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兴号列车
icon
搜索文档
今起 这些铁路车次有变化!
中国证券报· 2025-10-11 18:48
全国铁路新运行图总体安排 - 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安排开行图定旅客列车超过1.3万列,货物列车超过2.3万列 [1] - 货物列车开行数量超过2.3万列,跨铁路局运行的快速货运班列安排208列,较现图增加15列 [2] 新开通及优化高铁线路 - 沈阳至长白山高铁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大幅压缩北京至抚顺、通化、长白山间的铁路旅行时间,并开行沈阳北至沈阳北、长春西至长春动车组列车各2列以串联主要城市 [3] - 襄阳至荆门高铁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26列,同时开行汉口至汉口动车组列车4列 [3]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54列,提升西部城市与中南部城市的通达性 [3] -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京哈高铁北京至沈阳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分别开行标杆列车46列和57列 [3] 货运班列及通道能力提升 - 增开城际班列,开行总量达到130列,包括南京东至增城西、王家营西至龙川北等方向 [4] - 增开多式联运班列173列,较现图增加28列,覆盖广州国际港至榆次、德州至无锡南、金华东至南宁南等方向 [4] - 在京九、格库铁路等主要货运通道增开货物列车24列,并在大秦、浩吉、瓦日等重载铁路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以提升冬季电煤保供运输能力 [4] 国际班列运营安排 - 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保持开行规模,分别安排图定线路93条和57条,常态化开行跨里海班列 [4] - 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范围,每周安排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17列以提升中欧间铁路物流品质和效率 [4]
全国铁路调图:更多复兴号实现350公里高标运行 多地旅行时间大幅压缩
央视网· 2025-10-11 10:51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10月1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调图后,计划每天安排开行旅客列车超1.3万列。 第四季度运行图中,货物列车开行方案进一步优化。全国铁路安排开行跨铁路局运行的快速货运班列208列,增加15列,进一步拓展铁路 快捷物流圈。增开南京东至增城西、王家营西至龙川北等方向城际班列,城际班列开行总量达130列;增开广州国际港至榆次、德州至无锡 南、蒲河至南翔、金华东至南宁南等方向多式联运班列173列,增加28列。 国铁成都局重庆车站值班站长 张秀兰:重庆地区新增重庆北至达州、武胜,重庆西至泸州等方向动车组列车10趟,灵活部署运力,有效 提升旅客乘车便捷度。 新列车运行图进一步扩大了复兴号列车开行范围。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京哈高铁北京至沈阳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常态化按时速 350公里高标运行,分别开行标杆列车46列、57列,满足旅客高品质出行需求。 计划每天开行货物列车超2.3万列 调图后,计划每天开行货物列车超2.3万列,铁路货运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都将进一步提升。 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充分挖掘今年新开通线路的运输潜力。沈阳至长白山高铁,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北京至 ...
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这些车次有调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08:38
全国铁路新运行图核心观点 - 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安排图定旅客列车超1.3万列 货物列车超2.3万列 [1][3] - 新运行图旨在提升客运效率与货运能力 通过增开列车和提速满足高品质出行与物流需求 [1][2][3] 客运列车调整 - 沈阳至长白山高铁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 大幅压缩北京至抚顺、通化、长白山间的铁路旅行时间 [1] - 开行沈阳北至沈阳北、长春西至长春动车组列车各2列 串联辽宁、吉林省主要城市 [1] - 襄阳至荆门高铁开行动车组列车26列 同时开行汉口至汉口动车组列车4列 [2]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行动车组列车54列 提升成都、重庆等西部城市至长沙、南昌、汕头等中南部城市通达性 [2] -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京哈高铁北京至沈阳段复兴号动车组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运行 分别开行标杆列车46列、57列 [2] 货运列车调整 - 全国铁路安排开行跨铁路局运行的快速货运班列208列 较现图增加15列 [3] - 增开城际班列 开行总量达130列 例如南京东至增城西、王家营西至龙川北等方向 [3] - 增开多式联运班列173列 较现图增加28列 例如广州国际港至榆次、德州至无锡南、金华东至南宁南等方向 [3] - 在京九、格库铁路等主要货运通道增开货物列车24列 [3] - 大秦、浩吉、瓦日等重载铁路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 以提升冬季电煤保供运输能力 [3] 国际班列安排 - 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保持开行规模 分别安排图定线路93条、57条 [3] - 常态化开行跨里海中欧、中亚班列 [3] - 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范围 每周安排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17列 [3]
