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推出台风风险地图及巨灾模型,首创行业5大物资应急仓
 华夏时报· 2025-10-13 22:5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正式推出“平安台风风险地图”及“平安台风巨灾模型”两款AI工具,为台风灾害的科学防控提供支持 [2] - “平安台风风险地图”由台风风力危险性、暴雨危险性和综合危险性三类数字化地图组成,基于历史数据和AI模型算法,实现公里级模拟精度,能精准量化风险并为核保决策提供依据 [2] - “平安台风巨灾模型”利用台风随机事件集及公司历史承保理赔数据,可量化预估台风巨灾发生概率及损失区间,为巨灾保险定价提供支持 [2] - 公司正在全国建立5大应急物资仓,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海南地区,提供30余种应急物资,实现覆盖“灾前-灾中-灾后”的全流程服务闭环,为国内财险行业首创 [3]   科技赋能与运营成果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鹰眼系统”累计预警25.9万场灾害,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 [2] - 公司推出鹰眼海外版(EagleX),成为国内首家直保公司推出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 [2] - 在灾中响应方面,全国5大物资仓能够实现配送次日达,满足紧急需求,重大灾害100%响应 [3]   行业合作与知识体系建设 - 公司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气象中心等13家专业单位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科普读物,旨在构建“科学认知-监测预警-实战应对-风险保障”四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4] - 该指南以2024年海南应对台风“摩羯”和珠海市防灾规划为范本,提炼可复制的“城市防台风经验”,并为家庭、酒店等不同场景提供具体风险排查与减量措施 [4] - 公司旗下分公司与海南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数据融合共享、联合创新发展等模式,共同推动气象领域协同发展 [5]   社会责任与能力建设 - 公司组织志愿者组成应急救援队,遵循“统一调度、属地管理、分支联动、协同作战”原则,承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 - 本次活动是公司“风险减量+公益”系列主题行动之一,公司持续深化应急管理“1+N”政企协作模式,已先后发布多部科普丛书并启动基层应急能力专项提升行动 [6] - 公司表示将持续发挥“保险+科技+服务”优势,深入开展“风险减量+公益”行动,积极参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
 中国平安推出台风风险地图及巨灾模型 联合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
 财经网· 2025-10-13 21:13
 公司举措 - 公司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及海南省气象局、地震局、教育厅共同主办发布会并推出行业首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流程的服务 [1] - 公司正式推出“平安台风风险地图”及“平安台风巨灾模型”为台风灾害科学防控提供创新的AI工具 [2] - 公司正在全国建立首创行业的5大应急物资仓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海南等地区实现重大灾害100%响应和配送次日达 [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鹰眼系统”累计预警25.9万场灾害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并推出国内首家直保公司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鹰眼海外版(EagleX) [2] - 公司旗下分公司与海南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数据融合共享和联合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气象领域协同发展 [5] - 公司持续深化应急管理“1+N”政企协作模式并开展“风险减量+公益”系列主题行动积极参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   行业合作与知识建设 - 公司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及国家气象中心等13家专业单位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科普读物旨在构建“科学认知-监测预警-实战应对-风险保障”四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4] - 科普读物以2024年海南应对超强台风“摩羯”和珠海市综合防灾规划为范本提炼可复制推广的“城市防台风经验”并提供针对不同场景的具体风险排查与减量措施 [4] - 活动汇聚多位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分享经验以助力形成多元协同的台风灾害防控体系 [5]
 AI防风!中国平安推出台风风险地图及巨灾模型联合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19:29
 公司产品与服务创新 - 正式推出“平安台风风险地图”及“平安台风巨灾模型”两类创新AI工具 [2] - “平安台风风险地图”由台风风力危险性、台风暴雨危险性和台风综合危险性三类数字化地图组成 实现公里级模拟精度 [2] - “平安台风巨灾模型”可量化预估台风巨灾发生概率和损失区间 为巨灾保险定价提供支持 [2] - 在全国首创建立5大应急物资仓 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海南地区 实现覆盖“灾前-灾中-灾后”的全流程服务闭环 [3] - 应急物资仓涵盖挡水板、抽水泵、救生艇等30余种应急物资 重大灾害100%响应 配送实现次日达 [3] - 2025年上半年“鹰眼系统”累计预警25.9万场灾害 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 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 [2] - 推出国内首家直保公司推出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鹰眼海外版(EagleX) [2]   行业合作与知识体系建设 - 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及海南省气象局、地震局、教育厅共同主办活动 并联合13家专业单位发布《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与指南》科普读物 [1][4] - 科普读物以2024年海南应对台风“摩羯”和珠海市综合防灾规划为范本 构建“科学认知-监测预警-实战应对-风险保障”四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4] - 读本针对家庭、酒店、商场、市政设施等不同场景提供风险排查与减量措施 并介绍保险行业通过巨灾保险机制提升社会抗风险能力 [4] - 平安产险海南分公司与海南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数据融合共享、联合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气象领域协同发展 [5] - 公司持续深化应急管理“1+N”政企协作模式 已先后发布消防、地震等一系列科普丛书 并在甘肃积石山启动基层应急能力专项提升行动 [6]   公司战略与社会责任 - 本次活动是公司“风险减量+公益”系列主题行动之一 [6] - 公司表示将持续发挥自身“保险+科技+服务”优势 深入开展“风险减量+公益”行动 积极参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 - 由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宣誓 遵循“统一调度、属地管理、分支联动、协同作战”原则 确保快速响应 [6]
