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搜索文档
正和生态:聚焦主业谋发展 迎接挑战启新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2:48
市场布局方面,公司以北京为根据地,聚焦国家水网建设工程、幸福河湖项目。近岸海域治理围绕海堤 生态化改造、海洋生态修复、沙滩修复工程,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现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提 升。 当前生态环保行业面临多重困境,地方财政收紧、项目回款周期延长,叠加市场竞争激烈,众多上市环 保企业被动转型。正和生态面对挑战,不退缩不回避。2025年下半年,正和生态领导班子围绕"聚焦主 业、迎接挑战、上下同心、开启新征程"谋篇布局,突出绿色、特色、创新,优化布局生态型基础设施 业务,全面推进《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战略制定与执行(BLM)》,并于10月20日正式发布。 公司通过差距分析,精准定位企业的核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突破技术壁垒、重构商业模 式,凝心聚力,达成目标。从"看趋势、看行业、看竞争、看客户、看自己"五大维度,全面剖析行业现 状,依托我国水利行业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和以水安全、水资源利用为导向的国家战略,果 断聚焦核心业务"生态型基础设施",聚焦"京津冀和近岸海域治理"市场,并形成分阶段目标,最终实 现"国内生态型基础设施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公司创新性地构建以水安全为基础层,聚焦 ...
中国馆里看自然之道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6:44
中国馆活动概况 - 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于2025年10月9日至15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大会主题为“推动变革性自然保护” [2] - 中国馆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内容包括专题研讨、圆桌会议、成果展览和文化展示等,吸引了全球自然保护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2] - 中国馆系列活动成功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彰显了国际担当 [14] 主题边会亮点 - 举办了近20场主题边会,聚焦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等多个议题 [8] - 高级别边会探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亚洲实践,分享中国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方面的经验,有效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 [4] - 海洋生态保护专题边会发布了海洋生态保护和减灾成果纳入海洋空间规划的案例,并探讨浒苔、废弃贝壳资源再利用及海洋塑料垃圾国际合作等议题 [5] - 全球滨海论坛主题边会强调滨海生态系统虽仅占海洋表面积的7%,却维系全球近1/4人口的生计,亟须扩大保护地范围并提升资源投入 [6] - 公益组织边会分享了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成立5年来的成果,包括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开展自然保护行动和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6] - 世界自然遗产主题边会展示了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实践,获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其在遗产保护领域领导力的赞赏 [7] 报告与案例发布 - 活动期间发布了《中国“两山”转化典型案例集》,覆盖7类自然资源类型,包含“厦门实践”“千万工程”等先进经验 [10] - 同时发布了《海洋生态分类分区应用案例集》,介绍了8个应用案例,包括生态区状况分析、红树林修复适宜区评估等 [10] - NbS上海中心推介了《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黄浦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实践》案例,探索河口型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经验 [11] - 广州南沙湿地片区案例提供了基于自然解决方案促进海岸带韧性治理、生物多样性重塑和社区绿色融合发展的样本 [11] - “蚂蚁森林”公众参与模式展示了通过数字技术将线上虚拟能量转化为线下真实植树造林行动,创新了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路径 [11] 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中国馆通过高清图片、视频影像和VR体验生动展现了中国自然风光和生物多样性,吸引国际代表驻足交流 [13]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参加中国馆活动,称赞中国馆令人印象深刻,期待未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13] - 展览期间中国馆接待观众上万人次,阿联酋观众表示中国的经验在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方面非常值得学习,希望开展更多技术交流和合作 [13] - 中方代表表示愿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及各成员国携手合作,共享经验,共同推进全球自然保护事业 [13]
全球滨海论坛专家为何盛赞这个艺术村落?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16:54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全球投资与影响力项目主任康蔼黎 "这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共进的典范。"——在考察了江苏盐城黄尖镇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副主席亚诺什帕斯托(Janos Pasztor)给出了如 此高度的评价。 现场直击:生态与人文融合的"黄尖样本" 9月25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的生物多样性金融专家团深入黄尖,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等机构的参与为考察注入了国际顶级智慧。专家团探寻这个紧邻丹顶 鹤保护区的艺术小镇,如何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黄尖通过湿地修复与生态产业相融合的NbS探索,为滨海地区可持 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这场深度考察,不仅是对黄尖生态治理成果的检阅,更让中国的湿地保护实践站上了全球舞台的中央。 专家团的考察行程聚焦黄尖镇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核心场景,从物种守护到文化赋能,全方位呈现NbS理念的落地成效。 潮间带艺术村:从"发展边缘"到"生态标杆"的蜕变 随后,专家团前往潮间带艺术村,参观了单向空间、兴农市集及锦龙堂美术馆等文化空间。黄尖镇党委书记于丝浓生动介绍了兴农村在绿色发展模式下的 乡村振兴之路。从自然艺术中心莫比乌斯环的设计到候鸟友好型水 ...
