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搜索文档
晚点播客丨硅谷怎么看 DeepSeek?与 FusionFund 张璐聊开源、Agent 和除了 AI
晚点LatePost· 2025-02-13 21:01
开源生态与AI模型发展 - DeepSeek发布开源推理模型R1,以较低成本在部分Benchmark上比肩甚至超越闭源模型o1,引发全球讨论[7] - DeepSeek的成功被视为开源生态的胜利,其创新建立在开源社区积累的基础上,同时推动了无监督强化学习和合成数据应用[11][12] - 开源生态有利于初创企业,促进多样性创新,而闭源更有利于大企业[13] DeepSeek的影响与行业反应 - DeepSeek改变了国际对中国AI公司的认知,展示底层架构创新能力而非仅工程优化[14] - AMD宣布与DeepSeek合作,但开源模型降低行业使用门槛可能长期增加算力需求而非利空英伟达[8][15] - Meta面临压力,其Llama架构受益于DeepSeek的结构探索,但品牌公关层面受到挑战[16] 闭源模型与开源模型的竞争 - OpenAI和Anthropic仍为行业Benchmark,但开源模型追赶速度超预期[16] - xAI凭借特斯拉和SpaceX的3D产业数据优势,内部迭代速度惊人[17] - 开源生态的多样性可能催生新架构,使AI模型在CPU上高效运行,改变芯片市场格局[19] Agent应用与行业机会 - OpenAI的Operator和Anthropic的Computer Use展示了智能体应用的潜力,但当前速度慢且存在信息编造问题[21] - Agent应用在医疗、金融、保险、太空科技等领域有垂直机会,与传统RPA的区别在于交互革新[24][23] - 用户对AI的信任度高于人类服务提供者,尤其在隐私信息分享方面,年轻一代行为模式变化显著[25] 中美AI投资差异 - 美国生态中巨头聚焦基础模型,初创企业在应用层与巨头形成协同,垂直领域受监管行业更倾向与初创合作[26][27] - 国内投资人担忧单一环节公司易受巨头挤压,而美国初创企业在高度监管行业有更多合作机会[26] 非AI领域的热点方向 - BioTech方向从延长寿命转向提升生命质量,AI加速医疗技术创新如数字化诊断和治疗[28] - SpaceTech因SpaceX降低发射成本,未来3-5年可能迎来爆发,洛杉矶形成太空科技聚集地[28][30] - 美国创新核心分布在硅谷、波士顿、纽约、奥斯汀和洛杉矶[30]
商业航天研究报告2024
泽平宏观· 2024-12-15 23:01
商业航天与太空经济的重要性 - 商业航天是国家航天能力的延伸,聚焦市场化机制和商业化盈利,在卫星通讯、星链发射、太空补给等领域形成有力补充[2] - 21世纪下半叶太空观光、深空探测、外星移民等太空经济项目或迎需求爆发,参与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是航天大国的必由之路[2] - 轨道资源遵循"先到先得"原则,商业航天是占领稀缺轨道资源的最佳选择,例如SpaceX星链占全球在轨卫星超60%[4] - 全球在轨工作航天器达9850个(2023年),其中通信卫星占71%,对地观测卫星占14%,美国6736个、欧洲1275个、中国892个[4] - 航天事业从冷战"太空竞赛"转向"太空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商业航天承载全球化合作使命[6] SpaceX超越NASA的核心因素 - 2023年SpaceX完成98次发射(占全球44%),部署1984颗星链卫星,运送1600吨载荷(占全球80%)[7] - 研发效率对比:SpaceX研发速度是NASA两倍,成本仅NASA十分之一;项目超支幅度1.1%(NASA为90%),超支频率50%(NASA为90%)[10][12] - 成本控制突破:NASA航天飞机运输成本27万美元/公斤,SpaceX降至1410美元/公斤[12] - 工程师文化驱动:采用消费级部件替代专业设备(如龙飞船门闩降本98%),超标准验证物理模型[12][14] - DARPA风险投资赋能:早期获得国防订单和NASA合作,累计获135亿美元订单完成技术积累[16][18] 全球商业航天发展历程 欧美阶段 - 1961年首颗商业卫星发射,1980年法国阿里安空间成为首家商业发射公司[19] - 2008年SpaceX猎鹰1号首飞,2012年首次私营企业完成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19] - 2023年维珍银河首次送乘客进入太空,2024年SpaceX星舰助推器回收标志私营技术领先国家项目[19] 中国阶段 - 2015年民营资本开放,"北京二号"启动商业航天;2018年首枚民营亚轨道火箭发射成功[20] - 2023年中国67次发射(世界第二),商业发射26次成功率96%;2024年朱雀三号完成垂直起降试验[20]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预计2025年实现"月月有发射",推动全产业链闭环[21] 全球航天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发射223次(历史新高),总质量1490吨,中美俄占70%以上发射量[22][24] - 中美主导发展:中国长征系列十年发射增长3.3倍,SpaceX猎鹰系列从3次增至96次(2023年)[24] - 运载能力对比:长征12号LEO运载12吨,SpaceX猎鹰重型达63.8吨,星舰远期规划超250吨[26] - 商业航天三巨头:SpaceX(可回收技术)、蓝色起源(太空旅行)、维珍银河(旅游服务)[26] - 中国代表企业: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中科宇航(一箭26星纪录)、天兵科技(闭式循环发动机)、银河航天(卫星互联网)[27]
