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惩罚性赔偿
icon
搜索文档
律师分析清华大学起诉“清大经管”:或可主张5倍惩罚性赔偿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1:51
清华大学提起诉讼事件 - 清华大学已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追究冒用"清华大学"名义开展商业活动的法律责任 [1][2] - 被质疑冒用身份的曹玉磊通过"清大经管"相关账号发布文章,其多样化职务身份反复与"清华"相关联 [2] - 相关公司通过开办总裁研修班、举行峰会等形式组织收费活动,有研修班收费超15万元 [2] 涉嫌侵权行为分析 - 行为人冒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义,违反《民法典》中关于名称权保护的规定,构成"假冒"型侵权 [3] - 未经授权使用"清华大学"名称开展活动,可能同时构成《商标法》中的商标侵权行为 [3] - 该行为还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属于商业混淆和虚假宣传行为 [3] 法律追责依据 - 清华大学可依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主张损害赔偿,例如通过举办研修班、峰会等收费项目所取得的利润 [4] - 若"清华大学"等名称已注册为商标,行为人使用这些商标开展商业培训则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6] - 在故意侵权且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清华大学有权主张1-5倍惩罚性赔偿 [6] 证据收集与维权措施 - 清华大学可通过公证等方式及时固定证据 [5] - 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对方不正当竞争行为 [5] - 可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5] 其他侵权行为 - "清大经管"在未经许可情况下擅自使用他人肖像及简介用于商业宣传,属侵犯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行为 [6]
激励创新,助力发展——中国专利法实施40周年
新华社· 2025-05-23 19:36
星月集团的专利墙及部分产品展示(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弢 摄 一支由法律、外贸和科技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负责起草这部法律。他们翻阅了30多个国家的专利法,在制度设计和条款内容等方面借鉴 各国经验,历时数年,反复修改。终于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由于中国当时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初期,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有限,专利制度甚至引发"是否背离社会主义"的争 议。 然而现实很快给出了答案。1985年4月1日,专利法生效首日,中国专利局门前人头攒动,排起长队。那一天,专利局共受理了来自国内外 的专利申请3455件。 北京工商大学知识产权法学者王琦说,专利法在1992年和2000年的两次修正中,延长了专利保护期限,扩大了专利保护范围,旨在"服务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的合规要求"。 当时,了解和学习知识产权知识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各种有关知识产权的讲座、报告、培训在全国各地举行。 此外,1994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更深层次融入国际知识产权体系。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题:激励创新,助力发展——中国专利法实施 ...
知假买假后索赔十倍赔偿,法院判部分支持
新京报· 2025-05-19 06:52
案件核心事实 - 原告金某某从某烟酒行购买12瓶高档白酒,总金额13200元,经鉴定8瓶为假酒,4瓶为真酒 [2] - 原告最初要求十倍赔偿132000元,后变更为针对8瓶假酒索赔88000元 [2] - 法院最终判决商贸公司退还8瓶假酒货款8800元,并支付2瓶酒的十倍赔偿22000元 [6] 法律争议焦点 - 争议焦点1:原告是否"知假买假"——法院认定其在全国涉买卖合同纠纷近百件,具有职业性 [3] - 争议焦点2:职业打假人能否获赔——法律支持在合理生活消费范围内索赔,但禁止牟利性索赔 [4][7] - 争议焦点3:合理消费范围界定——法院结合高档酒属性及消费习惯,认定2瓶为合理范围 [6] 司法裁判规则 - 食品药品领域允许"知假买假"索赔,但2024年新规明确限制恶意高额索赔行为 [4][8] - 合理消费量认定标准:保质期、普通消费习惯、购买频次等 [6][8] - 惩罚性赔偿制度目的为震慑违法经营,非助长职业索赔 [7] 行业影响 - 高档白酒市场假货问题突出,本案涉及单笔交易假货占比达66.7% [2] - 职业打假人通过录音录像等取证手段形成完整证据链 [2][3] - 企业需加强渠道管控,本案涉事商贸公司已履行赔偿义务 [6]
雷军赢了!获赔3000万!
36氪· 2025-05-07 08:08
以下文章来源于电商总监 ,作者文韬 电商总监 . 100 万电商高管的核心圈子,看趋势、定战略、谋增长! 文 | 文韬 来源| 电商总监(ID: dszj360) 封面来源 | IC photo "小爱同学!" 这句唤醒小米智能家居的经典指令,恐怕没人陌生。 但你能想象,有人对着马桶喊"小爱小爱"吗? 这事儿还真就发生了。 "李鬼"小米两年狂卖1.3亿 小米起诉获3000万赔偿 最近,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纸判决,把一场"马桶大战"推上了热搜:小米起诉山寨厂商"小米零度"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获赔3000万元! 小米起诉小米零度。 图源:微博 这事儿还得从2022年说起。 "小米"作为驰名商标,在智能硬件领域早已家喻户晓,你"小米零度"用着近似商标,摆明了是想"浑水摸鱼"; 第二板斧直指不正当竞争。 "小爱小爱"和"小爱同学"就差两个字,语音指令相似度高达50%,这不是故意误导消费者是什么? "小米零度"倒也不怂,搬出两大"护身符": 一家名为"小米零度"的厂商突然在电商平台横空出世,主推智能马桶和花洒,价格亲民,销量惊人。 但仔细一看,产品页面赫然写着"小米零度",商标是个和小米"MI"Logo神似的"M" ...
