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打印耗材
icon
搜索文档
3D打印行业龙头来了!腾讯、深创投打call!
IPO日报· 2025-08-22 10:30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近日,港交所披露,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想三维")递表港交所,申请主板上市,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IPO日报注意到,这家3D打印行业头部企业获得前海母基金、深创投、腾讯创投等深圳知名投资方的参股,早早实现年入10个"小目标",2024年年入22.88 亿元,近三年营收的复合年增长率达30.4%,但净利润却出现大幅波动。 目前,创想三维的制造业务位于武汉、惠州和深圳,主要负责生产公司的3D打印机、部分3D打印耗材及其他产品。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创想三维前海母基金、深创投、腾讯创投及中航坪山分别占公司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约5.81%、4.32%、2.16%及1.45%。 AI制图 腾讯参投 据悉,创想三维成立于2014年,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包括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创想云(公 司专注于3D打印内容的全球在线社区))上的各类服务。 公司产品线涵盖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及配件。根据咨询机构灼识咨询的资料,创想三维是全球3D创意产业主要参与者中唯一一家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 印、消费级3D扫描和 ...
海正生材20250820
2025-08-20 22:49
海正生材2025年上半年经营及行业分析总结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8亿元,同比下降5.28%,净利润318.15万元,同比下降87.32%,扣非净利润234.61万元,同比下降88.82%[2][3] - 利润下滑主因:产品售价同比下降7.5%,利息收入及政府补助减少[2][3] - 二季度毛利率提升因产量增加及原料价格略降,聚乳酸价格逼近成本底线,预计不会大幅下跌[8][17] **产品产销与产能** - 纯聚乳酸产量约2.5万吨,子公司海诺5万吨产线负荷率88.45%[2][4] - 纯聚乳酸销量同比增长超7%,改性聚乳酸略降[2][4] - 3D打印领域销量占比提升至20%,热成型领域增长显著(挤出热成型增长55%)[2][5] - 当前聚乳酸总产能6万吨,新项目7.5万吨处于调试阶段[7][2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主要PLA厂商:海正(6万吨)、金发(3万吨)、普利斯/联恒(各5万吨)、汇通(较小产能)[7] - 3D打印领域90%份额由海正、NatureWorks等三家占据,国内其他厂商因性能要求占比极低[24][25] - 丙交酯生产技术仍为壁垒,NatureWorks、道达尔和海正掌握核心技术[20] **3D打印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3D打印机台销量增长40%-50%,预计2026年聚乳酸需求达10万吨级[6][23] - 聚乳酸在3D打印中主导地位稳固,增速第一,但应用集中于低附加值产品(如模型、玩具)[10][17] - 3D线材消费市场分布:美国/欧洲各占30%,国内10%-20%[13] **出口与海外市场** - 上半年出口受中美贸易影响严峻,美国关税15%导致客户观望,欧洲采购未达预期,印度市场表现良好[11][12] - 海外3D线材加工集中在国内,消费市场以欧美为主[13] **其他关键信息** - 纤维抗菌材料需求增长20%,但行业总量不足1万吨[15][16] - 医美领域暂无计划,因需医疗级认证[14] - 10万吨木头项目进展:7.5万吨设备调试中,土建完成[22] - 国内外聚乳酸产能过剩(在建26万吨 vs 需求12万吨),禁塑令执行不及预期[17] **未来展望** - 聚乳酸应用扩展至特种纤维、建材等领域,技术突破是关键[18] - 与国际企业(如NatureWorks)相比,海正性能指标相当,价格受原材料(玉米)成本主导[18][19] - 3D打印需求爆发不会导致价格上涨,供需仍供大于求[23]
IPO周报 | 银诺医药、中慧元通正式登陆港交所;创想三维递交招股书
IPO早知道· 2025-08-17 21:43
银诺医药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91",发行36,556,400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获5,341.6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67倍认购 [3] - 公司专注于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药物研发,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并于2025年2月商业化,该产品在降糖效果、减重效果、半衰期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4][5] - 依苏帕格鲁肽α针对肥胖和超重的IIb/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3月启动,针对MASH的全球多中心IIa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6年启动 [5] 中慧生物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627",专注于创新疫苗和传统疫苗研发 [7] - 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慧尔康欣®)是中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已在30个省份完成准入,被1100多家区县级疾控中心选用 [7][9] - 另一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III期临床试验 [8] 创想三维港股递表 - 公司于2025年8月1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场占有率27.9% [11]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30.4%,2024年营收达22.88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73%至7.08亿元 [12] - 公司产品线已从3D打印机扩展到3D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并推出海外电商平台Nexbie [11] BeBeBus港股更新招股书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更新招股书,旗下BeBeBus品牌是中国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市场第一品牌 [15] - 2022-2024年营收从5.07亿元增长至12.49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4.7%至7.26亿元 [16] - 公司拥有超300万名会员,私域平台复购率从2022年的45.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2.3% [16]
深圳四位85后卖3D打印机:年入22.88亿,全球第一,港股上市
36氪· 2025-08-15 20:27
8月14日,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想三维)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创想三维创立于2014年,是一家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其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以及创想云(其专注于3D打印内容的 全球在线社区)上提供的各类服务。按2020年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的累计出货量计,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场占 有率为27.9%。 创想三维创始人是四位"85后":唐京科、陈春、敖丹军、刘辉林。他们在一次3D打印展会上相识,发现国内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 而国内消费者对于这一新兴技术的需求却日益增长。 2014年,他们凑了30万,在深圳龙华区一个20平方米的办公区里成立了创想三维。 当时3D打印很热,创想三维进入赛道的时候已经不算早了。但他们做很重要的决定:选择了消费级3D打印市场,并将目标市场定位为海外。 创想三维成立头两年主要做品牌代工,产品销往海外。2016年做出了一款爆款产品CR-10,以500美元售价杀入海外市场,月销量超两万台。2019年创想 三维转型做自有品牌出海。 创想三维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及提供3D打印机;3D打印耗 ...
