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搜索文档
市城管局“童眼看城管”主题夏令营活动精彩纷呈 童心感知城市治理 携手守护美丽家园
镇江日报· 2025-09-15 07:35
童心感知城市治理,携手守护美丽家园。2025年暑期,市城管局联合各直属单位、市妇女儿童中心 等,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童眼看城管"主题夏令营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零距离"接触,让孩 子们深入了解城市管理工作,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播下共建共享美丽城市的种 子。 感受科技赋能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离不开科技创新,多项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现代科技如何让城市运行更智能更高效。 市特种垃圾渣土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化身"环保探长",在演示"建筑垃圾分类平台"使用的过程 中增加了趣味互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掌握让装修垃圾"回家"的好方法。 为进一步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市公共停车管理处围绕"碳排放"进行科普,采取观看短片、图片展 示、有奖问答等方式,生动阐释"哪些行为会让地球'发烧'""如何减少碳排放"。此外,工作人员还向孩 子揭秘了共享单车的"幕后故事"——从不分昼夜的车辆调度,到一丝不苟的维保"体检",巧妙地将绿色 出行理念融入城市治理实践,引导孩子争做"低碳小卫士"。 领略城市工匠专业精神 市路灯管理处的活动同样科技感十足。在"红色港湾·先锋驿站"四牌楼站点,前来参加活动的青少 年在工作人员的带领 ...
以人为本 共建幸福之城
辽宁日报· 2025-08-31 09:1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鞍山市2024年新建25个高品质口袋公园 总建设面积达13.16万平方米[3] - 营口市对城区16条主要街路和4个排水泵站区域共42.18公里排水管线实施升级改造[3] - 辽宁省累计改造供热、供气、供水、排水老旧管网1.86万公里[6] 老旧城区改造 - 沈阳市截至2024年已完成1723个老旧小区改造 惠及群众77.6万户[4] - 2023年至今全省共改造老旧小区3026个 涉及建筑面积7848万平方米 惠及居民112.6万户[6] - 大连东关街更新后街区总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 融合历史韵味与新时代文化元素[5] 智慧城市发展 - 锦州市第四次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奖" 搭建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四级全覆盖[8] - 全省8个城市基本完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14个地级市建成燃气智慧化监管平台[9] - 锦州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提供3000余项便捷服务功能[8] 生态环境治理 - 全省建设口袋公园1628个[6] - 177座县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设计处理能力约1168.9万吨/日[9]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 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5%以上[9] 城市管理创新 - 旅顺口区运用无人机巡航技术快速锁定违建疑点60余处 上半年拆除违法建设10万平方米[7] - 通过智慧化手段实现远程市容管理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7] - 建立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建设运维机制 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与功能品质[9]
数字政通: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00:1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下降40.34% [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69万元,同比下降125.98% [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6119万元,同比改善45.63% [30] - 基本每股收益-0.0301元/股,同比下降125.79% [30] 业务发展状况 - 城市数字治理核心平台业务在全国多地落地一网统管项目,包括天津、长春、荆门等地 [6] - 中标长春净月高新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金额1118万元 [6] - 新落地60余个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合同,省级及直辖市平台市场占有率超85% [11] - 12345热线智能化业务在多个省市推进,依托自研"人和"大模型提升服务效能 [7] 技术创新与研发 - 自主研发"人和"大模型,并创新性接入DeepSeek大模型构建智能化赋能体系 [7] - 研发违建智能识别预警系统、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等AI应用场景 [8] - 新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专利1项 [28] - 研发投入5647万元,同比下降10.22% [30] 新兴业务布局 - "棋骥"无人车业务形成四大产品系列,部署车辆数较2024年底增长150% [18] - 推出"棋麟"四足机器人新产品线,构建空天地一体智能终端网络 [19][20] - 低空经济"星揆计划"在10多个城市应用验证,获7项发明专利及22项软件著作权 [23] - 中标中航金城飞行作业管理平台项目,拓展城市级低空运营服务 [24] 行业政策环境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任务,智慧城市迎来新战略机遇 [3]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2345热线服务提升意见,强化数字赋能要求 [7] - 低空经济被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正面清单",30个省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1] - 数据要素市场加速构建,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和全国统一数据市场建设 [14] 市场竞争地位 - 服务全国500多个市、1500多个区县,服务人口超5.5亿人 [27] - 承建省级平台市场占有率超85%,地级及以上城市市场占有率超70% [11] - 拥有53项发明专利和575项软件著作权 [28] - 参与编制多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6]
