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经济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通州山姆会员店开工建设 规模约5.6万平方米
财经网· 2025-10-23 10:40
项目概况 - 通州区山姆会员店已于10月23日实现开工建设 [1] - 项目建设规模约为5.6万平方米 [1] - 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 [1] 项目规划与配套 - 在建设商业设施和附属配套设施的同时,将配套建设周边道路 [1] 项目影响与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保障 [1] - 项目将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1] - 项目预计将形成区域经济贡献 [1]
虹桥商务区前三季度外贸增15.6%
经济观察网· 2025-10-22 16:45
数据显示,2025年1-9月,虹桥商务区社消零售额470.1亿元,同比增长18.1%;外贸进出口额736.3亿 元,同比增长15.6%;规上工业总产值516.5亿元,同比增长19%;引进千万级重点项目616个,投资总 额346亿元;新增法人企业数7137家,同比增长18.4%;新增常住人口超7.4万,1-8月实到外商投资额高 位增长71.9%。 经济观察网10月22日,"潮涌浦江.投资虹桥"2025年度投资促进大会在上海虹桥会议中心举行。 ...
十五运推动赛事经济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5:28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十五届全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赛事,具有非凡历史意义和强大品牌影响力,赛事经济成为撬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1] - 十五运赞助规模创下新高,赞助意向总额超过20亿元,已签约赞助总金额近16.5亿元,体现了市场主体对全运会IP商业价值的深度认可 [2][13] - 赛事通过“体育+文旅+商业+科技”模式,计划将流量转化为50亿元经济增量,并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构建可持续政企合作模式 [11][12] 赞助企业规模与结构 - 共征集32家赞助企业,包括9家合作伙伴、1家赞助商、14家独家供应商和8家供应商,最高级别合作伙伴赞助额不少于1亿元 [5] - 赞助范围覆盖保险服务、航空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等21个类别,体育服装、火炬、奖牌等类别首次实现全额赞助 [2][5][6] - 赞助企业呈现多元化格局:16家为广东本土企业,2家港资企业和1家外资企业,注册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比例接近60% [9] 通信服务赞助亮点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首次实现联合赞助 [2][8] - 中国电信投入1.5亿元建设云数据中心,实现场馆“双千兆”覆盖并部署5G-A三载波聚合技术 [8] - 中国移动新增基站600多个,打造十五运网络指挥保障平台和“元宇宙云上全运村” [8] - 中国联通建设赛事指挥中心,实现96个场馆1~3ms超低时延传输,支撑4K/8K赛事直播 [8] 赛事经济效应 - 赛事与城市发展产生化学反应,成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12] - 通过构建“体育+文旅+商业+科技”四维模型,计划将赛事流量转化为50亿元经济增量 [11] - “城市合伙人”计划以十五运为契机建立可持续政企合作模式,助力企业“出圈破圈” [11]
国家级都市圈再落子,为何是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23:10
国家级都市圈获批 - 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8个国家级都市圈,也是东北地区第2个 [1] - 该都市圈被视为吉林省“十五五”规划中最重要的战略性工程,旨在通过辐射带动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1][10] - 规划范围以长春市为中心,与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共同组成,面积约2.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210万人 [11] 长春经济地位与挑战 - 长春省会首位度(GDP占全省比重)高达53.1%,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仅次于银川的53.4% [2] - 但经济总量相对较小,2024年GDP为7000多亿元,而同期大连、沈阳GDP已突破9000亿元,大连接近9500亿元 [6] - 在全国城市格局中话语权和资源调配能力受限,在东北乃至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存在感有所弱化 [6][8] 区域协同与辐射困境 - 存在“大而不辐”问题,虹吸效应未能有效带动周边,都市圈内吉林、四平、辽源等城市常住人口呈下降趋势 [9] - 例如,四平城区人口从2017年的68.1万人降至2023年的65.2万人,减少2.9万人 [9] - 部分城市间交通连通性不足,辽源尚未开通高铁,制约了要素流动效率和整体协同 [15][16] 产业发展与创新竞争 - 传统优势产业面临挑战,如汽车产量逐年滑落,2023年已被深圳反超 [19] - 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位列全国第38位,在东北地区位列第4位 [19] - 规划明确长春将着力打造汽车城、光电城、医药城等重大产业集群,并推动产业链向周边延伸 [20][21] 交通基建规划 - 建设坚持交通先行,将构建以时速350公里为主、局部时速400公里的高铁网络,目标实现长春到省内各市(州)均通高铁 [14][18] - 长四辽通高铁(辽源段)项目已推进,旨在补齐交通短板 [18] - 目前长春至四平、长春至吉林的高铁行程分别约26分钟和40分钟 [15] 东北区域战略定位 - 长春都市圈建设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支点,东北三省2024年经济总量仅占全国4.7% [22][24] - 规划要求长春牵头与哈长城市群、沈阳都市圈等东北重点区域合作,并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以吸引优质项目 [24] - 通过连通东北亚、构建“借港出海”新通道,定位为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双循环的交会点 [25][26]
行走江河看中国|智慧引领、精准调控 东庄水利枢纽“以坝御洪”护佑黄河安澜
