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可持续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持续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到今年底预计还将实现9万多吨淘汰量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10
当前消耗臭氧层物质全面淘汰进入冲刺阶段。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将持续推进履约行动, 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治理效能,促进绿色替代,与各缔约方、各国际执行机构一道,推动保护臭氧层、 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累计淘汰约62.8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 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到今年底,我国预计还将实现9万多吨的淘汰量。 今年是《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缔结40周年。40年来,国际社会秉持科学精神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缔结并有效实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团结合作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推 动臭氧层修复和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根据评估,在全球共同努力下,臭氧层预计将于本世纪中叶恢复到 1980年之前的水平。同时,实施议定书对减缓气候变化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
潘基文:中国一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倡导者和关键贡献者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1:52
潘基文:中国一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倡导者和关键贡献者 中新社呼和浩特9月11日电 (记者 曾玥)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10日在华表示,中国一直是全球可持 续发展的坚定倡导者和关键贡献者,已提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26项指标,走在世界前列。 当日,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潘基文出席开幕式 并致辞。 2021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方案。潘基文认为,全 球发展倡议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和包容性伙伴关系,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了宝贵 动力。这一倡议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具有多维性,将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生态平衡、社会公平等联系在 一起。 截至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加入中国在联合国发起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潘基文看来,这 一现象"令人鼓舞","表明在当今这个紧密相连的世界中,各国日益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 其身"。 谈及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内蒙古,潘基文表示,过去十年间,内蒙古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均取得显 著成就。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扩大了森林和植被覆盖率,在有效防治荒漠化的同时改善了当地 ...
扎实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08-16 04:10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导向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2] - 政策强调以更大力度建设绿水青山,包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 - 绿色发展路径明确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低耗能低污染产业结构 [2] 产业转型方向 - 行业需加快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转型 [2] - 政策支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强化制度约束,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2] - 国家层面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包括落实改革任务和激励措施 [2]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中国通过绿水青山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案,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合作 [2] - 政策倡导携手国际各方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2][3] 社会参与与领导机制 - 强调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形成合力 [3] - 动员全社会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与氛围营造 [3]
联合国可持续采购推介会昨日登陆浙江
每日商报· 2025-07-30 06:16
联合国可持续采购推介会活动 - 联合国可持续采购走进浙江嘉兴推介会成功举办 近200人参会包括联合国相关机构代表 采购专家和企业代表[1] - 浙江省贸促会与上海联采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加强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3] - 活动是浙江省贸促系统连续第三年举办联合国可持续采购走进浙江推介会 集成打造"浙里出海"品牌[4] 联合国采购市场规模与特点 - 联合国可持续采购是全球最大公共采购体系之一 具有免关税 收汇风险低和市场稳定等优势[2] - 全球听障人士中需要人工耳蜗患者达3500万人 其中儿童300万 但全球人工耳蜗数量不超过100万台[1] - 联合国正在转向更具成本效益且可持续的采购供应链 开发适合人道主义需求的产品[2] 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的益处 - 参与联合国采购可帮助企业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更好融入全球市场[1] - 通过参与可提升企业规范化和专业化 适应国际通行体系 增强自身竞争力[1] - 联合国采购为外贸企业转型和突围提供新路径 是开拓多元化市场的新机遇[2][3] 浙江省产业优势与联合国合作 -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和外向型经济强省 产业基础雄厚且区位优势突出[2] - 浙江在数字经济 绿色能源和低碳技术等领域发展势头迅猛 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2] -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强国 在产能规模 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 企业案例与实践 - 浙江诺尔康专注人工耳蜗领域20年 国内市场成熟 正通过联合国采购渠道开拓国际市场[1][3] - 该企业已通过参加专业医疗会议在接近二十个国家拥有市场 联合国渠道可帮助更快打开市场[3] - 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作为多次参与联合国采购的企业 认可该渠道对国际化的促进作用[1] 采购支持与服务机制 - 联合国难民署 项目事务署和儿童基金会采购官员介绍了采购计划 程序规则和产品机遇[3] - 上海联采服务中心负责人分享联合国采购投标实务操作 中信保浙江公司介绍出口信保综合服务方案[3] - 活动现场设置对接环节 联合国机构专家与企业代表就产品契合度 国际标准认证和投标流程深入探讨[4]
全球金融论坛|清华五道口焦捷: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推动全球共同繁荣
中国经营报· 2025-05-17 17:36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5月17日在深圳开幕,主题为"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旨在搭建全球政、学、商界精英的高端对话平台 [1] - 论坛由清华大学于2014年发起,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金融学术与政策国际化交流平台之一 [2] - 本届论坛吸引近百位中外高级别政经领袖和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与投资、全球经济碎片化挑战等热点主题展开讨论 [2] 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 -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碎片化加剧,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面临增速放缓的结构性困境与分化风险 [1] - 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剧,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 [1] - 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坚持多边主义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1] 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战略 - 中国正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增长瓶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2]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构成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驱动力 [2]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路径
证券日报网· 2025-05-17 12:26
论坛背景与主题 -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为"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旨在应对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全球化逆流及碎片化倾向的挑战 [1] - 论坛为全球政府人士、经济学者、金融领袖搭建高端对话平台,汇聚智慧探讨经济金融发展新路径 [1] - 论坛自2014年发起已举办十届,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学术与政策国际化交流平台之一 [1] 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 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碎片化加剧导致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面临增速放缓的结构性困境与分化风险 [3] -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对全球贸易秩序形成新挑战,阻碍国际经济循环 [3] -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需加强经济金融韧性应对不确定性 [3]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 -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坚持多边主义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3] - 中国从全球治理规则追随者逐步转向制度改革者,倡导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 [3] - 中国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破解增长瓶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中国金融发展战略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提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3] - "五篇大文章"构成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驱动力,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3] 开放包容体系的重要性 - 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路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