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募集资金
搜索文档
翔丰华上半年转亏 2020年上市3募资共13.8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03 14:5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2.8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59万元,上年同期为3824.08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9.72万元,上年同期为2480.77万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亿元,上年同期为6855.12万元 [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 2020年9月1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数量2500万股,发行价格14.69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3.6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24亿元,较原计划少1.76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5.00亿元,全部用于30000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 - 发行费用4374.84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2875.64万元 [1] 2022年定向增发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5,841,741股,发行价格37.66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2.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17亿元 [2] - 募集资金于2022年7月6日到账,经众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2] 2023年可转债发行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8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 [3] - 募集资金总额8.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7.91亿元 [3] - 募集资金于2023年10月16日到账,经众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3] 累计融资情况 - 三次募集资金金额合计13.87亿元 [3]
鼎通科技创历史新高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 A股募资1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5:14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鼎宏骏盛计划通过非公开询价转让方式减持417.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00% [1] - 转让受让方限定为具备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受让股份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1] - 本次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进行 不属于二级市场减持 由中信证券组织实施 [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于7月31日盘中创历史新高 达101.50元 [1] 股权结构 - 出让方鼎宏骏盛为公司控股股东 系实际控制人王成海控制的企业 [1] - 实际控制人王成海 罗宏霞通过鼎宏骏盛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1] - 鼎宏骏盛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超过总股本5% [1] 首次公开发行 - 公司于2020年12月21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发行2129万股 发行价20.07元/股 [2] - IPO募集资金总额4.27亿元 净额3.78亿元 [2]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连接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3.24亿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382万元) [2] - 发行费用4906.97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东莞证券获承销保荐费用3123.66万元 [2] 定向增发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1333.1104万股 募集资金8亿元 [3] - 扣除发行费用1476.07万元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7.85亿元 [3] - 资金于2022年12月8日全部到位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确认 [3] 募资总额 - 公司两次募资累计金额达12.27亿元 [4]
兆龙互连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 2020年上市募资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6
股东减持计划 - 德清兆兴、德清兆信、德清百盛计划减持兆龙互连股份合计不超过2,595,600股,占总股本1% [1] - 德清兆兴拟减持不超过1,457,400股(占总股本0.56%),德清兆信拟减持不超过680,400股(占总股本0.26%),德清百盛拟减持不超过457,800股(占总股本0.18%) [1] - 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 [1] 股东持股情况 - 德清兆兴持有7,350,000股(占总股本2.83%),德清兆信持有3,150,000股(占总股本1.21%),德清百盛持有3,937,500股(占总股本1.52%) [2] - 德清兆兴及德清兆信为员工持股平台,姚金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新股3062.50万股,发行价格13.21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4.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56亿元,较原计划少7196.91万元 [2] - 发行费用4869.91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231.13万元 [3] - 原计划募集资金4.28亿元,用于年产35万公里数据电缆扩产项目(2.05亿元)、年产330万条数据通信高速互连线缆组件项目(8328.49万元)、兆龙连接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950.5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 [2] 定向增发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19,500.00万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高速电缆及连接产品智能制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3] -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周伟峰、俞康泽 [3]
罗曼股份2024年转亏 2021年上市募5.9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9 15:2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49.44%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1.64万元,同比下降20.68% [1]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36.26万元,同比下降22.59% [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2亿元,上年同期为-1.06亿元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12.70% [1]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4.00万元,上年为8053.93万元 [1] - 2024年全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80.72万元,上年为8031.90万元 [1]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08.48万元,上年为1.07亿元 [1] 上市及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4月26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167万股,发行价格27.27元/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9,094.09万元,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52,854.88万元 [2] - 发行费用6,239.21万元,其中承销费用4,800.00万元 [2] - 拟募集资金52,854.88万元用于补充照明工程业务营运资金、研发及设计展示中心项目、城市照明运营维护平台及数据分析中心项目、营销服务及网络建设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 [2] 股东权益分配 - 2022年6月6日发布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总股本86,67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含税) [2]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25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2,002,000.00元,转增21,667,500股 [2] - 分配后总股本增至108,337,500股 [2] 保荐机构 - 上市保荐人(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名"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 - 保荐代表人为王成垒、朱玉峰 [1]
天振股份2024年减亏 2022年上市募19亿国投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15:0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186.07%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24.64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67亿元收窄86.04%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18.10万元,较上年同期-1.31亿元改善25.01%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68.73% [2][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7.2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998.42万元 [2][3]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1月1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3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价63元/股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和最高价均为63元,为该股历史最高价,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4]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8.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7.85亿元,比原计划多募集4.12亿元 [4]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13.73亿元用于两个新型无机材料复合地板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 发行费用共计1.05亿元,其中承销保荐费用8335.8万元 [4] 权益分派 - 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5元(含税),共计1.5亿元 [5] -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16亿股 [5]
和林微纳2024年减亏 2021年上市2募资共10.5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1:32
财务表现 - 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56,901.09万元,同比增长99.13%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0.81万元,较上年-2,093.91万元亏损收窄 [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988.33万元,较上年-3,553.05万元亏损收窄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05.12万元,上年为-1,105.72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877.09万元,同比增长115.95%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654.74万元,上年同期为-541.80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2,472.74万元,上年同期为-616.15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81.92万元,同比增长485.14% [1] 首次公开发行(IPO) - 2021年3月29日科创板上市,发行2000万股,发行价17.71元/股 [1] - IPO募集资金总额3.54亿元,净额3.12亿元 [2] - 实际募集净额比原计划少1530.03万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3.27亿元,用于MEMS精密电子零部件扩产(1.41亿元)、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扩产(7619.65万元)、研发中心建设(1.10亿元) [2] - IPO发行费用4224.25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164.53万元 [2] 定向增发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9,874,453股,发行价70.89元/股 [3] - 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6.999亿元,净额6.895亿元 [3] - 发行费用(不含税)1048.15万元 [3] 融资总额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0.54亿元 [4]
每周股票复盘:中国国航(601111)两次募集资金超200亿,经营状况正常
搜狐财经· 2025-04-05 01:33
公司股价与市值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中国国航报收于7.3元,较上周的7.25元上涨0.69% [1] - 本周3月26日盘中最高价报7.68元,3月24日盘中最低价报7.23元 [1] - 中国国航当前最新总市值1256.29亿元,在航空机场板块市值排名1/12,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03/5140 [1] 公司公告情况 - 中信证券关于中国国航2024年度持续督导报告显示,公司于2023年1月3日和2024年11月20日两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共募集资金总额为209.9999998943亿元,扣除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09.8885821877亿元,且均经过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 [2] - 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未发现公司发生需向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重要事项 [2][3] - 中信证券对中国国航进行2024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结果显示公司依照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经营状况正常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