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网
icon
搜索文档
稳住70%工业基本盘!十大行业放大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7:48
在需求端:促消费、拓场景、重大工程带头冲!比如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搞新 能源汽车下乡,投资消费两手抓,需求和供给在本轮行业稳增长政策中将视线精准对接! 对企业来说,这次政策更是一份"升级指南"!本轮政策已经传递出明确的拒绝非理性竞争的信号!也就 是说,各行各业不要再光顾着卷价格啦!按照国家的指引的方向,拼技术、拼品牌、拼差异化才是正 道!政策里还明确支持XR设备、智能电网、首台套装备试验等等,大中小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机会! 目前,已发布电子、电力、汽车等行业方案,其他的也正在"快马加鞭"赶来。更值得点赞的是,国家这 次还特别注重规范市场秩序,治理低价竞争,让大家都能在公平的环境里努力搞事业! 总之,这一波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的政策红利,就是要让重点行业"跑起来"、让经济大盘"稳下来"、让 创新动力"强起来"! (原标题:稳住70%工业基本盘!十大行业放大招) 关键时刻,国家再次出手,下半年稳经济"组合拳"来了: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大礼包"将正式发 放!这一招既可稳住70%工业基本盘,更能为未来十年产业升级铺就创新跑道。 那么到底是哪些行业将因此受益呢?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 ...
科陆电子跌2.04%,成交额1.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783.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3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4%至7.69元/股,成交1.61亿元,换手率1.48%,总市值127.7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783.69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672.47万元(卖出2433.85万元占比15.15%,买入761.38万元占比4.7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6.78%,近60日涨幅56.30%,近5日下跌2.16%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3亿元,同比增长34.66% [2] -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9.1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储能业务占比49.83%,智能电网占比48.74%,两者合计贡献98.57%收入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99万户,较上期减少8.55% [2] - 人均流通股20013股,较上期增加9.3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256.63万股,较上期增持798.80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1996年8月12日,2007年3月6日上市,总部位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 [1] - 主营业务涵盖电工仪器仪表、电力自动化、新能源及节能减排产品 [1] - 属于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工仪器仪表行业,涉及能源互联、储能、锂电池等概念板块 [2] 历史分红与市场表现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8亿元,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今年以来登上龙虎榜1次,最近一次为7月10日 [1]
哥伦比亚获美洲开发银行1.385亿美元贷款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23:46
据哥伦比亚《新世纪报》9月9日报道,哥将获美洲开发银行 1.385亿美元贷款,用于清洁能源项目 建设。该资金将支持可再生能源接入哥电力系统,重点投向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电网升级与储能系 统开发,以加快能源转型进程。 (原标题:哥伦比亚获美洲开发银行1.385亿美元贷款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
零碳园区建设需政企协同
中国电力报· 2025-09-05 15:28
政策框架 - 国家层面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提供顶层设计方案 核心导向包括资金端统筹现有渠道并鼓励地方专项债券支持 信贷端引导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贷款 技术端推动人才引进与专业机构合作 要素保障探索"一个窗口"审批制度 评价体系以"单位能耗碳排放"为核心指标并配套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等引导指标 [2] - 省级层面形成差异化路径 江苏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涵盖七大领域 设定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80% 新型储能容量达日均用电10%以上 浙江构建覆盖能源 资源 产业 环境 管理全链条的量化评价体系 聚焦可再生能源替代与循环利用 [3] - 地市层面侧重可操作性 无锡明确2027年建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 20家以上零碳工厂 推进分布式光伏 风电和氢能发展 杭州构建"1+4+N"财政支持体系 实施40余项技术攻关项目 培育3200多家"双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4] 典型案例 - 苏州工业园区零碳示范区以"绿色 低碳 智能"为核心理念 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推广地源热泵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 预计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30%以上 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50%以上 [5] - 上海桃浦智创城零碳园区聚焦智慧能源管理与生态化建设 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推广电动汽车和共享单车 计划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碳排放总量较基准年下降80%以上 [5] 电网影响 -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集成光伏与风电减少化石能源依赖 依托微电网与储能系统平滑间歇性 减少弃风弃光现象 [7] - 提升电网灵活性 分布式能源结合智能电网实现快速响应与负荷灵活调度 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7] - 增强电网抗灾能力 微电网具备孤岛运行能力 主电网故障时可独立运行保障重要负荷供电 [7] - 优化电网负荷特性 通过需求响应机制优化峰谷差 提高运行经济性与稳定性 [7] 发展建议 - 发挥电网公司技术创新作用 推广智能电网技术 加大高级计量体系 需求响应系统研发投入 支持微电网与储能系统建设 打造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模式 [8] - 推动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争取电价优惠 补贴 税收减免措施 联合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信贷与零碳基金 建立园区层面碳交易平台 [8] - 加强服务优化与能力建设 提供能源审计 方案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组织培训班与研讨会分享技术动态 构建监测评估体系实时追踪能源数据 [9]
