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蓝染技艺暨茶和天下”中国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科威特启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11:31
人民网迪拜5月22日电 (记者张志文)科威特城消息:5月21日,"中国蓝染技艺暨茶和天下"中国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在哈瓦利省科威特中国文 化中心举行,吸引了百余名中科各界人士前来参加。 来宾们在沉浸式工坊中体验了云南"安宁扎染"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和中国古代宫廷制香术的魅力。 中科嘉宾在活动上观看中国古代宫廷制香术演示。阿萨德摄 当日正值国际茶日,来宾们在现场还观看了传统茶艺表演,品尝了现代中国奶茶,欣赏制作精美的茶具。 据了解,本次活动的展览将持续至6月11日,沉浸式工作坊将持续至5月23日。 中国驻科威特大使张建卫当日在活动现场表示,中国文化与科威特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两国人民都共同追求美好生活。中国蓝染技艺历史悠久,通过 独特工艺,将自然色彩与文化内涵融入织物,每一块蓝染作品都蕴含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茶和天下"体现的是以茶会友、和谐包容的理念,中国茶 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使者,传递和平、友谊与文明包容共存的美好愿景。 中科嘉宾参观中国传统印染展示。阿萨德摄 本次活动由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包括代表中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的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茶文化展览,以及茶韵东 方、 ...
火笔绘出富民景 热土乡情入画来
消费日报网· 2025-05-23 10:51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出燕京八绝、苏杭玉雕、宫廷织绣等顶级艺术品及剪纸、面塑等地方特色工艺品 [1] -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金婷将展示嵩县套彩写实烙画作品及文创产品,并进行现场技艺演示与观众互动 [1] 嵩县烙画技艺与创新 - 杨金婷将中国传统烙画与现代写实套彩手法结合,创作《吉·玉》展现河南新农村生活,以鸡群象征吉祥、玉米表达丰收 [3] - 作品《那山 那水 那桥》描绘嵩县前河大桥,反映当地人文风采与工匠智慧,该桥曾为亚洲单拱跨度第一的双曲拱桥 [3] - 杨金婷融合中国写意与西洋写实风格,以烙铁在木板、丝绢等材质创作,作品获国家及省市级工艺美术设计金奖 [7] 非遗传承与产业推动 - 杨金婷通过"非遗进校园""技能助农"等活动推广烙画技艺,采用"听故事、观技艺、践操作"模式弘扬工匠精神 [7] - 其创作主题聚焦家乡,用烙画记录新农村建设成果,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并带动农村增收 [3][7] - 杨金婷表示将利用博览会平台宣传嵩县烙画,向全国工美大师学习以促进技艺传承创新 [8]
“匠心匠艺·律动京华——新晋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开幕
消费日报网· 2025-05-23 10:45
活动概况 - "匠心匠艺·律动京华——新晋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于5月17日在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启动 [1] - 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燕京八绝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指导支持 [1] - 23位新晋中青年工艺美术大师参展 展出35件套作品 [3] 参展工艺与大师 - 参展工艺涵盖金漆镶嵌 花丝镶嵌 景泰蓝 骨雕 玉雕 雕漆 京绣 宫毯 布艺堆绣 石雕 内画鼻烟壶 巧艺结艺 唐卡绘制等 [1] - 参展大师包括金漆镶嵌大师高云 花丝镶嵌大师王成 景泰蓝大师张静思 徐嘉爽等23位中青年工艺美术大师 [1] 展品特色 - 展品包括金雕漆红木《盘龙戏珠》皇帝宝座 花丝镶嵌《盛世八宝》如意赏盘 京绣《四蟠螭纹蚕丝钢团扇》等精品 [3] - 作品既有"燕京八绝"精品 也有"民间九珍"和融合高端技法的普惠艺术精品 [3] 行业观点 - 燕京八绝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3] - 行业将继续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3] - 青年传承人强调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结合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2] 活动特色 - 展览设置展销区域 以非遗之力促进文化消费助力经济发展 [3] - 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现当代工艺美术创新成果 [1]
萧山:“百工灵”IP二创 传播阅读量破亿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18
"这个IP是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次创立的,到今年6月刚好是三周年。"项目负责人陈倩倩 介绍道,2023年,恺英网络发起"恺心·百工灵"非遗公益项目,精心开发十余套《百工灵》非遗手工课 程,并深入云南、新疆、贵州、四川、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省份,开展公益授课活动,让非遗走进千家 万户。 今年,项目团队还推出了《百工灵·研学大作战》系列番外漫画,以新颖的叙事手法突破文化传播 壁垒,不仅是对中华文脉的精彩演绎,更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围绕"百工灵"这一IP,实体小说于2024年出版上市,漫画更新至81集,动画登陆各大网络平台和多 家省级卫视,今年有声书多平台同步上线。 此外,项目团队还与中国动漫博物馆、浙江省非遗基金会、浙江省非遗博物馆等单位深度合作,以 实际行动落地非遗传播,共计举办线下活动30余场,足迹遍布8个城市。该团队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开 展的"百工灵非遗手工艺普及研究"横向课题,对非遗手工艺传承人开展走访调研、采访拍摄,先后完成 了《杭罗织造》《杭州机绣》两部纪录片。 据悉,恺英网络旗下的"百工灵"和"岁时令"两大传统文化IP也将携手参加中国国际动漫节。"岁时 ...
