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

搜索文档
中邮理财试水权益类理财,另有理财子产品募集失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8:12
市场回顾 - 债市偏震荡,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6月27日DR007加权均价为1.7%,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5% [2] - A股主要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数、中证1000指数、中证500指数周涨幅分别为5.69%、4.62%和3.98% [2] - 计算机、国防军工、非银金融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27日,理财公司共有23,906只存续公募理财产品,其中137只累计净值低于1,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为0.57% [3] - 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48.78%和6.55%,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为0.16%,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破净率为0 [3] - 1~2年期限和2~3年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破净率稍高,分别为0.43%和0.3% [3] 新发情况 - 31家理财公司上周合计发行448只理财产品,股份行理财公司产品发行量居前,信银理财、兴银理财、浦银理财和华夏理财分别发行41只、38只、33只和32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5只占比1.1%,权益类产品新发2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新发3只 [6] - 1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持续下移,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已降至2.35% [6] 产品观察 - 中邮理财首次发行两只权益类公募产品,分别为"鸿博权益类最短持有14天1号A科技智造"和"鸿博权益类最短持有14天2号AFOF精选",募集规模分别为470万元和570万元 [8] - 华夏理财悦安封闭式理财产品199号因募集金额未达下限宣告不成立 [9] 收益情况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625%,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分别为0.142%、1.5611%、0.0601% [10] - 2~3年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为0.0725%,3年以上期限最低为0.0666% [10] - 现金类理财人民币、美元、澳元产品周内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454%、3.95%和2.91% [10] 负收益情况 - 上周3.8%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为负,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负收益比例分别为2.99%、17.45%、13.51%和0% [13] - 3年以上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近一周负收益占比最高为12.27%,1个月以内最低为1.12% [13] 行业热点 - 中银理财因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等被罚款1290万元,今年理财子公司千万罚单累计已超3000万元 [16] -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下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受罚金额逐年增加 [16]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01 07:18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以2024年12月31日股本219,493,931股剔除回购股份827,800股后的218,666,13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3.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9,973,161.92元 [2][3] -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的827,800股不参与权益分派,除权除息价格计算调整为每10股现金红利3.187931元(股权登记日收盘价-0.3187931元/股) [2][8] - 分红方案已获2025年5月15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实施时间未超过两个月,且期间股本未变动 [3] 分红对象及实施细节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8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7月9日,分派对象为登记日在册股东 [5][6] - 现金红利将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于2025年7月9日划入股东资金账户 [7] - 差异化税率适用于香港市场投资者(每10股派2.88元)及个人持股期限(1个月内补缴0.64元/10股,1年内补缴0.32元/10股) [4] 理财产品动态 - 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额度不超过50,000万元,期限12个月内可滚动使用 [12] - 近期赎回两笔理财产品:平安银行3,000万元(收益148,841.10元)和中信银行8,000万元(收益493,150.69元) [13] - 新增购买四笔结构性存款:中信银行8,000万元(年化1.00%-2.15%)、平安银行3,000万元(年化1.30%-1.90%)、中国银行2,600万元(年化0.60%-2.75%)和2,400万元(年化0.59%-2.74%) [15][16][19] 资金管理策略 - 理财资金投向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产品,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提升盈利能力 [16] - 公司通过财务部实时监控理财风险,审计部及独立董事监督资金使用,并定期披露投资情况 [16] - 公告日前12个月内理财产品购买及赎回情况已按规定披露 [17]
1290万!中银理财时隔1年再领罚,年内两家理财子合计罚超3000万
新浪财经· 2025-06-30 19:18
年内又一家银行理财子收千万级罚单!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中银理财因"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理财产品投资 集中度、流动性不符合监管要求,信息登记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1290万元。 此次为该公司时隔一年后再次领罚,去年6月因理财业务存在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等 被罚250万元。 事实上,中银理财并非今年首家收到千万级罚单的理财子,2月,交银理财因理财产品信息 披露不规范,理财业务投后管理勤勉尽职义务履行不到位等,被罚1750万元。 中银理财被罚1290万,涉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不符要求 时隔1年,中银理财再领一张金监总局下发的罚单。 具体来看,金监总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银理财因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 罚1290万元,其中包括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流动性不符合监管 要求;信息登记管理不到位等,公布罚单的时间为6月27日。 | 序 | 当事人 | 主要违法违规行为 | 行政处罚 | 作出决 | | --- | --- | --- | --- | --- | | 름 | 名称 | | 内容 | 定机关 | | 1 | 中国进出 | 部分种类贷款和政策性业务 ...
