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行
icon
搜索文档
《柳叶刀》全球糖尿病地图发布:8.2亿成人罹患!中印美居首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4 18:19
全球糖尿病流行趋势 - 2022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达8.28亿,较1990年2亿例增长超300% [4][5] - 印度(2.12亿)、中国(1.48亿)、美国为患者数量前三国家 [6] - 东南亚、南亚、中东和北非及拉丁美洲成为疫情重灾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尤为严峻 [4][7] 患病率与性别差异 - 2022年全球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男性14.3%略高于女性13.9%,但女性患者总数4.2亿多于男性4.08亿 [6] - 日本、西班牙和法国的女性患病率下降,瑙鲁男性患病率降低 [7] - 西欧和东非患病率最低,波利尼西亚、加勒比海、中东和北非地区患病率最高 [7] 治疗缺口现状 - 2022年3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59%未接受治疗,较1990年激增3.5倍 [9] - 印度未治疗患者达1.33亿,中国7800万,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治疗覆盖率不足10% [9][10] - 中欧、西欧及拉美部分国家治疗改善显著,而南亚、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几乎无进展 [9][10] 未来挑战与建议 - 预计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或突破10亿,需加强早期筛查和规范化治疗 [5][11] - 需结合医保覆盖扩大与基层医疗体系强化,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中低收入国家疫情蔓延 [11]
一旦被唤出名字,艺术就会逃离|暑期沪京展览推荐
第一财经· 2025-07-04 11:52
上海艺术展览 - 星美术馆第四季展览"我看将黄金铺道的上海"呈现35位国内外艺术家作品,包括达明·赫斯特、刘小东等知名艺术家,策展注重思想讨论与现场美感的契合[4] - 星美术馆开馆展四季度共呈现170位艺术家作品,贯穿1960年代以来世界艺术结构性变迁[3]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无羁之境"展览汇集49位原生艺术家233件藏品,是国内最大规模原生艺术研究展[5] - 余德耀美术馆举办托比永·罗兰德中国首次个展,展出2005-2023年间20余件摄影作品,探索数字时代存在主义思考[7][8] - "新文化制作人"项目第三季"剧场"消解戏剧与展览界限,150位艺术行动者参与8小时集体行动[11] 上海文物展览 - 浦东历史博物馆"吉光盛京"展呈现61件沈阳故宫清宫文物,解读清代礼制与吉祥文化[13] - 闵行区博物馆"楚风烈"展展出129件安徽楚文化文物,展现楚国800年兴衰史[14][15] - 奉贤区博物馆"露华浓深"展汇集8家文博单位323件唐代文物,展示陶瓷器、金银器等生活美学[16][17] 北京艺术展览 - 嘉德艺术中心"风雅·物境"展呈现118套明清文人艺术藏品,包括董其昌、唐寅等名家作品[18][19] - 798CUBE"未来的你"展览展示英国艺术团体宇宙万物工作室数字艺术作品,探讨技术与人类进化[21] - 嘉德艺术中心"达古今之宜"展展出211件清代宫廷仿古艺术品,涵盖青铜器、瓷器等门类[23] - 白石画廊"物语之境"双人展呈现绵引展子和金丸悠儿超现实风格作品[25][26] - UCCA尤伦斯"掌心宇宙"个展展示皮皮乐迪·里思特录像艺术作品,探索身体与数字世界关系[28] 北京文化展览 - 泰康美术馆"绘动世界"展系统梳理上海美术电影史,展出1500余件文献与影像,包括《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29][30]
2025年中国危险品物流行业产业链、政策汇总、运输总量、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市场规模将达27158亿元,行业将获得飞跃性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6 09:38