“为一个节奔赴一座城” 336个非遗项目扎根成都,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2:10
非遗节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5月28日启幕,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示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1] - 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共同主办,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参展参演 [1] - 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邀请马来西亚及4个国际城市参与,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代表出席 [5] 科技赋能非遗 - 设置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16家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推出30余项可互动科技体验装置,包括VR数字展览、AI互动等 [3] - 数字化技术展示宋锦、缂丝等150种传统纹样,观众可通过触控AI生成个性化纹样 [3] - AR技术实现川剧变脸实时交互,沉浸式投影还原蜀锦织造过程 [3] 非遗与经济发展 - 开展非遗品牌IP授权展示和交易活动,2019年意向授权金额超4000万元,2023年签约授权金额达8200万元 [5] - 组织丝路锦绣展推动蜀锦蜀绣产业发展,227个非遗传统工艺类项目年度生产总值超30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 [6] - "成都手作"非遗公共品牌累计帮助传承人销售产品超4亿元 [6] 文旅融合与产业带动 - 国际非遗美食周汇集8个世界美食之都和70余项饮食类非遗项目 [2] - 成都建成9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年均开展惠民活动超260场,覆盖30万人次 [6] - 道明竹艺村、文殊坊非遗街区等依托非遗资源吸引游客,形成可持续文旅资源 [6]
千年织艺走出深山 独龙族织品亮相伦敦手工艺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2 14:41
文化交流活动 - 2025年伦敦手工艺周中国展的一部分"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在伦敦举办 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 - 活动主题为"中国非遗之美" 由中国驻英国大使夫人华梅参赞主持 邀请伦敦各界妇女代表参与 [2] - 展示内容包括云南独龙族织毯技艺 彝族蒙古族民族服饰走秀 以及刺绣工艺体验 [2] 非遗保护与扶贫成果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 通过手工艺品讲述少数民族脱贫故事 [3] - 独龙族实现"一步跨千年"的扶贫历程 当地已实现5G覆盖 新能源汽车普及 新兴职业涌现 [3] - 独龙族妇女以彩虹色作为编织符号 彩虹图腾正以新形式融入当代生活 [3] 公益项目背景 - "妈妈的针线活"是中国平安集团联合中国服饰报社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策划的扶贫公益项目 [4] - 项目聚焦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 帮助农村妇女通过针线技艺提升生活水平 [5] - 项目探索创新设计 环保生态和非遗艺术扶贫模式 [4]
六大头部新媒体平台倾力助阵 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蓄势待发
环球网· 2025-05-22 11:27
行业动态 - 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将于5月24日至26日在江西婺源婺女洲景区举办,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上饶市政府及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微博、红果六大平台共同主办 [3] - 大会为全国首个聚焦"非遗传承人+多平台内容创作人"的交流盛会,汇聚200余位非遗传承人和近百位青年创作人,旨在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动非遗传播 [5] - 婺女洲景区以徽派建筑为特色,结合当地人文景观打造"五好"非遗场景,涵盖传统美食、音乐、戏剧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并设置六大活态展演区 [10] 平台参与计划 - **抖音**:设立"非遗守护人"专题,提供流量扶持并定向扶持百位非遗传播带头人,助力短视频与直播推广 [5] - **快手**:联动百位非遗创作者,通过流量扶持、话题曝光、商业变现等手段推动非遗创新,并延续年初"老铁梨园"戏曲剧团扶持计划 [6] - **小红书**:以"我在小红书做非遗"等IP为基础,联合30位创作人参与大会,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6] - **B站**:联动14名非遗UP主,发起"非遗微记录"征稿活动(5月21日启动),提供万元奖金激励创作 [6] - **微博**:邀请大V担任推荐官,搭建专题页并推出焕新非遗计划,招募全平台优质大V参与非遗传播 [6] 活动亮点 - 大会设置非遗打卡路线,涵盖社火广场、傩舞广场等六大展演区,展示高台醒狮、安塞腰鼓、傩戏等民俗表演 [10] - 传统音乐如彝族山歌、陕北说书、黄梅戏等,以及踢花毽子、木偶戏等民间绝活将轮番上演,提供多元创作素材 [11] - @南翔、@国翠儿等各平台推荐创作人将参与大会,为非遗视频带来创新视角 [7]