星舰成功发射,SpaceX 如何打败 NASA 的旧体系
晚点LatePost· 2024-06-07 20:03
星舰第四次发射成功 - 星舰第四次发射成功进入轨道并重返大气层 按计划落入印度洋海域 验证了回收能力 [3][5] - 星舰高40层楼 加注燃料后重5000吨 推力与载荷规划超过土星五号 是可重复使用的新火箭 [5] - SpaceX在发射前去掉了两片隔热瓦 减少一片隔热瓦厚度 测试不同情况下的隔热性能 [5][7] SpaceX与NASA的对比 - NASA投入180亿美元开发SLS火箭 仅2022年发射低配版本 延期26次 已花费238亿美元 [4][7] - SpaceX自研星舰花费50多亿美元 NASA过去20多年给SpaceX总计135亿美元 主要用于发射任务而非研发补贴 [7] - SpaceX猎鹰9号重复发射10次单次成本2000万美元 仅为一次性发射的42% 重复100次可降至1600万美元 [10] SpaceX的成本控制方法 - 采用不锈钢替代碳纤维 每公斤成本从130美元降至4美元 单艘星舰节省超400万美元 [14][15] - 与特斯拉联合采购不锈钢 减少隔热罩 不喷漆减轻重量 焊接痕迹可见 [17] - 建立火箭生产流水线 制造时间从8个月缩短至1个月 目标将每公斤物资运输成本降至200美元 [28][30] 技术创新与迭代 - 星舰搭载33台猛禽二代发动机 推力达RS-25水平 单台成本百万美元 年产能365台 [18][26] - 通过AI模型模拟发动机状态 1年内推出二代发动机 减重400公斤 推力提升24% [24] - 采用计算机集群控制多发动机 借鉴互联网行业方法论 单台故障不影响整体任务 [20] 商业航天行业影响 - 全球太空公司过去十年获近3000亿美元投资 是NASA同期预算1.5倍 推动行业创新 [36] - 微型卫星公司开发重量不足1斤的卫星 降低部署成本 形成新型通讯网络 [36] - 航空发动机、军用无人机、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涌现创业公司 采用新技术颠覆传统 [36][39]
晚点财经丨恒大被罚,证监会继续调查中介机构;中美运费大涨,但不是供应链危机重演
晚点LatePost· 2024-06-01 17:08
恒大被罚,证监会继续调查中介机构 - 恒大地产被证监会罚款41.75亿元,其中欺诈发行罚款41.6亿元,年报虚假记载罚款1000万元,违法信披罚款500万元 [2] - 许家印被罚款4700万元并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其中欺诈发行罚款3000万元,年报虚假记载罚款1500万元,违法信披罚款200万元 [2][3] - 其他高管也被处罚,包括时任总裁夏海钧罚款1500万元,时任CFO潘大荣罚款900万元等 [3] 中美运费大涨 - 远东到北欧和地中海航线二季度运力预计损失15%-20%,因船只绕道好望角导致航线拉长 [3] - 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本周涨至每40英尺集装箱4226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近三个月上涨约50% [3] - 上海至欧洲和美国集装箱运价本周上涨2%-5%,亚洲港口拥挤导致船只等待3-4天 [3][4] - 上海-鹿特丹航线运价5270美元,同比上涨242%;上海-洛杉矶航线运价5390美元,同比上涨202% [4] 英伟达客户变对手 - 亚马逊云科技自研AI芯片,训练时间从英伟达GPU的13小时缩短至5小时,推理部署所需芯片数量减半 [5] - 英伟达占据AI芯片近80%市场份额,亚马逊云科技仅1.64% [6] - 英伟达护城河来自CUDA软件生态系统,亚马逊正在搭建自己的软件平台Neuron [6] 字节重新做游戏 - 张云帆被任命为字节游戏业务第一负责人,接管沐瞳、朝夕光年和UGC部门 [6][7] - 字节游戏年收入100亿至150亿元,停止出售游戏业务 [7] - 团队调整聚焦"好玩的游戏"开发,解散数百人发行团队,保留不到50人核心团队 [7] 其他行业动态 - 中国对外证券投资规模10984亿美元,其中股权类投资6226亿美元,债券类投资4758亿美元 [9] - 5月官方制造业PMI 49.5%,较4月下降0.9个百分点,大型企业PMI 50.7%仍高于临界点 [10] - 雷诺将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售价低于2万欧元的电动车,计划两年内完成 [13] - 空客因零部件和劳动力短缺可能推迟下半年几十架飞机组装,影响全年800架交付目标 [17] - 苹果计划通过大语言模型改造Siri,新系统将能控制应用程序内所有功能,预计9月推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