 新闻调查丨正面迎战“桦加沙” 广东防御台风“已形成肌肉记忆”
 央视新闻· 2025-10-12 18:43
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9月下旬,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以超强台风级姿态横扫西北太平 洋,所到之处造成灾难性破坏,在菲律宾和我国台湾省均造成多起人员伤亡。在广东省的"桦加沙"防御战中,预报预警、防灾减灾制度积极运转,21个城市 有序"五停"预控,220余万群众安全转移,交出了全省"零死亡"的防御成绩单。 9月下旬,2025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以超强台风级姿态横扫西北太平洋,强烈的风暴、广阔的风圈、飓风级别的阵风,所到之处造成灾难性破坏。在菲律 宾及中国台湾省,更是造成数十人受伤、遇难。 台风过后,有媒体用"巨风无巨灾"总结广东省这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配合的"超规防御战",点赞人员"零死亡"的防御成效。 台风强度大,覆盖范围广,登陆时叠加天文大潮,"桦加沙"的种种特征不免让阳江人回忆起17年前的2008年,同样是9月24日登陆阳江海陵岛的超强台风"黑 格比"。 大家口中的"桦加沙"究竟有多凶猛?在阳江市民的记忆中,风是从9月24日一早开始的,忽大忽小,午后伴随着雨的来临,风力逐渐增大。下午5点左 右,"桦加沙"在距离市区约50公里的海陵岛 ...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推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10-12 06:05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 - 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在2024年较2020年提升18.35% [1] - 风云卫星、北斗探空、天气雷达等探测装备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数值预报模式自主可控 [2] - 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 - 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到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 [2] -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网络,北斗探空系统达全球领先水平 [2]   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体系 - 建立“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可提前3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等过程,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提前1年发布气候年景预测 [3] - “十四五”时期预报准确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3] - 建成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和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数字孪生大气建设初具规模 [3] - 向全社会共享12类100余种气象数据产品,服务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21个行业 [3]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 深化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全国各省(区、市)均制定相关政策将气象灾害预警作为应急启动关键条件 [4] - 建立28个部门成员组成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制度及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17个行业82种预警信息汇聚共享与快速发布 [4] - 细化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建立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全国省、市、县气象部门均已建立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 [5][6][7] - 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在“十四五”时期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9]   气象服务国民经济 - 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 [9] - “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603亿元 [9] - 冬小麦干热风预警助力粮食增收83亿斤 [9] - 精细化气象服务覆盖全国5万多个景点,提供17类健康气象预警产品 [9]   国际合作与全球服务 - 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十四五”时期访问风云气象卫星应用服务平台的国家和地区增长107% [10] - 自主研发的气象早期预警系统已落地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超过40个国家在“云”上使用 [10] - 中国气象局承担27个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或区域气象中心职责 [10] - 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定制式预警系统 [10][11]
 以“雨”为令,以“迅”应“汛” 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护航“三秋”生产
 齐鲁晚报· 2025-10-11 17:18
随着全省"三秋"生产的陆续展开,绵绵秋雨洒落齐鲁大地,山东多地出现阴雨寡照天气。原本应是丰收 时节的"间奏插曲",却因部分地区连阴雨"超长待机",对"三秋"生产造成明显影响。太保产险山东分公 司高度重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我省"三秋"农业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工作要 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构建"作物常态监测—灾前提前预警—灾中快速应对—灾后全面保 障"的全流程防灾减灾体系,以"迅"应"汛",全力护航秋粮丰收。 作物常态监测,夯实风险减量基础 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秉持"防重于赔、防赔结合"的工作原则,依托前期"双精准"(精准投保、精准理 赔)建设成果,持续完善常态化风险减量体系,为农作物生长构建起覆盖全周期的风险防控网络。通过 定期开展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每月形成专项分析报告,动态掌握苗情变化和长势偏差,针对发现的异常 情况及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和田间管理方案,为农户科学生产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次秋粮作物长势监测服务区域共涵盖59个县域,覆盖种植面积660.19万亩,服务农户60万余户次,全 辖累计出具遥感长势监测报告186期,为后续理赔核定和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一条条预 ...
