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

搜索文档
虚增利润3000万!这家上市公司又因财务造假被查
第一财经· 2025-07-29 23:45
公司财务造假及监管处罚 - 公司因隐瞒关联交易、财务资助及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开盘股价一字跌停至4.45元/股(跌幅9.92%)[1] - 2024年12月因未披露子公司福米科技1.4亿元关联交易及7.95亿元财务资助被监管处罚,导致2022-2023年合计虚增利润超千万元[3] - 财务造假手段包括提前确认子公司处置收益虚增利润6111.63万元,以及在建工程核算错误虚增2022-2023年利润2958.28万元[3] - 追溯调整12份财报后,2021年货币资金调减3.6亿元,2021-2023年净利润累计调减1878.07万元,2024年一季度由盈转亏(亏损424.12万元)[4] 经营业绩持续恶化 - 2018-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七年亏损,累计亏损34.92亿元,2024年上半年预计再亏5500万-7500万元[1][4] - 2018年因并购后遗症业绩暴雷,营收同比下降16.67%,净利润亏损17.42亿元(同比降1117.36%),主要因润兴租赁投资亏损1.34亿元及计提减值11.81亿元[7][8] - 2023年以4.33亿元收购新东网科技,但2024年仍通过低价(2000万元)出售子公司北京慧通试图止损[7][9] 业务转型与资产处置 - 上市初期主营RFID产品,2013年起通过并购涉足第三方支付、融资租赁及卫星运营,2015-2016年累计投入超10亿元收购卡友支付、德晟租赁及润兴租赁股权[7] - 2018年后陆续剥离类金融资产,出售润兴租赁和卡友支付股权,但业务调整导致2024年上半年电视机主板业务毛利率下滑及处置子公司产生非经常性损益[9] - 子公司福米科技仍处产能拓展期,固定资产摊销压力大,尚未实现经营性盈利[4]
上市首年财务造假公司火线接班:老爸获刑,学霸女儿接替
搜狐财经· 2025-07-29 23:19
公司接班情况 - 力源科技实控人沈万中因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30万元,导致其突然辞去董事长及董事职务 [1][3] - 沈万中女儿沈家雯在到任公司仅2个月后接替父亲职务,被提名为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1][12] - 沈万中仍为公司实控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806.2万股,占总股本32.10% [10] 接班人背景 - 沈家雯为90后,拥有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应用数学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曾任职汇添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 [12] - 沈家雯于2025年5月加入力源科技任董事长助理,7月被提名接任董事 [12] 案件细节 - 沈万中案件由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书编号为(2025)沪02刑初3号,可能为终审或当事人服判 [3][7] - 案件涉及《刑法》第161条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具体行为未披露,但公司2021年曾因提前确认11个水处理项目进度虚增营收和利润被行政处罚 [13][15] 公司历史问题 - 力源科技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首年即因财务造假被浙江证监局处罚,2023年1月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13][15] - 2022-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沈万中案件加剧经营不确定性 [16] 行业监管动态 - 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强调对财务造假等行为"应立尽立、应移尽移" [15] - 2021年10月最高检、公安部、证监会联合查处19起证券违法案件,包括"獐子岛"违规披露案 [15]
这四家公司被立案调查,早有“苗头”!
IPO日报· 2025-07-28 18:41
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 - 中国证监会对*ST沐邦、*ST万方、瑞贝卡、太原重工等上市公司采取立案调查措施 [1] - *ST沐邦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 [1][3] - 太原重工、瑞贝卡、*ST万方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5] -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体现从严监管决心 [1] *ST沐邦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6亿元 [3]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价格战升级,行业竞争剧烈 [3] - 公司存在四大违规行为:财务信息不准确、违规使用募集资金、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年报存在多处错误 [3] -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4605.63万元,其他关联方占用余额3526.25万元 [3] - 江西证监局对*ST沐邦及相关高管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4] 太原重工违规详情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轨道交通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 [6]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892.09万元、-1664.35万元、2802.47万元 [6] - 上交所对太原重工及时任董事会秘书予以监管警示 [6] - 违规行为包括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和关联交易事项进展 [6] 瑞贝卡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7] - 河南证监局指出公司五大问题: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 [7] - 河南证监局对瑞贝卡及相关责任人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7] *ST万方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农业和军工业务 [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5.1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460.13万元 [8] - 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为22751.38万元,低于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8]
