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村镇银行改革化险
icon
搜索文档
又现破产案例,村镇银行退出的“少数派”
北京商报· 2025-08-10 22:08
村镇银行破产案例 - 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进入破产程序 大连金融监管局于8月8日原则同意其破产 存款由大连农商行承接 客户资金安全不受影响 [3] - 该行成立于2010年 注册资本1.14亿元 最初由包商银行发起设立 后由蒙商银行接手3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3] - 破产原因为同业竞争加剧及小微企业贷款逾期率上升 蒙商银行在2021年和2023年年报中均提及村镇银行资产质量较差 不良资产未出清 [4] 村镇银行行业困境 - 行业面临经济下行 同业竞争加剧和治理短板等多重压力 导致资本薄弱 不良高企和区域受限 [1] - 部分机构风控体系不完善 区域性经营限制导致服务半径有限 与大型银行相比在资金成本和产品创新存在劣势 [5] - 历史包袱沉重 不良贷款率攀升 资产质量承压明显 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弱化 [4][5] 风险处置主流方式 - 吸收合并成为村镇银行退出的主要方式 分为"村改支"和"村改分"两种模式 [5] - 常熟银行于7月24日审议通过吸收合并三家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 体现"以强并弱"路径 [6] - 齐鲁银行收购章丘齐鲁村镇银行并设立支行 广东顺德农商行一次性吸收合并四家村镇银行 展现"整合式改革"和"规模化整合"路径 [6] 国有大行首次介入 - 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改制设立支行 这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次介入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工作 [7] - 风险处置秉持市场化原则 村镇银行或被主发起行收购 或被转让给其他潜在购买方 [7] 破产退出适用场景 - 吸收合并模式需承接方具备充足资本实力和广泛网点覆盖能力 且风险需处于可控范围内 [8] - 破产退出适用于主发起行旗下村镇银行数量较少难以形成集团化管理 或村镇银行资质较差难以找到购买方的情况 [8] - 此前辽阳农商行和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于2022年进入破产程序 网点人员存款由沈阳农商行承接 [8] 行业转型发展方向 - 村镇银行需转向精细化管理 特色化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提升" [9] - 治理层面通过主发起行吸收合并 省级农商行统筹优化组织结构 业务层面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严控高风险业务 [9] - 技术层面构建智能风控体系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监管层面压实主发起行责任完善动态退出机制 人才层面建立专业化培养体系 [9]
常熟银行大动作!今年三起“村改支”计划
券商中国· 2025-07-28 07:22
常熟银行"村改支"计划 - 公司拟吸收合并3家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该议案需8月11日股东大会通过[1] - 这是公司2024年第三次"村改支"计划,前两次分别于6月底完成3家支行开业和6月30日公布如东融兴村镇银行合并计划[1] - 2024年以来公司已完成多批"村改支":2-6月完成江苏江宁、宝应、宿城3家村镇银行合并并设立支行,监管批复至开业仅5天[4][5];2023年底完成镇江丹徒蒙银村镇银行改设为2家支行[5] 吸收合并对象分析 - 最新计划涉及3家"外系"村镇银行:盐城滨海兴福村镇银行(兴福系)、镇江润州长江村镇银行和常州钟楼长江村镇银行(长江系)[2] - 长江系村镇银行原由武汉农商行发起,武汉农商行2023年末持有47家村镇银行,近期正出售部分股权,其中润州长江和钟楼长江分别挂牌45%(8703万元)和40%(3200万元)股权[2] 战略动机与优势 - "村改支"模式优势:利用被收购银行现有客户基础、业务网络和运营经验,结合母行成熟管理体系、风控技术和资本实力,降低异地扩张风险[7] - 战略目标:填补地级市服务空白,将普惠金融从县域延伸至核心区域,实现以地级市为单元的集约化运营[7] - 异地业务贡献显著:2023年末常熟以外江苏省内地区贷款占比55.36%,营收占比73.52%,拨备前利润占比80.48%[8][9] 行业背景与模式 - 村镇银行改革加速:2020年底监管出台改革化险通知后,2024年兼并重组提速,全国已有上百家村镇银行通过吸收合并"消失"[10] - 主流重组方式包括"村改支"和"村改分",前者更常见[10] - 行业特点:多数村镇银行由区域中小银行发起,品牌化运作明显(如兴福系、长江系、沪农系等),国有大行如工行2024年6月首次完成"村改支"[11]
村镇银行整合加速,“村”改“支”成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52
村镇银行行业整合趋势 - 2024年初至年末共有超75家村镇银行被合并吸收、超55家被收购,涵盖河北、山东、湖南等10余省份 [1][5]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底村镇银行数量超1600家,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超三分之一 [3] - 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降至4295家,较2023年减少195家,创近三年最大单年降幅 [8] 典型并购案例 - 天津银行合并蓟州村镇银行(2008年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天津首家村镇银行)[1][3]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2024年7月吸收合并舟山普陀、岱山稠州村镇银行并新设支行 [4] - 哈尔滨银行跨省收购重庆酉阳融兴村镇银行,设立3家支行 [6] - 辽宁农商行吸收合并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含11家村镇银行 [5] 村镇银行经营困境 - 规模普遍较小,吸收存款困难,业务拓展受限 [10] - 盈利模式单一,依赖传统利差收入,抗风险能力弱(如山西银行合并村镇银行后净利暴跌93 86%)[10] - 股东治理缺陷频发,如晴隆兴安村镇银行违规过渡资金被罚30万元,象山国民村镇银行存在信贷资金入股等违规 [11] 政策驱动与改革方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5月明确要求加速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优化机构布局 [11] - 城商行通过并购实现跨区域扩张(如天津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28 77亿元,净利润33 44亿元)[12][13] - 改革模式包括"村改支"(合并后设支行)、"村改分"(合并后设分行)及直接收购 [6] 历史发展阶段 - 村镇银行发展历经起始期、催化期、提速期及平稳发展期四个阶段 [6] - 2022年前法人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起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8] - 过去三年银行机构退出加速:2022年35家、2023年77家、2024年同比激增153% [8]
