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开展10余项空间科学研究 神二十乘组“出差周记”上新
央视网· 2025-06-08 12:03
央视网消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已有一个多月。自5月22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后,神二十乘组稍作休整,随即投入到新一 轮紧张有序的在轨工作当中。上周,三名航天员的日常"工作清单"又完成了哪几项? 上周,乘组开展了十余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研究相关工作。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围绕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空间节律与睡眠等研究,航天员进行了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下行样本有助于研究长期飞行中 航天员骨骼、神经等相关生理系统的变化规律。 在航天员心理与行为能力研究方面,乘组使用精细动作测量仪开展了记忆滑动测试,测试结果用于开展航天员精细动作控制的变化规律及适应性学习机制研 究。 在人因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长期在轨航天员运动学特性研究,通过分析航天员舱内操作和运动的姿态特点和规律,为工效学设计与评价、优化在轨任务规 划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乘组完成了小型受控水生生态生命实验单元样品采集和存储工作。该样品在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内开展空间斑马鱼成鱼实验, 通过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 ...
破难题建体系创理论 中国科学家引领国际雷电科学研究
环球网资讯· 2025-06-07 21:46
中国雷电科学研究进展 - 中国科学家通过30余年持续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先进探测体系、创新理论框架,正持续引领国际雷电科学研究发展方向 [1] - 中国在雷电研究方面的引领地位进一步彰显,连续两届雷电物理和雷电气象学国际研讨会在华成功举办 [3] - 雷电涉及从微观等离子体到宏观闪电通道的多尺度物理过程,其放电过程和机理仍是世界性难题 [3] 雷电研究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攻克多频段、大动态范围的超高分辨率探测难题,发展雷电声-光-电-磁高精度同步探测体系 [6] - 实现对雷电全过程亚微秒级放电特征解析和精细化三维动态成像,在雷电类型、物理过程和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认识 [6] - 创新提出雷电不连续发展传输理论,在国际上产生引领性影响 [6] 雷电气象学应用 - 中国科学家提出雷暴云下部主导型的三极电荷分布模态,成为具有全球普遍意义的三种雷暴云电荷结构之一 [6] - 创建面向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雷电资料同化方案,被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开发的国际主流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NCAR-WRF)采用 [6] - 高精度雷电探测技术推进了雷电气象学的巨大进步,闪电观测资料纳入短时强对流预报取得实质性进展 [6] 人工引雷技术 - 中国科学家创新发展安全高效的火箭引雷技术,创建人工引雷实验基地 [8] - 通过20年引雷实践和技术创新,形成集雷电基础研究、防雷技术测试和电磁辐射效应评估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平台 [8] - 通过声光电磁多物理场效应的精准测量,揭示雷击致灾关键过程和机理,为雷电防护设计和标准制定提供关键参量 [8] 国际影响力 - 郄秀书研究员以在青藏高原雷暴以及雷电与人工引雷研究方面的突破性贡献,2023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 [8] - 连续两届当选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主席,领导2022年和2026年国际大气电学会议 [9] - 2017年发起并在北京举办首届雷电物理与雷电气象学国际研讨会,推动全球大气电学发展和雷电研究进步 [9]
预算1.56亿元!武汉理工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6-03 14:22
