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轨道交通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轨道交通建设 假期热刷进度
四川日报· 2025-10-05 09:36
项目建设进展 -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已有4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其中3座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全线盾构累计掘进进度占总量的93.1% [1] - 18号线三期全线5个工区14个工点全部正常施工 假期有600余名作业人员和150余名管理人员在岗 [1] - 市域铁路成德线凤台三路站主体结构已完成98% 该线已有8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1] - 市域铁路成眉线已有9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全线盾构累计掘进进度占总量的93% 眉山段盾构区间全部洞通 [2] 具体工程节点 - 成德线凤台三路站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为冲刺节后封顶 假期有12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 [1] - 成眉线秦皇寺站至官塘站盾构区间右线隧道已完成1公里轨道铺设 铺轨及机电装修作业已陆续进场 [2]
上海轨交22号线(崇明线)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新华社· 2025-09-30 13:57
项目进展 - 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全线车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最后一块车站顶板浇筑完工 [1] - 线路全长约43公里,共设8座车站 [1] 工程与技术特点 - 线路为上海首条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线路 [1] - 工程克服了超长越江区间隧道掘进、江底高水压和复杂地层等一系列挑战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线路通车后将强化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效应 [1] - 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天津地铁7号线南段开通初期运营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6:47
项目开通概况 - 天津地铁7号线南段于9月28日开通初期运营,线路从赛达路站至鼓楼站 [1] - 此次开通使天津轨道运营线路总数增至12条 [1] 线路具体信息 - 7号线南段共设15座车站,横跨西青区、南开区、河西区、和平区4个行政区 [3] - 线路串联医院、高校、商圈、景点等核心区域 [3] - 采用标准A型地铁列车,总长140米,最高时速80公里,载客能力较B型车提升约25% [3] - 初期运营期间,赛达路站首末班车时间为6:00和22:30,鼓楼站首末班车时间为6:17和23:07 [3] 网络连接与换乘 - 线路开通后与天津地铁1、2、3、5、6、10、11号线实现换乘 [3] - 设有3座站外换乘车站:肿瘤医院站与5、6号线换乘,天塔站与3号线换乘,海光寺站与1号线换乘 [3] 行业影响与未来发展 - 该线路强化了轨道路网布局,助力轨道网络网格化形成,方便市民公共交通出行 [1] - 行业主管部门将继续跟进其他在建线路建设进程,以进一步织密天津轨道交通线网 [4]
通用电梯:签约4850万元上海市轨道交通19号线工程项目合同
新浪财经· 2025-09-26 18:34
合同签署 - 控股子公司上海云视智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达驰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签订上海市轨道交通19号线工程非电信管线搬迁及复位工程施工项目合同 [1] - 合同总价为人民币4850万元 [1] - 合同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9.13% [1] 项目执行 - 合同工期为360天 [1] - 计划开工日期为2025年9月29日 [1] - 计划完工日期为2026年9月28日 [1] 业绩影响 - 合同顺利履行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及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杭州地铁18号线“时代1号”盾构机始发
环球网· 2025-09-18 19:53
项目进展 - 杭州地铁18号线时代大道站至闻堰站区间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 "时代1号"盾构机顺利始发 [1] - 该区间全长1928米 主要穿越富水量大的淤泥质黏土层 [1] - 施工团队通过优化刀盘配置和预设掘进参数等措施提升施工可靠性 [1] 项目意义 - 杭州地铁18号线是杭州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南北向快线 [1] - 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方便居民出行 [1]
两条地铁线路同日开通,成都轨道交通突破700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9-17 21:01
成都轨道交通里程现状 - 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于9月17日因17号线二期和10号线三期开通而正式突破700公里 [1] - 17号线二期和10号线三期长度分别为24.8公里和5.87公里 [1] - 截至2025年8月,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634.2公里 [1] - 到2025年底,成都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将超过700公里,与广州共同成为“700+”公里城市,仅次于北京(879公里)和上海(871公里) [1] 成都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 2025年计划开通运营的线路包括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合计总长87.5公里 [1] - 成都正在实施2019年获批的第四期建设规划,规划期为2019-2024年,包含8个项目,目前进入收官阶段 [2] - 成都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已于2024年获批,部分线路如12号线一期(长33.83公里,设站27座)已启动前期工作 [2] 成都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 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在2020年劲增200多公里,突破500公里 [2] - 2023年,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 [2] - 2025年,预计总运营里程将突破700公里,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2]
