腐败问题交织叠加的新态势[3] - 由风查腐运用资金流向追踪物流信息溯源消费轨迹分析人员关系筛查等技术手段深挖不正之风背后腐败问题[3] - 由腐溯风在审查调查中紧盯涉案人员家属及特定关系人经商办企涉案资金非正常支出"八小时外"不正当交往等情况[3] 监督网络建设 - 纵向贯通市县建立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联督导机制采取领导包案提级办理驻点指导市县联办片区协作等方式[4] - 横向联动部门对接巡察审计财会税务政法等部门强化数据共享联合研判会商和监督力量统筹[4] - 对巡察专项审计发现的疑点问题市纪委监委跟进深挖线索与财会税务部门合力进行信息比对[4] 系统化防腐措施 - 聚焦金融国有企业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腐败[5] - 围绕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靶向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完善监管制度[5] - 将风腐同查同治纳入党性教育党纪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将风腐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活教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