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晶硅期货
icon
搜索文档
建信期货多晶硅日报-20250618
建信期货· 2025-06-18 12:3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06月18日 [2] 行情回顾与展望 - 多晶硅主力合约低位震荡,PS2508收盘价34010元/吨,涨幅1.93%,成交量62835手,持仓量51277手,净减5586手 [4] - 供需矛盾未因“抢装”结束激化,终端压力将向上游传导,6月第2周产量2.2万吨,折算月度产量10万吨左右,丰水期增产难兑现缓解远月供应压力,减产落地将托底期现价格 [4] - 弱现实体现在下游光伏终端“抢装”尾声,终端光伏需求回落至40GW左右,硅片和电池片周度数据未快速下降但库存连续9周累库,政策真空期无需求端利好消息 [4] - 07合约贴水复投料价格区间反映资金悲观预期,继续下行阻力递增,减产量未增加基本面难提供持续反弹驱动,区间弱势运行为主 [4] 行情要闻 - 截至06月17日,多晶硅仓单数量2600手,较上一交易日无变化 [5] - 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3.60 - 3.80万元/吨,成交均价3.75万元/吨,环比持平 [5] - 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3.40 - 3.50万元/吨,成交均价3.45万元/吨,环比持平 [5] - 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3.00 - 3.30万元/吨,成交均价3.13万元/吨,环比持平 [5]
多晶硅期货价格展望及行业供需判断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多晶硅、光伏、工业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多晶硅市场供需情况 - **供应端**:2025 年 1 - 4 月周度排产稳定,5 月因新疆、宁夏工厂减产或停产,排产预计降至 9 万吨;云南、四川企业复产或延后至 6 或 7 月,产能置换限制供应增量;多家大厂联合减产影响市场情绪[1][2] - **需求端**:中国光伏装机增速自 2024 年下行,2025 年预计进一步下降;136 号文影响项目收益率,三季度或现需求真空期,全年新增装机量预计减至 240GW [1][2][3] 全球光伏装机市场变化 - 中国、欧洲、美国增速下降,新兴市场有亮点但难改整体下行态势;欧洲受经济疲软和补贴退坡影响,美国受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影响[1][4] 多晶硅下游产品情况 - **硅片库存及价格**:2025 年 3、4 月库存去化,4 月中旬终端需求退坡,排产减少,价格回落,侵蚀利润,下游采购维持刚需[1][5] - **硅片报价对多晶硅影响**:硅片报价降至 0.92 - 0.95 元,下游接受的多晶硅价格降低,上下游谈判僵持,五月下旬或现新成交价且大概率下降[8] 多晶硅行业库存压力 - 上游厂库存近 26 万吨,全行业库存 36 - 38 万吨,相当于三个多月需求量,高库存使现货价格有下行驱动[2][9] 多晶硅期货市场 - 交割品标准高于现货,以 N 型料为主,采用品牌注册模式;盘面净利高反映仓单资源紧张,盘面 3.9 - 4 万时上游愿出仓单;基本面弱,可交易仓单故事[2][10][11]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 - 措施包括产能整合联盟、控制开工率、淘汰落后产能;收购 100 万吨尾部产能需 700 - 800 亿资金;价格恢复至 8 - 9 万元/吨,全行业盈利可达 300 亿左右[12] 多晶硅行业产能、产量、开工率及库存 - 产能近 290 万吨,开工率降至 34%,4 月产量 9.5 万吨,5 月预计 9 万吨;全行业总库存近 36 万吨;5 月排产下降,6 月取决于大厂减产联盟[14] 2,506 合约交割品 - 6 月中旬首次实物交割,交割品为 N 型复投料或 N 型精密小料,标准高于现货;上游有定价权,导致仓单紧张,期货近高远低结构[15] 多晶硅行业现金亏损下价格预测 - 下游定价权强,成交价可能在 35,000 元附近,底线 33,000 - 34,000 