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搜索文档
三百亿A股总经理,因健康问题离任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22:25
高管变动 - 云赛智联总经理翁峻青因个人健康原因辞去董事、总经理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翁峻青原定任期至2026年5月18日,此次提前离任,未持有公司股份 [4][5] - 公司表示将尽快完成继任者选聘,此次变动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 [4] 高管背景 - 翁峻青现年51岁,自2015年7月起担任总经理,任职近十年,此前历任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仪电集团智能安防事业部总经理等职 [3] - 长期专注于智慧城市产业链及商业模式研究,离任前兼任公司党委书记 [3] 公司概况 - 云赛智联为上海仪电集团旗下企业,核心业务包括云计算与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及智能化产品,1986年成立,系A股"老八股"之一(代码600602) [4] - 2024年营收56.23亿元(+6.82%),归母净利润2.02亿元(+4.92%),扣非净利润1.71亿元(+39.84%) [6] - 2025年Q1营收14.10亿元(-2.07%),净利润0.42亿元(-29.03%),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6]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21日收盘价22.28元/股,单日下跌3.72%,总市值304.7亿元 [7] - 总资产78.42亿元(+1.19%),净资产47.52亿元(+3.10%) [6]
建好绿色低碳美丽城市
中国能源网· 2025-07-21 09:31
城市发展成就与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总结新时代城市发展成就 明确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 [2] - 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大幅提升 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2] -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日渐清晰 多地推进新能源公交车、零碳园区、绿色建筑与智慧电网发展 [3] 城镇化阶段转型与目标规划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5] - 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 推动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等六大转型 [5] - 生态环境部联合11部门提出到2027年推动50个左右美丽城市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到2035年实现全覆盖 [5] 差异化城市发展策略 - 不同城市在发展与减排矛盾点上存在显著差异 增量发展城市与减量发展城市、工业型与服务主导型城市需分类施策 [6] - 出口型企业密集城市减碳需求与低碳发展目标契合 可促进城市低碳转型 [6] - 严守"三区三线"控制城市扩张 建设"15分钟生活圈"促进职住平衡 统筹能源与交通网络实现基础设施低碳互联 [6] 绿色低碳建设实践 - 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 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 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7] - 北京古北水镇景区推广电采暖、电厨房、新能源摆渡车 建设176台充电桩形成"10分钟充电圈" [8] - 济宁采煤沉陷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土地修复、地热开发和矿坑水资源化利用 为煤炭城市提供转型样本 [8] 能源转型与工业城市实践 - 宁波工业用电占比达七成 光伏装机容量突破1024.45万千瓦 成为浙江省首个千万千瓦光伏城市 [9] - 通过高效利用土地屋顶、精准预测消纳绿电和技术创新 破解绿色能源规模性、经济性、稳定性三重命题 [9] - 建筑交通领域减排聚焦公共场所 提升低碳运输占比和用能终端电气化 推动存量改造升级 [9][10] 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 - 着力建设创新城市和智慧城市 大数据、AI、物联网重塑城市治理逻辑 [11][12] - AI赋能城市电网规划 从经济安全双目标转为低碳经济安全三目标 虚拟电厂通过数字化技术调用用户侧资源 [12] - AI算法优化充电桩布局、共享单车调度和医疗教育服务 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能耗排放双降 [12] 数字化生态环境治理 - 数字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监管协同能力 推动数据平台与城市智能中枢互联互通 [13] - 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13] - 分类推进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 聚焦电梯、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 [13]
全面通深度融强机制求突破 奋力打造高效能治理标杆城市
郑州日报· 2025-07-21 08:50
7月20日,全市党建引领网格化高效能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 市工作会议上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部署 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主持会议并讲话。 安伟强调,要站位更高标准要求,奋力打造高效能治理标杆城市。要"全面通",用足用好网格化治 理平台这一载体,进一步厘清融合方向、目标、思路,推动各类治理资源、便民业务、数据信息全面打 通、协同一体。要"深度融",聚焦重点领域治理,加快推动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多平台归一",及时回应 群众关切,合力解决急难愁盼;聚焦城市全域泛在感知体系建设,发挥组织优势,强化数智赋能,打造 及时预警、智能防控的"韧性城市",实现全面融入、有机联动。要"强机制",健全完善上下协同、左右 联动、齐抓共管的多模态治理体系,推动"平急重"各类城市运行状态迅速切换、无缝衔接,形成纵向到 底、横向到边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要"求突破",抓好热点问题、突出矛盾的靶向施治、有力化解,加强 对高频事项、"三跨"事项的研究,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先行应用场景,形成更强的示范性、引领性、标志 性效应, ...