“村改支”之后须防范过度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41
村镇银行改革化险现状 - 近三年村镇银行退出数量近200家 其中2023年上半年超80家消失[1] - 高峰时期村镇银行数量突破1600家 当前正加速瘦身健体[1] - 改革化险呈现两种主要方式:吸收合并与股权增持[1] 村镇银行发展痛点 - 吸储能力差导致盈利能力弱 注册资本少且民营股东资质不齐[1] - 内部治理结构不明晰引发经营混乱 数字化能力薄弱[1] - 风控管理存在隐患 频领监管罚单[1] 改革化险典型案例 - 四川首例"村改分"落地 原锦程村镇银行改建为成都银行雅安分行[2] - 改制后依托母行资源 公司治理与风控能力显著提升[2] - 工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 面临3公里内3家支行的定位重叠问题[2] 改革面临的挑战 - 批量吸收合并后需保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定位[2] - 需防范县域金融服务出现真空或冗余 避免过度竞争[2] - 监管部门需出台指导性意见推动村镇银行回归本源[2] 退出机制与行业趋势 - 直接解散的村镇银行需妥善处理储户存款兑付与员工安置[3] - 行业从"小而散"向"精而强"转型 经营需更精准聚焦[3] - 改革本质是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优化[3]
村镇银行大重组:90家机构“消失”背后的提质之路
第一财经· 2025-07-06 19:56
村镇银行改革化险进程加速 - 2025年上半年已有89家村镇银行完成吸收合并重组,接近2024年全年94家的总量,远超2023年11家的水平 [2][3] - 工商银行获批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改制为支行,成为国有大行首个"村改支"案例 [2][3] - "村改支"和"村改分"成为主要整合模式,城商行和农商行是主要参与者,国有大行也开始加入 [3] 整合模式与股权结构变化 - 主发起行通过吸收合并或股权增持强化责任落实,多家主发起行增持后实现全资控股 [4] - 廊坊银行将滦平盛阳村镇银行持股比例从43.74%提升至100% [4] - 大型银行未来参与村镇银行改革的案例可能较为有限,因大多数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是城商行或农商行 [4] 政策驱动与风险因素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2025年重点监管任务 [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 [5] - 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面临大型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下沉带来的竞争压力 [6] 改革成效与服务质量提升 - 吸收合并使村镇银行不良资产纳入母行风控体系,根治治理缺陷,降低运营成本 [2][7] - 整合后银行可扩大业务范围,推出更多元化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客户需求 [7] - 改革不是简单减少数量,而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6][7]
上半年超60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国有大行首度入局“村改支”
华夏时报· 2025-07-05 07:50
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加速 - 2025年上半年因被吸收合并、被收购等原因"消失"的村镇银行数量超过60家 [2] - 国有大行首次参与"村改支",工商银行获批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中央大街支行 [3] - 蒙商银行成为典型案例,共吸收合并11家村镇银行,仅剩1家尚未被吸收合并 [4] 重组方式与主导机构 - 主要合并方为城商行及农商行,国有大行参与尚属首例 [2] - 当前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主要采取四种方式: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改制为分支机构、相邻多家村镇银行合并、直接解散退出、主发起行增持股份 [6] - 吸收合并是当前主流模式,适合资产质量差、生存能力弱的村镇银行 [7] 主发起行责任强化 - 多家主发起行进行股权增持,部分实现全资控股,如廊坊银行对滦平盛阳村镇银行持股比例由43.74%增至100% [5] - 村镇银行设立初期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导致股权结构分散,现主发起行责任进一步压实 [5] - 监管部门强调主发起行的主体责任,大型银行设立的村镇银行占比较小 [3] 改革背景与监管导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首要议题 [5]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5] - 吸收合并更契合减量提质的监管导向,但不同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重组策略 [7]
7000亿城商行,拟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9:33
公司动态 - 苏州银行拟收购东吴村镇银行其他股东股权,进一步强化省内布局 [1] - 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收购议案,同时通过金融市场板块职能及架构调整方案 [2] - 此次收购是继2023年徐州分行开业后,公司完善省内机构布局的又一重要举措 [2] - 公司旗下现有4家东吴系村镇银行,分别位于江苏沭阳、泗阳、泗洪和宿豫 [2]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36.67亿元,是苏州唯一上市城商行,在江苏省内设有13家分行、187个网点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7271.54亿元(较上年末+4.8%),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0.76%),归母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6.8%) [2] 行业趋势 - 2020年底银保监会发文支持村镇银行通过补充资本、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风险 [3] - 2024年多家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九江银行等)启动对村镇银行的股权收购 [3] - 专家指出市场化兼并重组是化解村镇银行风险的有效手段 [3]