以湿地为纸 合作为笔,《全球滨海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盐城倡议》正式发布
扬子晚报网· 2025-09-25 10:32
9月24日下午,在全球滨海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上,《全球滨海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盐城倡议》正 式发布,将会议的共识转化为可落地、可推进的行动纲领,为全球滨海湿地城市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全球滨海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盐城倡议》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倡议。一是坚定践行全球可持续发展 使命,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滨海湿地保护为支点,深度融 入气候行动、海洋生态治理等全球倡议,推动国际规则与地方实践的有机衔接,为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 生态治理体系注入城市力量。二是大力激活绿色经济动能,共绘产城共生新图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机制,培育滨海绿色产业生态圈,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与新兴产业生态化布局双向发力,让湿地保 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样板。三是持续深化城市协同创新,共拓 生态治理新范式。倡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全球实践,定期开展高层对话,发布最新成果和实 践案例,加强生态修复、蓝碳增汇等领域的知识共享与联合攻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治理工具 箱。四是全面厚植全民生态根基,共享绿色发展新红利。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治理共同体,深化自然教 育普及 ...
NbS下的蓝色修复方案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7 15:54
文章核心观点 -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低成本大规模海洋生态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推动行业从局部治理向系统修复升级 [1][2][10][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海洋生态修复面临成本高、规模小、效果差、类型少、人为干预多五大核心难题 [3][4] - 全球海洋生态修复成本比陆地生态系统高10至400倍,珊瑚礁和海草床修复成本中位数达8万美元/公顷,平均数高达160万美元/公顷 [4] - 多数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面积不超过10公顷,而全球需要修复的海洋生态系统面积达10至100万公顷 [4] - 已开展过修复工程的海洋生态类型仅占40%,海草存活率仅30.8%,盐沼存活率约64% [4][5] 解决方案与发展路径 - 理念上需落实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原则,发挥规模效应拉长工期降低成本,并倡议跨国生态修复优化全球布局 [6][7] - 技术创新重点包括多生态类型协同修复、布局深远海修复技术、开展海洋荒漠生态改造攻关、研发低成本技术及专用设备 [8] - 公众参与方面可通过提高社区和志愿者参与度降低成本,并建立科学家-社区-政府协同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 [9] 未来展望 - 行业正从局部治理向系统修复升级,未来应以全球视野布局项目,推动生态修复与减贫、水安全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融合 [10][11]
上海大学吴华:NbS有望成为企业零碳发展的“最后一里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6:4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实习生朱泓慧上海报道 8月16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东方证券主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战略 支持的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 吴华表示,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超过一半的世界500强企业以各种形式成立了自己的森林、生物多样 性保护等方面的投资基金或者公益基金。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也开始在这条路径上迈进,NbS最有可能 成为未来国际公认的企业零碳发展的"最后一里路"。 吴华也指出,虽然现在陆续已有NbS的实践案例出现,但目前国内仍以政府投资实施为主,企业实践案 例较少。"这需要把NbS大框架落实到具体可执行的方法学上,所以我们也和国际学术组织一直在推动 基于NbS的高整合性自然解决方案的国际标准森林碳汇开发方法学在国内落地,目前已设置了三个绿色 新经济试验区,并且已成功帮助部分国际化发展企业形成完整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解决方 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吴华表示,绿色转型一直是企业稳定不变的趋势,而ESG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在这一背景之下,技术 创新的主要功能导向之一就是服务于企业的减碳。 吴华认为,如今企业主要 ...