武汉理工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武汉理工大学发布39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56亿元,涉及智能全天候试验及对比系统、电磁场辅助多功能材料制备系统等[1][2] - 采购预计时间为2024年12月至2025年6月[2] 主要采购设备及功能 智能全天候试验及对比系统 - 预算790万元,能够模拟高温、低温、高湿、低湿等极端环境条件[4] - 具备自动执行试验、实时监测记录参数、多组试验对比分析等功能[4] - 可对材料物理化学性能进行客观评价[4] 电磁场辅助多功能材料制备系统 - 预算460万元,用于电磁场辅助制备无机多功能薄膜材料等[4] - 可实现先进建材温和低碳制造与功能加成[4] 建材等离子体高能球磨制备系统 - 预算400万元,耦合机械力场和冷态等离子体场实现常温常压制备建材[4] - 相比传统高温制备方法可减少90%以上碳排放[5] 智能高原气候试验系统 - 预算870万元,模拟高原地区低气压、低氧分压等极端环境[5] - 可评估材料耐久性和预期使用寿命[5] 材料关键性能检测系统 - 预算745万元,通过智能海洋气候试验箱模拟海洋环境[5] - 可评估材料在海洋气候下的关键性能变化[5] 玻璃/微晶玻璃相关设备 - 玻璃/微晶玻璃热力学性能评价系统预算550万元[5] - 微晶玻璃全电及激光制造系统预算890万元[5] - 玻璃全电短流程玻璃熔制系统预算400万元[5] 其他重点设备 -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仪器预算120万元,用于测量驾驶员脑部活动[5] - 锂离子电池材料智能化实验教学平台预算720万元[5] - 电子材料与器件超时空光学平台预算1000万元[6] - 原子自组装梯度纳米涂层设备预算195万元[6]
海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今起实施,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海南日报· 2025-06-01 10:14
海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今起实施,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打造土壤环境管理"热带样板"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土壤与农产品质量、饮用水安全等息息相关。我们脚下的土壤"健康基础"如何? 6月1日,我省发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以下简称《背景值》地方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 个热带地区土壤环境基准地方标准,为我省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背景值》地方标准基于覆盖全省的土壤本底调查,突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以成土母质为统计单 元,精准界定镉、汞、砷、铅等13种重金属的天然本底阈值,明确了不同成土母质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 含量、土壤环境背景值和使用方法,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技术规范。 守护"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土壤生态 未来,该《背景值》地方标准将广泛应用于区域尺度土壤环境状况评价、土壤污染状况专项调查评 价、土壤风险管控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土壤生态环境,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 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土壤环境背景含量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仅受地球化学过程和非点源输入影响的土壤中元素或化合 物的含量。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统计值。土 ...
新股消息 | 安诺优达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公司注销浙江安诺优达、安维康科技、义乌检验所的原因及办理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20:59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3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2025年5月23日— 2025年5月29日)。中国证监会要求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诺优达)说明公司注 销浙江安诺优达、安维康科技、义乌检验所的原因及办理进展及开展IVD检测试剂盒、测序仪及生物信 息学分析软件以及配套技术支持及实验室设计服务等业务取得资质许可的情况等。据港交所3月25日披 露,安诺优达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建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中国证监会请公司补充说明以下事项,并请律师进行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一、请说明公司注销浙江安诺优达、安维康科技、义乌检验所的原因及办理进展,是否对公司业务构成 重大不利影响。 二、请具体说明员工持股计划的人员构成,夏佐全通过其控制的时丰华富向李志民授予股权激励份额是 否已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并就员工持股计划的价格公允性、规范运行情况及其实施是否合法合规出具 明确结论性意见。 三、请说明开展IVD检测试剂盒、测序仪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以及配套技术支持及实验室设计服务等 业务取得资质许可的情况。 四、请说明公司前期通过北京医检所、义乌检验所、 ...