北京地铁18号线空载试运行,有望年底开通,线路走向首次明确
新京报· 2025-09-05 09:32
项目进展 - 地铁18号线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 计划年底开通试运营 [1] - 已完成轨通 电通 传输通 无线通及冷热滑试验等节点工作 [1] - 空载试运行周期不少于3个月 为开通奠定基础 [1][4] 线路规划 - 线路为东西向骨干线路 横跨海淀昌平两区 全长20.8公里 [1][3] - 西起马连洼站(换乘16号线) 东至天通苑东站(换乘17号线) [1] - 原为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组成部分 现独立命名为18号线以提升识别度 [3] 技术特征 - 采用北京最轻的4动2拖6B编组列车 车辆比13号线轻12吨 [3] - 最大载客量2016人 最高运行速度80km/h 大幅降低耗电量 [3] - 客室顶板高度提升100毫米 空调采用双向端出风设计提升送风均匀性 [3] - 国内首次批量使用碳纤维电加热客室座椅 [3] - 北京首次采用带电热玻璃和刮雨器的前端逃生门提升驾驶安全 [3] 社会效益 - 加强海淀北部居住区 回天地区与中关村软件园 北清路就业区的交通联系 [4] - 大幅缩短区域通行时间 完善北部轨道交通网络 [4] - 提升整体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与通勤效率 [3][4]
行业红利叠加内生发力,今创集团中报净利创同期新高,现金流三位数高增
证券之星· 2025-09-01 11:4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49.29%至3.67亿元 创上市以来半年度最佳业绩 [1][2] - 营收同比上升28.04%至25.12亿元 扣非净利润同比上升194.6%至4.09亿元 [2] - 连续三期中报实现营收净利双增: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速0.79% 归母净利润增速46.45%;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速12.99% 归母净利润增速25.7% [3]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增885.24%至1.93亿元 由负转正 [5]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 持续创历史新高 [2] - "十四五"规划目标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 高铁达5万公里 [3] - 2025年上半年投产新线301公里 全年计划投产新线2600公里以上 将集中在下半年完成 [3] 业务战略与运营优化 - 聚焦高铁动车配套业务交付放量与产品结构优化 整体毛利率同比上升 [1][2] - 构建SCM客户平台实现订单实时获取与库存同步 提升订单响应效率与准时交付能力 [4] - 在国内20多个城市设立生产服务公司及物流仓储 形成属地化快捷服务优势 [4] - 清理印度3C等不良业务资产 注销低效项目子公司 优化资源配置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参与CR450高铁动车组零部件研发与生产 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省级技术中心 [6] - 推进16项研发课题 重点攻克门系统关键技术 推出升降式高铁站台门等新品 [6] - 新增有效专利36项(含发明专利12项) 累计有效专利达671项(含发明专利153项) [6] - 具备一站式设计总包服务能力 拥有专业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控制及设备制造团队 [7] 股东回报与市场表现 -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 合计派发1.18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31.99% [3] - 年内股价涨幅超63% 市场表现亮眼 [1][7]
华自科技:公司已成功参与长沙地铁,磁悬浮及沪昆高铁部分标段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6:2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核心优势聚焦于智能控制设备及系统[2] - 在轨道交通领域可提供环控电控柜、智能配电柜及监控系统等全套解决方案[2] 公司项目经验 - 已成功参与长沙地铁、磁悬浮及沪昆高铁部分标段建设[2] 投资者关注领域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参与铁路建设、在新疆业务情况及川藏铁路参与能力[2]
深铁集团上半年营收超7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南方都市报· 2025-08-23 10: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84亿元 同比减少21.67%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33.61亿元 亏损额同比收窄4.32亿元 [1] - 总资产7932.32亿元 总负债4796.2亿元 资产负债率60.46% 同比略升 [1] 地铁运营业务 - 地铁及铁路运营收入55.92亿元 同比增长16.34% [3] - 运营成本68.6亿元 同比增长13.66% 收入成本缺口12.68亿元 [3] - 毛利率提升2.89个百分点 [3] - 日均客运量880.92万人次 客流强度连续19个月居全国超大城市之首 [5] 站城一体化开发业务 - 房地产收入16.25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63% 收入占比降至22.3% [3] - 业务成本8.39亿元 同比下降69.9% [3] - 毛利率48.38% 同比提升11.84个百分点 [3] - 历史收入占比显示结构性变化:2021-2023年占比均超50% 2024年降至37.36% [3] 建设与投资进展 - 在建轨道交通里程598.7公里 含208个开工工点 [5] - 盾构掘进累计231.6公里 四期五期共17条地铁线路推进中 [5] - 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2.82亿元 同比增长34% [6] - 5条新线(段)计划年内开通 [5] 多元化业务拓展 - 地产业务完成认购销售55.26亿元 交付房屋1121套面积18.85万平方米 [6] - 商业项目"深圳之眼"实现销售额与客流量双增长 [6] - 境外服务里程增至208.4公里 拓展轨道+物流/仓储等多场景模式 [6] - 酒店业务获国际白金管家联盟加盟及行业奖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