港媒:中国科技巨头抢滩迪拜
环球网资讯· 2025-07-21 07:12
中国科技巨头在迪拜的布局 - 字节跳动、华为和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巨头在迪拜互联网城设立重要办公场所,字节跳动占据多个楼层并容纳数百名员工 [1] - 华为将迪拜打造为中东地区的电信、云服务及消费电子业务中心,其智能手机深受当地及中国消费者青睐 [2] - 阿里巴巴云部门在迪拜开设数据中心和中东非洲培训中心,旗下全球速卖通平台持续向中东输送中国商品 [2] 迪拜科技产业发展背景 - 迪拜政府推动经济多元化,大幅降低石油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积极发展科技产业 [1] - 迪拜设立自由区如互联网城和硅绿洲产业园,允许外资控股公司入驻,吸引全球科技企业 [1] - 迪拜政府推动"智慧城市"计划,为科技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1] 中国车企在中东市场的拓展 - 比亚迪、蔚来和极氪等中国汽车品牌在迪拜主干道设立展厅,与传统豪华品牌比邻 [2] - 中东市场对中国车企具有"极高增长潜力",发展阶段类似21世纪初中国汽车繁荣期 [3] - 小马智行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合作,计划年内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 [3] 中国企业在迪拜的本地化发展 - 中国公民在迪拜外籍人口中比例增加,部分人可负担热门区域高昂租金 [2] - 字节跳动为调动至迪拜的中国员工提供优厚待遇,当地科技公司仍在扩大业务和招聘 [1]
以城市数智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21 04:23
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形态,在生产要素、驱动模式和产业载体等方面呈现鲜明特征,引领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发展方向,重塑经济发展格局 [1] - 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可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的作用,深化智慧城市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与驱动模式 - 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发生质变:数据取代传统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源、资本)成为核心驱动力,是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和国家战略性资源 [2] - 驱动模式转变:从传统投资驱动转向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新赛道驱动,经济增长模式从资源粗放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 [2] - 智慧城市通过海量数据融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实现多场景运用和多主体复用,畅通经济循环并拓展增长空间 [2] 智慧城市的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 - 智慧城市为技术落地提供试验场: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安防、应急、监测,数据分析模型优化政务审批和医疗服务,提升居民生活体验 [2] - 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传统产业优化,形成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供给体系 [2] - 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产城融合:通过"无中生有"培育新产业,"有中育新"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升城市竞争力 [2]
城市治理进入“智治”时代:数字底座托起智慧生活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7-19 11:23
智慧城市建设进展 - 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推动城市智能化发展[1] - 广州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已应用于多个城市治理场景,提升治理效能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 - 广州图书馆投入450余万元对幕墙支撑结构进行智能化改造,嵌入"智慧筋"实现实时监测[3]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应用 - 广州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已汇集5861幢楼、2306万平方米建筑幕墙维保信息[5] - 平台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等多维度数据,实现建设工地情况"一览无余"[5] - 平台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城市空间信息支持,黄埔区已开通3公里无人驾驶巴士线路[7] 产业带动效应 -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接入玻璃幕墙维保、工地管理等场景,带动关联软硬件产业发展[9] - 智慧城市建设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提供应用场景,推动新兴企业快速发展[11] - 城市治理需求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的重要引擎,形成产业良性循环[11]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7-19 07:18
城市发展理念 - 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强调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 [2] - 关注市民住房困难问题,实地调研老旧小区和外来人口聚居区 [2][4] - 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4] 宜居城市建设 - 部署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包括加强便民设施建设、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6] - 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托幼一体服务 [6] - 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提供公共厨房、洗衣房、浴室、会客室及运动场地,租金合理 [4] 智慧城市发展 -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创新 [7] - 建设"城市大脑",实现城市体征指标全方位监测和分析,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 [9] - 部署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可推广的经验 [7][9] 历史文化保护 - 保护传统街区、古建筑和文物,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 [12] - 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免遭拆除并保留至今 [12] - 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5] 雄安新区建设 - 强调规划先行,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再开始建设 [18] - 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18] - 雄安新区从无到有,建设楼宇4806栋,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现代化城市形象日益显现 [19] - 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扎根创业,央企设立各类机构超300家 [19]
