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06:33
"强脑科技的仿生手是极少数已量产,可以让用户不开颅就能通过神经电信号控制每根手指的假肢。用 户戴上产品后,可以独立地让每根手指活动,完成工作生活中大部分任务。"近日,强脑科技合伙人何 熙昱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9月2日晚间,道氏技术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道氏技术 计划依托在材料领域的多年经验,打造"AI+材料"的平台型企业,与强脑科技在"AI+材料"战略上协 同,进一步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 仿生手为人和机器人赋能 "我们希望用脑机接口技术,让没有手、没有脚的肢残人士,通过仿生义肢拥有更便捷的生活。让没有 手的人能通过仿生义肢抓握物体、没有腿的人穿上仿生义肢站起来行走,甚至做很多运动。"何熙昱锦 表示,"目前,公司已量产的仿生义肢产品能帮助使用者完成抓握物体、书写、演奏等日常操作。" 有强脑科技仿生腿使用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因在小时候帮家里做农活时出现意外导致右腿截 肢,在21岁之前,一直用着传统机械假肢。"这种传统假肢依靠机械结构支撑,当遇到复杂的路况、障 碍物时很容易摔跤。选择了强脑科技的仿生义肢产品后我发现,这款 ...
心玮医疗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 脑机接口预计明年临床试验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1: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实现净利润5094万元人民币 扭亏为盈[2] - 上半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超40%[2] - 整体毛利率回升至近70% 销售和管理费用率下降8个百分点至37%[2] - 预计2025年全年净利润达7000-8000万元人民币[2] - 未来几年计划维持35%收入复合年增长率 利润增长水平保持在50%以上[2] 产品线进展 - 缺血性脑卒中业务活跃植入医院数量同比增长超20% 植入量增长60%[3] - 出血性脑卒中领域新增近200家合作医院 全年预计实现400-500家医院准入[2] - 弹簧圈产品销量实现翻倍增长[2] - 介入通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8% 血管闭合领域市场份额超20%[3] - 国产首款涂层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上市 形成完整动脉瘤治疗解决方案[2] 市场地位 - 缺血产品终端植入金额规模全年预计近7亿元人民币 市场份额10%-12%[3] - 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弹簧圈+辅助支架+密网支架"完整动脉瘤治疗方案的企业[2] - 与矩阵合作推出新一代封堵器 扩大血管闭合领域市场份额[3] 研发管线 - 颈动脉支架处于注册过程 目前仅有进口产品和3家国产在研产品[3] - 颅内药物支架预计2026年底上市 针对年手术量5-10万例的颅内动脉狭窄市场[3] - 介入式脑机接口预计2026年底开启正式临床试验[6] - 脑机接口采用支架电极载体 信号清晰度高于非侵入式 动物植入近一年半信号无衰减[6] 海外拓展 - 海外业务覆盖超30个国家和地区 计划2026年扩展至50个以上[3] - 2025年海外销售规模预计200万美元 未来几年增速50%-100%[3] 行业环境 - 医保政策对创新器械友好 创新产品可通过商保和谈判等多样化支付方式获得支持[4][5] - 集采规则趋于温和 既保证产品降价又保障头部厂家份额[5]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拟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布局脑机接口技术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0:44
投资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获得少数股东权益[1] - 交易目的为借助强脑科技在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经验 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1] - 强脑科技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公司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和智能仿生腿 已获授权专利460余项并通过FDA、CE认证[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4亿元 同比下降11.64%[2] -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增长108.16% 基本每股收益0.32元[2] - 业绩增长主因海外业务拓展、阴极铜产能提升、钴产品毛利率提高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转回[2] 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推动AI+材料协同研发体系建设 7月拟投资设立智算中心加码研发赋能[2] - 智算中心旨在结合材料模拟与AI算法 推动材料研发从经验试错向数据智能转型[3] - 公司与苏州能斯达、芯培森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碳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电子肌肉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应用[3]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三大板块[2] - 主要产品包括石墨烯导电剂、碳纳米管导电剂、三元前驱体、钴盐、铜产品、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2]
道氏技术:香港佳纳拟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格隆汇· 2025-09-02 18:13
投资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获得少数股东权益[1] - 交易需经强脑科技董事会及特定股东审议通过后完成交割[1] 标的公司技术实力 - 强脑科技为全球领先脑机接口技术公司具备稀缺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1] - 核心团队多来自哈佛 MIT等顶尖院校 已获授权专利460余项[1] 产品与市场应用 - 核心产品通过FDA CE等国际认证[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 教育科技 消费健康 人机交互和泛娱乐等多个领域[1]
道氏技术(300409.SZ):香港佳纳拟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格隆汇APP· 2025-09-02 18:12
投资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获得少数股东权益[1] - 交易需经强脑科技董事会及特定股东审议通过后完成交割[1] 标的公司技术实力 - 强脑科技为全球领先脑机接口技术公司具备稀缺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1] - 核心团队多来自哈佛 MIT等顶尖院校已获授权专利460余项[1] 产品与应用领域 - 核心产品通过FDA CE等国际认证[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 教育科技 消费健康 人机交互和泛娱乐等领域[1]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RACA机器人运动意图编解码性能测试方法》推荐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立项的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2 16:47