全国铁路今起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注意这些车次有调整
央视新闻· 2025-10-11 06:40
全国铁路新运行图核心运力安排 - 全国铁路安排开行图定旅客列车超过1.3万列,货物列车超过2.3万列 [1][8] 新增及优化客运线路 - 沈阳至长白山高铁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大幅压缩北京至抚顺、通化、长白山间的铁路旅行时间 [3] - 襄阳至荆门高铁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26列,同时开行汉口至汉口动车组列车4列 [3]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54列,提升西部城市至中南部城市的通达性 [4] - 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京哈高铁北京至沈阳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分别开行标杆列车46列、57列 [4] 货物运输能力提升 - 安排开行跨铁路局运行的快速货运班列208列,较现图增加15列 [8] - 增开城际班列,开行总量达130列,增开多式联运班列173列,较现图增加28列 [10] - 在京九、格库铁路等主要货运通道增开货物列车24列,并在重载铁路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以提升电煤保供能力 [10] - 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分别安排图定线路93条、57条,每周安排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17列 [10]
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投入运营
经济日报· 2025-09-30 10:07
高铁线路开通 - 新建沈阳至长白山高速铁路(沈佳高铁沈白段)于9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 [2] - 首趟运行列车G8166次于当日从长白山站出发行驶至抚顺站 [2] - 线路位于抚顺市境内 [2]
高铁“抢跑”飞机?外媒: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客运系统展示窗
观察者网· 2025-09-21 18:17
高铁网络发展现状 - 中国高铁网络正改变国内旅行格局 京沪高铁成为速度、可靠性和舒适性的最佳交通范例[1] - 京沪高铁全长1318千米 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 覆盖10个万亿级经济强市和6个千万人口大市 沿线人口超全国四分之一[1] - 复兴号CR400型列车以时速350公里运营 创世界高铁运营速度新标杆[2] 运营数据表现 - 2023-2024年京沪高铁本线列车运送旅客5325.2万人次和5201.6万人次[5] - 同期民航京沪线发送旅客689.9万人次和861.3万人次[5] - 2025年上半年高铁运送旅客2499.6万人次 同比增长1.2%[5] 服务优势特征 - 发车间隔最短仅3分钟 密集班次提供地铁式便捷服务[4] - 配备贝壳式电动座椅、折叠桌、电源插座及可调节阅读灯 2024年6月升级优选一等座舒适度[4] - 高铁站位于市中心交通枢纽 转乘便利性显著优于机场[6][7] 行业竞争格局 - 高铁在短途市场夺取航空出行份额 根本改变旅行者行为和航空网络战略[6] - 航空公司重心转向长线国内航班及高铁覆盖有限市场(如西部地区)[7] - 未来交通生态系统将形成高铁主导区域通达、航空主导长途国际的协同格局[7] 经济带动效应 - 京沪高铁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快、城市化程度高 带动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快速流动[2] - 庞大商务和旅游出行需求支撑运输量 北京至上海最快4小时18分可达[2]
预计达119亿人次!“火热”暑运彰显“流动中国”新活力
央视新闻· 2025-09-01 10:01
暑运总体人员流动情况 - 预计今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日均1.92亿人次,同比增长4.3% [1] - 预计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 [7] 公路出行与自驾游 - 预计暑运期间公路自驾出行量87亿人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73% [1] - 乡村自驾游成为避暑纳凉的主要方式,例如湖南吉首洽比河旅游公路串联传统苗寨,吸引游客自驾溯溪露营 [3] - 景区周边公路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通行能力,如江西泰和县将天湖山景区公路从3.5米拓宽至6米 [5] 铁路运输与创新 - 今年暑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约9.4亿人次,首次突破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客流量约1500万人次,较今年春运日均高出220万人次 [8] - 为应对大客流,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达11000余列,运力同比增长近10%,并通过调整运行图实现高铁提速 [10] - 铁路部门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在热门方向、时段增加运力投放 [11] -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开行直通旅游列车同比增长1.2倍,新增银发列车、研学专列、康养旅游列车占比较大,例如在新疆加开旅游方向列车1200余列 [14][18] 铁路与文旅融合 - 旅游列车串联景点,如西安至长沙、上饶至喀什等线路,促进区域文旅协同发展 [18] - 长三角地区开行假日旅游列车,实现高铁与当地观光巴士无缝换乘,打造消费新场景 [16] - 暑期列车调图释放了旅游消费潜力,为文化旅游和铁路融合发展提供新空间 [18] 水上运输与特色旅游 - 暑运以来全国水上发送旅客预计超6694.2万人次,日均109.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6.1% [19][20] - 特色水上出行项目如海岛游、城市观光游、研学旅行成为增长主力,重庆两江夜游及灯光秀成为热门项目 [19][20] - 地方利用客渡船打造文旅新业态,如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的“热门打卡船”开通节假日专线直达景区 [22] - 通过“游船+美术馆”、联程票等方式打造消费新场景,如上海“展览+游船”联程票优惠70多元 [23]