“国丝汉服月”展现服饰之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2 09:30
非遗主题集市汇聚汉服、绒花、丝网花、布料、首饰等商品,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游园打卡游戏中 融入了非遗技艺,玩家可以体验"清水丝绵"剥茧技艺、缫丝、织布,了解从抽丝剥茧到丝绸织造的过 程。 "国丝汉服月"活动现场。 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介绍,"国丝汉服节"已经连续举办八届,今年升级为"国丝汉服月"。6 月,将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办汉服主题活动。 在"雅士沙龙"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纺织技艺的数字化保护、非遗技艺在当代服饰设计中 的应用创新、年轻群体与传统手工艺的对话路径"三大议题展开对话。"银瀚论道"邀请多位国家级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分享经验心得。 "国丝汉服月"配套展览"不负古人不负卿——从《长安的荔枝》影视服饰设计说起",探讨当下影视 剧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守正创新。"汉服之夜"再现了《长安的荔枝》剧中的唐风服饰,并展示了 多家汉服研究团队的作品,观众可以看到宋代"影金绣"复原,还有融合夹缬、绞缬、苏绣等非遗技艺的 服饰。 本报电(博文)近日,2025"国丝汉服月"系列活动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本届"国丝汉服 月"以"天工霓裳"为主题,旨在展现汉服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非遗技艺的独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
新华网· 2025-05-22 09:30
非遗节活动规模与参与方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邀请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马来西亚槟城、泰国清迈、意大利巴里作为主宾城市 [1] - 活动将吸引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驻华使节参与 [1] - 本届非遗节共有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参演,全面展示全国非遗保护成果 [2] 科技赋能非遗创新 - 设置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16家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依托桑蚕丝织技艺、西游传说等非遗项目推出30余项可参与、可互动的科技体验装置 [2] - 通过游戏、VR数字展览、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拓展非遗呈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 [2] 非遗品牌商业化运作 - 将再次举办非遗品牌IP授权交易活动,搭建非遗品牌创新转化平台 [2] - 活动将牵手非遗传承人、创新企业、设计师、艺术家、品牌机构等,促进非遗与市场对接 [2] - 与十余家头部企业合作举办"抖音非遗嘉年华""2025携程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等活动 [2] - 深化与行业组织合作,共同举办传统医药推广周、国际非遗美食周等活动 [2] 活动主办方与时间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 [2] - 活动将于5月28日至6月3日举办 [2]
让船工号子穿越历史长河(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非遗保护与传承 - 澧水船工号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传承人黄苏平通过实地走访和资料采集完成系统性整理,并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1] - 该非遗项目源自船工拉纤时的即兴创作,具有"上河腔"(高亢快速)和"下河腔"(舒缓优雅)的地域性差异,其艺术形式直接反映澧水不同河段的地理特征与劳动场景 [2] 文化创新实践 - 湖南文理学院将船工号子改编为情景舞蹈《澧水船夫》,结合光影技术再现劳动场景,澧水黄家套景区推出研学活动实现沉浸式体验 [3] - 常德河街通过业态融合实现83个非遗项目商业化运营,例如改良非遗擂茶为奶茶等新形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并形成自我造血能力 [3] 非遗价值挖掘 - 非遗保护需突破"博物馆式"困境,通过科技与旅游融合(如《新刘海砍樵》幻境秀整合花鼓戏、湘绣等元素)强化现代传播力 [4] - 船工号子虽失去原始劳动场景,但其蕴含的奋斗精神通过研学体验持续引发共鸣,证明精神内核传承比技艺复刻更具持久生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