凝聚全球青年生态保护智慧,华泰公益基金会支持NbS暑期学校
中金在线· 2025-07-03 14:37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暑期学校 - 华泰公益基金会支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NbS亚洲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共同举办NbS暑期学校,面向各国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工作者,推广NbS全球标准知识和中国实践 [1] - 暑期学校旨在促进跨部门和跨学科的自然解决方案最佳实践交流,鼓励利用NbS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城市化及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1] - 来自18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的授课专家和学员参与为期10天的活动,围绕NbS核心理论、前沿技术、创新融资和本土应用等领域开展研讨 [1] - 活动包括实地考察上海、浙江、安徽等地 [1] 华泰公益基金会的环保项目 - 华泰公益基金会介绍了"益心华泰 一个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该项目通过支持科学研究、开展社区保护行动、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资助可持续发展领域青年人才成长等工作,影响更多社会力量助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2] - 基金会以ESG为纽带引导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等主体开展保护行动,推动绿色转型 [2] - 基金会持续开展"涓流行动"、"跬步计划"和"一个长江"可持续发展人才研修项目,为可持续发展领域不同阶段青年人才提供资金、资源和能力建设支持 [6] NbS暑期学校的国际影响 - NbS暑期学校是华泰公益基金会支持的首个国际环保人才培养交流项目 [6] - 基金会计划为更多海内外环保人才搭建交流和成长平台,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实践能力的国际环保青年领导者 [6] - 活动旨在凝聚全球智慧探索解决全球生态环境挑战的创新之路,展示中国社会各界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多样化探索和实践 [6] 开班仪式及参与方 - NbS暑期学校开班仪式在上海举办,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副总干事斯图尔特·马吉尼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云卿、上海市杨浦区有关领导和学员代表出席并致辞 [4]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副总干事斯图尔特·马吉尼斯为学员们讲授NbS导论 [6]
自然的复兴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2 11:42
全球NbS暑期学校及上海中心成立 - 全球首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暑期学校于6月23日在上海复兴岛开班,同期全球首个NbS城市中心落户上海 [2][14] - 活动由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主办,覆盖中国等18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 [12][31] - 复兴岛作为上海市内陆人工岛,通过NbS模式实现产业转型与生态修复,未来规划为"数字智能岛"和可持续示范区 [21] NbS理念与国际合作进展 - IUCN定义NbS为通过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的综合方法,其全球标准2.0将于2023年10月发布 [3][20] - 自然资源部自2019年成为IUCN国家会员,2023年共建NbS亚洲中心,已开展生态修复指南编制等合作 [3][20] - 中国将NbS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国家林草局计划推出荒漠化防治等案例为全球提供中国方案 [18][20] 上海生态治理实践案例 - 上海创新黄浦江全流域修复模式:上游保育郊野湿地、中游贯通45公里滨水生态岸线、下游打造"超级生态堤岸" [26][27] - 崇明东滩重构潮汐湿地保护候鸟栖息地,漕泾郊野公园通过农田退水实现农林湿复合生态系统 [21][31] - 案例被IUCN评价为全球首个超大城市尺度生态综合治理方案,采用集成化修复方法 [22][27] 跨领域合作与技术应用 - 暑期学校促进金融、城市规划等领域跨学科交流,华为展示信息化技术在森林火灾预警等场景的应用 [12][37] - 世界银行等机构分享NbS融资经验,"一个长江"项目联动政企修复长江岸线超千公里 [37][38] - 葡萄牙专家提出NbS需结合本土智慧,日本、墨西哥等国代表分享生物多样性战略等经验 [37][38]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见证!全球首个NbS城市中心上海中心成立!