雪域高原一甲子,习近平情牵西藏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3:12
基础设施发展 - 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4] - 连接拉萨到林芝的电气化铁路是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兴号列车将林芝到拉萨的用时从1998年的一整天缩减至3个多小时 [4] - 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滞后一直是制约西藏发展的瓶颈,从土路到柏油路的进步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4] 生态环境保护 -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是西藏的"国之大者" [6] -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要求"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并强调要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6] - 通过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西藏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绿色工业加速转型,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6] 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 作为中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生活着藏、汉、回、珞巴、门巴等40余个民族 [9]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八廓街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缩影 [9] - 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被强调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9] 边疆治理与援藏工作 -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是重要的战略思想,援藏干部是协调资源实现固边兴边富民的关键力量 [12] - 六十载春秋,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登上雪域高原,在西藏各地市留下了以援藏省市命名的道路 [12] - 援藏干部展现出"缺氧不缺精神"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推动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2]
新服务拓展消费新场景 “清凉游”热度攀升燃动夏日文旅经济热力
央视网· 2025-07-30 12:20
暑运客运量表现 - 全国铁路暑运前28天(7月1日至7月28日)累计发送旅客4.02亿人次,同比增长4.8% [1] - 贵阳北站进入暑运高峰后日均到达旅客量达12万人次,环比增加约50% [3] - 贵州安顺西站最高单日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9810人次 [5] 热门旅游目的地与需求驱动 - “清凉游”目的地受青睐,热门城市包括贵州安顺、云南楚雄、甘肃甘南等,其中安顺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20% [7] - 贵州省内六盘水、毕节等地是避暑游热门目的地 [5] - 因“村超”开幕,每周六动态加开榕江至贵阳北的球迷专列以应对特定客流需求 [5] 运力提升与服务优化 - 贵阳北站暑运期间日均开行列车450列,并在热门方向加开高铁列车71列 [5] - 全国铁路第三季度运行图实施,京哈、沪昆等长大干线按时速350公里运行,新增复兴号标准动车组121列 [9] - 成渝地区来往长沙的高铁班次由15列增至30列,从重庆出发至长沙最快3小时53分 [8] 新线路开通与消费场景拓展 - 新开通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打通了重庆至长沙、南昌、上海方向的快速通道,使成渝地区前往张家界、橘子洲成为热门线路 [8] - 成都铁路部门首次开行去往北京的“夕发朝至”动卧列车,全程运行时间11小时19分钟,受家庭出游群体青睐 [8] - 在全国19座车站推出“轻装行”同城行李搬运服务,覆盖同城35公里范围 [10]
高铁网织就生活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7-28 20:44
高铁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总里程达4.8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70%以上 [1] - "八纵八横"高铁网主体框架形成,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1] - 新一代高速列车CR450正在试验中,设计时速达400公里 [1] 高铁经济与社会效益 - 高铁投资带动效应显著,每亿元投入可撬动数倍关联产业增长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2] - 广深港高铁促进大湾区生活一体化,中老铁路开通三年显著提升口岸居民收入,郑渝高铁推动山区发展 [2] - 高铁网络重构时空版图,京津通勤、周末旅游、节假日探亲等场景实现"公交化"出行 [2] 高铁服务与技术创新 - 12306购票系统高效便捷,车站提供重点旅客帮扶及适老化改造等精细化服务 [2] - 复兴号列车技术从起步到领跑,体现行业持续创新能力 [1] - 高铁网络持续扩展,通过科技赋能和精细服务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