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业务
搜索文档
余伟文:10月9日起香港金管局将推出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分三个阶段推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5:43
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 金管局将于10月9日推出“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取代现有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并分三个阶段推行优化措施 [1] - 第一阶段自10月9日起,参加行可使用更低利率的资金,计算基准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免去此前25基点的溢价 [1][4] - 第一阶段同时放宽资金使用范围,允许参加行通过同一集团的海外银行机构向企业客户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并简化交易方式,每宗交易金额最低为1,000万元人民币,期限增加1年选项 [4] - 第二阶段自12月1日起,将特定人民币资本支出及营运资金定期贷款纳入合资格业务范围,大幅扩展资金应用场景 [1][5] - 第三阶段自2026年2月2日起,将引入CMU的第三方回购服务安排,实现抵押品管理和交收的全程自动化 [1][5] - 该资金安排的总规模维持在1,000亿元人民币 [3]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银行业人民币的贷款对存款比率从2022年9月的约20%大幅攀升至2025年6月的逾90% [2] - 市场对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的需求显著提升,企业对较长期人民币贷款的需求日益殷切 [2] - 金管局于2012年6月推出的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旨在应对市场短期流动资金紧张情况,目前规模为400亿元人民币 [7] - 自10月9日起,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将进行优化,日间资金额度从200亿元调高至300亿元,隔夜额度从200亿元降低至100亿元 [7] - 为增加银行资金管理灵活性,将在现有安排下增加翌日交收的两周及一个月期限回购协议 [7]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 新推出的一篮子措施将运用人民银行与金管局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得到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 [3] - 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具备有利条件把握人民币业务及市场发展的机遇 [8] - 金管局将继续与内地当局及市场参与者合作,推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持续发展 [8]
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公布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00:48
路线图核心与目标 - 香港证监会与金管局联合发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围绕四大支柱提出十项关键措施,策略性定位香港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 [1] - 该路线图将成为未来数年政策制定和推行的蓝图,以支持香港资本市场实现多元、可持续发展 [1] 市场优势与定位 - 香港债券市场以国际化闻名,是亚洲唯一能够通过债券通“南向通”联结内地投资者与国际发行人的债券市场 [1] - 香港凭借独特优势可吸引更多国际发行人,使其以较低的人民币利率发债,同时帮助内地投资者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 [1] - 香港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是点心债发行的集中地 [2] 市场表现与发展措施 - 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点心债发行额达到4750亿元人民币,预计全年发行规模将超过去年7000亿元人民币的纪录 [2] - 优化离岸债券回购、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及丰富产品类型等措施,旨在提高债券持有人潜在回报并有助于扩大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 [2] - 强化新一代金融基建的新措施将持续巩固香港作为亚洲领先债券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1]
今天,香港重要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23:26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发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旨在通过四大支柱和十项措施,将香港打造成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 [2] 路线图四大支柱与措施 - 支柱一促进发行: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引领市场、向目标市场推广香港优势、扩大投资者基础(如家族办公室、基金等)[4] - 支柱二增加流动性:落实场外固定收益及货币衍生工具制度、促进在香港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 [4] - 支柱三扩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扩大离岸人民币应用、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及产品供应 [4][5] - 支柱四新世代基建:为市场基建做准备、助力新一代电子交易平台发展、促进市场创新及落实代币化产品用例 [5] 具体实施细节与近期动态 - 将尽快落实国债期货在香港挂牌交易,香港证监会正与各界紧密配合筹备 [9][10] - “互换通”每日交易限额将从人民币200亿元提高到450亿元,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管理利率风险的巨大需求 [10] - 将推动离岸国债回购市场,研究建立中央交易对手结算系统,并进行相关公众咨询以降低保证金要求 [11] - 将研究开发债券及货币电子交易平台,并推出更多固定收益代币化产品以拓展应用场景 [11] 香港金管局的三大重点方向 - 债券一级市场发行:通过政府债券计划提供基准并引入创新,完善债券通“南向通”以推动内地投资者更广泛参与 [11] - 人民币业务: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将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完善流动性安排、推出新工具,并拓宽人民币计价产品覆盖范围 [12] - 金融科技:开发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研究优化法律监管制度以推动数码债券发行,详情预计明年年中公布 [13]
今天,香港重要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22:57