危险品物流行业定义 - 危险品是"危险物品"或"危险货物"的通称,包括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2] - 危险品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需特别防护[2] - 危险品通常以散装形式(如石油、液化气)和包装形式通过水路运输[1][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危险品运输总量达21.15亿吨,较2015年16.33亿吨增长29.5%[1][6] - 2024年市场规模26458亿元,较2015年13205亿元增长100.3%[1][8] - 运输方式占比:道路运输13.27亿吨(62.7%)、水路4.32亿吨(20.4%)、铁路及其他3.56亿吨(16.9%)[6] - 2025年预计运输总量21.51亿吨,市场规模27158亿元[1][6][8]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危险品生产(民爆、石化、精细化工)及专用设备(车辆、船舶、仓储系统)[10] - 中游:危险品运输与配送服务[10] - 下游:化工、制药、化妆品、能源等应用行业[10] 政策环境 - 2019年《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强化全链条安全管理[13] - 2021年《关于促进危险品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现代化运输体系[13] - 2022年《"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推动危险品运输装备研发[13] - 2022年GB15603-2022《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替代旧标准,规范储存管理[13]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低,80%份额由中小型物流企业分散掌握[14] - 企业地域集中:东部沿海和长江沿线形成"化工走廊"[14] - 主要企业:宏川智慧(石化物流综合服务)、保税科技(大宗商品智慧物流)、密尔克卫(智能供应链)、上海雅仕(多式联运)[14][15][17][19] 代表企业表现 - 保税科技:2024年营收9亿元,线上货权交割平台实现100%线上交割率[17] - 宏川智慧:2024年营收14.5亿元,提供仓储集群与增值服务(洗舱、车辆公路港等)[19] 发展趋势 - 化工产业持续增长驱动危险品物流需求,中国将成全球危险品物流大国[1][21] - 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强调高效运作、安全管控与环保技术应用[21]
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24 18:49
物流行业概述 - 物流业融合运输业、仓储业、通信业等多个行业精髓,其进步与支撑行业革新紧密相关 [1] - 快递业作为物流业缩影,展现快速与精准服务特性,服务范围从门到门扩展至桌到桌 [1] - 物流业并非简单运输或仓储,而是将基本功能有机整合与优化的复杂活动体系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19年中国物流总额298万亿元,2024年达371.55万亿元,年均增长显著 [3] - 预计2031年中国物流总额将达508.36万亿元,2025-2031年保持平稳上升趋势 [13] 行业现存问题 - 管理权限分割至多个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发展战略 [5] - 基础设施建设重复,物流资源利用率偏低,布局不合理 [5] - 运输方式管理分散,难以组织多式联运和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5] - 市场化进程滞后,第三方物流占比仅18%,远低于日本80%和美国57% [6] - 市场上超70万家物流企业多数仅能提供基础运输、仓储服务 [6] 基础设施与技术短板 - 缺少大型综合货运枢纽和现代化物流设施,制约物流效率 [7] - 物流信息管理水平滞后,缺乏统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7] - 运输装备标准缺乏统一性,物流器具、包装标准未有效对接 [7] 技术发展趋势 - 物流技术发展路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仿生拟人化 [11] - 信息维度技术演进:PC→Windows→电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硅经济 [12] - 工业4.0演进路径:可视化→透明化→可预测性→自主化 [10] 信息化发展方向 - 线下场景:无人驾驶车辆和无人机实现智能配送 [15][18] - 线上平台: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实现智能匹配 [15][18] - 仓储场景:机器人技术和云计算实现智能管理 [16][18] - 运输场景: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强化智能监控 [16][18] - 服务场景: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实现智能交互 [18] 行业未来展望 - 物流在数字经济时代将扮演核心角色,硅经济成为前沿概念 [12] - 物流信息化是转型升级核心引擎,未来五年将迎来广阔发展机遇 [16]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促进国内物流与国际标准快速对接 [15]