创想三维,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公司,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15 13:53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创想三维,成立于2014年,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 务,包括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创想云(公司专注于3D打印内容的全球在线社区)上的各类服务。公 司凭借的品牌及技术专长扩展了产品线,涵盖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及配件。此外,创想三维近期亦 推出了专注于3D创意成品的海外电商平台Nexbie 。 | 讓]项下的[編纂]數目 : [編纂]股H股(視乎[編纂] | | | --- | --- | | | 行使與否而定) | | [编纂]數目 :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 | | [岩素]數目 :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及 | | | 视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最高 编纂] : | 母股[編纂][编纂]港元,另加1%經紀 | | | 佣金、0.0027%證監會交易徵費、 | | | 0.00565%聯交所交易費及0.00015% | | | 曾財局交易徵費(須於[編纂]時以港元 | | | 繳足,多繳股款可予退還) | | 向值 :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編纂] : | [岩纂 ...
家联科技跌2.00%,成交额4613.80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621.99万
新浪财经· 2025-07-30 15:53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塑料制品(占比74 96%)、生物全降解制品(12 82%)、植物纤维制品(5 45%)及纸制品等(6 77%) [2][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 06亿元 同比增长1 29%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495 75万元 同比下滑157 54% [7][8] - 公司为全球塑料餐饮具制造行业领先企业 外销占比达55 43%(2024年) 主要客户为北美、欧洲及大洋洲的大型商超和连锁餐饮企业 [2][3] 业务亮点 - 在PLA(聚乳酸)材料研发与应用领域有技术积累 已实现消费级FDM 3D打印材料的产业化 产品可应用于工业设计、教育、玩具手办及医疗等领域 [2] -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拓展线上境外销售渠道 2021年外销占比曾达70 47% [2] -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因海外营收占比超55% [3] 市场表现 - 7月30日股价下跌2 00% 成交额4613 80万元 换手率1 83% 总市值35 75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净流出 当日净流出291 84万元 近20日累计净流出96 76万元 [4][5] - 筹码分布分散 平均成本18 33元 股价介于17 82元支撑位与19 62元压力位之间 [6]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5694户 较上期增加13 93% 人均流通股16903股 较上期减少12 21% [7]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984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440万元 [9]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其他家居用品 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小盘、送转填权等 [6]
谁是3D打印界的小米?