政策核心目标 - 推进香港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的策略性定位 [1] - 支持香港资本市场的多元和可持续发展 [5] - 在固收和货币市场中开发新机遇 [8] 四大支柱与十大措施 - 支柱一促进发行:透过政府债券引领市场、推广香港优势、扩大投资者基础如家族办公室和基金等 [2] - 支柱二增加流动性:落实场外衍生工具制度、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 [2] - 支柱三扩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扩大离岸人民币应用、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流动性和产品供应 [2] - 支柱四新世代基建:为市场基建做准备、助力电子交易平台发展、促进市场创新及代币化产品用例 [2] 具体实施细节与近期举措 - 尽快落实国债期货在香港挂牌交易 [6][7] - 将"互换通"每日交易限额从人民币200亿元提高到450亿元以应对国际投资者巨大需求 [7] - 推动离岸国债回购市场发展 研究建立中央交易对手结算系统 [7] - 进行公众咨询 涉及发放新牌照及降低有中央结算的对冲交易保证金 [7] - 与市场参与者进行债券及货币电子交易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7] - 推出更多固定收益代币化产品并拓展应用场景 [7] 人民币业务发展 - 完善债券通"南向通" 推动更多内地投资者参与香港市场 [8] - 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 完善流动性安排 推出更多新工具 [8] - 拓宽人民币计价产品覆盖范围 鼓励更多机构推出人民币柜台股票 [9] 金融科技与基建 - 开发面向未来的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 [9] - 研究优化法律和监管制度 探讨推动数码债券发行的优化措施 详情预计明年年中公布 [9]
今天 香港重要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22:57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发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旨在通过促进需求、流动性和创新,将香港打造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 [1] 发展路线图的四大支柱 - 支柱一为促进发行,措施包括透过政府债券引领市场、向目标市场推广香港优势、扩大投资者基础如家族办公室等 [2] - 支柱二为增加流动性,措施包括落实场外衍生工具制度、促进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 [2] - 支柱三为扩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措施包括扩大离岸人民币应用、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流动性和产品供应 [2] - 支柱四为新世代基建,措施包括为市场基建做准备、助力电子交易平台发展、促进市场创新及代币化产品用例 [2] 具体实施举措与进展 - 将尽快落实国债期货在香港挂牌交易,目前正与各界紧密配合筹备 [6]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互换通"每日交易限额从人民币200亿元提高到450亿元,反映出国际投资者的巨大需求 [6] - 将推动回购交易,特别是离岸国债回购市场,并研究建立中央交易对手结算系统 [7] - 将进行债券及货币电子交易平台的可行性研究,并推出更多固定收益代币化产品 [7] - 香港金管局将通过政府债券计划为市场提供基准并引入创新,完善债券通"南向通"以吸引内地投资者 [7] - 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将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完善流动性安排,并鼓励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产品如人民币柜台股票 [8] - 在金融科技方面,将开发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并研究优化法律监管制度以推动数码债券发行,详情预计明年年中公布 [8] 路线图的制定与目标 - 路线图经深入咨询业界后制定,将成为未来数年政策工作的蓝图,以支持香港资本市场的多元和可持续发展 [5] - 路线图旨在巩固香港现有优势,吸引发行人将香港作为集资枢纽,并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同时开拓新局面如提升离岸人民币使用 [5]
香港金管局拓宽人民币流动性安排 巩固离岸人民币中心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1:44
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核心举措 - 香港证监会与金管局联合发布发展路线图 围绕加强债券发行 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 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 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四大支柱 推动一二级市场协同发展 [1] 离岸人民币业务拓展 - 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由200亿元人民币大幅提升至450亿元人民币 [1] - 金管局将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 核心举措包括完善流动资金安排及提供新工具 跨境回购业务详情日内推出 [1] - 拓宽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细节短期内公布 未来探讨降低利率 延长贷款期限 扩大资金用途至支持内地企业对外投资 [1] - 金管局充分利用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的80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 为市场提供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1] - 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性资金安排将拓展至覆盖日常运营及资本支出 并提供期限更长的融资额度 [1] - 允许参与债券通北向通的国际投资者进入内地回购市场 并将其筹集的人民币资金调回海外使用 [2] - 香港日均人民币清算量在三年间已翻一倍 目前达到约3万亿元 [2] 回购市场发展 - 路线图明确要推动回购交易 尤其是离岸国债在香港的回购市场 [2] - 香港证监会将与相关业界共同研究建立中央交易对手结算机制的可行性 [2] - 引入中央对手方机制被视为必要的前瞻性布局 可将场外交易纳入中央结算体系 降低市场风险并减轻资本负担 [2] 代币化产品发展 - 香港已批准5只可公开发售的代币化货币基金 并持续收到新的申请 [3] - 监管机构欢迎业界就债券或其他投资产品的代币化提出建议 后续将在政策路线图中明确具体推动方案 [3] - 香港已发行两批代币化债券 首批于2023年2月推出 规模1亿美元 第二批于2024年2月发行 规模达7.5亿美元 [3] - 金管局正稳步推进第三只代币化债券的发行筹备工作 力争在短期内完成发行 [3] 路线图制定与支持 - 路线图制定历时近一年 由香港证监会与金管局于2024年10月牵头成立的专责小组经过与业界深入咨询而成 [3] - 路线图中的十项措施全部被纳入今年的施政报告 体现香港特区政府推动固定收益市场发展的决心 [3]
央行多措并举深化内地香港金融互联互通 强固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9-25 18:14
