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转移
icon
搜索文档
情况不妙,长和港口交易生变,李嘉诚疑转移资产?官方三部门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4-02 19:18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集团港口交易未成功且传出转移资产消息,引发股价震荡和公众质疑,官方对此表示反对,集团面临信任危机,而盈科拓展发展前景较好,长和集团可考虑将核心业务转移给盈科拓展以挽回局面 [1][3][15] 长和集团业务与事件 - 长和集团主要经营基建、港口、零售、电讯等业务,电讯业务是核心业务之一,2024年贡献19%营业额 [3] - 媒体报道长和集团可能拆分全球电信资产及业务,若属实可视为谋求退路,该业务资产估值1000亿 - 1500亿左右 [3][5] - 3月31日港股开盘长和股价下跌3.54%,集团董事会公告未对全球电信业务做交易决定 [7] - 截至2024年6月,港澳地区长和电讯用户超430万,民众信任度降低会打击集团 [9] - 长和集团港口交易受质疑,官方希望其慎重选择,外交部反对利用经济胁迫侵害他国利益行为,调查期间交易难进行 [11][13] 盈科拓展情况 - 盈科拓展业务运行独立,不依附长和集团,李泽楷倾向投资内地市场,未来将继续积极投资 [17] - 3月24日李泽楷受邀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盈科拓展发展前景好于长和集团 [19] 建议与展望 - 盈科拓展未来可能与长和集团达成电讯业务合作或收购,长和集团可将核心业务转移给盈科拓展,保证业务在李氏家族内流转并重新获民众信任 [21]
长和拆分全球电信业务,李嘉诚还没死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集团拟拆分全球电讯业务资产及运营相关业务,或前往英国伦敦上市,这可能是为“港口交易”铺垫,目的是确保家族利益最大化,体现出其只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的立场 [2][6][10] 分组1:长和集团资产拆分情况 - 长和集团可能交易或拆分上市全球电讯业务的资产和运营相关业务,但董事会还未做决定 [2] - 李泽楷旗下电信业务将全面拆分,准备前往英国伦敦上市 [2] 分组2:电信业务拆分上市原因 - 长和旗下电信业务主要市场在欧洲六国,资产也位于欧洲,英国伦敦是合适的上市地点 [4] - 为规避中美战略博弈风险,相互拆分资产两边押注,保证资产安全 [4] - 为“港口交易”铺垫,即便因“港口交易”遭大陆处罚,也能保留部分资产 [6] 分组3:李嘉诚商业行为特点 - 李嘉诚在大陆房地产市场主打“囤地”,高价套现,不在乎国家和城市发展,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8][10] - 李嘉诚坚持家族利益大于国家利益,在“港口交易”和拆分电信资产等事件上均体现这一立场 [6][10]
金圆股份51岁实控人离婚“净身出户” 妻子获市值4.2亿股份被指转移资产
长江商报· 2025-03-24 15:08
公司控制权变动 - 实际控制人赵辉通过协议离婚方式将全部直接及间接持股转移至妻子潘颖名下 包括直接持有的6613.7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8.505%)及通过金圆控股7.67%股权间接持有的股份 [1][3] - 权益变动后赵辉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及金圆控股股权 实际控制人由赵璧生、赵辉变更为赵璧生一人 [3] - 按3月21日收盘价4.96元/股计算 潘颖所获股份市值达4.24亿元 [2][4] 监管调查与合规问题 - 公司及赵辉于2024年11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5] - 2023年10月至12月期间赵辉组织资金流转 以支付货款名义将公司4.07亿元资金转至供应商(占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8.36%) 最终流入控股股东金圆控股用于偿还往来款 [6] - 该行为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公司迟至2024年4月19日才披露相关情况 赵辉及财务负责人方光泉于2025年1月被吉林监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6][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2-2023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2年56.10亿元(同比-36.60%) 2023年28.44亿元(同比-49.31%) [10]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5.31亿元 2023年-7.57亿元 2024年预计亏损2.9-3.5亿元 累计亏损额达15.78-16.38亿元 [10][11] - 2024年预计净利润盈利4000-6000万元 主要源于公司对资产进行减值准备 [12] 业务转型历程 - 公司原以水泥建材业务为主 2015年起启动环保战略转型 2016年全面推行环保业务 2019年拓展资源化综合利用 2020年开展有色金属高纯材料及钴镍深加工业务 [8] - 2021年进军新能源材料领域 聚焦锂资源产业链 现主营建材、环保及新能源材料三大板块 已退出水泥建材行业 [8][9] 股权质押状况 - 截至2025年1月 控股股东金圆控股69.39%持股处于质押状态 赵辉所持股份(权益变动前)38.18%处于质押状态 [7]
恒大关联人转移的资产,被一点点挖出来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3-14 20:57
恒大系案件进展 - 最高检指导广东、北京检察机关对"恒大系"案件42人审核起诉,审查重点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规披露财务信息、挪用资金等 [4][5] - 涉案人员可能包括许家印、夏海钧、潘大荣、丁玉梅、许腾鹤等,部分被采取强制措施或已离境 [5] - 许家印自2023年9月被采取强制措施后转移至深圳特别拘留所,仍通过信件参与公司事务 [6] 恒大债务与清盘动态 - 恒大汽车称因经营困难难引入战投,连审计费用都难以支付 [6] - 香港高等法院对恒大境外融资平台天基控股下达清盘令,涉及债务约370亿元人民币 [8] - 中国恒大清盘令发布近一年,债权人未获任何收益,美国橡树资本正追踪恒大离岸资产 [9] 丁玉梅资产状况 - 丁玉梅申请明确全球资产冻结禁制令义务,禁制令覆盖56个英联邦国家,涉及追回约60亿美元分红及酬金 [13][14] - 清算人指控丁玉梅未完整申报财产,披露其全球房产总值2.85亿美元、英国账户超400万美元、瑞士银行资产5.7亿美元等,估算总资产至少180亿人民币 [15][16] - 丁玉梅向法院追讨许家印父子欠款330亿港元,被法律界视为"技术性讨债" [20] 高管资产转移与追责 - 夏海钧在恒大暴雷前套现1.16亿港元,并通过离岸公司减持套现15.6亿港元 [25][26] - 夏海钧名下仅剩广州增城估值28万元农房,香港豪宅及深圳公寓已转移至他人名下 [27] - 证监会2024年对夏海钧罚款1500万元,但其辩称对公司财务不知情 [28][29] 许家印家族资产动向 - 许家印被多地法院限制高消费,坊间推测部分资产已转移至丁玉梅 [10] - 许腾鹤曾负责恒大财富,2023年9月被带走调查 [19] - 许智健在加拿大依靠23亿家庭信托基金生活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