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

搜索文档
灾害无情人有备!这本防灾手册+实用好物,请收好!
第一财经· 2025-07-31 18:15
防灾知识准备 - 《防灾,原来如此!》手册由《第一财经》旗下团队编撰,涵盖五大维度:防灾准备、灾难与公共卫生知识、生活场景实用应对、应急治疗对策、灾后生活重建 [4] - 手册采用181页全彩印刷与"说明书式"插画设计,内容涉及洪涝应对、供水中断解决方案、简易生存用品制作等实用技能 [4][6] - 特别关注孕妇、儿童、老人及宠物等特殊群体的灾害应对需求 [4] 气候危机商业影响 - 《第一财经》"风调雨顺"特刊探讨气候危机对城市、保险业及设计行业的影响 [6][8][9][10] - 超大城市需建立"大概率思维"应对极端天气,加强应急管理与长期韧性建设 [8] - 保险行业因全年性野火等灾害面临巨灾风险解决方案革新 [9] - 设计行业通过海绵城市、原住民智慧借鉴及开源地图工具应对气候挑战 [10] 防灾装备产品 - 防水随身包采用5L容量500D夹网PVC材质,具备电子设备防护功能 [11][13] - 晴雨两用伞配备21寸8骨不锈钢骨架、防晒黑胶涂层及招财猫吉祥图案设计 [15]
集体默哀!北京密云一养老中心31人遇难:未列入转移范围,承认预案有漏洞
证券时报· 2025-07-31 18:12
灾情概况 - 北京北部山区遭遇极端强降雨 密云 怀柔 平谷 延庆4区突发山洪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 截至7月31日12时 全市因灾死亡44人 失踪失联9人 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 [2] - 洪涝灾害共造成30余万人受灾 2.4万间房屋受损 [3] 降雨数据 - 6月1日以来全市降雨量比同期增多75% 北部山区局地多点降水量达500毫米以上 [4] - 密云区平均降雨量366.6毫米 局地最大降水量573.5毫米(郎房峪) [4][9] - 怀柔区最大小时雨强95.3毫米(琉璃庙镇东峪村) [4][14] 基础设施损毁 - 北部山区312个行政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4] - 公路受损756公里 桥梁受损242座 25个乡镇90个行政村出行受阻 [4] - 电力设施受损包括6条十千伏供电线路 93条支路 213个村断电 [4] - 通信设施受损包括72条光缆 820余公里通信线路 [4] 救援行动 - 全市共转移群众10.4万人 营救受困群众5400余人 [6] - 密云区转移20个镇街205个村1.6万余人 [10] - 怀柔区累计转移群众15380人 设置安置点107个 [15] 区域受灾详情 密云区 - 17个镇162个村受灾 房屋受损3.1万余间 车辆受损6994辆 [9] - 约11.3万群众受灾 因灾死亡37人(含养老照料中心31人) [9] - 清水河最大流量达每秒2800立方米(超百年一遇) 是平时流量1500倍 [9] 怀柔区 - 170个村庄受灾 影响人口近10万人 [14] - 房屋受损1.8万多间 农田果树大棚受灾近1.1万亩 [14] - 琉璃庙镇25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道路电力通讯全部中断 [14] 水库调度 - 密云水库7月27日15时开始有序泄流 库区转移6个镇927人 [12] - 下游河道沿线转移12个村5295人 [12] - 武警官兵搭建1.7公里临时堤坝 搬运沙袋15万多袋 [12]
北京一养老中心31人因灾死亡,4名一线抢险救灾村支书失踪失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7:46
灾害情况 - 北京因灾死亡44人,9人失踪,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4名是一线抢险救灾的村党支部书记 [1] - 密云区受灾最重的太师屯镇,上游干峪沟12小时降雨量达290.7毫米(特大暴雨级别),清水河最大流量达每秒2800立方米(超百年一遇),是平时流量的1500倍 [3] - 全区17个镇162个村受灾,房屋受损3.1万余间,车辆受损6994辆,10条公路受损,105个村电力设施损坏,684处通讯基站退服,约11.3万群众受灾 [3] 应急响应与救援 - 密云区汛期前转移20个镇街205个村1.6万余人,但养老中心因未列入预案转移范围导致重大伤亡 [2] - 7月28日洪水冲入太师屯镇街道,最深处达2米,消防救援力量因水流湍急延迟进入,10时许陆续救出被困人员,搜救持续至次日 [2] - 中国气象局部署防汛救灾六项措施,包括压实责任、强化极端天气监测预警、优化"叫应"机制等,并加强重点区域监测技术应用 [4] 后续天气预警 - 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2日至5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将出现新一轮降水过程 [3] - 中国气象局将重点跟踪极端天气演变,精准研判强度、落区和时间,采用雷达、数值预报、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4] 灾后反思 - 密云区委书记承认预案存在漏洞,对极端天气认识不足,强调需强化底线思维,改进涉及弱势群体的防灾措施 [2]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日本丹波市的气温达到了41.2摄氏度,是日本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