行业标准制定进展 - 国家药监局确定《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RACA机器人运动意图编解码性能测试方法》推荐性行业标准制订计划 [1][2] - 标准制定流程遵循《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及《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规范》要求 [2] - 标准计划经公开征求意见和组织专家论证后进入公示阶段 公示期为发布之日起7日 [2] 技术领域与产品方向 - 标准针对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聚焦RACA机器人运动意图编解码性能测试方法 [1] - 涉及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具体涵盖运动意图解码性能的测试规范 [1]
瞭望·政策解码 | 从脑出发 驱动未来
新华社· 2025-09-02 09:21
脑机接口产业政策支持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路径和任务[1] - 政策突出数字技术与脑科学深度融合 推动多学科交叉创新 助力神经解码和信号处理等前沿领域突破[3] - 通过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和培育应用场景 破解技术水平和产业自主等短板 引导布局规范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3] 技术研发重点方向 - 攻关植入式电极在不同脑区的适配性难题 开发脑血管介入式等新型形态[1][5] - 推动非植入式电极向低阻抗和薄介质材料升级 探索光磁超声等多模态传感技术融合应用[1][5] - 突破高通道信号采集芯片解决噪声抑制与速率平衡问题 处理芯片实现超低功耗与高速通信协同[5] - 构建兼容多模态数据的编解码算法库 开发可定制交互控制软件 打造专用操作系统[5] 产品开发与应用 - 植入式设备向高密度集成升级 将神经记录传感器与超低功耗芯片一体化设计[6] - 非植入式设备走轻量化和场景化路线 额贴耳贴等形态提升信号采集精度[6] - 推动脑电与肌电眼电等多信号融合大幅提高交互精准度 高精度手术机器人提供临床应用安全保障[6] - 医疗健康领域聚焦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和残障人士康复等刚需 开发精准调控与康复方案[10] 产业发展生态构建 - 培育以领军企业为龙头和中小企业为补充的梯队 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打破技术壁垒[7] - 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和开源社区等载体 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的技术成果高效流动[7] - 引导创新要素向基础好的区域集聚 形成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产业集群[7] -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掌握规则话语权 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规范用户信息使用[7] 重点工程部署 - 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推动实现核心组件自主可控 重点突破高集成度封装技术[8] - 整机精品工程涵盖六大类产品性能跃升 包括感知评估和情绪检测等产品[9] - 应用拓展工程以分领域分阶段策略推动技术落地 优先在工业制造和医疗健康等领域试点[9][10]
全球首个!脑机接口技术获重要突破
齐鲁晚报· 2025-08-29 12:15
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脑机接口应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的临床试验完成 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1] - 采用自主研发的临床脑机接口微电极NeuroDepth实时高精度获取肿瘤边界特征信号 并采用多层次调控与高通量神经信号同步检测仪AIRCAS-128同步采集分析海量神经信号 [1] - 技术突破传统神经电极仅能检测脑表面和浅层的局限 可探测全脑任意区域包括脑表面、浅脑与脑深部 [2] 技术优势 - 可同步检测化学信号如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 为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2] - 为及时发现病灶和精准识别病灶边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用于确定脑肿瘤边界和科学开展手术规划 [2] - 在保护大脑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区的同时实现恶性肿瘤精准切除 [2] 合作机构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联合完成临床试验 [1]
【科技日报】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科技日报· 2025-08-29 08:53
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脑机接口应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的临床试验完成 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1] - 临床试验采用自主研发的临床脑机接口微电极NeuroDepth 通过实时信号检测高精度获取肿瘤边界特征信号 [1] - 采用多层次调控与高通量神经信号同步检测仪AIRCAS-128 可同步采集分析海量神经信号 将原始信号转化为精准病灶导航 [1] 技术优势 - 突破传统神经电极仅能检测脑表面和浅层的局限 可探测全脑任意区域包括脑表面 浅脑与脑深部 [1] - 可同步检测化学信号如多巴胺 谷氨酸等神经递质 为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提供更全面依据 [1] - 技术有助于科学开展手术规划 在精准切除恶性肿瘤的同时保护大脑运动 语言 认知等功能区 [1] 临床应用 - 临床试验针对一位胶质瘤患者开展 通过NeuroDepth实时反馈的单细胞水平神经信号成功精准识别肿瘤边界 [2] - 在最大程度保护功能区的同时完整切除了肿瘤 患者术前因脑肿瘤压迫出现癫痫频发症状 [2] - 本次临床试验成功是脑机接口技术走向临床转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2]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科技日报· 2025-08-29 08:26
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脑机接口应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的临床试验完成 标志着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1] - 采用自主研发的临床脑机接口微电极NeuroDepth实时检测肿瘤边界特征信号 并通过多层次调控与高通量神经信号同步检测仪AIRCAS-128同步采集分析海量神经信号 [1] - 突破传统神经电极仅检测脑表面和浅层局限 可探测全脑任意区域并同步检测多巴胺/谷氨酸等化学信号 为区分肿瘤与正常组织提供全面依据 [1] 临床应用 - 针对胶质瘤患者开展临床试验 通过NeuroDepth实时反馈的单细胞水平神经信号精准识别肿瘤边界 [2] - 在最大程度保护大脑运动/语言/认知功能区的同时实现肿瘤完整切除 [1][2] - 技术有助于科学开展手术规划 推动脑机接口技术走向临床转化与产业化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