搜狐财经· 2025-06-25 01:57
全球首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暑期学校开班 - 全球首个NbS暑期学校于6月23日在上海开班,为期10天,来自18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专家和学员参与研讨[2][4] - 自然资源部与IUCN续签谅解备忘录,发布NbS上海案例并为NbS上海中心揭牌[2] - 活动由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指导,IUCN、NbS亚洲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主办[3] NbS上海中心成立 - 全球首个NbS城市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致力于开展NbS研究、本土化实践与国际合作,分享上海"生态之城"建设经验[5][7] - 中心将传播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方案",促进亚洲和全球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7] - 复兴岛作为中心成立的见证地,运用NbS理念将自然修复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营造蓝绿交织、多元共生的生态空间[8] NbS上海案例发布 - 全球首发《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黄浦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上海案例,展示上海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理念和实践成果[11] - 案例围绕"上海2035"总规确定的生态之城目标和"双环、九廊、十区"生态网络空间格局,将NbS作为实施生态之城的重要手段[11] - 案例重点分享上游"沪派江南"、中游世博文化公园和复兴岛生态共栖空间、下游韧性海岸带等生态保护修复实践[11][13][15][17] 上海生态建设实践 - 上游郊野地区开展沪派江南传承、郊野公园建设、湿地水乡营造等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13] - 中游城镇地区贯通黄浦江45公里滨水生态岸线,建设滨水湿地生态缓冲带,营造都市生境花园[15] - 下游滨海地区打造"韧性生态堤",系统修复上海河口海岸线重要湿地生态空间节点[17]
人海和谐 共生共荣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2 14:29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锦州市大小凌河口湿地修复 - 清退养殖池1181公顷,疏通潮沟7684米,恢复盐沼植被1597公顷,激活碱蓬草生长[9] - 采用"退养还湿+潮沟连通+盐沼修复"模式,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提升防灾减灾功能[10] - 红海滩景观重现,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多维度共赢[10] 唐山曹妃甸海草床修复 - 修复海草床面积938公顷,建立智能监视监测系统,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42.3%[14] - 形成"海底草原—生物廊道—海岸屏障"立体生态系统,入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4] - 探索出"清、修、保"海草床修复体系,植被盖度、碳汇能力显著提升[14] 青岛蓝谷海岸带修复 - 修复43.9公里海岸线,打造"岸绿湾美、岛秀礁丽、城海相融"生态图景[17] - 采用"多规融合—陆海统筹—岛海互济—人海和谐"模式,提升岸线稳定性与防灾能力[17] - 崂山湾即墨段入选山东省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推动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17] 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修复 - 整治修复海岸1550公顷,修复岸线22.9千米,建设生态化海堤9.5千米[19] - 运用NbS理论构建三级生态屏障,获"国际湿地城市"等多项荣誉[19] - 发展"生态+N"模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20] 台州大陈岛生态修复 - 修复砂质岸线908米,加固侵蚀岸线2500米,恢复海岛植被96.32公顷[24] - 实现"红色文化+蓝色经济+绿色生态"三色共富,旅游收入显著增长[24] - 获国家级"和美海岛"称号,蓝色循环项目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4] 舟山沈家门渔港转型 - 从传统渔港升级为多功能综合性港口,推动临海产业转型升级[27] - 实施港湾环境综合整治,探索"生态优先、陆海联动"发展路径[27] - 实现渔港文化、山海景观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28] 宁波象山花岙岛修复 - 通过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拓展亲海空间[32] - 获评国家级海洋公园和"和美海岛",实现"水清、岸绿、滩净"目标[32] - 整合生态、历史、人文资源,为海岛修复提供示范样板[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