 陕西部署秋粮收购工作
 陕西日报· 2025-10-11 06:33
协同联动凝聚齐抓共管合力。完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简化税务结算手续,方便群 众售粮;加强收购全程监管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力推进收购工作的同时,必须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严格执行粮食仓储作业规范,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精心组织多元收购。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入市收购,激发市场活力;强化"优粮优价"导向,深化 产销区协作,充分发挥粮食经纪人连接田间与市场的桥梁作用。 做实做细便民举措。在收购现场服务上做"暖",让农民售"舒心粮";在预约服务上做"快",推广信 息化预约,减少农民排队时间;在产后服务上做"实",为农户提供科学烘干、清理储存等专业化服务, 助力减损增收。 强化监测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密切跟踪生产、收购和市场价格动态,精准发布 信息、引导社会预期;灵活运用收储调控手段,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10月9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全省秋粮收购工作视频会议,全面分析研判当前秋粮生产与收 购形势,并对全省秋粮收购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扎实做好收购准备。各地要密切关注秋粮生产形势,提前统筹落实收 ...
 海口发布公告:停航停园停工停课
 央视网· 2025-10-04 15:53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发布"公众号消息,海口市防灾减灾救灾消防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停航停园停工 停课公告: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将于10月5日白天在文昌登陆或近海擦过,预计将对我市 造成严重影响,期间将出现11~13级以上阵风,并伴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为确保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决定启动停航、停园、停工、停课(培训机构)措施。 一、停航。10月4日16时起,琼州海峡停航,请有过海需求的司机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三、停工。10月4日17时起,全市所有在建工地停工,高空作业人员、户外作业人员全部停止施工作 业。全市除承担抢险救灾和民生保障任务的生产企业外,全部停工停产。 四、停课(培训机构)。10月4日18时起,全市除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正 常放假外,所有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教学、线下培训和户外教学活动。 请广大市民、游客朋友自觉遵守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和指令,密切关注台风、暴雨、风暴潮预 警,非必要不外出,提前准备好食物、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及时加固门窗、清理阳台摆放物品,慎防高 空坠物。解除时间将视台风影响情况另行通告。 二、停园。10月4日17时起, ...
 台风“麦德姆”渐近 海口将于明日下午梯次实施“六停”措施
 央视新闻· 2025-10-03 21:41
海南省海口市防灾减灾救灾消防和安全生产委员会今日发布关于实施"六停"的预告称,气象预报今年第 21号台风"麦德姆"将于10月5日白天在文昌登陆或近海擦过,预计将对海口市造成严重影响,期间沿海 陆地将出现8~10级大风,11~13级阵风,并伴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海口市拟定于10月4日下午到5日在全市范围内梯次实施"停课(培训机 构)、停工、停运、停航、停园、停业"措施。具体实施时间以后期发布的公告为准,请广大市民、游 客朋友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
 从两个场景看气象的变与不变(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10-01 06:02
 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起源于1945年9月 于1956年6月开始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 目前综合实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 - 气象服务行业大类已拓展到70多个 包括农业 交通 能源 生态 健康 金融 航空航天 低空经济 冰雪 绿色经济等领域 [2] - 气象服务正全方位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3]   气象服务能力与模式创新 - 预报精准度不断提升 可对大到一个城市 小到一个村庄开展逐小时预报 [2] - 形成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 并对重大天气过程开展高级别预警"叫应"服务 例如在四川泸定县强降雨事件中成功组织紧急避险转移550人 无人员伤亡 [1][2] - 探索发挥预报预警先导性作用 对气象灾害不断缩小"包围圈" 精准聚焦受影响区域 [2]   气象服务应用场景拓展 - 传统气象服务全力助力防灾减灾 发挥强大的防线作用 [1][2] - 创新生活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生活 例如与医院合作开展"花粉监测预报"服务 帮助过敏人群提前用药控制 [1] - 服务广度持续加大 从保障能源等行业迎峰度夏过冬到保障自然景观"可预见" 处处都有气象服务的身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