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节粮减损
icon
搜索文档
全链条推进节粮减损 端牢中国饭碗——专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
新华社· 2025-10-16 21:05
新华社记者古一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世界粮食日,就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应急保障、节粮减损等公众关心的话题,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 问:目前粮食市场运行情况如何? 全链条推进节粮减损 端牢中国饭碗——专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 答: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当前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全国粮食年产量多年稳定在 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 给、口粮绝对安全。 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粮 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粮食收购事关农民切身利益。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坚持市场化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着力激发市 场购销活力;同时,对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开展政策性收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护种粮农民利 益。 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比"十三五"时期末增加5800万 吨。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和关键节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粮食流通效率不断提升。 农户储粮减损效果更加 ...
粒粒皆辛苦!这组数字,让你吃得更踏实
新华社· 2025-10-16 18:41
10月16日,我们迎来第45个世界粮食日。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一碗"安心饭"背后的底气何在?从"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进程如何?节粮 减损取得哪些成效?一起来了解一下。 ■共护粮丰民安 共护粮車民安\ 致山家和部量新零量调度显示 全国联播收藏过 六回 分程物看 中国 河北省成 s se 亚洲成 0:00 / 0:46 ■向智慧农业加速迈进 ■深耕"无形粮田" "另一打多到出 FER 我国粮食加重损失率 降低至 回。目9分 粮食运输损失率 降低至 四冶房物 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 编导:龙泠宇 包装:张墨琳、热法伊·热合满江 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姜亮、杨进、赵小羽、李爱斌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天府粮仓里走出节粮减损“绿色标杆”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6日 13 版) 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的中央储备粮四川新津直属库有限公司现代化粮仓内,全球首座架空式粮食 气膜仓巍然矗立,智能系统平稳运转,精准调控着粮食储存环境。这家中储粮集团直属粮库,自2009年 成立以来,坚持科技引领,在绿色低碳、节粮减损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新津直属库的成功实践,是贯彻落实"藏粮于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节粮减损的生动缩影。新津直 属库积极应用科技储粮技术,大力推进绿色粮仓建设,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减损降耗的创新路径。通过 持续创新,粮食储备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建成了以"气膜仓+浅圆仓"为主体的现代化高标准仓储设施。 以气膜仓建设为抓手,新津直属库承担建设的全球首座架空式粮食气膜仓荣获2022年"央企十大超级工 程"。该仓型采用"PVDF高分子膜材防水层+聚氨酯保温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一体化仓体结构,配 备"2+2"通风窗口,具备卓越的保温、气密性和防水性能,为粮食低温保鲜提供了有力保障。 气膜仓自投用以来,在控温、保水、气密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其仓壁传热系数较传统浅圆仓降低约 70%,夏季仓温上升显著延缓,有效抑制粮食品质劣变。气膜仓空仓试 ...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5年来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经济日报· 2025-10-16 06:11
粮食生产与安全 - 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并于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较"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 [1] - 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库存充裕市场平稳 [1] 粮食流通保障能力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 [1] - 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特色产业集群知名品牌优质产品竞相涌现 [1] -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节粮减损成效 - 近3年粮食储存运输加工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粮食年产量的2% [2] - 农户储粮损失率约3%较10年前降低了5个百分点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2] - 运输损失率降低至0.8‰粮食加工损失率降低至0.8% [2] 粮食质量与标准体系 - 2021年以来推动制修订粮食领域国家标准100多项行业标准50多项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2] - 基本形成上下联动响应及时信息畅通的检验监测网络体系 [2] 粮食监管与法制建设 - 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成为中国粮食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实施 [3] - 建成粮食购销和储备数字化监管体系实现了各级各类政府储备粮监管信息化全覆盖 [3] - 组织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严肃查处涉粮违法案件 [3]
四川成都—— 天府粮仓里走出节粮减损“绿色标杆”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09
公司技术与设施 - 公司建成了以全球首座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和浅圆仓为主体的现代化高标准仓储设施 [1] - 气膜仓采用PVDF高分子膜材防水层、聚氨酯保温层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层的一体化仓体结构,配备“2+2”通风窗口 [1] - 该气膜仓项目荣获2022年“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1] 技术性能与效益 - 气膜仓的仓壁传热系数较传统浅圆仓降低约70%,夏季仓温上升显著延缓 [2] - 气膜仓空仓试验半衰期达到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要求的6倍,气调作业无须二次补气 [2] - 气膜仓能耗降低30%以上,在空调控温、谷物冷却、冬季通风等作业中平均能耗降低10% [2] 运营成果与影响 - 公司保管损耗从2022年的0.37%显著降至2025年的0.12% [2] - 单座气膜仓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吨 [2] - 公司的实践是贯彻落实“藏粮于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节粮减损的生动缩影 [1]