雷峰网· 2025-07-29 18:26
3D打印行业竞争格局 - 腾讯曾有意投资拓竹但未成功,一级市场对拓竹垂涎三尺但苦于无机会,转而寻找行业"小米"标的[4][5] - 拓竹被类比为3D打印届的苹果,行业存在寻找"小米"机会的需求,潜在标的包括跨界玩家和老牌厂商[4][5][6] - 拓竹通过技术创新实现FDM打印速度提升4-6倍,产品稳定性达5000小时无故障,远超同行1000小时水平[20] - 拓竹MakerWorld平台采用创新激励模式,模型丰富度与用户活跃度远超创想三维的创想云平台[20] 跨界玩家分析 - xTool为激光雕刻头部玩家,2024年营收23-24亿元,净利率12%,Pre-IPO轮估值达60亿人民币[7][8] - xTool投资Snapmaker布局3D打印第二曲线,与拓竹形成业务交叉竞争[7] - 追觅内部孵化原子重塑项目,已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主打多喷头差异化设计[10][11] - 原子重塑由追觅采用内部孵化+外部投资模式运作,但大股东股比过高令部分投资人担忧[12] 老牌厂商竞争态势 - 创想三维2024年营收28亿元(为纵维立方和智能派之和),净利润1-2亿元,仍保持行业最大规模[13][15] - 创想三维产品矩阵最丰富,从FDM扩展到LCD光固化、激光雕刻等品类,但研发能力被质疑[13][19] - 纵维立方和智能派2024年营收均超10亿元,但光固化技术存在家庭场景应用限制[13][14] - 创想三维预计2025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5%,显示行业仍处增量市场[30] 创想三维核心问题 - 四位创始人股权平均分配(各25%),存在决策僵局和团队稳定性风险[18] - 产品定位低端(300美金价格带),难以突破中高端市场,而拓竹向下延伸更容易[19][20] - 过度依赖亚马逊渠道,品牌建设滞后,最大代理商占据平台搜索流量第一[22] - 研发投入不足(10亿规模时利润率20%),现被迫牺牲利润加大研发应对竞争[27] 行业变革与跟随策略 - 拓竹崛起促使老牌厂商大调整:纵维立方更换研发团队,智能派组建自主设计团队[25] - 创想三维从"机海战术"转向精品策略,明确"拓竹有什么我也要有"的跟随方针[26] - K1系列仓促应战导致产品问题频发,K2系列未如期交付,暴露研发体系弱点[28][29] - 厂商普遍在高速和多彩打印性能上追赶拓竹,但市场环境和时机已不可复制[30] 资本市场动态 - 创想三维推进赴港IPO,有望成为消费级3D打印港股第一股,目标冲击百亿市值[32] - 2020年以60亿估值融资时签署对赌协议,原计划三年内上市但多次延期[33] - 2024年估值降至45亿人民币,Pre-IPO融资暂停,或改上市前引入基石投资人[34][35] - 港股市场活跃度提升带来新机遇,但需面对30家A+H股企业分流资金的挑战[34]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722
华泰证券· 2025-07-22 09:20
宏观 - 7月20日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中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多数席位,1955年以来首次同时丧失参众两院控制权,关注首相石破茂是否遭遇内部挑战及日本未来财政扩张力度 [2] 机械设备 -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核心项目墨脱水电站)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远超诸多重大基建工程,水电工程建设流程及所需设备包括围堰、导流施工(盾构掘进机/钻爆法隧道引水)、清淤土方开挖(工程机械)、大坝施工(混凝土冷水机组)、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安装调试(工业起重机),该项目有望为相关设备贡献新增量 [2]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 25年6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额65.9亿元,环比+10.3%;出口数量512.9万台,环比-13.1%,出口单价1285元/台,环比+26.9%,主要系工商储占比提升;欧洲动态电价机制推广、盈利模式完善及澳大利亚电价调涨且政府推出户储补贴有望刺激未来需求;长期看各地区停电、电价上涨、风光装机高增为需求核心驱动,光储平价有望打开需求天花板,推荐德业股份、上能电气、阳光电源 [4] - 7月19日雅江下游项目开工,预计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约为三峡工程3倍,总投资为三峡工程5倍;看好该项目带动两大投资机遇,水电设备预计带动约720亿元新增订单,利好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等发电设备龙头,输变电设备投资或达500亿元,利好国电南瑞、中国西电、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电网设备龙头 [5] 建筑与工程/建材 - 7月19日“雅下”水电工程开工,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是全球规划中最大水电站项目;该项目实施有望增加水电基建工程施工,带动当地水泥、减水剂及民爆等产业链细分材料需求,受益龙头企业更集中;该类国家战略重点工程将创新使用更多材料及工法,带来地基处理、功能性材料等新增需求 [7] 基础化工 - 