全球补充剂用植物软胶囊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6-24 16:42
补充剂用植物软胶囊定义与特性 - 补充剂用植物软胶囊具有坚固外壳,内部包裹液体或半固体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可掺入外壳或填充物中 [1] - 主要优势包括清澈透明外观、耐高温和酸性环境、支持活性成分控释、快速溶于消化系统以实现最大吸收 [19] 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达57539百万美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4% [2] - 卡拉胶是主要细分产品类型,占据893%市场份额 [9] - 维矿类是主要应用领域,占355%市场份额 [1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10强生产商包括Catalent、Sirio、Eurocaps、Aenova等,2024年合计占据840%市场份额 [5][7] - 重点厂商还涵盖Procaps、Sunsho Pharmaceutical、Captek等,地区分布涉及北美、欧洲、中国、日本等 [20] 行业发展趋势 - 素食软胶囊正逐步取代明胶软胶囊,因其非动物来源、耐高温等优势 [13] - 结冷胶产品日益流行,因其胶凝能力强且能提升活性成分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13][14] - 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对素食软胶囊接受度高,中东和非洲因宗教需求推动市场 [16][17] 产品类型与应用细分 - 主要产品类型包括卡拉胶、淀粉、结冷胶 [20] - 应用领域涵盖维矿类、鱼油和藻油、辅酶Q10、叶黄素等 [20] 行业发展驱动与挑战 - 驱动因素:素食补充剂需求增长推动结冷胶产量提升 [14] - 挑战:植物基软胶囊研发投入大、原材料成本高导致价格水平较高 [15] - 持续研发压力: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若市场反应不及预期将削弱竞争优势 [15]
全省邮政快递行业新增车辆中“绿牌”占比超80% 新能源重卡为快递行业降本注入“新”动能
南京日报· 2025-06-23 07:47
快递行业新能源重卡应用 - 快递行业通过新能源重卡应用提出降低物流成本的绿色方案,主题为"向新而行 绿动未来"的交流会在南京举行 [1] - 新能源重卡在320公里线路中单公里成本比燃油重卡降低0.45元,智能驾驶可降低司机疲劳度并提升道路安全 [1] - 申通快递首批投用36台DeepWay深向智能新能源重卡,成为全国首家规模化应用新能源重卡的快递品牌 [1] 新能源重卡运营成效 - 智能新能源重卡在400公里续航里程内安全性和经济性表现显著,经过两个月试运营验证 [1] - 申通通过大运力甩挂车辆、车联网设备及自研运营系统调度,干线车辆月均行驶里程超3万公里,远超社会平均的9000公里 [1] 江苏邮政快递行业新能源车推广 - 江苏邮政快递行业新能源、清洁能源车保有量达7000辆,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占比超80% [2]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低空物流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6-21 09:10
低空物流行业投融资概况 - 2016-2020年投融资规模平稳,2021年增至6.8亿元,2024年骤增至22.7亿元,2025年截至4月21日融资3亿元 [1] - 投融资轮次集中于A轮和天使轮,显示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企业聚焦无人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2] - 浙江(7起)、北京(3起)、上海(2起)为融资集中区域,杭州迅蚁科技为主要推动者 [6] 投融资方向与投资者结构 - 主要投向无人机配送领域,代表性事件包括迅蚁C轮数亿人民币融资、峰飞航空数亿美元战略投资 [8][9] - 92%投资主体为资本类机构(如红杉中国、九合创投),8%为实业类企业(如宁德时代) [9] 产业投资基金与兼并重组动态 - 航空相关私募基金达91只,如郑州航空港基金(2024年成立)、辽宁沈阳航投基金(2024年成立) [12][14] - 兼并重组以纵向收购为主,如大宏立收购雷电话51%股权(2025年)、兴民智通全资收购双捷科技(2024年) [15] 行业总结 - 投融资热度较低但2024年显著增长,区域集中度高,资本主导投资,并购以业务领域扩展为目标 [15]
智能新能源重卡成快递干线降本新抓手 行业共议绿色物流未来
观察者网· 2025-06-20 16:29