沐邦高科财务造假被立案:2.28亿资金缺口背后的资本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7-28 17:29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等违法行为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 [1] - 违规行为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募集资金违规使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 [1] - 公司连续两次发布《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反映出此前披露的相关报告财务信息不准确 [2]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6项公告文件存在多处错误,暴露出内部治理的严重缺陷 [2]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在2022年以9.8亿元收购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切入光伏赛道 [2] - 豪安能源原股东承诺2022-2025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亿、1.6亿、1.8亿和2.0亿元 [2] - 2024年实际业绩未达承诺,触发了对赌协议中的9.8亿元全额补偿条款 [2] 资金违规使用 - 2024年2月至2025年4月,公司通过预付货款、工程款将募集资金转入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账户 [3] - 资金以"往来款"形式回流用于偿还借款等非募投项目,构成违规使用 [3] - 截至2025年7月,公司累计被司法划扣募集资金超2.27亿元、账户冻结资金2686.27万元 [3] 监管处罚 - 公司及其实控人廖志远、财务总监汤晓春等责任人已被江西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4] - 若财务造假坐实,公司可能面临最高1000万元罚款 [4] - 实控人或被处以500万元至1000万元罚款,并可能涉及市场禁入甚至刑事责任 [4] 行业警示 - 跨界并购不是"灵丹妙药",财务造假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4] - 公司曾以"玩具+光伏"双主业为卖点的跨界企业 [1]
证监会对多家上市公司集中立案,监管风暴再次剑指市场乱象
搜狐财经· 2025-07-28 16:32
资本市场严监管信号 - 监管覆盖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类型,包括转型企业、行业龙头和退市边缘公司,靶向性特征显著 [1] - 集中立案触及市场普遍存在的合规痛点,反映监管趋严态势 [1] *ST沐邦案例 - 公司前身为邦宝益智,2021年转型光伏行业,主营光伏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研发生产 [3] - 2024年净利润为负且扣除无关收入后营收仅2.77亿元,低于主板退市红线3亿元 [3] - 存在重大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涉及营业收入、利润等核心指标系统性失真 [3] -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4605.63万元,其他关联方占用3526.25万元 [3] 瑞贝卡案例 - 全球假发制品行业领军企业,产品远销美欧非 [4] -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具体原因未披露 [4] - 2024年净利润亏损1.18亿元,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5] - 存在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多项违规 [6] *ST万方案例 - 公司1996年上市,曾涉足农业、军工、土地开发、医疗信息化等多领域 [7] - 控股股东18.7%股权被司法冻结且将拍卖,控制权可能变更 [7] - 在股权拍卖进程、潜在受让方背景等关键信息披露上不及时、不充分 [7] 监管政策与市场影响 - 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加大退市力度,细化四类退市标准 [8] - 2024年证监会办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128起,罚没金额51.37亿元 [8] - 2025年因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企业已达9家 [8] - 监管常态化、透明化将降低信息不对称,引导资源向合规企业集中 [10]
虚增逾百亿利润 康得退近500件诉讼缠身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4
公司退市进程 - 5月28日为康得退最后一个退市整理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将被摘牌 [1][2] - 截至5月27日收盘,公司市值仅剩7.44亿元,2017年11月市值曾近千亿元 [1][2] - 公司因同时触及重大违法类及财务类终止上市情形被强制退市,系退市新规后首例重大违法退市案例 [2][3] 财务造假细节 - 2015-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合计虚增利润115.3亿元 [4][5] - 分年度虚增利润总额:2015年22.43亿元、2016年29.43亿元、2017年39.08亿元、2018年24.36亿元 [5] - 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营收,并虚构采购、研发费用等虚增成本 [5] - 2018年三季报财务真实性受质疑后,证监会立案调查,2020年公安部门以违规披露罪移送检察院 [4] 历史经营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10年上市,主营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等,曾为材料领域龙头企业 [4] - 2017年股价达26.71元/股,入选《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 [4] - 2019年因无力偿还15亿元短期融资券暴露财务危机 [4] 退市后遗留问题 - 截至4月21日,公司未结诉讼案件472起,涉及金额117.37亿元 [6][7] - 诉讼类型包括债券交易纠纷(59件涉案超5000万元)、劳动纠纷(128件)等 [7] - 2023年一季度营收3.41亿元,归属净利润亏损2.79亿元(同比扩大30.54%),主因担保损失及诉讼赔偿增加 [7]
