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财政部公布2025年度立法工作安排 研究制定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09:56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更新 - 财政部计划2025年研究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以替代已实施20年的《暂行办法》[1] - 现行《暂行办法》部分内容不适应当前金融市场发展和社保基金投资管理需求 专项批复需系统梳理[1] - 新规征求意见稿下调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上限 因社保基金已形成规模效应[1] - 投资品种分类为存款利率类、信用固收类、股票类、股权类 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提至40% 股权类提至30%[1] 财政部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 同步推进资产评估法修改、预算法修改、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制定等法律行政法规起草[2] - 研究修订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办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办法等财政规章[2] - 涉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注册会计师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制度更新[2]
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现状与前景展望
平安证券· 2025-06-17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三支柱养老保险基金及社保基金投资运行良好,各支柱呈现差异化特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业绩好,社保基金投资业绩优秀,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投资偏保守,个人养老金起步晚且产品风险偏好不强;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扩大委托投资比例,二、三支柱产品风险偏好有望提升以强化养老储备功能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收益率良好 - 基本养老保险是覆盖面最广的制度,2012 年前结余主要留各地,2012 - 2014 年试点后推广委托投资,目前委托投资规模稳步扩张、收益率良好 [4] - 投资方式留存吃息为主、委托投资为辅,结余分地方留存和委托投资两部分,前者传统、后者较新;留存部分注重资金安全,可投银行存款或国债,委托投资侧重保值增值,可投境内多种金融资产;以留存为主、委托投资为辅,委托规模稳步增长 [5][10][12] - 投资收益留存部分平均收益率 2% - 3%,与 1 - 3 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当,委托投资部分年均收益率 5.00%,超年均保底收益率 2.12 个百分点;2023 年起风险基金独立运营,投资稳健,2023 年投资收益率 2.41% [18][20][25]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配置多元,业绩优秀 - 资金来源财政性拨入与投资回报并举,累计财政净拨入 1.14 万亿元,累计投资收益 1.68 万亿元,年化收益率 7.36%;财政拨入以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彩票公益金和国有股减转持为主,拨出较少 [27][31][34] - 投资方式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相结合,政策要求投资范围广,通过多文件规定和调整;实践中委托投资占比近 70%,投资区域以境内为主,境外投资占比 11.5%,未达 20%政策上限 [37][40][43] 两个年金:市场化运营,配置偏保守 - 企业年金自 2000 年试点,采用委托投资模式运营,投资限于境内和中国香港市场,资产类别丰富;截至 2024 年资产规模 3.61 万亿元,年化投资回报率 6.17%;含权益类计划为主,投资收益率略高;固定收益类资产是主要投资品类,投资风格偏保守 [48][50][57] - 职业年金起步晚,2019 年部分开始市场化运营,投资范围和资产类型与企业年金类似;截至 2024 年末投资运营规模 3.11 万亿元,2020 - 2024 年年化投资回报率 4.42% [61][62] 个人养老金:起步阶段,发展仍待观察 - 发展历程处于资金积累起步阶段,2022 年试点,2024 年全国推行;采用完全积累制,有缴费上限和税惠政策;开户数稳步增长但增速下滑,缴费热情冷淡,缴费人数占比约 30% [63][64][66] - 投资方式产品类型多样但风险偏好不强,可投储蓄存款等;截至 2025 年 5 月 25 日有 1026 只产品;银行理财类以稳健型为主,基金类以中风险产品为主,中高风险产品多为指数基金,风险偏好有提升空间 [69][70]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与财务管理系教授杨长汉:养老基金是天然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
财经网· 2025-05-28 12:33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政策要点 - 国务院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灵活度 [1] - 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 [1] - 养老金持续入市可提升投资收益缓解财政压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形成 [1] 养老基金投资战略意义 - 养老基金投资是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耐心资本、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 [1] - 养老基金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长期资金,形成"养老基金赋能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反哺社保民生"的良性循环 [2] - 养老基金具有期限长久、体量庞大、收益稳健等特点,是天然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 [3] 养老基金规模与业绩 - 2023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达30145.61亿元,累计投资收益16825.76亿元 [5] - 2001-2023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36% [5]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企业年金等个人养老金投资周期长达30年以上 [3] 养老基金资产配置方向 - 全国社保基金在股票市场和未上市权益市场并重投资,扩大对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配置 [5] - 养老基金对上市权益资产实际投资比例一般在10%-20%,政策许可上限为40%,非上市股权资产投资比例可逐步放大到30% [12] - 投资方向应加大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布局 [13] 养老基金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 提供长期稳定资金,符合科创投资的长时间周期偏好 [6] - 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创新风险,严格筛选标的提高投资成功率 [6] - 引导社会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7] - 作为机构投资者帮助企业加强公司治理,增强创新动力 [7] 优化养老基金投资的建议 - 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原则,平滑短期风险 [9] - 适当降低货币类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提高权益类资产比例至政策上限 [10][12] - 通过直接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国家大基金等多渠道投入科技创新 [13] - 完善长周期考核体系,建立三年以上业绩考核机制 [15] -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运用金融衍生品对冲投资风险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