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技术

搜索文档
每周观察|1Q25 DRAM产业营收预估;2Q25 Server与PC DDR4模组价格上涨;2025年OLED显示器出货量预估
TrendForce集邦· 2025-06-06 12:08
DRAM产业营收 - 2025年第一季度DRAM产业营收为2701亿美元 季减55% 主要由于一般型DRAM合约价下跌及HBM出货规模收敛 [1] - Samsung更改HBM3e产品设计导致HBM产能排挤效应减弱 促使下游业者去化库存 多数产品合约价延续2024年第四季跌势 [1] 厂商排名与市场份额 - SK hynix以9718亿美元营收位居第一 市场份额360% 但季减71% [2] - Samsung营收9100亿美元 市场份额337% 季减191% 跌幅最大 [2] - Micron营收6575亿美元 市场份额243% 逆势增长27% [2] - Nanya和Winbond分别增长75%和227% 但市场份额不足1% [2] DDR4价格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Server DDR4模组价格预计季增18-23% PC DDR4模组季增13-18% 涨幅优于预期 [3] - 第三季度Server DDR4价格涨幅收窄至8-13% PC DDR4涨幅扩大至18-23% [4] OLED技术发展 - 2025年OLED显示器出货量预计年增806% 渗透率升至2% 2028年有望达5% [4] - 中尺寸显示器(monitor/笔电/平板/车用)需求增长 推动无FMM OLED技术发展 [4] - ViP OLED技术PPI达1700-2000 适用于高精细显示需求 印刷OLED设备投资成本较低 适合中尺寸应用 [5] 技术对比 - FMM OLED材料使用率低 主流PPI 300-600 代表企业包括Samsung Display和LGD [5] - 印刷OLED无需FMM与真空蒸镀 2024年底量产 良率爬坡中 代表企业为TCL华星 [5] - 产线世代方面 FMM OLED和ViP OLED筹建G86产线 印刷OLED为G55产线 [5]
研报 | 中尺寸显示器需求增长,无FMM OLED技术迎新机会
TrendForce集邦· 2025-06-05 16:30
OLED技术市场趋势 - OLED技术凭借自发光、高对比、轻薄等优势持续拓展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手机等小尺寸应用,大尺寸市场渗透率受制于成本与产能成长缓慢 [1] - 中尺寸领域(显示器、笔电、平板、车用显示)因消费者追求高阶显示效果形成新一轮市场竞争板块 [1] - 2025年OLED显示器出货量预计年增80.6%,整体显示器市场渗透率将上升至2%,2028年有望挑战5% [1] 技术路线与厂商布局 - 维信诺与TCL华星分别以ViP技术和印刷OLED技术切入市场,与韩系品牌的QD-OLED、WOLED等蒸镀技术形成差异化 [1] - TCL华星2024年底量产21.6吋医疗用印刷OLED显示器,2025年5月展示完整印刷OLED产品线(6.5吋至65吋) [1][2] - 印刷OLED制程成本较同级蒸镀产品降低约25%,解析度达326PPI,可满足笔电和显示器需求,但需优化良率与寿命 [2] - 维信诺ViP技术通过微影技术摆脱FMM限制,支持高开口率与多种像素排列,合肥8.6代新产线2024年底开工并同步导入FMM与ViP [3] 技术对比 - **FMM OLED(蒸镀)**:主流300-600 PPI,设备投资成本高,应用于高阶手机、旗舰笔电,代表企业为三星、LGD、京东方 [4] - **ViP OLED**:1700-2000 PPI,光刻开口率高,适用于高精细显示(如头显),代表企业为维信诺 [4] - **印刷OLED**:326 PPI,设备投资成本较低,应用于医疗显示、中尺寸产品,代表企业为TCL华星 [4] 行业动态 - 无FMM技术(ViP、印刷OLED)正累积能量,推动OLED市场向更灵活、高性价比方向发展 [3] - TCL华星通过T4六代线供应FMM OLED,同时以5.5代印刷OLED产线切入医疗与电竞显示器市场 [2]
奥来德(688378.SH)材料业务营收稳健增长,OLED G8.6 设备有望放量
长城证券· 2025-05-14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奥来德材料业务营收稳健增长,OLED G8.6设备有望放量,虽短期设备业务承压,但长期随OLED渗透率提升和国产化替代趋势,业绩有望增长 [1][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从5.17亿元增长至13.2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7%、3.0%、47.0%、41.8%、19.4%;归母净利润预计从1.22亿元增长至3.5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2%、 - 26.0%、124.8%、40.4%、22.7% [1] 事件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3.00%;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下降26.04%;扣非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40.05%。