端牢中国饭碗 共护大国粮仓——写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
新华社· 2025-10-15 22:56
10月16日,我们迎来第45个世界粮食日。 粮安天下。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这背后有对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的忧虑, 有对全球携手共护粮食安全的期许。 作为全球人口大国,中国始终将粮食安全置于治国理政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 这根弦都不能松。"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新程待启。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链条"手拉手"守护好大国粮仓,中国 将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0:00 全链条发力 共护粮丰民安 "多亏有了及时、高效的烘干服务,还帮着售卖,要不然今年损失就大了。"在山东德州平原县恩城镇为农服务中心,恩城镇梁庄村种粮大户吴 光远一边忙着卸玉米,一边对记者说。 正值秋粮收获期,德州雨下得厉害。吴光远今年种了400亩玉米,在政府帮助下抓紧抢收,选择直接烘干售卖。"既省心又放心。"吴光远说, 他已连续三天来送粮,每天都能卖出不少。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恩城镇为农服务中心(2025年10月9日摄)。新华社发(赵祜昊摄) 配备1台大型烘干设备和9个标准化粮仓,日烘干量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沃野“攀高”记
新华社· 2025-10-15 20:1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发展农业高科技、提升全链条高效能管理,正系统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 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 - 安徽省通过成立新农人协会等举措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滁州市新农人协会已有会员500多人,平均年龄45岁 [2][3] - 年轻一代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等正成长为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的排头兵,全国已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现有经营性服务主体110多万个 [3][4]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提供托管服务、建设加工生产线等方式,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增收的转变,提升专业种粮能力 [2][3] 农业科技应用与增产 - 黑龙江省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五良融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9% [6][7] - 生物育种技术显著提升单产,如北大荒集团引龙河农场大豆品种佳豆55平均亩产超400斤,较往年最好亩产300多斤有大幅提升 [6] - 国家层面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科技正贯穿种粮全周期以助力增产 [7] 全链条节粮减损高效能管理 - 湖南省通过改进机收作业标准,如要求收割机冲到头、倒三次,将压稻率从3%降低到1%以下,合作社服务4000亩地即可机收减损稻谷超过20万斤 [8][9] - 升级仓储技术可实现显著减损,如新型粮仓监测与处理系统可再减损约5%,气膜粮仓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比传统仓型预计节约30%以上 [11]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高效能减损技术正从田间到粮仓全面应用 [12]
仓廪实百姓安·透过鲜活数据看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 餐桌更丰富
央视网· 2025-10-15 10:54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5年来,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 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从设施条件看,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比"十三五"末增加5800万吨。高 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从产业发展看,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 程,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与此同时,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可用的调控资源更加充足,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也不断提升。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持续 保障15天以上市场供应量,其他城市也保有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介绍,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由4.3万家增加到5.9万家。依托这些网点,成品粮油应 急日供应能力由106万吨增加到167万吨,增长57%。我们的应急保障能力是非常强的,可以让我们的老百姓放心。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节粮减损成效显著——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
新华网· 2025-10-14 22:1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 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 长刘焕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钱毅、副局长秦玉云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粮食市场供应充足,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 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介绍,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粮食 ...
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节粮减损成效显著——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
新华社· 2025-10-14 21:33
新华社记者古一平、韩佳诺、王悦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 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题: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节粮减损成效显著——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 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粮 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市场供应充足,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 量比"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 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从设施条件看,深入推进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比"十 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 从产业发展看,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产业强、供给优,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 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