元,预计下半年现货价格底线为此[16] 行业库存去化节奏 - 大厂减产联盟未成立,下半年每月去库约 1 万吨,难改高库存;成立则每月去库 4 万吨,显著改善情况[17] 多晶硅期货价格表现及参与建议 - 6 - 8 月终端需求无起色,建议做空 7、8 月期货;11、12 月终端抢装,11 月价格跌至 33,000 以下可多配[18][19] 硅料头部企业情况 - 减产联盟在谈判,计划减产 2 万吨,无明确执行方案;投资基金收购落后产能处于探讨阶段[20] 多晶硅中长期价格走势 - 未来 2 - 3 年需求回落,价格趋向现金成本线;成本下降或使现金成本线降至 30,000 元/吨;减产联盟等措施或使价格回升[21] 工业硅市场情况 - 高库存,供需共生削弱;5 - 6 月云南、四川企业复产使供应增加,需求疲软;价格未到底部,逢高空配,目标位 7,000 - 7,800 元/吨[22][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自 2024 年 10 月持续加码,对股价节奏有积极影响[12] -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区,板块行情预计更温和且具持续性,建议关注光伏板块[13]
多晶硅供需格局及期货价格展望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多晶硅行业、光伏行业 - **公司**:通威、大全、新特、协鑫、爱旭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多晶硅期货价格趋势 - **核心观点**:多晶硅期货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后续可能上涨 - **论据**: - 交割标准高,可交割产品数量极少,仅几十吨左右,推动期货价格上涨[2][4] - 市场对产品要求存在误差,若期货价格跌至 3 万以下,全行业亏现金,难以接受[2] - 企业开工率普遍低,如通威、大全、新特等龙头企业开工率仅 30%左右,继续亏现金不合理[2] - 行业抢装潮带来一定涨价,虽涨幅未达预期,但产业订单未严重滑坡,市场对后续价格有信心[4] - 若期货价格跌至 35,000 元或以下,致密料逼近 3 万元,是不合理的超跌现象[4] 多晶硅行业近期状况和供需格局 - **核心观点**:行业开工率低,企业注重减少亏损、保现金流,供需格局下企业降低产量应对市场压力 - **论据**: - 主要龙头企业开工率低,通威仅包头基地运行,开工率约 1/3;大全和新特开工率约 30%;协鑫约 50%[5] - 中下游电池组件价格修复,但多晶硅涨幅不明显,总体均价未达预期[1][5] - 4 月国内硅料产出约 9.8 万吨,预计 5 月降至 9.6 万吨,在产企业减少到十家左右,开工率约 30%-40%;下游 4 月排产对应硅料需求约 12.8 万吨,去库 2 万多吨[3][12] 政策环境对多晶硅价格走势的影响 - **核心观点**:下半年政策动向值得关注,未来政策有望推动行业自律和优胜劣汰 - **论据**: - 光伏产业链价格未达 2024 年 12 月自律初衷,价格持续低迷,若无行政干预,自律措施可能难巩固,甚至致价格创新低[7][8] - 市场传言通威牵头加强自律、协会规定不能低于成本价卖产品、国家可能出台供给侧政策,虽未证实,但方向大体正确,国家反对内卷式竞争,重视光伏行业[8] 通威复产问题对多晶硅市场的影响 - **核心观点**:短期内通威复产可能性较小 - **论据**:通威包头生产基地现金成本约 27,000 元,为最低成本水平;云南和四川生产基地暂停,平均现金成本预计 3 万出头,全成本约 43,000 元,枯水期开工现金成本更高,目前产品价格未达复产亏损现金水平[9] 光伏多晶硅行业复工复产情况 - **核心观点**:短期内不太可能复工复产 - **论据**: - 复工复产需付出设备爬坡成本,短期内难盈利,目前价格水平虽可能不亏损现金,但产业链对价格预期不乐观[10] - 企业会观察水电情况、后续价格走势和国内供给侧变化趋势,且接近 5 月中旬,对二季度边际影响不大[10] 光伏多晶硅行业库存与价格变动关系 - **核心观点**:库存影响硅料价格,排产下降带来积极影响,下游对减产预期变化导致价格波动 - **论据**: - 上游多晶硅库存大,是今年硅料价格未大幅上涨原因之一,4 月份消化了一部分库存[14] - 去年 12 月底因预期自律减产和低价备货价格回暖,今年三四月份因增产生疑买入意愿降低、价格下降[15] 多晶硅行业供给侧情况 - **核心观点**:行业供给侧面临市场化出清和政策对产能限制,剔除无效供给后仍有过剩,但出清后实际过剩程度不如预期严重 - **论据**: - 行业总产能接近 330 万吨,处于过剩状态,自 2024 年 3 月起硅料价格下降,全行业普遍进入现金亏损状态,开工率仅三成多[17] - 20 年前老旧产能约 60 万吨逐渐退出市场,2022 - 2023 年新投产约 100 万吨设备未盈利,大部分未开工,剔除后有效供给约 180 万吨[17][18] - 旺季下游单月需求对应硅料约 12 万吨,年化需求 140 - 150 万吨,剔除无效供给后每年仍有 30 - 40 万吨过剩,但平均开工率可保持在七八成[18] 2025 年光伏组件领域发展情况 - **核心观点**:光伏行业处于周期底部等待反转,爱旭股份在 BC 电池及组件端表现突出,有望更快走出反转 - **论据**: - 爱旭 ABC 组件在欧洲市场销量快速提升,签订 1GW 集中式订单,2025 年一季度出货量达 4.5GW,同比增长 40%,成为全球 BC 组件出货量第一的公司,一季度新增订单超 5GW,全年预期出货量有望达 20GW 以上[3][19] - 爱旭在欧洲销售占比增加带来高溢价,一季度实现销售 1GW,二季度预计环比增长 50%至 1.5GW,欧洲户用市场新签单价 FOB 超 1 元/瓦,溢价超 3 毛钱[19] - 随着珠海和义乌满负荷生产,各项费用降低,自主创新工艺导入使单瓦银耗下降,物料成本与 TOPCon 持平,一季度毛利率转正至 0.53%,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超 7 亿元[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多晶硅期货交割月,若无法交付合格硅料,可交替代品,但需支付 12,000 元/吨贴水,可能导致做空方被动,多头占据优势[1][6] - 组件价格是结构性调整,户用市场因抢装节点临近提前降价,分布式价格低于集中式,后续整体价格有起稳回升可能[13] - 通威裁员减产 1 万吨的传闻是谣言[11]
不惧价格下跌,新疆多晶硅企业危中求变
期货日报网· 2025-05-12 08:49
多晶硅行业现状与挑战 - 多晶硅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持续下跌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39200元/吨较年初41500元/吨下跌5% 期货主力PS2506合约触及34375元/吨历史低位 [4] - 行业库存压力显著 截至5月7日当周多晶硅工厂库存达25.7万吨处于近年同期高位 企业月产量10万吨但市场需求疲软 [4][5] - 新疆企业开工率普遍低于50% 通过降低产能缓解库存压力但固定成本分摊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上升 [5][6] 企业应对策略 - 销售团队全力消化库存 采取全员外出推销策略 仓储成本与资产贬值风险迫使企业优先清库存 [3][5] - 利用电价优势构建竞争力 新疆企业电价0.22~0.38元/千瓦时显著低于其他地区 形成成本护城河 [9] - 灵活调整生产与人力 部分企业仅维持1/3产线运转 员工轮休仍保障基本工资与五险一金 [7] 市场供需与区域竞争 - 2025年供需预测显示供应过剩26.55万吨 预计供应量159.89万吨需求量133.34万吨 [9] - 西南丰水期成本优势或加剧竞争 但企业认为区域性开工率调整对整体市场影响有限 [8] - 行业头部企业资金充裕 通过其他业务板块输血多晶硅业务 坚持等待行业回暖 [10] 期货市场的影响 - 多晶硅期货促进贸易商合作 企业接触贸易商比例提升至2/3 改变传统点对点销售模式 [12][13] - 交割品牌成为企业新目标 认证可提升市场认可度并拓展期现商合作机会 [13] - 期货团队建设受重视 部分企业招聘专业人员以利用期货价格指导经营决策 [13] 行业长期展望 - 企业视当前困境为高质量发展必经阶段 通过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提升核心竞争力 [6][11] - 供需关系主导价格底线而非成本 企业现阶段比拼资金实力与运营耐力 [11] - 期货工具价值被逐步认可 未来行业将更积极参与期货市场以优化资源配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