针对“前员工”网上爆料,华熙生物回应:早有调查结论
第一财经· 2025-07-27 11:59
华熙生物财务造假指控事件 - 一名自称华熙生物前员工的人士指控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涉嫌财务造假,包括隐瞒代持锦州银行3000万股、欺诈发行债券及虚构2017年营业收入等 [1] - 华熙生物回应称该指控在2019年IPO审核期间已核查并认定不实,招股书中已披露相关内容 [1][2] - 该李姓人士曾任华熙昕宇市场部总监18个月,公司指控其2018年涉嫌职务侵占900万元券商支付款,已报案并进入司法程序 [1] 华熙昕宇可交换债发行问题 - 华熙昕宇2017年发行可交换债时提交的半年报中成本费用披露不准确,因部分协议在下半年终止执行并冲回相关成本费用 [2] - 北京证监局2020年对华熙昕宇出具警示函,认定其违反《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 [2] - 公司解释已按实际利润预缴企业所得税并完成汇算清缴 [2] 锦州银行股份代持争议 - 指控称华熙昕宇在锦州银行2015年港股IPO时隐瞒代持3000万股事实 [1][3] - 招股书披露华熙昕宇2009年出资1亿元认购5000万股,其中3000万股为代持,2017年已全部转让并解除代持 [3] - 公司辩称作为持股低于5%的小股东,不属于境外上市信息披露义务人 [3] 关联方代持纠纷诉讼 - 华熙国际与许新升因五棵松项目转让款6000万元抵作锦州银行出资款产生争议 [5] - 双方2009年约定由华熙昕宇代持黑天鹅创投3000万股锦州银行股份 [5] - 法院未支持许新升要求支付6000万元转让补偿费的诉讼请求 [5]
针对“前员工”网上爆料,华熙生物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7-27 11:46
华熙生物财务造假指控事件 - 一名自称华熙生物前员工的人士指控公司及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涉嫌财务造假,包括隐瞒代持锦州银行3000万股、欺诈发行债券及虚构2017年营业收入等 [1] - 华熙生物回应称该人士曾因骗取券商900万元涉职务侵占被立案侦查,并已发布声明驳斥不实信息 [1] - 举报人李某称华熙生物声明未反驳其财务造假指控,并称职务侵占说法系诬陷,举报动机为揭露公司隐瞒行为 [1] 华熙昕宇债券发行问题 - 华熙昕宇2017年发行可交换债时提交的半年报中成本费用披露不准确,后因业务调整冲回部分费用,已按规定预缴并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 [2] - 北京证监局2020年对华熙昕宇出具警示函,认定其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中成本费用不准确 [3] - 举报人称该警示函系其向证监会提供部分证据所致 [4] 锦州银行股份代持争议 - 举报人指控华熙昕宇在锦州银行2015年IPO时隐瞒代持3000万股事实并向香港监管机构作出虚假承诺 [4] - 招股书显示华熙昕宇2009年出资1亿元认购某公司5000万股,其中3000万股系代持,2017年已全部转让并解除代持关系 [4] - 华熙生物称代持方作为持股低于5%的小股东,不属于境外上市信息披露义务人 [4] 代持纠纷诉讼背景 - 华熙昕宇与黑天鹅创投2009年签署协议代持锦州银行3000万股,相关6000万元出资款涉及五棵松项目转让补偿费争议 [5] - 许新升起诉华熙国际要求支付6000万元转让费及利息未获法院支持,裁判文书网披露了该代持纠纷 [5]
天雷滚滚,16万股民踩雷!五家上市公司深夜被立案,股东难眠
搜狐财经· 2025-07-27 05:42
五家上市公司集体暴雷事件 - 五家上市公司(三丰智能、ST万方、瑞贝卡、太原重工、ST沐邦)因财务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及16.86万散户投资者 [1] - 2024年A股市场已有94起立案案例,其中超过55%涉及信息披露违规,医药、化工、机械行业成为重灾区 [1] 各公司财务问题详情 瑞贝卡 - 连续四年隐瞒关联方资金占用,2024年亏损1.17亿元未及时披露 [1] - 公司市值42亿元,拥有7.38万名股东,立案前一日股价还上涨1% [1] ST万方 - 业绩预告从1月份盈利2000万元变为4月份亏损500万元 [2] - 年报营收不足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涉及3.33万股东 [2] - 大股东29%股权司法拍卖临时撤回,公司控制权出现混乱 [2] 三丰智能 - 董事陈巍突遭"管护"(监察法新增强制措施,最长可持续10天) [2] - 第三大股东同步被查,暴露公司内控漏洞 [2] 太原重工与ST沐邦 - 太原重工控股股东紧急抛出8000万元增持计划稳定股价 [4] - ST沐邦因年报涉嫌财务造假面临退市风险 [4] 立案股市场表现 - ST东通因信披违规被立案后股价腰斩,7万名股东人均亏损超10万元 [5] - 金力泰被立案前利用业绩大增消息诱多,随后遭遇两个20%跌停板,2.35万散户被套 [5] - 今年已有ST苏吴等7家公司出现"双杀立案"(公司和实际控制人双双被查) [5] 监管政策变化 - 新《证券法》将个人信披违规罚款上限提高至1000万元 [6] - 造假金额超过5亿元将直接面临退市 [6] - 医药行业成为监管重点,迈威生物、三博脑科等十余家药企今年被查 [6]
前员工45万字披露财务造假内幕?华熙生物回应:已报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6 21:41
华熙生物涉嫌财务造假事件 - 自称前高管"David"在境外网站发文指控华熙生物存在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声称已撰写45万字、58章的《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但仅公布目录和摘要 [1] - 华熙生物发布官方声明称网络信息纯属捏造 经核实发布者为前员工李某 其曾通过注册第三方公司骗取900万元券商款项 事件已移交司法机关 [1] - 李某在道歉信中承认在发债过程中因法律意识淡薄设立空壳公司获取奖金 出现严重违规违纪问题 [2] - 华熙生物强调指控内容涉嫌诽谤犯罪 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2] 其他行业动态 - 温州某地产企业面临项目停摆和债务问题 规模曾达千亿级别 [5] - 科创债ETF产品近期受到资金热捧 [5] - 行业预测显示今年国内光伏需求有望创历史新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