中电鑫龙(002298) - 2025年7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8 17:0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林锐投资等机构投资者和褚忠辉等个人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18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甘洪亮 [2] 公司发展战略 三大业务发展战略 - 智慧用能领域:作为智能制造产业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创新营销、科研和管理,推进数字化等双转型,把握“设备更新”战略,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2] - 智慧新能源领域:依托自身优势提供多种新能源专属解决方案,开拓市场、聚焦研发、提升运维水平,提供一体化交钥匙方案,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3] - 智慧城市领域:作为领先供应商和运营服务商,转型市场及客户结构,加强回款、研发和管理,推进业务稳健发展 [3] “五抓工程” - 抓战略和产品:加强产品创新,以行业活动为触角了解发展方向,借鉴优势降低成本,按规划打造“产品工厂” [4][5] - 抓市场和品牌: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意识,发挥团队作战,加大区域和客户转型,强化“全员销售意识”,精准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 [5] - 抓人才和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营造良好氛围,完善激励机制,打造“人才工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6] - 抓管理和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管理,开源节流,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工厂” [7][8] - 抓资本和市值:坚持“两手抓”方针,优化产业链布局,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借助“资本力量”做好市值管理 [9] 交流环节要点 2025 年半年度业绩及发展 - 虽智慧城市板块有应收账款问题,但公司采取系列改进措施,智慧用能板块业绩增长,2025 年半年度扭亏为盈且大幅增长 [10][11] - 随着政策支持和战略实施,公司将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1] 并购计划 - 坚持“两手抓”方针,围绕主业优化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开展并购培育新动能 [12] “出海”打算 - 设立国际业务部,整合资源,按“小前端、大平台”思维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份额和影响力 [13]
以数智之笔擘画中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新蓝图——中国联通AI赋能城市治理标杆实践
新华财经· 2025-07-17 18:35
智慧城市建设政策导向 - 中央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明确要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2] - 大数据和AI技术被定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及城市治理现代化关键路径 [2] 中国联通智慧城市战略 - 构建"城市数字化基座+治理场景+运营服务"能力体系 采用"聚数、筑基、融智"方法论 [2] - 已累计服务407个城市1488个区县 覆盖超大城市管理至社区基层治理全场景 [2] - 坚持"以用统领 向实而生"原则 通过数字技术创新拓展应用场景 [2] 南京感知智能案例 - 部署"城市之眼"感知系统融合平台 接入67类感知终端包括视频监控/水压/燃气检测设备 [3] - 采用视觉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实现算法生产效率提升80% 事件响应效率提高40% [3] - 获专家评价为"推动数字产业与治理双向奔赴"的现代化实践典范 [3] 成都双流智能派单系统 - 开发"智能派单员"系统 结合规则引擎与大模型推理技术 [3] - 实现派单准确率提升35% 处置周期缩短66% 人力成本降低80% [3] - 建立"派单-反馈-进化"自驱机制 解决跨部门权责模糊问题 [3] 长春二道基层治理方案 - 打造"基层安全百日攻坚AI助手" 实现消防通道/监控室/加油站等多场景智能预警 [4][5] - 问题发现效率提升80% 业务流转时效加快1.5倍 处置速度提高70% [5] - 构建"预警-派单-处置-结案"全自动化闭环流程 [5] 海南儋州港口安全系统 - 开发港口"智能安全卫士" 集成在港作业风险模型与灾害推演模型 [6] - 事件发现效率提升60% 应急事件处置速度提高50% 联检审批时间从2天压缩至2小时 [6] - 首创多部门联动调度与智能处置方案生成功能 [6] 四川遂宁AI报表系统 - 实施"AI报表通"试点 建立四级数仓体系实现数据"一端采集" [7] - 报表压减率61% 减少60%重复录入 基层采集工作量下降50% [7] - 集成智能填报核验与全流程监控功能 [7] 山东济宁社区治理创新 - 推出"数智社工"系统 搭载ASR语音识别实现"边聊边办" [8] - 居民服务响应提速65% 工作效率提升30% 投诉量下降92% [8] - 创新智能回访机制 构建极简工作模式 [8] 技术架构与行业影响 - 基于"联通云+大模型"技术栈 融合云网基座与智能算法 [6][8] - 形成可复制的城市治理解决方案 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 [8]
华是科技(301218) - 2025年7月17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7 17:28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为 301218,证券简称为华是科技 [1] - 2025 年 7 月 17 日接待华安证券来祚豪、创钰投资唐小皓调研,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叶海珍、证券事务代表褚国妹 [2] 海洋经济布局 - 有自研“智能口门安全监管系统”,用于海洋渔业渔船安全通航智能化高效化管理 [2] - 与浙江海洋大学签战略合作协议,设产学研合作基地,探索“海洋 + 数字”创新模式 [2] 子公司布局 - 拥有 13 家子公司,其中 8 家全资子公司,5 家控股子公司 [2] - 与衢州、龙游、余杭、宁波等地国企联合成立控股子公司发展智慧城市业务 [2][3] 收购情况 - 2024 年拟收购中实汇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51%股权,因双方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终止 [3] - 对外投资是发展组成部分,有合适标的会视情况而定 [3] 低空经济领域 - 推进无人机在水上非现场执法应用,结合 AI 智能识别算法实现 9 大执法应用场景非现场精准执法,应用于湖州长兴 [3] 研发成果应用 - 自主研发的“桥梁防碰撞安全预警系统”为周口市大广高速沙颍河大桥船撞桥风险场景模拟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演练完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