快讯· 2025-07-30 13:57
极端天气记录 - 日本丹波市气温达到41 2摄氏度 创日本有记录以来最高气温 [1]
极端天气“烤验”大宗商品衍生品工具巧解“气候风险”难题
中国证券报· 2025-07-26 05:07
极端天气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 -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北半球高温创纪录,南半球遭遇罕见寒潮,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显著冲击 [1][2] - 极端天气对农产品、工业品、化工品等多个行业供需及价格产生差异化影响 [2][3][5] - 高温天气导致用电需求激增,刺激煤炭、有色金属和钢铁等板块需求上升 [4][6] 农产品市场 - 高温干旱天气可能导致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和品质下滑,而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大豆、玉米生长 [3] - 2019年超强台风导致东北玉米倒伏,推动玉米期货价格显著上涨 [6] - 极端天气是农产品供应端的最大威胁,需关注作物生长期天气变化 [2] 工业品市场 - 高温天气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用电紧张,影响工厂生产连续性,尤其是铝、铜等有色金属行业 [2][6] - 高温刺激空调需求增长,带动铜、铝、钢材等原材料需求上升 [4] - 煤炭板块指数7月以来累计涨幅达38.47%,动力煤需求季节性增长是重要原因 [3][4] 化工行业 - 高温天气限制化工装置运行负荷,但当前市场供应充裕,影响有限 [5] - 纺织服装行业需求淡季叠加高温,可能降低PX-PTA和乙二醇需求 [5] - 空调需求增长提振PP、PE和苯乙烯等化工原料需求 [5] 资本市场表现 - 7月以来申万一级煤炭指数、有色金属指数、钢铁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7.22%、10.75%、17.94% [3] - 期货市场煤炭板块指数、钢铁板块指数、有色金属板块指数7月涨幅分别为38.47%、11.98%、2.56% [3] - 投资者已提前布局煤炭、有色金属和钢铁等板块 [3] 历史案例 - 2010-2011年俄罗斯干旱导致小麦出口限制,全球小麦价格飙升 [5] -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影响墨西哥湾石油生产,国际原油价格大涨 [5] - 2018年夏季高温引发"电荒",煤炭价格大涨 [6] 风险对冲工具 - 温度指数期货可用于对冲农产品产量下滑风险及煤炭、钢铁等价格上涨风险 [7][8] - 国内已推出"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和区域气温指数,场外天气衍生品逐步应用 [8] - 海外市场已有气象期货、温度指数期货等工具,CME天气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大幅增长 [7]
40℃热浪,“不靠空调过夏”的欧洲人扛不住了,有中国产品被抢购
搜狐财经· 2025-07-25 16:31
行业趋势 - 欧洲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多地气温突破40℃,部分区域地面温度达50℃,导致空调需求激增 [3][6][8] - 欧洲传统建筑缺乏空调设计,家庭空调普及率不足3%,依赖自然通风和隔热措施已无法应对持续高温 [11][14][16] - 欧洲政府政策调整,法国提供空调购置补贴,意大利增加建筑降温补贴,西班牙要求新建学校预留冷气管道 [33][35][37] 市场需求 - 便携式空调成为欧洲市场首选,关键词"无需安装""即插即用"搜索量飙升,德国便携空调三天售罄 [15][19][22] - 中国空调品牌在欧洲销量暴增,2025年前五个月出口量达1277万台,同比增长31.5%,德国、法国、意大利为主要市场 [22][24][27] - 欧洲电价高企,超过25%居民因电费压力限制空调使用,但极端高温促使消费者转向"救命"设备 [12][18][31] 产品表现 - 美的PortaSplit便携机在柏林电商平台三天销量突破10万台,主打静音、速冷、可移动特性 [22] - 格力双风道窗机在西班牙销量同比增长三倍,适配无阳台建筑需求 [24] - 海尔迷你分体空调在意大利北部热销,中国品牌因性价比高被经销商优先采购 [24][27] 供应链与产能 - 中国空调厂商紧急扩产,佛山、宁波、青岛等地出口量大幅提升,直供欧洲市场 [27][29] - 欧洲经销商反映客户不再关注品牌,优先选择可立即提货的产品,中国品牌库存快速清空 [24][27] 政策与认证 - 欧洲建筑委员会建议放宽旧城区空调限制,推动高能效设备清单,中国品牌已进入德法绿色认证体系 [39] - 海尔、格力、美的部分型号被列为2025年欧洲"政府采购推荐产品",符合环保冷媒和免穿墙施工要求 [39] 市场前景 - 国际能源署预测欧洲空调设备数量将在2050年增至2.75亿台,家用设备为主,市场空间巨大 [37] - 高温导致巴黎34%办公楼限时运行,传统节能设计失效,空调成为保障城市运行效率的关键 [37][39]