央视网· 2025-10-18 15:11
工程概况与战略意义 - 东庄水利枢纽是位于陕西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计划于2026年12月建成主体工程 [6] - 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要任务,创下世界第一座以防洪减淤为主要任务的特高拱坝等5项世界之最 [6] - 工程是新时代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项目,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1][6] 防洪减淤核心功能 - 工程使泾河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将渭河下游100年一遇洪水削减至50年一遇 [3] - 通过塑造下游华县区域1000立方米/秒、历时约5天的人工洪峰,恢复渭河主河床动态行洪能力,保障西安、咸阳、渭南3市9县区150万人口和8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 [3] - 建成后可拦截泾河来沙30.51亿吨,黄河泥沙25亿吨,显著减轻黄河下游水道淤积负担 [3] 供水与灌溉效益 - 工程年均供水量为4.35亿立方米,供水保证率达到95%,受益区域包括西咸新区空港、秦汉、泾河三个新城及铜川新区等地 [4] - 通过灌溉渠道将水资源输送到农田,使泾惠渠灌区灌溉保证率从30%提升至50% [4] - 供水功能将滋养关中地区,为区域农业发展和工业用水提供有力支持 [4] 发电与环保贡献 - 工程安装4台混流式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10兆瓦,年均发电量2.85亿度 [4] - 每年可节约煤炭消耗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约25万吨,促进节能减排 [4] - 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助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4] 生态改善与环境影响 - 工程保障泾河下游全年不断流,防止湿地萎缩退化,并塑造人工漫滩流改善鱼类、候鸟及水生湿地的繁殖栖息环境 [5] - 上游将形成长约97公里、面积约7.3万亩的水面,有效改善渭北地区小气候和局部地下水分布 [5] - 生态效益将使泾渭流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5] 技术创新与建设进展 - 建设过程中研发并投入使用了数字孪生系统、围堰施工可视化监管平台等关键技术 [6] - 工程在悬托型河谷上修建,是世界首例,克服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6] - 工程目前正冲刺封顶,按计划向2026年建成目标推进 [6]
四川推进宜宾三江新区建设 打造南向开放合作窗口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21:52
新区发展势头与核心数据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21.5亿元增长至2024年迈上600亿元新台阶 [1]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3亿元,同比增长8.2% [1] - 2024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达到795.3亿元,同比增长9.6% [1] 条例赋能与功能定位 - 《宜宾三江新区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3] - 条例明确新区功能定位为长江上游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创新型现代产业集聚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和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 [3] - 赋予新区在区域协同、城市转型、产教城融合、开放合作等方面探索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 [3] 产业发展战略与重点 - 新区坚持高端产业引领带动,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3] - 重点加快发展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材等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3] - 将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打造“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壮大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优势外贸产业集群 [4]
AI大模型开闭源路线之争是伪命题,关键是……
观察者网· 2025-10-09 13:17
开源与闭源模式的比较与共存 - 开源的核心特征在于源代码公开,且开发活动在超越企业、组织和国界的社区中进行,允许广泛参与,这有助于生态的持续建设和传承 [4] - 闭源软件由特定企业或组织控制大部分编程工作和生态建设,其存在依赖于该组织的存续 [4] - 开源与闭源两种开发风格将长期并存,闭源通过出售产品获取收益是合理商业模式,两者在竞争与切磋中推动产品进步 [6][7] - 竞争的存在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并最终转化为对用户利益的保护,例如微软因应Linux和MacOS的竞争而延长对旧版本Windows的技术支持周期 [8][10] 开源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日本岛根县松江市通过拥抱以Ruby为代表的开源语言,成功推动了地区IT产业发展,使当地公司即使远离东京这样的产业中心,也能凭借技术能力直接参与大型项目,而非仅作为利润微薄的次级承包商 [10] - 开源语言和软件的开发对吸引和留住本地技术人才至关重要,因为参与开源项目对软件工程师具有吸引力,完善的本地软件社区和产业能减少人才向大都市外流 [12] - 区域政策若过度依赖公共财政为特定技术(如Ruby)创造本地保护性岗位,可能导致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在更广阔的市场中丧失竞争力,这是一种地区保护主义政策 [16][17][18] - 成功的区域发展经验包括在学校开展开源技术教育,并通过让开发工程师进入学校授课等方式进行产学合作 [16] 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源路径与挑战 - 在AI时代,开源路径尤为重要,ChatGPT等闭源AI模型如同“黑箱”,其生成过程和算法不透明,存在信任风险,因此需要推进生成式AI算法的开源化,以形成竞争 [12][13] - AI的编码能力快速增强,未来使用自然语言直接编程具有可能性,这将提高效率,但可能导致程序员群体两极分化,以及人类在理解编程底层逻辑方面认知衰退的风险 [19][21] - 面对AI带来的效率提升,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由此产生的空闲时间,以及对人们(包括软件工程师)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训,以防止未来在理解IT和AI方面出现人才短缺 [21] 开源生态的全球协作与日本案例启示 - Ruby的开源实践为日本参与全球开源活动(如Linux开发)培养了更多人才,对日本开源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6] - 开源本质上是跨越国境的协作,未来生成式AI等其他软件有望在开源社区中通过跨国协作推进 [15] - Ruby的成功案例表明,一个顶尖技术人才(如“Ruby之父”松本行弘)常驻地方,能直接带动家乡形成产业中心,承接大型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1][12]
青海互助北山特长隧道建成通车
新华社· 2025-10-01 21:49
项目通车信息 - G341胶南至海晏公路加定至海晏公路工程JX-1标段于9月30日建成通车 [1] - 项目通车标志着青海省最长公路隧道互助北山特长隧道正式运营 该隧道左线长11.18公里 右线长11.13公里 [1] - 互助北山特长隧道为分离双洞四车道隧道 将原有1个多小时路程缩短至10分钟 [1] 项目工程规模 - 加西公路一标段主线全长约43.58公里 全线设桥梁31座 桥隧比高达67% [1] - 隧道起点位于元甫沟 终点至柏木峡口 穿越互助北山国家地质森林公园 [1] 项目战略定位 - 加西公路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四横十联线"中"横一"和干线公路网"六纵九横二十联"中"横二"的一段 [1] - 项目是西宁至兰州的"第二通道" 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补充 [1] 项目宏观影响 - 加西公路全线建成后将连接西察公路 成为贯穿青海省北部的东西向交通大动脉 [2] - 项目对优化兰西城市群内部公路网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青海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及外运具有重要意义 [2]
两条城市快速路今天通车
北京晚报· 2025-10-01 15:46
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 工程西起海淀区友谊路,东至昌平区宏福西路,全长约8.9公里,红线宽度60米至110米,采用快速高架桥加地面辅路双层布局 [1] - 道路在原有双向4至6车道基础上扩容,建成后实现主路双向6车道、辅路双向4至6车道通行能力,主路开通将全面释放道路通行能力 [2] - 通车后将与京新、京藏高速共同形成高快速路网体系,显著缓解五环与六环间交通压力,提升回天地区往返中关村科学城、永丰产业基地的通勤效率 [2] - 道路将串联中关村科学城与未来科学城,织密北部地区高等级路网,助力北部地区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 [2] 通马路改扩建工程 - 通马路由原双向2至4车道扩建为双向10车道,其中主路双向6车道,辅路双向4车道,道路等级由一级公路升级为城市快速路 [2] - 工程北起万盛南街,南至京津高速公路东石村立交,全长约6公里,新建京哈高速公路全互通立交桥1座 [3] - 通车将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解决两地间的交通瓶颈问题,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 [2][3] - 道路与京哈高速、京津高速等主要干线相交,将共同构成通州南部地区高快速路网体系,提升城市副中心南北方向对外交通出行效率 [3] 项目综合影响 - 两条道路的贯通将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 北清路是构建北京两轴空间形态中北部纵轴区域的主要道路,将承担多重功能 [2] - 通马路作为市重点工程,将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经济融合注入新动力 [2]
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开通运营 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9-30 15:19
高铁网络升级 - 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标志着东北高铁网络实现从C型到O型的闭环升级 [1] - 线路向南衔接京哈、秦沈、沈大、沈丹高铁,向北连接敦白高铁及规划的敦牡高铁、牡佳高铁,构建南北贯通、东西互联的高铁网 [2] - 辽宁14个地市实现市市通高铁,哈长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有效衔接,构成东北高铁城市群 [5] 交通效率提升 - 北京朝阳至长白山站最快4小时33分可达,沈阳北至长白山站最快1小时53分可达 [2] - 长白山站日均开行列车由14对增加到28对,开行方向增加延吉、青岛等城市 [3] - 线路是构建区域1、2、3小时出行圈的重要支撑项目,进一步释放既有京哈高铁、长珲城际的运力 [2] 旅游经济激活 - 环线高铁将沈阳故宫、长白山天池等七大5A级景区串联成链 [3] - 打破旅长游短瓶颈,促进沿线旅游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发展 [4] - 通化市规划创建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释放康养、冰雪等旅游资源潜力 [5] 区域经济融合 - 缩短东北与京津冀时空距离,促进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深度融合与产业协作 [2] - 推动辽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发展及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2] - 高铁推动通化等城市融入高铁都市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技术创新应用 - 新一代自动化腕臂预配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节约5%原材损耗,提升施工效率40% [6] - 国内首创无轨化接触网承力索小张力架设装备,实现无轨施工突破 [6] - 道岔闪光焊接技术攻克传统焊接难题,提升轨道平顺性与安全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