2025年Q1公司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40.71%,环比增长121.83%;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73.23%,环比大幅扭亏;扣非净利润0.13亿元,同比下降82.12%,环比大幅扭亏 [1] 业务情况 - 2024年材料业务稳健增长,有机发光材料营收3.40亿元,同比增长7.05%;其他功能材料营收0.23亿元;设备业务短期承压,蒸发源设备营收1.69亿元,同比下降15.00%。2025年Q1营收、盈利同比大幅下滑,因蒸发源设备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86.88% [2] - 2024年国内面板企业OLED产业发展好,拉动OLED材料需求,公司优势产品覆盖主流面板厂商,新产品研发及推广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放量。2025年2月公司中标京东方8.6代蒸发源设备订单,金额6.55亿元(含税),预计对2025、2026年业绩有积极影响 [2][3] 行业趋势 -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回暖,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在笔电、车载显示、高端电视等领域拓展市场份额。到2027年,OLED笔电渗透率将突破5%,笔记本电脑OLED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894万台增长至2031年的6450万台左右。面板厂商加快8.6代OLED面板产线建设,全球OLED显示面板累计投资规模已突破万亿 [9] 评级依据 - 6代蒸发源方面,2024年公司完成部分项目验收并中标改造项目,2025年2月中标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随8.6代线建设推进,有望获更多设备订单带动业绩增长。考虑行业转型,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10]
奥来德(688378):材料业务营收稳健增长,OLEDG8.6设备有望放量
长城证券· 2025-05-14 19: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奥来德材料业务营收稳健增长,OLED G8.6设备有望放量,虽设备业务短期承压,但随着8.6代线建设推进及OLED渗透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新增长机遇,不过因市场对6代蒸发源设备需求下滑,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1][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从5.17亿元增长至13.2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7%、3.0%、47.0%、41.8%、19.4%;归母净利润预计从1.22亿元增长至3.5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2%、 - 26.0%、124.8%、40.4%、22.7%;ROE分别为6.9%、5.2%、10.8%、14.6%、16.5%;EPS分别为0.59元、0.43元、0.98元、1.37元、1.68元;P/E分别为32.8倍、44.3倍、19.7倍、14.0倍、11.4倍;P/B分别为2.3倍、2.3倍、2.1倍、2.1倍、1.9倍 [1] 事件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3.00%;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下降26.04%;扣非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40.05%。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40.71%,环比增长121.83%;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73.23%,环比大幅扭亏;扣非净利润0.13亿元,同比下降82.12%,环比大幅扭亏 [1] 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整体营收稳中有增,有机发光材料营收3.40亿元,同比增长7.05%;其他功能材料营收0.23亿元;蒸发源设备营收1.69亿元,同比下降15.00%。2025年Q1营收、盈利同比大幅下滑,因蒸发源设备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86.88% [2] - 2024年国内面板企业OLED产业发展良好,拉动OLED材料需求,公司优势产品覆盖主流面板厂商,新产品研发及推广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放量 [3] - 2025年2月公司成功中标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标志技术达行业领先,为拓展市场奠定基础,随着8.6代线建设推进,有望获更多订单带动业绩增长 [8] 行业趋势 -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回暖,OLED智能手机成增长驱动力,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及可折叠手机OLED面板合计出货量8.58亿片,同比增长27%,预计2026年突破10亿片,2029年超13亿片 [9] - OLED技术在笔电、车载显示、高端电视等领域发力,预计2027年OLED笔电渗透率突破5%,笔记本电脑OLED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894万台增长至2031年的6450万台左右 [9] - 市场需求拉动下,面板制造厂商加快8.6代OLED面板产线建设,全球OLED显示面板累计投资规模已突破万亿,相关资本投入将维持高位 [9] 评级依据 - 6代蒸发源方面,2024年完成部分项目验收并中标改造项目,2025年2月中标京东方8.6代项目,随着8.6代线建设推进有望获更多订单带动业绩增长 [10] - 考虑OLED行业从6代线向8.6代线转型,6代蒸发源设备需求下滑,设备业务短期承压,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2.85亿元、3.50亿元,EPS分别为0.98元、1.37元、1.68元,PE分别为20X、14X、11X [10]
研报 | 2025年第一季OLED显示器出货量年增175%
TrendForce集邦· 2025-05-08 14:21
OLED显示器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OLED显示器出货量约50.7万台,年增175% [1] - 第二季出货量有望达65万台,主要受27吋UHD机种放量推动 [1] - 预估2025全年出货量将达258万台,年成长率81%,渗透率提升至2% [1] 三星市场表现 - 第一季以22%市占率居首,49吋产品出货占比达40% [2] - 第二季27吋UHD产品将成为出货主力 [2] 华硕市场表现 - 第一季市占率跃升至第二名,与三星差距不足1个百分点 [3] - 二三月单月出货量达第一,重点布局可携式双屏显示器等创新产品 [3] 微星市场表现 - 第一季以14%市占率位居第三 [4] - 2024年OLED显示器年增达36倍,电竞显示器出货年增69% [4] - 创下品牌显示器出货年成长率63%的纪录 [4] LGE市场表现 - 第一季以13%市占率居第四,45吋WUHD新品占比达25% [5] - 因未规划27吋UHD产品,预计与竞品差距将扩大 [5] 戴尔市场表现 - 第一季以11%市占率暂列第五 [6] - 推出27吋UHD和31.5吋120Hz商务新品,预计第二季市占率将提升 [6] 行业研究机构背景 - TrendForce集邦咨询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覆盖显示面板等前沿领域 [13]
三星为苹果iPhone 17供应全系列OLED面板
半导体芯闻· 2025-03-27 18:11
来源:内容编译自 trendforce ,谢谢。 随着 iPhone 17 于今年秋季上市,外界对其主要供应商的猜测纷至沓来,三星就是其中之一。据 韩 国 媒 体 Etnews 和 SamMobile 报 导 , 三 星 显 示 器 将 为 整 个 iPhone 17 系 列 供 应 基 于 M14 的 OLED 面板。 这些报导标志着三星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此前 M14 材料仅限于 iPhone 16 Pro 机型。据 Etnews 报导,三星显示器现在将为所有四款 iPhone 17 机型供应 OLED 面板,预计供应量为 8000 万至 9000 万片,成为苹果最大的 OLED 供应商。 据 Etnews 报导,苹果通常会先将新材料应用于高端机型。不过,对于 iPhone 17 系列,基于 M14 的 OLED 面板预计将扩展到 6.1 英寸标准版和 6.6 英寸 Air 机型,以及 6.3 英寸 Pro 和 6.9 英寸 Pro Max。 与传统显示器不同,OLED 在电流通过有机材料时会自行发光。这些材料控制颜色、亮度和寿 命 , 数 字 越 大 代 表 技 术 越 先 进 。 据 Etnews 报 ...
消息称苹果调整OLED产品路线图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13 12:48
文章核心观点 因OLED iPad Pro销量未达预期,苹果调整OLED路线图,推迟部分产品发布时间,计划延后至2028年全面采用OLED技术 [1] 苹果OLED产品情况 - 2024年首次为iPad Pro推出融合多项新技术的OLED面板,相比Mini LED产品,重量减轻15%,厚度减少22%,但价格高昂未成爆款 [2] - 2024年初三星和LG计划为苹果11英寸和12.9英寸iPad Pro生产900万片OLED面板,最终装运量约570万片 [3] - 从今年1月起苹果减少iPad Pro面板采购量 [4] 苹果调整后的OLED产品路线图 iPad系列 - OLED iPad mini按计划于2026年发布 [4] - OLED iPad Air从2028年提前至2027年 [4] - OLED iPad Pro的升级从2027年推迟至2028年,首次采用COE技术 [5] - 折叠iPad预计在2028年后发布,采用串联显示和COE技术 [6] MacBook系列 - OLED MacBook Pro按计划于2026年底发布,采用三星显示器的IT 8代OLED生产线,配备混合结构和串联显示技术 [7] - OLED MacBook Air从2027年推迟至2028年后,采用单层结构以降低成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