科陆电子涨2.43%,成交额1.6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72.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4:0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上涨2.43%至6.74元/股 成交1.63亿元 换手率1.76% 总市值111.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72.84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868.67万元(占比6.14%) 大单净买入204.17万元(占比23.81%) [1] - 年内股价涨幅54.94% 近5日跌3.44% 近20日涨1.05% 近60日涨35.89%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3亿元 同比增长34.66% [2] -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 同比增长579.1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8亿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股东户数6.99万户 较上期减少8.55% [2] - 人均流通股20013股 较上期增加9.3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256.63万股 较上期增持798.80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储能业务49.83% 智能电网48.74% 物业0.91% 综合能源管理及服务0.43% [1] - 属于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工仪器仪表行业 [2] - 概念板块涵盖电力物联网 新能源车 物联网 节能环保等 [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6年8月12日 2007年3月6日上市 [1] - 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主营电工仪器仪表 电力自动化 新能源及节能减排产品 [1]
科陆电子跌2.01%,成交额1.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73.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6.84元/股 成交额1.35亿元 换手率1.39% 总市值113.6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973.66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2330.66万元 大单净流出642.01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7.2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3.39%/11.04%/33.0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3亿元 同比增长34.66% [2] -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79.14%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99万户 较上期减少8.55% [2] - 人均流通股20013股 较上期增加9.3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2256.63万股 较上期增持798.80万股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储能业务49.83% 智能电网48.74% 物业0.91% 综合能源管理及服务0.4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工仪器仪表 [2] - 概念板块涵盖物联网 新能源车 电力物联网 中盘 智能电网等 [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6年8月12日 2007年3月6日上市 [1] - 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宝深路科陆大厦 [1] - 主营业务涵盖电工仪器仪表 电力自动化 新能源及节能减排产品研发制造 [1] 市场活动记录 -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登榜日期为7月10日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8亿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科陆电子跌2.09%,成交额3.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378.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5: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9%至7.04元/股 成交3.94亿元 换手率3.95% 总市值116.9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378.2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325.09万元 大单净卖出1053.19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1.8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14%/15.98%/42.80%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3亿元 同比增长34.66% [2] -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 同比增长579.1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储能业务49.83% 智能电网48.74% 物业0.91% 综合能源管理及服务0.4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99万户 较上期减少8.55% [2] - 人均流通股20013股 较上期增加9.3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256.63万股 较上期增持798.80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电工仪器仪表 电力自动化 新能源及节能减排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网设备-电工仪器仪表 概念板块包括物联网 新能源车 电力物联网等 [2] - 自2007年上市以来累计派现2.18亿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北京推进用户侧储电 储热/智能微电网/绿电直供等示范!数据中心2030年绿电占比100%
核心观点 - 北京市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 全面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重点包括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储能管理 氢能应用 绿电消费机制等 目标是在2025年及以后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实现绿色电力占比超过80% 2030年达到100% 并建立覆盖京津冀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 [8][9][18][19] 可再生能源目标规划体系 - 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10] - 编制《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指引》 科学识别资源潜力 合理划定开发利用规划引导分区 [11] - 建立目标考核机制 研究分解各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 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考核工作方案》 建立目标引导机制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机制 [11] - 编制印发实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分类制定发展目标 布局 重点任务 重大工程等 [11] - 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其他领域协同融合 将相关内容纳入电力规划 供热规划 水务规划等专项规划 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12] 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 - 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 印发《北京市加快推动第五立面光伏应用的若干措施》 加快建筑 交通 水务等基础设施第五立面光伏规模化应用 规范风电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全流程管理 [13] - 强化区域能源合作 发挥京津冀能源专题工作组作用 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年度计划 协同推进三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编制绿电交易实施方案 深化与内蒙古 山西 宁夏等能源资源富集地区政府间能源合作 [13] - 深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制定《北京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构建坚强智能电网 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按季度发布机制 [14][15] - 建立健全新型储能管理体系 以房山新型储能电站应用示范区建设为契机 