细管入微、智管赋能、众管聚力 天津城市治理下好“绣花”功夫
人民日报· 2025-08-23 06:18
城市治理现代化举措 - 西青区打造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平台 实现公安 教育 民政等部门数据标准化入库和网络化共享 网格员通过手机核查数据后职能部门两小时内到场处置[1] - 天津完成燃气旧管网改造700公里 供热旧管网改造590公里 整治维修58条城市道路及53座桥梁 治理343处桥下空间[2] - 450处各类飞线随路入地 安装近1.5万套新型防沉降井盖[2]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 和平区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5年有效监测10万余次隐患预警 辅助处置100余起火灾[3] - 天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2024年接入燃气 路灯 环卫等7类数据 连通7个业务系统和6个区级平台[3] - 平台建成燃气安全 供热服务等9个行业应用场景 实现纵向与住建部平台 横向与市直部门数据连接[3] 民生服务建设 - 连续4年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民心工程 2024年新建提升80个口袋公园已完工70个 全市总量达300余个[2] - 河东区建成由163个社区组成的32个"共享家"服务圈 每月开展3次共享服务惠及800多位老人[4][5] - 创新"五社联动"治理机制 整合社区 社会组织 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5]
打造韧性城市,山东将这样做
大众日报· 2025-08-02 09:09
韧性城市建设目标 - 山东省计划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增强应对各类风险的"免疫力"和"复原力" [2] - 2027年目标:建立完善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机制,搭建全省统一互联互通信息平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2] - 2030年目标: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各设区市主城区新型基础设施全覆盖,县区重点领域韧性显著增强 [2] 设施韧性建设措施 - 开展房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全面掌握基础设施和老旧房屋底数 [3] - 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在地下管网、桥梁等关键部位加装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 [3] - 推进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工程:利用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实时监测建筑结构运行状态 [3] 空间韧性优化布局 - 优化道路出行场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建设智能化停车设施和绿色配送体系 [4] - 优化市政公共空间场景:建设三维可视地下管网"一张图",强化燃气泄漏智能化监控 [4] - 优化智慧住区场景:推进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智慧物业,建立数字赋能的住区安全治理体系 [4] - 优化数字家庭场景:推动新建全装修住宅设置智能产品,鼓励既有住宅进行数字化改造 [4] 管理韧性提升路径 - 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整合地理信息、建筑物模型等多源数据,形成城乡三维"数字沙盘" [5] - 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达成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协同联动 [5]
威海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持续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齐鲁晚报网· 2025-07-30 11:46
平台建设与顶层设计 - 成立精致城市建设工作指挥部进行统一顶层设计 通过整体布局协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1] - 建设市政园林执法道桥隧建筑渣土建筑工地房地产等行业应用模块 推动城市运行管理基本实现一网统管[1] - 纵向贯通国家省级市区级平台 横向联通市直部门 汇聚120万个城市部件200余个数据接口27个数据资源目录2.1亿条数据[1] 城市运行安全体系建设 - 集成7600个物联监测点900个视频监控对34公里管廊实施动态巡检 使管廊管理应急响应效率提升60%[2] - 对1.56亿平方米供暖面积116万户入网用户实现五级供热数据全链条监管 推动城镇集中供暖覆盖率提升至98%[2] - 全面汇聚燃气企业场站运输车辆等行业监管数据 为入户安检隐患排查提供精准数据支撑[2] 民生服务与处置功能优化 - 整合公园景点便民摊点等旅游打卡信息 实现民生服务掌上查[3] - 以12345市民投诉为导向强化人工智能分析 推动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升级[3] - 创新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设置燃气安全管网智能化监测等核心指标精准把脉城市运行[3] 未来发展规划 - 围绕领导决策行业部门使用跨部门协同公众服务四个用户维度完善系统功能[4] - 深化跨部门城市运行数据共享机制 强化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4] - 运用非现场监管物联感知掌上移动执法等新型手段 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生命线防护等领域监管效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