7000亿城商行,拟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9:27
苏州银行收购东吴村镇银行股权 - 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收购东吴村镇银行其他股东股权的议案,这是继去年徐州分行开业后强化省内布局的重要举措[1][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旗下拥有江苏沭阳、泗阳、泗洪和宿豫四家东吴系村镇银行[3] - 公司是唯一总部设在苏州的上市城商行,注册资本36.67亿元,已在江苏省开设13家分行、187个网点,并设立4家村镇银行[3] 公司经营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7271.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3] - 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0.76%;归母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6.80%[3] - 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5.25亿元,同比增长5.14%[3] 村镇银行行业动态 - 2020年底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支持主发起行补充村镇银行资本,推进兼并重组[5] - 2024年以来多家银行包括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已开展对村镇银行的股权收购[5] - 行业专家认为市场化兼并重组有助于化解村镇银行风险并保障金融服务[5]
村镇银行“变形记”
36氪· 2025-06-04 17:25
村镇银行行业现状 - 村镇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中数量最多、服务最贴近基层的"毛细血管型银行",填补了基层金融服务空白 [1] - 近年来部分村镇银行经营困难,通过合并重组或退出等方式化解风险成为主要途径 [1] - 截至2024年全国共有1587家村镇银行,服务客户超3000万人,户均贷款28万元 [28] 行业整合动态 - 2024年已有超75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超55家被收购,涉及河北、山东、湖南等十余省市 [4] - 2025年1-5月至少有59家村镇银行通过合并/解散等方式退出市场 [6] - 典型案例包括哈尔滨银行收购重庆酉阳融兴村镇银行、江苏银行收购宁波江北富民村镇银行等 [4][12] 主要参与机构动向 - 湖北荆门农商行计划6月审议吸收合并旗下村镇银行议案 [2] - 顺德农商行已完成吸收合并佛山高明顺银村镇银行,并计划合并深圳龙华新华村镇银行 [6][7] - 江门农商行通过吸收合并龙川/饶平融和村镇银行议案 [9] - 江苏银行以1.2亿元收购宁波江北富民村镇银行(总资产2.04亿元),改建为分行 [12] - 无锡农商行拟吸收合并铜山/姜堰村镇银行 [9] 政策与监管导向 - 2025年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首要任务 [22] - 监管政策从"严防异地扩张"转向支持通过并购重组"减量提质" [30][33] - 允许城商行通过收购高风险村镇银行实现跨省布局,但要求收购方资本充足、风控过硬 [33]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城商行通过并购实现跨区域布局(如江苏银行深入长三角、哈尔滨银行渗透成渝经济圈) [11] - 中小银行分化加剧,缺乏竞争力机构将被迫退出 [11] - "村改支"模式成为主流,即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村镇银行改为分支机构 [24][26] - 预计未来村镇银行数量将持续减少,行业集中度提升 [26][36] 经营挑战与转型 - 村镇银行面临国有大行规模优势、农商行灵活竞争、互联网银行降维打击等多重压力 [28] - 部分机构存在股权结构问题、不良贷款高企、成本控制不力等经营困境 [28] - 转型方向包括借助主发起行资源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资产配置、强化普惠金融定位 [20][35]
重组按下“快车键”,多家银行启动村镇银行吸收合并计划
北京商报· 2025-05-26 20:00
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加速 - 2025年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按下"快车键",多家银行披露吸收合并村镇银行并改为分支机构的计划 [1] - 湖北荆门农商行计划6月19日召开股东会审议吸收合并湖北荆门掇刀楚农商村镇银行的议案 [3] - 顺德农商行原定5月20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吸收合并深圳龙华新华村镇银行,后决定延期 [3] 已上市银行布局村镇银行整合 - 江苏银行获监管批准收购江苏丹阳苏银村镇银行,将设立4家支行 [4] - 无锡农商行股东大会通过吸收合并铜山、姜堰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的计划 [4] 政策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工作会议明确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重点处置高风险机构 [4]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4] 村镇银行整合的动因与优势 - 村镇银行面临规模小、资金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等挑战 [4] - 吸收合并可借助主发起行资源优势,提升业务拓展和风险管控能力 [4] - "村改支"模式可降低经营成本,快速实现业务融入和角色转换 [5] 专家观点 - 资深专家认为"村改支"需主发起行经营健康且有余力参与风险化解 [5] - 行业研究员预测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将加速,数量将逐步减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