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3D打印
搜索文档
“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将诞生?创想三维闯关港交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22:24
IPO申请与市场定位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资 海外用户运营 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战略合作及投资收购[1] - 公司曾于2024年1月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2025年4月完成第五期辅导工作 但4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港股"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市占率27.9%[2] - 消费级3D打印机全球市占率第二 3D扫描仪市占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占率全球第三[2] - 2025年推出海外电商平台Nexbie 产品线涵盖3D打印机 耗材 扫描仪 激光雕刻机及配件[2] - 制造业务位于武汉 惠州和深圳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和7.08亿元[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和8156.4万元[3] - 2024年营收增长21.5% 但净利润下滑31% 出现增收不增利局面[3] 收入结构变化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持续下降 从2022年81.7%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3%提升至12%[3] - 销售渠道逐步从线下转向线上[3] 销售渠道依赖 - 大部分收入来自经销商销售 依赖维持和扩充经销网络的能力[4] - 线上销售依赖有限的关键平台 包括亚马逊 eBay等海外平台及天猫 京东 淘宝等国内平台[4] 成本与存货管理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较高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 76.7% 76.4%和75.2%[5] - 存货账面价值持续增长 从1.84亿元增至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呈延长趋势 从86.5天增至100.8天 可能对现金流和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6] 市场竞争格局 - 按2024年单年出货量计 公司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 位列全球第二[6] - 竞争对手"公司B"2024年出货量约120万台 市占率29.0% 位列全球第一[6] 融资历史 - 成立11年间仅获一次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6] - 此后未披露其他外部融资[6]
第二曲线激增82.07%,“果链一哥”战略转型见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1:1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1] -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 [1] - 第三季度预计净利润42.46-46.99亿元 同比增长15.41%-27.74%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108.90-113.43亿元 同比增长20%-25% [1] 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978亿元 占总营收78.55% 同比增长14.32% [2] - 汽车电子业务营收86.58亿元 同比激增82.07% 成为增长最快板块 [1][3] - 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营收110.98亿元 同比增长48.65% [3] - 汽车业务已获多家主流车企定点 支持中国品牌出海 [3] 战略转型与并购 - 正在筹划H股发行上市 已向港交所提交申请 [1] - 上半年完成超80亿元并购 包括收购德国莱尼集团和闻泰科技部分资产 [1][5] - 通过收购莱尼获得欧洲本土化产能 目标2025年助其实现损益平衡 [5][6] - 收购闻泰科技资产规模近44亿元 补强安卓生态消费电子系统集成能力 [6] 技术发展与市场布局 - AI成为消费电子创新核心驱动力 竞争焦点转向软硬件深度融合 [2] - 在AR/VR、消费级3D打印、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深化客户合作 [2] - 800G和1.6T光模块产品面向中小型数据中心客户交付 [2] - 在全球头部云服务商及AI服务器厂商中份额持续提升 [3]
“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企业创想三维递表港交所:去年“增收不增利” 今年一季度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超100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0:34
IPO申请与市场定位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投资、海外运营、品牌推广及战略收购[1]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 2024年1月曾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四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按2020-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以27.9%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 累计出货量约440万台[2][8] - 2024年单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位列全球第二[6][8] - 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占率全球第三[2] - 产品线涵盖3D打印机、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及配件 旗下拥有"创想云"在线社区和海外电商平台Nexbie[2] 财务表现与成本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18.83亿元、22.88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8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8866万元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8156.4万元[4] - 2024年营收增长21.5%但净利润下降31% 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4]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持续超过75%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76.7%、76.4%和75.2%[4] 产品销售结构变化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2022年3%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12%[3] - 销售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通过亚马逊、eBay等海外平台及天猫、京东等国内平台实现大部分线上销售[3][4] 存货与运营效率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分别为1.84亿元、3.56亿元、4.38亿元和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86.5天延长至100.8天 运营效率有所下降[6] 融资与股权结构 - 成立11年间仅完成一轮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11] -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企业创想三维递表港交所:去年“增收不增利”,今年一季度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超100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0:17
