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版权

搜索文档
邓紫棋重录维权:音乐行业版权乱象下,法律该如何破障
齐鲁晚报网· 2025-06-13 10:03
邓紫棋版权纠纷案例 - 邓紫棋因15岁时签订的全英文合约失去103首原创歌曲著作权、录音制作者权及"邓紫棋"艺名商业使用权 [1] - 2019年解约后蜂鸟音乐注册艺名商标限制其演唱旧作 2024年主张独家版权导致《光年之外》等作品在短视频平台百亿播放量版税尽归前公司 [1] - 纠纷暴露音乐产业著作权归属不清、版税分配失衡、艺名商标权滥用等法律漏洞 [1] 法律破局路径 - 邓紫棋14岁加入香港作曲及作词家协会(CASH) 协会管理的公开表演权、网络传播权不随经纪合约转移 保留重新录制及传播权利 [2] - 运用《著作权法》录音制品法定许可条款 蜂鸟音乐首次发行时未设置禁止声明 邓紫棋可合法重录旧作 [3] - 法律条款形成"避风港"机制 平衡著作权人利益与公众传播需求 避免版权过度垄断 [3] 行业合同重构建议 著作权管理 - 合同应强制权利清单化 明确词曲著作权、录音制品权分成比例(如7:3) 保留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核心权利 [4] - 增设集体管理条款 将公开表演、广播等权利委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管理 要求公司定期提交使用数据接受审计 [4] 版税分配机制 - 按使用场景差异化分成:线下演出票房15%-20% 流媒体按播放比例结算 单曲年播放超1亿次自动提升分成 [5] - 建立季度数据报表制度 30日内提供使用数据及分成明细 争议时引入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5] 艺名商标保护 - 合同明确艺名商标权归创作者 公司仅获合约期内非独占使用权 设置3-5倍违约金条款防止抢注 [5] - 限制艺名商业使用范围 跨界授权需支付50%以上授权费并获得创作者书面同意 [5] 解约保障机制 - 量化解约条件:连续两季度未支付版税或累计拖欠超50万元可单方解约 [6] - 解约后30日内收回著作权 公司需协助办理艺名商标注销或转让 否则按日支付1万元违约金 [6] - 建议制定行业示范合同 建立音乐合同备案平台 重点审查权利让渡比例、版税支付等条款 [6]
2025音乐App终极对决:QQ曲库最大,网易评论最疯,Apple Music最纯粹
36氪· 2025-04-29 08:56
音乐流媒体平台会员体系对比 - Apple Music采用强制付费门槛 不提供免费会员级别 试用期后必须付费11元/月才能使用 [2] - QQ音乐提供豪华绿钻(首月1.88元续费15元/月)和超级会员(首月15元续费30元/月)两档 网易云音乐分畅听会员(8元/月) 黑胶VIP(首月0.88元续费15元/月)和黑胶SVIP(首月12元续费28元/月)三档 [3] - 咪咕音乐采用单档白金会员制 定价10元/月 与QQ音乐豪华绿钻 网易云畅听会员同属基础会员层级 [3][4] 平台曲库特征分析 - QQ音乐背靠中国音乐集团 曲库覆盖80年代金曲至短视频热歌 包含普通话 粤语 欧美 日韩等多语种内容 但存在二次付费专辑 [5][7] - Apple Music曲库全球同步更新 英语 日语歌曲齐全 古典乐分类领先 采用统一订阅制无二次付费 但中国区用户无法购买数字音乐 [7][9][10][11] - 网易云音乐主流版权稍弱 但独立音乐人曲库丰富 覆盖超10万原创音乐人作品 [11][13] - 咪咕音乐凭借中国移动合作优势 独家保有高性价比周杰伦全曲库 [14][16] 附加功能生态布局 - 网易云音乐构建强社交属性评论区 形成独特社区文化 日均产生百万级UGC内容 [17][19] - QQ音乐整合有声书(懒人听书) 播客(小宇宙)资源 建立音频内容矩阵 2021年有声书IP储备超5万小时 [19][21] - 咪咕音乐聚焦视频彩铃功能 Apple Music未拓展非音乐类服务 [22] 多终端适配能力 - 全平台覆盖方面 QQ音乐支持HarmonyOS 5原生适配 并提供Linux客户端 网易云音乐和Apple Music依赖第三方工具运行 [23][24] - 车机端QQ音乐 网易云音乐 咪咕音乐均推出定制版应用 Apple Music仅提供标准Android APK [24][25] - 互联协议支持上 除Apple Music外均兼容ICCOA车联标准 四平台均支持CarPlay [25]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短视频平台重塑音乐消费场景 抖音汽水音乐采用"刷歌"模式 日均歌曲曝光量达亿次级 [29] - 传统平台加速创新 QQ音乐推出AI作歌功能 网易云强化社区运营 行业向"音频生态平台"转型 [29]
敲敲键盘就能量产“神曲”,周杰伦看了也沉默
虎嗅· 2025-04-07 22:14
AI音乐市场现状 - 业余音乐人海文通过AI工具在1个月内生成17首demo 但播放量仅破万且零收益 仍坚信AI音乐代表未来[1] - 音乐平台涌现大量"野生音乐人" 用户日更30首AI歌曲"碰运气" 关键词搜索显示上百首AI歌曲存在[2] - 现象级AI歌曲《七天爱人》由程序员耗时2小时创作 登微博热搜及网易云飙升榜 两周版权收入达五位数[3] 行业参与度 - 汽水音乐等平台开放AI音乐专属通道 昆仑万维发布全球首款音乐推理大模型Mureka O1[6] - 音乐平台积压超2亿首曲目 按每天听200首计算需1141年才能听完 平庸作品占比持续增加[14] 技术局限性 - AI音乐本质是模仿与拼接 通过分析海量作品拆解重组 保证基础听感但缺乏创新[10] - 《七天爱人》被指为"音乐工业垃圾" 选取意象无情感逻辑 编曲套路化 人声机械感明显[9][12] - 算法确保质量基准线但限制上限 作品在开盲盒式创作中徘徊于中等水平[11][14] 市场泡沫 - 《七天爱人》爆火被质疑为营销驱动 短视频平台3000万播放量 vs 音乐平台不足十分之一热度[15] - 实验显示100名创作者仅4人收入超1元 某200万播放歌曲实际收益仅46元 反映变现困难[20] - 爆红月余后无后继者突围 续作《八天爱人》未复刻成功 显示行业或处于伪需求阶段[18] 商业模式挑战 - 主流平台不与AI生成歌曲签约 小平台存在法律风险 美国已立法否认AI作品著作权[22] - 网易云等平台加强审核 要求上传演奏视频及DAW工程文件 批量投稿面临封号风险[23] - 编曲市场价格受冲击 198元年卡可无限生成伴奏 预计接单价下降20%-30%[26] 行业影响 - AI渗透低成本TVC广告和游戏配乐领域 威胁初级从业者50%收入来源[25] - 审美体系面临坍塌风险 算法推荐机制反向训练AI模型 加剧市场"三分钟音乐"泛滥[30] - 人类创作的情感沉淀不可替代 如《山丘》蕴含的人生况味超越技术拼接[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