理财产品信披仍存 “时间差”“入口深”等现象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07:0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理财行业面临三重核心挑战:产品收益下行(2025年5月新发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降至2.55%)、预期错配加剧产品设计难度、高质量资产稀缺导致配置难度上升[5] - 利率持续走低压缩传统债券、存款类理财产品收益空间,信用利差收窄进一步限制资产配置选择[5] - 投资者需求分化明显,保守型与进取型并存,机构需平衡流动性、收益、合规与风险的多重约束[5] 行业转型路径 - 理财机构需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规划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与综合满意度[6] - 建议加快固收+、多资产策略产品体系建设,通过量化择时和衍生品对冲控制波动,并布局REITs、ESG等另类资产增强差异化[6] - 需加强投资者教育与预期管理,引导建立理性收益预期与长期投资理念[6] 投资者策略 - 投资者需重塑"收益预期"与"风险承受"的动态平衡观念,以长期化思维审视净值波动[7][8] - 提出"三维筛选法":多指标观察(区间收益、兑付业绩达标率、回撤等)、多时点考察(市场波动期表现)、匹配自身投资需求(养老储备/闲钱管理/稳健增值)[9] 信息披露规范 - 当前信息披露存在渠道协同不足(代销与管理人信息不一致)、标准不统一(资产分类规则缺失)、查询体验差(入口隐蔽、检索功能弱)等问题[10][11][12] - 建议建立统一信息同步接口、明确资产分类标准、设置醒目信息披露专区并优化搜索功能[10][11][12] AI技术应用 - AI可提升投研端资产筛选效率(强化建模与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端个性化推荐能力(动态客户画像)[13] - 面临数据质量依赖、情境感知不足、模型"黑箱"等挑战,需结合人工顾问弥补AI人文关怀短板[13][14] - 建议优化数据治理体系,增强模型可解释性,并通过风险提示明确AI辅助性质[15]
周销超1亿,广发行APP热销产品如何打败84%同类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20:15
债市与理财产品表现 - 近期债市震荡走强,股市略有回调 [1] - 广发银行APP热销产品"添利6个月持有4号A"已有近4万投资者购买,位列近一周热销榜第三 [1] - 该产品成立7个多月,受益于债市上涨行情,成立以来收益率达5.76% [4] - 3月下旬以来债市反弹,该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为3.98% [6] 理财产品测评数据 - "添利6个月持有4号A"收益得分62分,风险控制得分99分,风险调整收益得分38分,综合费率得分48分 [6] - 该产品在230只同类产品中总分71分,打败83.91%的同类产品 [6] - 同系列产品过去两年平均回报为3.13%(2024年)和3.61%(2023年) [6] - 招商银行"嘉悦多元策略日开"产品测评分数从74分降至49分,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仅2.88% [6] - 渤海银行"持盈90天最短持有固收2号"测评分数小幅下滑 [7] 理财产品市场情况 - 热销产品包括安盈象固收稳利七天持有期42号M(近1月年化4.08%)和贵竹增利双周盈10号F(成立至今年化6.35%) [2] - 安盈象产品最低持有期7天,起购金额1元,已售1亿元+ [2] - 贵竹增利产品最低持有期14天,起购金额1元,已售1亿元+ [2] 理财产品特点分析 - "添利6个月持有4号A"在债市调整期间净值未明显下跌,原因尚不明确 [4] - 成立时间短的产品可能放大短期回报,但长期收益持续性需谨慎评估 [6] - 理财产品测评主要从收益表现(权重40%)、风险控制(30%)、风险调整收益(20%)和综合费率(10%)四个维度进行 [7]
“迷你”理财产品越来越多,怎么回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5:45
行业趋势 - 2025年5月末有1591只理财产品份额规模低于100万元 [1] - 规模100万元以下的理财产品占比从2022年末的1.51%提升至2025年5月末的6.01% [1] - 规模1000万元以下的理财产品占比从2022年末的6.22%大幅提升至2025年5月末的20.72% [1] 销售模式变化 - 银行理财业务从资管部门剥离成立独立理财公司 银行渠道仅负责销售 [3] - 理财产品多渠道代销发展迅速 单只产品在多家银行代销成为普遍现象 [3] - 理财公司采用"先成立后推广"策略 初期规模较小以配合代销渠道节奏 [3] 产品运营特点 - 迷你理财产品通过"养一养"策略积累历史收益率后再进行推广 [3] - 小规模产品收益波动较大 规模快速扩张可能导致收益率被摊薄 [3]
银行理财5月报:破净率再创新低,权益类产品前5月收益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5:45
银行理财行业5月运作报告核心观点 - 理财产品破净率降至0.71%创近年新低 其中固收类产品破净率仅0.25% [4][6][8] - 5月新发产品数量环比下降15%至1,806只 产品期限结构向长期化倾斜 1年以上期限占比提升1.24个百分点 [4][10][12] - 权益类理财产品表现最佳 前5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达2.88%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表现最差为-2.54% [38][44][46] 破净情况 - 全行业破净产品168只 固收/混合/权益类破净率分别为0.25%/7.07%/环比降4.04% [8][9] - 14家理财公司实现0破净 汇华理财等少数机构破净率环比上升 [9] - 1-3个月和1月以内短期固收产品破净率环比微升 1-2年期限降幅明显 [9] 新发产品特征 - 发行规模TOP3:华夏理财(144只)/兴银理财(142只)/浦银理财(112只) [10] - 产品结构:固收类占比96.8% 二级风险产品占74.9% 封闭式净值型占56.5% [12] - 光大理财"阳光金丰利623期"募资80亿元夺冠 信银理财包揽吸金榜2-5名 [15] 到期产品表现 - 到期产品836只环比降17.64% 1-2年期限占比32.5%升幅最大 [19][21] - 固收类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85.76% 1-3个月期限达标率100% [24][26] - 徽银理财等10家机构实现100%业绩达标 杭银理财多款产品实际收益超基准 [28][32] 存续产品动态 - 全市场存续产品27,163只 固收类占比92.41%持续提升 [34] - 3个月以下周期产品占比升至20.7% 开放式产品占比54.04% [34][35] - 徽银理财固收产品收益1.21%领跑 宁银理财混合类产品收益2.54%居首 [44][46]