公司IPO申请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投资、海外用户运营、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以及战略合作和收购[1] - 公司曾于2024年1月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中金公司于4月完成第五期辅导工作 但四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港股市场"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2020-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为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市场占有率27.9%[2] - 2024年单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 位列全球第二[5][7] - 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2] - 制造业务位于武汉、惠州和深圳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18.83亿元和22.88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8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8866万元和8156.4万元[4] - 2024年营收增长21.5% 但净利润下滑31% 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4] 产品结构与销售渠道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3%提升至12%[3] - 销售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线上销售主要依赖亚马逊、eBay、天猫、京东和淘宝等平台[3][4] 成本结构与运营效率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超75%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76.7%、76.4%和75.2%[4]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从2022年1.84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86.5天延长至100.8天 存在存货管理风险[5] 融资历史 - 公司成立11年间仅完成一轮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12]
立讯精密(002475):业绩稳健增长,多板块协同发力
财通证券· 2025-08-28 15:2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 [7] -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消费电子收入977.99亿元(同比+14.32%) 通讯业务收入110.98亿元(同比+48.65%) 汽车业务收入86.58亿元(同比+82.07%) [7] - 消费电子领域成功导入多个新产品项目 在AR/VR、消费级3D打印、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深化客户合作 [7] - 通信业务在全球头部云服务商及AI服务器客户中份额持续提升 高速率、高附加值产品实现批量交付 [7] - 汽车Tier1业务获得国内外主流车企新项目定点 产品线持续丰富 客户群不断扩大 [7] - 第三季度业绩指引延续增长趋势 预告归母净利润42.46-46.99亿元(同比+15.41%-27.74%) [7]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3235.01亿元(同比+20.4%) 归母净利润166.41亿元(同比+24.5%) [6]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3877.13亿元(同比+19.8%) 归母净利润201.13亿元(同比+20.9%) [6] - 每股收益持续增长:2025E为2.29元 2026E为2.77元 2027E为3.24元 [6] -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10.4%提升至2025年的12.0% [8] - 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19%以上水平 2025E为19.8% [6] - 估值具有吸引力:2025年预测PE为19.6倍 2026年降至16.2倍 [6] 运营效率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46天优化至2025E的43天 [8]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保持在38-41天区间 [8] - 总资产周转效率持续改善 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258天降至2025E的257天 [8] - 流动比率从2024年的1.22提升至2025E的1.32 [8] 重大进展 - 已完成对闻泰科技旗下产品集成业务多数资产的收购(2025年7月2日) [7] - 成功完成对Leoni AG的股权收购交割 增强汽车业务竞争力 [7]
发力UV打印机,创想三维IPO前景如何?
雷峰网· 2025-08-27 16:13
核心观点 - 创想三维作为消费级3D打印机头部企业,若成功上市将填补二级市场空白,成为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具备稀缺性投资价值 [1][3][4] - 公司面临市占率下滑和增收不增利压力,正通过布局UV打印机、3D扫描仪等新业务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4][12] -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五家企业市占率超70%,但除创想三维外尚无企业进入IPO进程 [8][9]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占率27.9%位居第一;2024年单年出货量70万台,市占率16.9%排名第二 [8][9] - 竞争对手拓竹2024年出货量120万台,市占率29%位居行业第一 [9] - 消费级3D扫描仪领域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37.7%,GMV市占率37.6%,均排名全球第一 [15][1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4% [14] - 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增长至2023年1.29亿元,但2024年下滑至8866万元,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4] - 2025年第一季度3D扫描仪营收8635.2万元,同比增长446%,营收占比从2.9%提升至12.2% [18][19] 产品战略与定价 - 3D打印机销量从2023年87.07万台降至2024年72.06万台,因转向高端产品线导致销量下降但平均售价提升 [13][21] - 3D扫描仪平均售价从2023年1731.7元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3042.7元,价格战有所缓解 [20][21] - 已推出Ferret、Otter及Raptor三大3D扫描仪系列,并计划推出工业级Sermoon系列新产品 [22] 行业投资价值 - 二级市场缺乏纯消费级3D打印机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海正生材和金橙子一周涨幅达50%-60% [6][7] - 安克创新因UV打印机众筹期间市值上涨超百亿元,显示市场对3D打印设备的高度关注 [7] - 工业级3D打印机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元的标的稀少,且高度依赖下游应用场景 [7]
