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库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首次晒出大模型战略:加速智能体落地,加码知识库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22:56
"AI持续落地,每个企业正在成为AI公司,每个人也将成为AI加持的'超级个体'。"5月21日在腾讯云AI 产业应用峰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今年以来,产业对 于大模型API的调用量、算力需求快速增长。汤道生认为,生成式AI已经逐步跨过"可用性"的门槛,未 来要从"可用"到"好用";从"一部分人用",到"人人能用",还需要在交互体验、执行能力、内容准确 性、落地成本等方面持续升级。 在此次大会上腾讯首次全面公布大模型战略。从自研的混元大模型到AI云基础设施,再到智能体开发 工具、知识库以及面向场景的应用,腾讯大模型矩阵产品实现全面升级。 混元加速迭代,产品发布节奏加快 在疯狂卷技术的全球大模型角逐中,腾讯混元正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技术能力持续提升。汤道生在会 上宣布,在全球公认的权威大语言模型评测平台Chatbot Arena上,混元TurboS排名已攀升至全球前八, 国内仅次于DeepSeek。其中,代码、数学等理科能力方面,混元TurboS也进入全球前十。 早在去年下半年,腾讯就大力投入深度思考模型的路线攻关,混元T1自年初上线元宝App后,持续快速 迭代。基于Tu ...
谷歌ToC助手炸场,飞书ToB「知识问答」跟牌 | 36氪独家
36氪· 2025-05-21 18:40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能涌现 ,作者邓咏仪 直击AI新时代下涌现的产业革命。36氪旗下账号。 文 | 邓咏仪 编辑 | 苏建勋 来源| 智能涌现(ID:AIEmergence) 封面来源 | AI生成 北京时间5月21日凌晨,谷歌在每年一度的I/O大会上再度炸场——谷歌搜索的AI模式正式上线。其中,最受瞩目的一个功能是Personal Context(个人上下 文)。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记忆功能。在得到用户授权后,谷歌大模型助手Gemini就能得知你的搜索历史、邮箱、收藏、网盘等等资料,从而提供更懂用户的问 答,如获取邮件中特定日程的时间和地点,结合天气、用户对地点的偏好给出更符合用户个性的建议。 但不必等谷歌,国内马上就能用上企业版本的Context(上下文)。 "智能涌现"独家获悉,飞书即将上线一个新的AI产品——飞书知识问答。 "飞书知识问答"是一款基于企业知识的企业专属AI问答工具,在飞书的左侧工具 栏侧即可调用。当用户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随时向飞书知识问答提问。 简单来说,在使用体验上,它更像一个"可以记得住事"的实习生——当用户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随时向它提问。在用户设置好它能接触到的"知识范 围" ...
腾讯首次完整披露大模型战略,各业务全面拥抱AI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4:40
今年以来,产业对于大模型API的调用量、算力需求等也快速增长。汤道生认为,生成式AI已经逐步跨 过"可用性"的门槛,未来要从"可用"到"好用";从"一部分人用",到"人人能用",还需要在交互体验、 执行能力、内容准确性、落地成本等方面持续升级。优化模型可以提升性能和交互体验;智能体可以赋 予模型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知识库能帮助减少模型幻觉,更懂企业和用户;基础设施和工程优化可以 降低训推成本、提升响应速度。 去年下半年,腾讯加大了对深度思考模型路线的投入,混元T1自年初上线元宝App后,持续快速迭代。 基于TurboS基座,腾讯新推出了视觉深度推理模型混元T1 Vision和端到端语音通话模型混元Voice,近 期将推出实时视频通话AI体验。 据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负责人王迪介绍,目前,混元已实现图像、视频、3D、文本等 在内的全模态开源,未来将推出多尺寸混合推理模型,从0.5B到32B的dense模型,以及激活13B的MoE 模型,适配企业与端侧需求。混元图像、视频、3D等多模态基础模型及配套插件模型也将持续开源。 5月21日,在2025腾讯云AI产业应用峰会上,腾讯大模型矩阵产品全面升级,包括 ...