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核心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支持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具体措施包括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内地债券市场开展回购业务、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并优化管理机制、将北向交易每日额度提升超过一倍至450亿元人民币、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人民币资产(如国债)、以及加快落实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1] - 香港特区政府对人民银行公布的措施表示欢迎,两地市场机构将敲定落实细节并公布实施日期[1] 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角色与市场发展 - 香港财政司司长指出,随着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计价产品需求增加,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风险管理中心的角色越加重要[2]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深化和扩大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丰富人民币计价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以满足海内外投资者需要[2] - 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量逐年上升,2024年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3] 互换通机制优化与市场表现 - 互换通自2023年落实以来运作顺畅,业务量稳步上升,2025年八月的日均成交名义本金达200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推出首月时增长超过五倍[3] - 优化互换通机制将便利海外投资者对冲内地资产风险,有助于其更妥善管理配置组合[3] - 香港政府将与内地相关机构紧密合作,扩大在港人民币产品选择,全速推进落实离岸国债期货[3]
恒指收涨不足1点,全周累升156点
国都香港· 2025-09-22 10:22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恒生指数上周五微升不足1点收报26545点 全周累计上涨156点或0.59% [3] -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强劲 上周五升23点或0.37%至6294点 全周累计上涨305点或5.09%显著跑赢大市 [3] - 港股大市全日成交额达3768.12亿元 北水净流入98.38亿元 [3] - 海外市场表现分化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0.37%-0.72% 而日经225指数和台湾加权指数分别下跌0.57%和0.74% [2] 香港宏观政策与战略定位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未来十年有2600公顷"熟地"储备 强调政府将有节奏按市场情况推地 避免供应过剩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6] - 香港定位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 将加强黄金仓储建设 目标3年内容量超越2000吨 并探索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合作及黄金交易"互联互通" [7] - 香港致力于发展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 通过提升股票市场吸引力和丰富投资产品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7] 行业监管与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发布新一批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明确遵循"反内卷"原则 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 并对低价投标企业要求提供成本构成说明 [8] - 集采方案强调"稳临床"目标 对投标企业质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和药品质量 [8] -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快手和微博平台 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存在泛娱乐化倾向和破坏网络生态问题 [9]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百果园集团拟配售2.795亿股新H股 配售价1.17元较市价折让19.31% 集资3.27亿元 其中61.5%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 [11] - 友宝在线计划配售最多1.575亿股新H股 配售价2.45元折让16.95% 集资3.86亿元 资金将用于商品开发、渠道扩张和固定资产购置 [12] - 中移动为符合上市规则要求 出售香港宽频约3.24%股份 以恢复公众持股量 强调不影响香港宽频营运并继续支持其长远发展 [13] - 永泰生物建议5供1供股 供股价2.5元较停牌价折让47.7% 集资最多3.08亿元 其中54%用于EAL®临床试验 [14]
李家超:香港金管局将设立新的“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搜狐财经· 2025-09-17 15:40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 -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1] - 香港金管局将设立新的"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力 [1] - 新资金安排将利用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向企业提供贸易、日常营运及资本支出所需的人民币融资 [1] - 融资支持年期较长旨在支持实体经济使用人民币 [1] - 金管局将持续探讨更多元化的跨境资金获取渠道为市场提供稳定且成本较低的人民币资金 [1] - 金管局将研究推动人民币与区内本币在港进行更便利的外汇报价与交易 [1]
财经观察|高净值投资者持续看好 香港财富管理业增长强劲
新华社· 2025-08-09 19:06
香港财富管理行业增长强劲 - 香港财富管理行业管理资产总值同比增长13%达到35万亿港元 其中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总值同比增长15%录得3840亿港元净资金流入[1] - 汇丰集团在香港财富管理业务新增60万名客户 渣打香港富裕客群总数同比增长8% 净新增资金上升35% 财富方案业务收入上涨30%[1] - 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44.9万亿港元同比上升44% 截至7月中香港52次IPO集资1240亿港元同比上升590%暂列全球第一[2] 高净值投资者需求旺盛 - 亚洲高净值人群在2024年增长5%总数突破85万人 其中内地高净值人群达47万人占全球20%[2] - 香港凭借"超级联系人"角色成为连接内地资金与全球投资机会的理想枢纽 国际高净值投资者能便捷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 内地高净值人士通过香港实现资产全球化配置[2] - 银行数字资产相关产品及代币化资产交易总额达261亿港元同比上升233%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开启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发牌过程[3]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香港特区政府鼓励家族办公室来港 巩固传统金融服务优势 开拓数字资产等创新金融业务[2] - 香港持续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便利内地投资者直接以人民币参与港股通 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选择[3] - 花旗银行目标将香港零售财富业务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团队规模扩充10% 汇丰集团宣布继续壮大私人银行业务团队[3] - 特区政府从三方面发展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做大资产管理规模 加强与内地及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通过政策及项目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