创想三维冲刺港股IPO,去年出货量不及拓竹六成丨IPO观察
36氪· 2025-08-25 21:31
行业竞争格局 - 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主要由四家深圳企业主导 包括创想三维 拓竹科技 纵维立方和智能派 合计占全球超90%出货量[13]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前五大厂商在出货量和GMV上高度集中[14][26][32] - 海外竞争对手已不构成主要威胁 真正的竞争来自中国硬件企业 这些企业具备供应链优势 技术创新能力和激烈内卷[4] 创想三维市场地位 - 按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算 公司以27.9%的市场占有率自称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提供商[14] - 但2024年单年出货量仅为70万台 市占率16.9% 远低于拓竹科技的120万台和29%市占率[16] - 公司是唯一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 3D扫描和激光雕刻产品的企业[1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8亿元[19] - 期间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波动至2024年8866万元[19] - 毛利率维持在28.8%-31.8%区间[19] - 3D打印机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4年61.9%[18] 产品结构演变 - 3D打印耗材业务增长显著 营收占比从2022年3.0%提升至2024年11.4%[27] - 3D扫描仪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2.08亿元 占比9.1%[27] - 激光雕刻机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1.63亿元 占比7.1%[27] - 新产品线平均售价出现下降 如3D扫描仪从2022年2700元降至2023年1700元[28] 渠道布局 - 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从2022年13.5%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47.9%[35]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36] - 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6家快速增加至58家[36] 运营效率指标 - 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从2022年8.1%上升至2024年16.7%[38] - 研发投入占比始终低于7%[38] - 2024年3D打印机销量从2023年87万台减少至72万台 公司解释为向高端产品转型[17] 新兴业务领域 - 全球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快速增长 出货量从2020年3.9万台增至2024年18.6万台 年复合增长率47.8%[26] - 公司在3D扫描仪市场以37.7%出货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一[26] - 激光雕刻机市场竞争激烈 头部企业xTool 2024年营收预计达20-30亿元 2025年可能超过50亿元[33]
创想三维冲刺港股IPO,去年出货量不及拓竹六成|IPO观察
36氪· 2025-08-23 09:3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硬件企业在全球3D打印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深圳厂商合计占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市场超九成出货量[1][7] - 行业呈现显著马太效应 前四家深圳厂商(创想三维 拓竹科技 纵维立方 智能派)垄断超90%市场份额[7][8] - 新入局者拓竹科技增长迅猛 2024年营收突破55亿元 大幅超越创想三维的22.88亿元[5][13] 创想三维市场地位 - 按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算 公司以27.9%市占率位居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 累计出货量达440万台[8][9] - 但2024年单年出货量被拓竹反超 仅70万台(市占率16.9%) 不足拓竹120万台(市占率29%)的60%[9][10] - 同时拓展3D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业务 2024年分别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和第三的企业[15] 财务表现 - 营收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13] - 期间利润出现波动 同期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13]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近三年分别为28.8% 31.8% 30.9%[13] 业务结构变化 - 3D打印机业务占比显著下降 从2022年81.7%降至2024年61.9%[12][18] - 新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3D扫描仪收入2.08亿元(占比9.1%) 激光雕刻机收入1.63亿元(占比7.1%)[17][18] - 耗材业务成为重要补充 2024年收入2.62亿元 占比11.4%[18] 产品与研发 - 3D扫描仪平均售价大幅下降 从2022年2700元降至2023年1700元 反映价格竞争力有限[19][20] - 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低于7%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占比却从8.1%升至16.7%[29] 销售渠道 - 线上线下渠道均衡发展 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40.9% 线下收入占比59.1%[26] - 全球销售网络广泛覆盖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 业务遍及140个国家和地区[27] - 海外扩张加速 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6家增至58家[27] 股权结构 - 四位创始人仍保持平分股权 陈春(21.31%) 敖单军(19.67%) 刘辉林(19.67%) 唐京科(21.31%)[6]
中信建投:消费级3D打印市场已经进入到奇点时刻 市场有望迎来快速爆发
第一财经· 2025-08-22 08:24
消费级3D打印市场发展态势 - 市场已进入奇点时刻并有望快速爆发 [1] - 桌面3D打印设备使用体验持续提升 [1] - 主流消费级3D打印机畅销机型终端价格下探至中高端智能手机水平 [1] 成本与供应链优化 - 整机购置成本显著降低 [1] - 消费级耗材单价已降至较低水平 [1] - 供给端整机和耗材持续降本 [1] 生态支持与需求激发 - 3D模型社区繁荣提供丰富创意资源 [1] - 消费者可零成本或低成本获取3D模型 [1] - 供需双重带动推动市场爆发 [1]
中信建投:消费级3D打印市场已进入奇点时刻 市场有望迎来快速爆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7:42
消费级3D打印市场发展态势 - 消费级3D打印市场已进入奇点时刻 有望迎来快速爆发 [1][2] - 桌面3D打印设备使用体验持续提升 终端价格下探至中高端智能手机水平 [1] - 消费级耗材单价降至较低水平 3D模型社区提供零成本或低廉成本的丰富创意模型 [1][2] 市场驱动因素 - 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性爆发 为国内需求判断提供参照 [2] - 国内火爆IP经济带动消费者DIY需求爆发 加速消费级3D打印增长 [2] - 供给端技术成熟和规模化降本 需求端DIY用户数量提升及模型社区繁荣共同推动市场 [2][3] 市场格局特征 - 消费级3D打印机参数相对较低 但使用难度和定价更贴近普通用户 [2] - 当前市场仍由海外需求主导 欧美市场占主要地位 [2] - 国内需求伴随潮玩经济催化和产品价格下沉 规模持续爆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