2024年北京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知产案同比增长近八成
人民网· 2025-04-27 08:21
北京法院在涉及确认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效力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阐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 书对权益主体和来源合法性的初步证据效力;在涉"巴曲酶注射液"经营者集中审查反垄断行政纠纷案 中,对涉案反垄断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内容及附加限制性条件方案的评估方法等问题 作出明确认定,为经营者集中申报人、反垄断执法机构提供了清晰的行为指引;在涉统信软件公司侵害 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积极促进当事人调解,妥善处理了涉及解决国产操作系统"卡脖子"问题 企业的域名矛盾纠纷。 为切实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北京高院于2022年4月发布《关于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 赔偿审理指南》,明确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原则、侵权故意和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赔偿基数和倍数的 确定方法。近年来,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侵权案件数量增幅明显,多起案件判赔数额超过3000万元。 围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4年,北京法院共审结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 产业的专利案件3514件,专利一审案件审判效率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加大行政司法协同保护力度,与 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应中止尽中止""撤回重裁""绿色通道" ...
人去楼空​!赵丽颖索赔51万元,店员透露:价格太贵没谈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3 13:22
赵丽颖索赔5 1万元 图:@赵丽颖 被赵丽颖起诉的餐饮企业为重庆半糖攻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半糖攻势"),是一 家咖啡品牌运营商,在全国多个省市设有连锁门店。案件具体涉及两家门店,一家位于乐山 市市中区,另一家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 案由均为人格权纠纷。 近日,四川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 演员赵丽颖以人格权受到侵犯 ,起诉重庆半糖 攻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乐山市市中区咖百世餐饮店及第三人河南微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 司。该公司另一家位于贵阳市云岩区的门店,也因同样案由被起诉。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件公告 法院公告显示,原告赵丽颖的诉讼请求为: 要求被告方停止印刷、张贴使用与原告肖像、姓 名有关的一切宣传物料,并要求被告方公开道歉,同时还需向原告给予经济赔偿5 1万元。 社交平台上,"半糖攻势"疑似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印刷含有他人肖像、姓名的包装, 并进行产品销售。 据封面新闻报道,"半糖攻势"相关门店电话一直没人接听。记者去到"半糖攻势"位于重庆两 江新区的注册经营地, 没想到 公司已人去楼空。 隔壁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半糖攻势公司 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搬走了。 两 江 新 区 市 场 ...
职业打假30年:争议未退,哨声不断
和讯· 2025-03-14 16:50
职业打假人角色演变 - 王海身份从普通消费者转变为职业打假人,现定位为"吹哨人",聚焦隐瞒或虚构实质性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行为 [1] - 职业打假行为具有正外部性,动机的营利性不应成为评判标准 [1] - 30年间维权领域从商品消费扩展至服务消费,技术升级使侵权行为更隐蔽且规模化 [2] 消费环境薄弱环节 - 2024年全国消协受理投诉176万件,同比增逾三成,虚假宣传、安全问题投诉比重上升 [4] - 银发经济中针对老年人的欺诈模式盛行,如"私域电商"通过低价诱饵销售劣质保健品,涉案机构年营业额达280亿元 [3][4] - 平台经济存在滥用技术手段侵害权益现象,直播带货佣金高达30%-50%导致价格悖论 [5] 维权机制挑战 - 职业打假成本高昂,团队6个月调查仅获20万元举报奖励,难以覆盖成本 [6] - 惩罚性赔偿制度实践存在争议,司法中对3倍、10倍等适用标准未统一 [9][10] - 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食药安全公益诉讼2.3万件,同比增长16.8%,但消费公益诉讼仍面临赔偿标准量化难题 [10] 行业治理趋势 - 2025年《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完善经营者首问和先行赔付制度,强化集体诉讼、公益诉讼机制 [11] - 消费结构转向商品与服务并重,服务消费欺诈呈现爆炸式增长,如教培机构利用就业焦虑实施诈骗 [4][5] - 有机食品认证标准缺失,现行检测方法仅针对普通食品,无法有效验证有机生产过程 [7][8] 社会共治争议 - 公众对职业打假存分歧,王海与彩虹星球名誉权诉讼反映打假行为边界模糊问题 [7] - 消费者隐私权受侵害会连锁影响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多重权益 [4] - 60人专业团队采用"无效果不收费+赔偿分成"模式,个人委托占比高但单笔损失超5000元才具维权经济性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