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律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泰安岱岳:打造“法润乡村”品牌 护航乡村振兴
人民网· 2025-07-07 09:01
司法服务乡村振兴 - 岱岳区法院依托6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巡回审判1700余次,处理涉农经济主体纠纷案件2600余件,指导制定农家乐承包经营合同等样本190余份 [1][3] - 打造"法润乡村"司法品牌,派驻法官团队入驻综治中心,2025年接待群众1300余人次,快速化解900起矛盾纠纷 [1][6] - 成立6支志愿服务队,选取典型案例28期,开展法治宣讲130余次,辐射受众4万余人 [1][7] 产业振兴司法保障 - 在马庄镇汶阳田开展法治课,为种粮大户普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知识,定制《土地流转合同指南》 [2] - 6处"法润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提供纠纷调解、合同把关、法律咨询一站式服务 [2][3] - 推动民间借贷纠纷等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82%,提升诉讼便利性 [3] 基层纠纷多元化解 - 通过法官指导调解成功化解继母女土地承包纠纷案例,结合综治中心调解员实现亲情修复 [4][5] - 采用"释明引导+司法确认+速裁快审"解纷模式,典型案例包括玉米地乌龙案和交通事故见义勇为案 [5][6][7] 乡风文明建设 - 判决见义勇为受害责任纠纷案赔偿1631.8元,改编为舞台剧《正义之光》在乡村巡演弘扬正气 [7] - 通过小案办理引领乡风文明,助推里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郑寨子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7]
计算机行业周报:3D打印产业链高景气!AI+法律产品突破!-2025070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5 1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计算机行业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D打印产业链高景气,核心公司预计迎来快速增长期 [5][6] - 大模型推理能力提升,法律AI领域迎来较大机会 [5][6] - 重点公司更新涉及税友股份、新大陆、迈富时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D打印产业链 - 拓竹科技高热度代表3D打印消费级市场迎来重要节点,25年5月我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0%,消费级产品或迎快速增长阶段 [7] - 价格下探与操作简化使消费级3D打印发展,拓竹科技等厂商将桌面型3D打印机带入低价区间,简易入门级产品标价1499元 [10] - 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术,核心价值是突破模具限制,主流技术有FDM、光固化、粉末床熔融等,各有优劣 [14][21] - 3D打印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设计自由度、定制化能力、成本效率和可持续性四个维度,产业化应用跨领域拓展 [23][24] - 3D打印拉动3D扫描仪消费级需求,思看科技便携式3D扫描仪最高精度达0.020mm,激光3D扫描仪测量速率每秒可达数百万次 [26] - 3D打印核心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消费级3D打印机整机、核心部件、3D扫描仪、打印设备和耗材等领域的企业 [29] 法律AI领域 - 海外一级热度发酵,2024 - 2025Q1法律相关创业公司融资激增,79%流向AI类公司,多家海外代表性法律AI公司有新进展 [28] - DeepSeek推动国内AI法律进展,截止6月30日,DeepSeek V3 0324模型在法律领域的tokens销售量占总体达4.8% [31] - 金桥信息发布“亦案通”和“亦法通”,具有数据、C端产品潜力和生态合作优势 [32][37] - 华宇软件发布华宇万象法律大模型,产品矩阵丰富,落地30 + 场景 [38][41] 重点公司更新 - 税友股份新规下税务监管严格化,Agent产品进入密集落地期,远期目标三年后相关业务收入达50亿,25年上半年用户规模已起量 [42][43] - 新大陆设立境外子公司并取得美国MSB牌照,有助于开展跨境支付业务,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约13亿元,当前PE 25x左右 [44][48] - 迈富时发布AI - 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2.0,AI Agent落地效果好、付费意愿高,通过“SMB + KA”双曲线商业模式解决客户痛点 [49][56] 风险偏好判断以及重点标的 - 涉及数字经济领军、AIGC应用、AIGC算力、数据要素、信创弹性、港股核心、智联汽车、新型工业化、医疗信息化等领域的公司 [59] 计算机重点公司估值表 - 展示了多家计算机重点公司的总市值、归母净利润及PE等估值数据 [63]
从辅助工具到核心引擎,智合助力法律科技蓬勃发展
技术革命对法律行业的影响 - 生成式AI浪潮正推动法律行业进行前所未有的自我革新,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再到AI,技术力量深刻改变法律领域 [1] - 法律作为回顾性学科,在拥抱新技术时面临挑战,但正是这种磨合催生了法律服务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1] - 法律AI已超越早期信息检索,深度介入合同管理、并购尽调、案例法分析等核心业务,"AI律师"成为顶尖律所和跨国公司的生产力工具 [1] 法律AI的发展阶段与趋势 - 2025年是法律AI"实战元年",AI从"助手"进化为能独立执行复杂任务的"数字雇员" [2] - 市场焦点从简单问答转向AI解决方案的工作流集成、企业级稳定性和可量化商业价值 [2] - 汤森路透Westlaw Precision展示AI推理路径,Harvey AI与安理国际合作覆盖律师日常工作全流程,标志着AI从辅助工具蜕变为业务流程自动化核心引擎 [3] 行业实践与论坛成果 - 上海举办"法律AI的黎明"论坛,300余位专家探讨AI与法律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 [3] - 智合荣获"法律AI先锋企业十佳"称号,其联合创始人刘启铭获"法律科技影响力人物十佳" [4][5] 法律服务行业的未来形态 - 法律服务将从全人类提供转向人机协作,Harvey公司成为法律科技领域估值增长最快的明星企业 [7] - 未来律师需区分人类与机器的工作边界,律所选拔人才需考察对"人机能力差异化"的判断力 [7] - 法律服务行业长期供不应求,律所与法律科技公司的联合将成为必然趋势 [8] 法律科技落地的关键要素 - 法律科技落地的两个前提:内容(技能)由科技公司创造,载体(应用)由律所部署,二者共生共荣 [9] - 律所数字化转型三大关键词:数字大脑(核心竞争力)、数字要素(心智生产力)、数字场景(服务能力体现) [13] 律所应对策略与产品验证 - 律所应在管委会设置专门负责法律科技/AI的分管合伙人,将科技应用内化为"肌肉记忆" [16] - 验证法律科技产品可行性的方法:10位律师试用14天后,若有4人以上主动询问停用原因,则证明产品价值 [18] - 智合开发的产品已通过PMF验证,用户基数达千分位量级,市场需求积极反馈率超60% [20] 行业变革的底层规律 - 颠覆性技术呈几何级数增长,从业者与使用者对变革的感知存在巨大差异 [11] - 法律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文科背景从业者需主动拥抱理科领域的技术变革 [12] - 文理兼备成为AI新时代对法律服务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13]