全球卫生事件后供应链扰动及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3D打印设备头部企业技术突破解决行业痛点、成本优化与社区搭建,具备准工业级精度、消费级价格的桌面3D打印设备快速兴起;未来打印技术升级、社区用户生成内容扩大以及AI技术应用降低模型设计壁垒,个人制造有望构建庞大新消费业态;相关材料包括打印设备用PEI、常用挤出耗材PLA/PETG等、适用于特定需求的TPU/ABS/PA/PPS/碳玻纤复材等柔性和工程材料、光固化工艺中树脂和光引发剂等,有望拓展应用领域 [8] 食品饮料 - 中国奶业周期处于奶价低迷带动上游养殖业去产能、下游乳品企业渠道库存去化到位、静待终端需求复苏阶段,预计26年行业重回供需平衡,原奶价格上涨将催化上游牧业企业利润和股价;乳制品产业链市值集中于下游企业,历史周期表明奶价温和上涨利于下游企业毛销差改善和利润率提升,目前伊利、蒙牛两大龙头进入提升利润诉求阶段;中长期看乳制品行业量增空间来源于渠道下沉、习惯改善、学生奶普及,价增空间来源于低温奶可持续渗透 [9] 重点公司 - 华新水泥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通过收购巴西骨料项目将一体化战略拓展至全球,看好海外业务和非水泥业务扩张带动公司规模和盈利增长,A/H均维持“买入” [10] - 7月18日证监会同意中国船舶以新增30.53亿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注册申请,南北两船整合重组推进,落地后有望协同科研技术、生产制造和供应链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企,助力订单交付,支撑业绩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10] - 预计2Q25爱奇艺总收入66亿元,同比-11%,环比-8%;非GAAP归母净亏损0.3亿元,对应非GAAP归母净利率-0.4%,主因业务处于淡季和剧集排播节奏扰动;预计非GAAP经营利润为0.3亿元;公司进一步估值修复需依赖收入及利润企稳回升,驱动力来自头部剧集供给改善和微短剧业务进展;尽管短期收入增长承压,但公司在长视频赛道领先地位稳固,有望复用能力至微短剧等新领域,维持“买入”评级 [13] - 夏季饮料销售旺季,农夫山泉包装水行业竞争缓和,重拾份额,无糖茶市场竞争激烈,东方树叶通过活动提升份额;公司加大NFC果汁投入,推出新品冰茶;25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费用率有望收缩,整体利润弹性有望显现,维持“买入” [14] 评级变动 - 星网锐捷评级由增持调整为买入,目标价35.65元,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37、1.82、2.22元,日期为2025-07-20 [16] - 哈原工首次评级为买入,目标价58.91元,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2502.61、3369.83、4438.86元,日期为2025-07-14 [16] - 石英股份首次评级为增持,目标价37.30元,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62、0.92、1.25元,日期为2025-07-14 [16]
消费级3D打印产业链分析与行业展望 - 专家会议
2025-06-16 23:20
消费级3D打印产业链分析与行业展望 - 专家会议纪要总结 行业概况 - 消费级3D打印行业在疫情期间达到顶峰,头部品牌营收达10亿级别[1] - 2024年行业呈上升趋势,拓竹入场带动产品形态和用户群提升[1][3] - 未来行业增长动力来自热门IP、个人制作能力提升和小商业模式发展[1][3] - 主流3D打印技术为FDM(熔融沉积成型),近三年出现新产品形态但核心技术无重大更新[13] - FDM适用于大众消费品(手办、生活用品),光固化(SLA)适用于专业领域(牙科模型、3D打印鞋)[14][17] 市场竞争格局 - 主流玩家包括拓竹(50-60亿营收)、创想3D(20亿)、中维立方等(10-15亿)[1][4] - 传统FDM打印机赛道拓竹一家独大,未来机会在细分赛道或新产品形态[4] - FDM 3D打印市场规模约300亿元,拓竹预计占5%份额[26] - 拓竹2025年销量目标60-80亿或90亿,增长率50%-60%,低于2024年的100%[24] - 拓竹DIY产品出口单价200-300美元,旗舰整机1000-1500美元[25] 产品与技术 - 拓竹成功因素:核心团队人才密度、大疆产品方法论、精准营销策略[18] - 拓竹产品力领先:高速多色打印机、开箱即用整机设计[19] - 消费级FDM打印机核心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11] - 设备生命周期:高强度使用1年需更换,个人用户3-5年[9] - 打印精度已达较高水平,难以实现跃进式提高[29] 商业模式与财务 - 设备毛利率50%左右,耗材毛利率35%-40%[5] - 设备与耗材营收比例大致为4:1[6] - 国内市场占比15%-20%,有逐步增长趋势[7] - 海外市场为重点,美国是最大单一市场[7] - 拓竹主要通过独立站销售,积极布局线下渠道[20] 用户与需求 - 入门级机器价格约1000元,耗材成本PLA每克约1分钱[7][8] - 60%-70%产品用于打印手办和玩具[37] - 学习曲线短,零基础用户1-2周可熟练操作[7] - 3D打印农场多选择太尔时代或创想3D设备,进行程序并联改造[16] 其他重要信息 - 3D打印设备基本无异味或化学危险[9] - 主流材料PLA和ABS可直接使用,品牌耗材加入RFID等智能化技术[30] - 使用第三方耗材不影响设备保修[32] - 设备故障率低,售后问题多与耗材质量有关[33] - UV打印机是泛3D打印领域小品类,年销售额约6亿[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