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财政工具
搜索文档
专访刘元春:下半年中国经济新逻辑,准财政工具加力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16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GDP规模突破66万亿元,同比增长5.3%,为全年5%左右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1] - 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维持平稳增长,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2%,较一季度有所回升[1] - 中国经济上半年维持5.3%的增速,显示出韧劲和弹性,得益于超预期的出口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带来的消费反弹[5] 经济增长结构性变化 - 当前供给端增长优于需求端,制造业韧劲优于服务业,中央投资优于地方投资,大中型企业运行状况优于中小企业[5] - 6月份数据变化,包括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等,暗示了下半年经济运行的新逻辑[5] - 二季度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房地产投资降幅继续扩大[1] 出口前景分析 - 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5.9%,表现好于预期[6] - 自2016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中国外贸整体维持相当韧性,出口表现好于预期[6] - 尽管下半年中美经贸谈判具有不确定性,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仍在,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扰动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6] 投资状况与展望 - 下半年需要重点关注投资,投资收益下降带来投资增速回落,反"内卷"短期也会拖累相关投资参数[7]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利润率等指标相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显示投资收益在走低[7] - 从上半年投资数据来看,不仅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增速相较一季度有所回落,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较一季度也在回落,民间投资甚至转为负增长[7] 消费趋势与政策 - 下半年消费有望维持平稳增长,促消费是战略目标,并不局限于3000亿元短期刺激政策[7] - 下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还有1380亿元,这仍会对重点商品消费起到带动作用[7] - 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相较50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盘子而言较小[14] 物价与货币政策 - 当前物价低迷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反映,也导致了投资收益的持续下降[10] - 要推动物价回升,宏观层面要落实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0] - 在PPI持续负增长的背景下,企业的实际利率水平并不低,下半年有降息的必要[10][12] 财政政策与工具 - 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政府性基金支出合并而成的广义财政支出,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9%[10] - 下半年对于既定的积极财政政策安排要继续推进,要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的发行使用[12] - 下半年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会加快推出,在准财政政策方面会加大力度[12] 房地产市场对策 - 下半年要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随着新的偿债高峰到来,房地产领域相关参数依然面临下行压力[15] - 政策层面可以推动"白名单"制度的进一步扩容,加大对房企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债转股、资产处置等[16] - 要加大收储力度,帮助房地产开发商更好地消化库存,加快资金回笼[16] 反"内卷"与市场竞争 - 反"内卷"微观治理旨在改变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局面,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进而改善企业利润、提升投资收益[11] - 反"内卷"政策短期随着部分落后产能的退出,局部投资可能有所下降,但中期会带来扩张效应[11] - 当前反"内卷"工作应注重恢复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推动市场功能再造,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和市场监管[18] 长期消费战略 - 提振消费是我国长期战略,预判"十五五"期间我国消费规模和结构会进一步改善优化[8] - 扩消费背后蕴含大量基础制度改革,涉及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国企或上市公司分红比例等[15] - 除了短期消费刺激,还要减少对消费的限制,包括逐步取消房地产的限贷限购,以及汽车等领域的消费限制[14]
刘元春:下半年中国经济新逻辑,准财政工具加力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08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规模突破66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1] - 二季度出口同比增长7.2% 较一季度回升 [1] - 二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效应 [1] - 二季度投资增速回落 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 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 [1] 经济结构变化 - 供给端增长优于需求端 制造业韧劲好于服务业 [4] - 中央投资好于地方投资 大中型企业运行状况好于中小企业 [4] - 6月份投资增速回落和房地产市场波动暗示下半年新运行逻辑 [4] 出口展望 - 上半年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5.9% 表现超预期 [5] - 下半年出口面临压力但产品竞争力仍在 外部扰动可能低于预期 [5] - 美国加征关税水平可能不会特别高 因有对美开放和投资等综合考虑 [5] 投资展望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利润率同比回落 投资收益走低 [6] - 房地产投资 基建投资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 民间投资转为负增长 [6] - 反内卷短期拖累投资参数 稳投资政策需加力 [6] 消费展望 - 下半年消费有望平稳增长 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剩余1380亿元 [6] - 生育补贴出台 养老金提升和惠民生举措推动消费回升 [6] - 消费是长期战略 十五五期间消费规模和结构将优化 [6] 物价政策 - 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9% 为近年来最好表现 [7] - PPI持续负增长下企业实际利率水平不低 [7] - 需落实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7] 反内卷影响 - 反内卷短期有收缩效应 中期带来扩张效应 [8] - 通过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改善企业利润 [8] - 为平抑短期收缩效应 公共投资领域可加大力度 [8] 财政与货币政策 - 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 [9] - 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加快推出 准财政政策加力 [9] - 有降息必要以降低企业实际利率 美联储也在谋划降息 [9] 房地产政策 - 下半年要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1] - 推动白名单制度扩容 加大房企融资支持 鼓励债转股和资产处置 [11] - 加大收储力度帮助消化库存 加快资金回笼 [11] - 通过棚户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培育新需求 部分地方给予补贴释放改善性需求 [12] 消费促进措施 - 3000亿元以旧换新国补资金相对80万亿元消费总盘子较小 [10] - 减少消费限制如取消房地产限贷限购和汽车消费限制 [10] - 破解教育医疗文旅等服务业的供给瓶颈 扩大新消费场景供给 [10] 反内卷工作重点 - 规范企业定价行为 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 对产量进行限制 [14] - 重点恢复市场自身调节能力 推动良性竞争和优胜劣汰 [14] - 加强法治建设和市场监管 减少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不当干预 [14]
21专访|刘元春:下半年中国经济新逻辑,准财政工具加力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3:32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规模突破66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为全年5%目标奠定基础[1]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2% 较一季度有所回升[1] -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 但投资增速回落 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1] 经济结构特征 - 供给端增长优于需求端 制造业韧性好于服务业 中央投资优于地方投资[3] - 6月出现投资增速回落与房地产市场波动 预示下半年新运行逻辑[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利润率同比回落 民间投资转为负增长[5] 出口形势分析 - 上半年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9% 体现产品竞争力质变[4] - 自2016年贸易摩擦以来出口保持韧性 下半年虽面临压力但冲击可控[4] -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不会特别高 因涉及对美开放 投资及关键商品供给等综合考量[4] 投资领域动向 - 投资收益下降与反内卷政策短期拖累投资 需政策加力支持[5] - 基建投资 制造业投资及房地产投资增速均较一季度回落[5] - 下半年需通过公共投资加大力度平抑反内卷带来的短期收缩效应[8] 消费提振策略 - 下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剩余1380亿元 将继续带动重点商品消费[5] - 生育补贴 养老金提升及民生举措将通过完善社保体系推动消费回升[5] - 消费刺激需结合取消限贷限购 破解教育医疗文旅等供给瓶颈[9] 财政与货币政策 - 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公共预算+政府基金)同比增长8.9% 为近年最佳[6] - 企业实际利率受PPI负增长影响仍较高 下半年需降息以降低融资成本[6][8] - 将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专项债发行 并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措施[8] 房地产调控措施 - 下半年房企面临偿债高峰 可能通过以价换量与资产重组维持流动性[10] - 政策需推动白名单扩容 加大融资支持 鼓励债转股与资产处置[10] - 通过城中村改造 城市更新及收储政策消化库存 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11] 反内卷与市场竞争 - 反内卷政策短期导致投资收缩 中期通过价格回归带动新投资周期[8] - 需规范低于成本价销售等无序竞争 但避免行政手段压减产能[12] - 重点恢复市场调节能力 加强法治建设与监管 减少地方政府不当干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