北京国际人力与北咨公司一行座谈交流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57
公司动态 - 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国际人力",品牌"FESCO")与北京市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咨公司")举行座谈交流 [2][3] - 北京国际人力总经理郝杰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及未来规划,强调公司拥有完备的服务资质、专业的服务水平和丰富的市场经验 [2] - 北咨公司总经理王长江提到公司近40年参与了北京市及部分国家级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咨询服务,形成了贯穿规划研究、项目前期咨询、设计咨询、建设咨询、投资管理的工程咨询业务链条 [3] 业务合作 - 北京国际人力希望与北咨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化交流互动,促进优势互补,携手服务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2] - 北咨公司希望与北京国际人力继续保持密切交流,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市场机遇,在北京国管大家庭里守望相助,共同携手、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3] - 双方团队在业财融合建设、法律合规内控风控体系、市场化选人用人、数字技术赋能业务转型等具体内容展开专题讨论 [3] 会议成果 - 此次座谈为未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 - 北咨公司副总经理李晟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北京国际人力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参会交流 [3]
用“星星之火”点亮“无声世界”(追梦路上)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08
听障律师谭婷的职业发展 - 谭婷是中国首名通过司法考试的听障律师,精通法律并擅长与听障群体沟通,将法律条文转化为他们易于理解的语言 [1] - 2017年加入重庆华代律师事务所,该律所专门招聘听障助理以更好地服务听障人士的法律需求 [1] - 2020年第三次参加司法考试后通过,并挑战恢复说话能力,通过语音转换软件和反复练习提高交流能力 [4] 谭婷的法律服务与影响力 - 制作普法短视频,内容涵盖家暴取证、欠薪维权等,累计播放超百万次 [4] - 线上线下提供法律咨询,已帮助5000名听障者,案例包括协助抢劫报案、欠债诉讼等 [4] - 担任西南政法大学外聘教师,参与培养30多名既懂法律又会手语的复合型人才 [4] 听障群体的法律需求与挑战 - 中国有2700多万听力残疾人,存在法律服务需求但沟通困难 [1] - 听障人士打官司面临沟通障碍,谭婷形容为"被困在玻璃房",需要专业帮助 [1] - 谭婷通过手语和语言结合的方式,为听障群体提供更有效的法律服务 [4] 谭婷的个人成长与教育背景 - 8岁因医疗事故失聪,在四川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后考入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 [1] - 备考司法考试时,30分钟视频需3小时消化,每天学习超12小时,3年坚持终获成功 [2][4] - 倡导听障人士突破心理限制,认为"真正限制我们的只有内心的障碍" [5]
★财政部公布2025年度立法工作安排 研究制定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09:56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更新 - 财政部计划2025年研究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以替代已实施20年的《暂行办法》[1] - 现行《暂行办法》部分内容不适应当前金融市场发展和社保基金投资管理需求 专项批复需系统梳理[1] - 新规征求意见稿下调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上限 因社保基金已形成规模效应[1] - 投资品种分类为存款利率类、信用固收类、股票类、股权类 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提至40% 股权类提至30%[1] 财政部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 同步推进资产评估法修改、预算法修改、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制定等法律行政法规起草[2] - 研究修订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办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办法等财政规章[2] - 涉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注册会计师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制度更新[2]
任鸿斌会见新加坡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美国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中心主席莫妮卡·惠利
快讯· 2025-07-02 20:17