互联网企业如何利用AI知识库提升用户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5-20 11:50
| 阶段1 阶段2 | 阶段3 | 阶段4 | | --- | --- | --- | | 真ـ 15:25 | 新兴 | 455 | | 信息、流程和业务目 由高管的热情和授权 | 信息同步初步成功, | 组织协调、 | | 标存在于孤岛中。 主导,部门层面的个 | 但统一的信息战略仍 | 规性已经 | | 人驱动的例子已经出 | 然难以提摸。 | | | 跨界整合信息只能通 现。 | | 北海霞 | | 过耗时的临时流程进 | 高管们可能会看到统 | 正在发挥1 | | 行。 但对于如何前进还没 | 一信息的好处,并且 | 能力、技շ | | 由于整个组织内信息 有一致的着法。 | 渴望团队正在开发能 | 线图。 | | 缺乏一致性,个性 | 力,但组织转型仍处 | | | 化、跨团队协作、分 缺乏组织协调和渐进 | 于萌芽阶段。 | 新功能可 | | 析等几乎是不可能 的战术重点会导致怀 | | 入。有一 | | 的。 疑和难度。 | | 序的治理 |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与用户期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能知识库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工具。通过将用户的 海量信息进行有 ...
用微信聊天记录来做AI数字的你,开源了
36氪· 2025-05-16 15:19
就在这几天一个项目火了,就是叫做weclone。 | WeClone Public | | | > Watch 47 | & Fork 675 | Star 8.7k | | --- | --- | --- | --- | --- | --- | | master - 7 Branches 7 7 Tags | Q Go to file t Add file - | <> Code - | | About | | | xming521 Merge pull request #74 from BAIKEMARK/update-readme = | 4c383d3 - 20 hours ago | | 9 158 Commits | √从聊天记录创造数字分身的一站式解决方 案 使用聊天记录微调大语言模型 | 让大模 | | .cursor/rules | update Ilm judge | | 2 weeks ago | 型有"那味儿",并绑定到聊天机器人, 自己的数字分身。 | 25310 数字克隆/数字分身/数字 | | dataset | 修改dataset/test_data.json,增加对话内容并删 ...
腾讯云王麒:大模型+知识库,是企业落地AI的最佳路径
快讯· 2025-04-18 13:28
4月18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成都峰会开幕。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王麒 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平台,腾讯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研+拥抱先进开源"的多模型战略, 围绕底层算力、基础大模型、模型开发平台与智能应用进行全方位布局。在王麒看来,"大模型+知识 库"是企业落地AI应用的最佳路径。通过大模型知识引擎等AI原生产品,腾讯云能够为各个行业搭建定 制化的企业知识应用,助力用户降本增效、提升价值。(新浪财经) ...
腾讯用最 C 端的方式,为AI产品注入灵魂
新财富· 2025-03-20 15:29
文章核心观点 - 通用型AI发展漫长未知,大模型迭代趋缓,AI产品发展进入新阶段,腾讯推出以知识库为核心的ima产品,其依托微信公众号有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垂类AI产品构建是行业入局者需思考的方向 [1][5][49] 分组1:AI行业发展现状 - 通用型AI发展漫长未知,单一通用大模型实现赢家通吃的预期过于乐观,OpenAI将推理模型作为新路径 [1][4] - 基座大模型发展趋缓,AI产品成为发展重点,“AI应用”在2025年被提及频率更高 [5] 分组2:腾讯ima产品介绍 - 腾讯在2024年10月发布以文字类知识库为核心的ima产品,集“搜、读、写”功能于一体,定位抽象 [7][8] - ima以知识库为核心,解决了“知识从哪里来”的痛点,答案是微信公众号 [10][26] - 3月7日ima上线“知识库广场”模块,用户可发布、搜索、加入知识库,知识库可整合多种知识载体并生成AI摘要 [34][35][36] - ima要求用户自主筛选、归类数据形成垂直知识矩阵,用户是知识库智能体的开发者 [37] - ima依托微信生态具备社交属性,“知识库广场”打破传统模式,让知识库可在社交场景传播,未来可能引入推荐算法 [38] 分组3:知识库赛道情况 - 知识库需求集中爆发是AI产品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必然,构建高价值数据库是影响AI应用成败的关键 [13][14] - 百度文库由文心大模型赋能后完成蜕变,2024年12月月活冲高至9400万,同比增长216%,环比增长83%,此前网页月访问量保持国内第2名 [16] - 秘塔AI是主打知识库的产品,2024年3月上线当月网站访问量超700万次,维持网页版访问量前10,有强大数据库支持,提出个人知识库概念 [19][21][22] 分组4:微信公众号情况 - 微信公众号有超10亿月活天然流量池,低门槛入驻和社交传播红利使其进入“黄金时代”,腾讯采取措施保护原创,使其向知识平台转型 [28][30] - 微信公众号形成专业化图文知识体系,截至2023年总数突破3000万个,日均活跃用户超5亿,占中文自媒体市场70%以上份额 [31] 分组5:ima未来可能性 - 以知识库传播构建的新社交范式可能成为新机会,未来可能形成以知识、兴趣为需求的社交场景 [44][46] - ima商业化可能引入付费订阅机制或与微信生态整合,按调用次数或流量分成收费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