建立健全储能电站项目审批 建设 运行 监管体系 制定运行规范 监督管理相关制度 推进用户侧储电 储热等多领域示范应用 [15] - 推动可再生能源供热规模化发展 印发《完善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加强新能源项目储备 推进城市副中心地热能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 空气能 太阳能等 [16] - 统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和梯级利用 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效率 探索焚烧设施协同处置园林废弃物 农林废弃物路径 [17] - 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多领域应用 推动建成覆盖全市 辐射京津冀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多元化布局本地制氢试点 做好制加氢一体站建设 积极谋划绿氢输送管道 推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绿电制氢项目输送通道建设 [18] -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费促进机制 稳定绿证市场供给 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 推动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建立基于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核算机制 [19] - 推动2025年及以后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实现绿色电力占比超过80% 鼓励到2030年实现100%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 打造绿电工厂 绿电园区等 [19] - 加强宣传引导 编制《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指南》 明确相关政策 标准 审批建设流程等 [20] 配套支持政策 - 支持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 支持企业 高等学校 科研机构参与建设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相关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21] - 印发实施《北京市绿色先进能源和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支持光伏 风电 地热 新型储能 氢能等符合区域产业布局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21] - 推动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建设 支持企业 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各类标准制定 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 完善光伏发电 地热等重点领域地方标准 [21] -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 中央预算等国家资金 用好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 落实金融支持北京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意见 加大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在京实施力度 [22] - 创新绿色服务模式 鼓励金融机构深化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 绿色保险等业务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企业绿色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 [22] - 健全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 优化各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统计方法 完善可再生能源供热统计规则 [23] - 严格监督考核 制定《建设项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监督办法(暂行)》 对建设项目各环节落实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出要求 [23] 组织实施 - 加强统筹协调 市发展改革委 市城市管理委负责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作 各区 各部门 各能源企业加强协同配合 [24] - 强化责任落实 各区 各部门 各能源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各区落实主体责任 [24]
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下降60%和80%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1:30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共识 - 中国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共同制定更有雄心的绿色能源发展目标并加强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交流协作以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1] - 与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科威特 阿联酋 丹麦 芬兰 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签署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协议为绿色能源合作提供行动指南[1] - 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上中外企业签约25个能源项目签约金额约400亿元展现绿色能源合作巨大潜力与广阔空间[1]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合作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氢能 储能 核电 智慧能源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并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合作[2] - 积极推动中国新能源发电 特高压输电 智能电网等能源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2] - 近十年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贡献[2]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解决方案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提供可落地的中国方案[2] - 在东盟 中亚 中东 拉美和非洲等地区稳步推动清洁能源 能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电力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2] - 一大批惠民生的绿色能源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成就一带一路能源务实合作新范式[2]
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1:30
国际合作规模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1] - 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上中外企业签约25个能源项目 [1] - 签约金额约400亿元人民币 [1] 协议与共识建设 - 与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签署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协议 [1] - 合作协议涵盖绿色转型和创新合作主题 [1] - 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提供行动指南 [1] 技术输出与成本影响 - 推动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 [1] - 近十年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度电成本下降60% [1] - 近十年中国助力全球光伏度电成本下降80% [1] 区域项目落地 - 在东盟中亚中东拉美非洲推动清洁能源合作 [2] - 中东地区光伏产品建成沙漠能源绿洲 [2] - 基里巴斯光伏+直饮水智慧能源项目提供民生改善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