理财产品期限设计又有创新,自选周期产品新增长期持有功能
财经网· 2025-06-16 19:47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回暖 - 上周银行理财市场共新发人民币理财产品1016款 环比增加202款 [1] - 封闭式产品789款 开放式产品227款 [1] - 理财子公司为发行主体 31家理财公司共发行825款 占比81% [1] - 华夏理财新发75款最多 兴银理财91款 浦银理财69款 [1] - 69家银行发行191款 天津银行24款最多 齐鲁银行7款 富阳农商银行6款 [1] 理财产品投资性质分布 - 固定收益类产品1001款 占比超98% 主要投资同业存单 银行存款 债券等 [1] - 混合类产品13款 投资存款 债券 股票 含权公募基金等 各类资产比例均低于80% [1] - 招银理财私募发行2款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 投资期权合约 收益互换等场外衍生品 [1] 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创新 - 建信理财新增周期型产品"长期持有"功能 调整两款产品为恒赢(稳利)固收类30天周期型和按日周期型 [2] - 周期滚动型产品可灵活选择持有周期 每天可买 到期自动兑付 可循环投资 [2] - 恒赢(稳利)固收类30天周期型产品以30天为1周期 可选1-10个周期(30-300天) 新增"长期持有"默认选项 [2] 行业持有期限设计趋势 - 光大银行 光大理财首创自选到期日理财服务阳光金自选计划 可自主选择1年内持有期 分A(2-30天) B(31-90天) C(91-365天)份额 [3] - 建信理财推出恒赢(稳利)固收类按日周期型产品 可设置1-365个持有周期 期满自动赎回 [3]
净值波动增加,理财的收益风险结构正被打破!如何变中寻机?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2:38
净值化转型进展 - 2025年理财市场持续进行估值平滑净值波动的整改,进入"重净值化"新阶段 [2] - 2022年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后,行业从"刚兑保本"转向真净值时代,产品净值直接体现底层资产波动 [3] - 2022年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2023年6月末降至25.34万亿元,此后逐步回升 [3] 收益与风险结构变化 - 2022-2024年理财产品月度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09%、2.94%、2.65% [5] - 2022年76%产品最大回撤超50BP,2023-2024年70%以上产品年内最大回撤低于20BP [5] - 2024年监管叫停平滑净值策略后,行业面临"收益下降"与"波动加大"双重压力 [5][6] 产品结构问题 - 截至2024年末46.69%投资者风险偏好为C3及以上,但R3及以上产品规模占比仅4.31%,供需错配明显 [7] - 低波产品供应强化了理财低风险属性,导致资金来源结构失衡(短期化)和资产配置趋同 [7] - 资金过度集中于固收市场造成同质化内卷,降低主动管理技术门槛 [7][8] 行业应对策略 - 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以匹配市场变化,如兴银理财5月调整多款固收类产品基准 [9] - 行业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固收+含权、权益专属策略)降低风险相关性 [10] - 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将产品达标率、收益率作为关键指标强化客户利益绑定 [10]
成都市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理财产品逾期清算分配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4 04:34
理财产品逾期清算进展 - 公司认购的中铁信托·盘州市红腾投资贷款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通过受益人大会决议终止清算 将收回分配资金112,715,163.82元 [1] - 收回款项将转回前期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4,171,163.82元 预计增加本期税前利润同等金额(具体以审计为准) [1] 理财产品概况 - 公司2021-2023年分批次认购该信托计划共15,600万份 对应金额15,600万元 因债务人盘州红腾违约导致受益权延期兑付并改为无固定期限 [2] - 截至2024年末 该信托计划累计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745.60万元 [2] 债权重组与处置 - 公司推动受托人中铁信托于2025年1月向成渝金融法院提起诉讼 并通过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参与受益人大会表决 [3] - 受益人大会同意债权重组方案 公司确认可分配资金112,715,163.82元 本金损失43,284,836.18元 占2024年审计净利润的47.33% [3] 财务影响 - 收回资金预计转回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4,171,163.82元 增加当期税前利润同等金额 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4] - 处置所得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支持未来发展 [4] 董事会决策 - 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关于公司信托理财处置的议案》 授权管理层参与受益人大会及债权重组事宜 [9][10] - 会议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9名董事全部参与投票 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