中国贸促会国际合作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新加坡律政部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双方就加强商事法律合作进行交流 [1] - 双方讨论共同办好第五届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 [1] - 任鸿斌会见美国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中心主席莫妮卡·惠利率领的企业代表团 [1] - 双方就2026年中国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期间工商界合作设想进行交流 [1] - 讨论共同促进中美和亚太区域经贸关系发展 [1]
科新发展: 国浩律师(深圳)事务所关于山西科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34
股东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6月10日在巨潮资讯网发布《山西科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通知》,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审议议案及股权登记日等事项 [4] - 股东会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召开,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召开,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5] - 会议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召开时间、地点与通知内容一致 [4][5] 出席会议人员与召集人资格 - 现场会议出席股东及代表共9人,代表股份74,324,791股,占公司总股本28.3119% [5] - 网络投票有效表决股东56人,代表股份13,344,798股,占总股本5.0833%,身份由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验证 [5] - 会议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资格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5] 表决程序与结果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表决,关联股东已回避表决,现场计票由股东代表、监事及律师共同监督 [7] - 全部议案均获通过,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13项议案,同意票占比均超99% [7] - 特别决议案《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获87,048,689股同意,占有效表决权股份99.99% [7] 法律意见结论 - 律师认为股东会召集程序、出席资格、表决结果等均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决议合法有效 [9][10]
律师分析清华大学起诉“清大经管”:或可主张5倍惩罚性赔偿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1:51
清华大学提起诉讼事件 - 清华大学已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追究冒用"清华大学"名义开展商业活动的法律责任 [1][2] - 被质疑冒用身份的曹玉磊通过"清大经管"相关账号发布文章,其多样化职务身份反复与"清华"相关联 [2] - 相关公司通过开办总裁研修班、举行峰会等形式组织收费活动,有研修班收费超15万元 [2] 涉嫌侵权行为分析 - 行为人冒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义,违反《民法典》中关于名称权保护的规定,构成"假冒"型侵权 [3] - 未经授权使用"清华大学"名称开展活动,可能同时构成《商标法》中的商标侵权行为 [3] - 该行为还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属于商业混淆和虚假宣传行为 [3] 法律追责依据 - 清华大学可依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主张损害赔偿,例如通过举办研修班、峰会等收费项目所取得的利润 [4] - 若"清华大学"等名称已注册为商标,行为人使用这些商标开展商业培训则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6] - 在故意侵权且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清华大学有权主张1-5倍惩罚性赔偿 [6] 证据收集与维权措施 - 清华大学可通过公证等方式及时固定证据 [5] - 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对方不正当竞争行为 [5] - 可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5] 其他侵权行为 - "清大经管"在未经许可情况下擅自使用他人肖像及简介用于商业宣传,属侵犯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行为 [6]
有责必究,让“欠债还钱”重回社会常识
新京报· 2025-06-28 16:36
为依法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确保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依法执行,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相关 法律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 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两高一部"携手亮剑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之恶 疾,是司法正义与法律尊严的又一次彰显。 法律的天平本不该倾斜,然而"胜诉等于一纸白条""借钱的是孙,欠钱的是爷"等司法乱象至今仍在上演,折射出 法律利器钝化的尴尬与无奈。就在今年4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执行案件办理情况"数据。 全国法院受理首次执行案件273.4万件,同比增长7.98%。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数延续负增长趋势,同比下降 9.85%。 尽管2024年是10年来中国失信名单人数首次下降的一年,纳入失信名单245.7万人次,同比下降23.4%。但截至 2025年6月27日,全国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仍然高达853.4253万。与此对应的是,这数以百万计的"老赖",最终真 正以拒不执行判决、定罪的案例却屈指可数。 虽然并非所有失信人都达到了拒执罪的立案标准,但如此悬殊的入罪比例,与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