生菜涨价300%!极端天气冲击全球菜单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5:13
食品价格上涨 - 澳大利亚生菜价格飙升300% [2] - 欧洲橄榄油价格上涨50% [1] - 美国蔬菜价格上涨80% [1] - 韩国大白菜价格上涨70% [2]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干旱导致近100万英亩农田未能耕种,蔬菜作物初始收入损失达20亿美元 [1] - 亚利桑那州水资源短缺加剧美国蔬菜价格上涨 [1] - 飓风伊恩袭击佛罗里达州进一步推高美国蔬菜价格 [1] 极端天气影响 - 2022年至2024年全球16起极端天气事件推高食品价格 [1] - 高温、干旱和洪水发生强度和频率增加 [2] - 2023至2024年厄尔尼诺现象加剧极端天气 [2] - 英国炎热干燥天气推高通胀,削弱降息预期 [5] - 极端天气超出农业生产和经济体系适应范围 [1] 农产品差异 - 咖啡和牛肉期货价格自2020年以来持续攀升 [3] - 玉米期货价格未呈现同样上涨趋势 [3] - 咖啡和牛肉因特定生产条件限制而更敏感 [3] - 美国关税政策挤压国外农民利润空间 [3] 政治经济影响 - 高通胀率直接改变民主国家选举结果 [4] - 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4] - 食品价格上涨成为公众感知气候影响的第二大因素 [5] - 食品价格上涨带有政治色彩 [5] - 食品价格波动加大宏观经济管理难度 [4] 政策建议 - 各国需出台政策帮助消费者应对食品价格上涨 [3]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降低食品价格通胀风险的根本 [3] - 气候变化引发的食品价格通胀将成为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核心议题 [5]
北半球高温致灾 南半球世纪严寒 专家警告极端天气成地球新常态
快讯· 2025-07-21 11:49
极端天气事件 - 北半球频繁遭遇极端高温、干旱、暴雨和洪灾 [1] - 南半球冬季出现世纪严寒,寒潮自6月26日开始影响南美,6月30日达到最强 [1] - 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出现创纪录低温,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8摄氏度 [1] 专家观点 - 破纪录的极端天气已成为地球一种新的常态 [1]
【环球财经】雨季雷击事件频发!印度比哈尔邦两天33人遇难
新华社· 2025-07-18 22:07
印度季风季雷击灾害 - 比哈尔邦本周因季风风暴引发雷击已造成至少3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死者多为户外作业的农民和工人 [1] - 气象部门预测比哈尔邦部分地区将继续出现强降雨和雷电天气,当局已指示高风险地区加强防范 [1] - 2024年比哈尔邦雷击致死人数达243人,2023年为275人 [3] 印度雷击事件长期趋势 - 1967-2020年印度因雷击死亡人数超10万,其中2010-2020年死亡人数急剧增加 [3] - 2003-2020年印度年均雷击死亡人数较1967-2002年增长约60% [3] - 研究显示印度雷击事件频率和不可预测性上升,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相关 [3] 灾害应对与挑战 - 印度研究团队指出预警系统不完善及民众避险意识不足是雷击高致死率的重要原因 [3] - 季风雨季(6-9月)为雷击高发期,2024年数据反映灾害持续威胁东北部地区 [3]
北极村“中暑”!漠河民宿酒店抢装海尔空调图它“凉得快”
搜狐网· 2025-07-18 13:40
行业趋势 - 漠河北极村等传统避暑胜地今夏出现罕见高温,最高气温突破36℃,导致当地空调需求激增 [1] - 空调从"奢侈品"转变为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品",反映出气候变化对消费习惯的影响 [3] - 2025年上半年空调市场整体升温,海尔空调市场份额净增长0.7%,增幅在行业头部品牌中居首 [3] 公司表现 - 海尔空调成为漠河地区主要选择,因"凉得快"(15秒制冷)和物流覆盖能力突出 [3] - 民宿和酒店批量安装海尔空调,北极村民宿五间客房全装,漠河县城两家酒店各安装六七十台 [1][3] - 空调外机形成的"空调墙"成为酒店招揽生意的活招牌,显示产品与场景的协同效应 [1] 区域市场特征 - 北纬53度的漠河物流条件特殊,多数空调品牌难以配送安装,形成区域性市场壁垒 [3] - 极端高温促使经营者将空调作为竞争力新卖点,直接拉动销售增长 [1][3] - 南方游客对北极村高温的意外反馈,加速了当地服务设施的升级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