快递行业智能新能源重卡应用交流会 - 2025年快递行业智能新能源重卡应用交流会在江苏南京举行 主题为"向新而行绿动未来" 由中国交通报社与申通快递联合主办 [1] - 参会方包括政府管理部门 科研机构 行业学会协会 智能新能源重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 [1] 新能源车辆在快递行业的推广现状 - 截至2024年年底 江苏全省邮政快递行业新能源 清洁能源车保有量约7000辆 行业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 清洁能源汽车比例超过80% [3] - 2024年全国新能源物流车新增36.42万辆 是2021年的3倍 但新能源城市物流车占比依然过低 [4] - 燃油费用在自有车队干线运输成本结构中占比达31.85% 新能源车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抓手 [4] 新能源重卡的优势与政策建议 - 新能源重卡在成本控制 环境保护和技术革新方面表现卓越 相比传统燃油重卡具有显著优势 [3] - 建议完善新能源重卡购车补贴 税收优惠 道路通行权等政策 降低企业购车及运营成本 [3] - 建议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投入 提高充电设施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3] - 建议从车辆购置 运营 路权保障 电池回收及充换电配套设施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支持政策体系 [4] 申通快递的新能源重卡应用案例 - 申通快递在干线运输中首批36台DeepWay深向智能新能源重卡 成为全国首家规模化应用新能源重卡的快递品牌 [5] - 以上海至金华320公里线路为例 新能源重卡相比燃油重卡单公里成本降低0.45元 [5] - 智能驾驶显著降低司机驾驶疲劳度 车队万公里碰撞预警次数降低67% 万公里制动次数降低75% 可有效降低4%人力成本 [5] - 申通通过引进大运力甩挂车辆 车联网设备及自研运营系统 干线车辆月平均行驶里程超3万公里 远超社会平均的9000公里 [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新能源重卡将加快物流行业全面绿色转型 [5] - 需要围绕电池性能 续航和运货平衡 新能源重卡精细化服务 车队新能源转型等话题开展深入交流 [5]
“丑萌美学”撬动全球市场(文化只眼·新世代新风潮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05:11
新世代流行文化趋势 - "丑萌"风格成为新世代流行文化独特标签 其设计风向引发对流行文化的关注 [5][6][8] - 年轻人通过消费丑萌产品表达个性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助推风尚形成潮流 [8] - 丑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风行 如英国Fuggler牙齿怪兽和日本YUKIO吉祥物吊饰 [7] 潮玩行业市场表现 - 2023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丑萌"类产品占比逐年上升 [9] - LABUBU从潮玩网红跃升为顶流IP 创造巨大商业价值 [5][9] - 甘肃省博物馆"绿马"系列玩偶、青蛙勺子等丑萌文创产品多次引发消费热潮 [7] 企业成功关键因素 - 泡泡玛特LABUBU成功关键在于精准捕捉年轻人文化心理和审美需求 [9] - 商家推出盲盒、周边等丑萌产品满足年轻人情感代偿和压力释放需求 [8] - 未来潮玩企业需持续抓住年轻人需求以创造新爆款 [9] 文化消费心理分析 - 丑萌产品为高压生活下的年轻人提供轻松感和情感代偿 [8] - 新世代通过"丑萌"解构单一审美标准 彰显拒绝被定义的态度 [8] - 丑萌形象在潮玩、二次元等圈层文化中已成为非传统审美的重要表现 [8]
你说它全球风靡,我说好像舔了一口凉席
36氪· 2025-06-19 08:07
抹茶历史与文化 - 抹茶冰饮近年成为夏季热门选择,其颜色和口感给人降温感[1] - 抹茶起源于中国宋代,当时将茶粉放入碗中用热水搅匀的饮法被视为抹茶雏形[1] - 1191年日本僧人将茶籽及宋代饮茶法传入日本,后发展出专用石磨研磨技术[3] - 日本通过遮荫种植技术意外培育出鲜绿色抹茶,减少单宁增加茶氨酸,形成独特鲜味[3] - 京都宇治12世纪建立的茶园成为日本最重要茶叶产区,被誉为抹茶之都[5] 抹茶生产标准与市场 - 国际标准定义抹茶需满足:特定茶树品种、遮荫生长、蒸干不卷、研磨成粉4项条件[5] - 部分厂商用非遮荫茶叶粉末冒充抹茶,价格更低且多用于食品加工[5] - 星巴克2006年将抹茶拿铁和星冰乐纳入全年常规菜单,推动全球普及[5] - 抹茶因抗炎抗氧化特性及适中咖啡因含量(介于茶与咖啡之间)受健康饮食追捧[5] 抹茶风味科学 - 抹茶涩感源于茶多酚(如儿茶素)与唾液黏蛋白反应导致口腔脱水[9][10] - 研磨工艺使抹茶多酚浓度高于普通茶类,涩感更显著[12] - 类似涩感存在于咖啡、巧克力、葡萄酒及未成熟水果(如柿子、青香蕉)[12] - 当代消费者对青芒、芭乐等涩感风味的接受度提升,反映口感偏好向野生健康转变[15] 行业消费趋势 - 抹茶从禅宗寺院用品逐步演变为全球流行饮品,覆盖亚洲及西方市场[3][5] - 食品工业中抹茶风味应用扩展至冰淇淋、糕点等多品类[5] - 涩感饮品流行显示消费者对单一甜味的厌倦,追求层次更丰富的味觉体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