记者手记:航天观礼,放飞少年科学梦
新华社· 2025-05-30 15:29
航天教育实践 - 北京市丰台区教委创新人才发展中心组织4所学校60余名学生现场观看天问二号发射 [1] - 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30名师生参与航天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2] - 现场观礼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太空和科学研究的热情 [2] 航天人才培养 - 天问二号任务设计周期为10年 带队老师期望未来有学生能投身航天事业 [3] - 航天员王亚平"天宫课堂"实验对小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激发航天梦想 [2] - 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培养下一代科技人才 为青少年创造科技实践机会 [3] 航天科技发展 -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 [3] - 现场观礼学生表示实际发射场景比电视转播更壮观 [3] - 航天科技展示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国家航天成就的自豪感 [3]
刚刚,陶哲轩发声:美国数学研究经费“崩盘”,基础科研靠志愿者苦撑
36氪· 2025-05-27 16:57
基础科研经费削减现状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25年基础科学经费削减超50% 2025年预算草案计划继续大幅压缩 [4] - 数学科学领域2023年仅获资助3200万美元 过去十年年均水平为1.13亿美元 同比下降72% [4] - 人均基础数学研究投入从十年平均0.80美元降至不足0.22美元 降幅达73% [4] 经费削减对科研活动影响 - 研究者难以维持基本科研活动 长期项目资源捉襟见肘 创新尝试依赖志愿者支撑 [3][4] - 现有NSF项目仅能勉强维持常规学术活动(暑期研究/邀请讲座/研究生支持) 新课题启动受阻 [4] - 新技术研发项目(如重塑数学研究流程)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 缺乏资金扩展至可持续规模 [4] 基础数学研究的价值链条 - 纯理论探索(如高维空间球体堆叠)虽无直接应用 但为后续技术突破提供方法论基础 [6][7] - 八维/二十四维空间堆叠理论催生Viazovska突破性工作 离散空间研究形成独立分支 [6] - 通信行业无线频谱编码难题的解决 直接借鉴了高维空间球体堆叠的理论成果 [7] 经费削减的长期影响 - 关键技术进步可能被严重延误或无法实现 如开普勒猜想证明耗时400年才完成形式化验证 [6][7] - 年轻科研人才支持体系受损 直接影响下一代创新者培养与国家长期竞争力 [3][7] - 短期经费节省与长期创新能力削弱形成显著矛盾 重大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将退化 [3][7]
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聚焦科技产业前沿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4:04
科技产业前沿发展 - AI产业进入快车道 具身智能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1] - 科技进步带来信息获取便利性提升 但需警惕真实性验证问题 [1]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 - 大模型生命周期包含数据获取 预处理 模型训练 微调和推理五个环节 [1] - 前三个环节依赖科技公司提供算力和存储资源 如阿里 华为 DeepSeek等企业 [1] - 一般单位可基于现有基础模型进行领域适配微调和推理应用 [1] 教育与学科创新 - 社会实践常领先于理论创新 大学需突破单一学科传统局限 [1] - AI时代艺术创作教育需打破传统学科界限 [1] 人形机器人产业 - 年轻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信心将推动技术发展 有望实现理想形态 [1] 基础科学研究 - 光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工具深化微观与宏观认知 [2] - 先进科学装置对国家科技竞争力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2] - 中国需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持续发力 [2]
“‘兴兴’‘靓靓’,我们永远爱你们!”
新华社· 2025-05-18 21:25
大熊猫归国事件 - 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的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 大量民众自发聚集送别 [1] - 两只大熊猫自2014年抵马后成为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成员之一 吸引众多民众前来互动合影 [1] - 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副主席表示大熊猫健康状况良好 感谢前来送别的粉丝 [2] 大熊猫在马来西亚的繁殖情况 - "靓靓"在旅马期间共诞下3只幼崽:"暖暖"(2015)、"谊谊"(2018)、"升谊"(2021) [2] - "暖暖"已于2017年11月回国 "谊谊"和"升谊"于2023年8月返回中国 [2] 中马大熊猫合作展望 - 中马双方即将开展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协议 预计2023年将有一对新大熊猫抵马 [2] - 马来西亚环境部长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与中国在大熊猫保育及科研领域的合作 [3]
因年报虚假记载等行为,深交所向ST华通相关责任人发出监管函
财经网· 2025-05-12 22:28
公司违规行为 - 2018年至2022年年报中商誉有关情况存在虚假记载 [1] - 2020年至2021年年报及业绩承诺完成情况的临时报告中虚构软件著作权转让业务或提前确认收入 [1] - 时任高管王一锋、邵恒、严正山、郦冰洁、周宓、谢斐、黄怡未能履行忠实勤勉义务,导致年报信息不真实 [1] 监管措施 - 深交所对涉事高管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5年,2011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 [2] - 以汽车零配件业务起步,2014年转型互联网游戏产业 [2] - 2019年以298亿元并购盛趣游戏,成为文化传媒板块头部企业 [2] - 主营业务涵盖互联网游戏、汽车零部件制造、人工智能云数据,并涉及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 [2]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12日收盘价8 01元/股,当日涨幅0 12%,总市值597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