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金融时报· 2025-04-29 11:26
金融行业荣誉与贡献 - 2426位劳动者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包括多位金融系统干部职工 [1] - 金融职工通过辛勤付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红色金融业始终与工农紧密连接 [1] - 金融系统干部职工以"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发挥金融枢纽作用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金融职工通过优化资金投向,在畅通经济循环、维护产业链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 [2] -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沃土,滋养实体经济,架起资本与产业的桥梁 [2] - 全国劳模傅小康、李鑫、孙洪明等深入乡村,解决融资难题,推动乡村振兴 [3][4] 金融人的奋斗与创新 - 全国劳模谢松宸、王文进等克服困难,传递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承诺 [5] - 金融职工苦练技艺、抢抓时间,如杨亚军点钞提速、姚卫东高效行程 [5] - 金融人深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以创新驱动发展 [6] 新时代金融使命 - 金融职工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6] - 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熔铸于服务实体经济的第一线 [6] - 金融职工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金融答卷 [6]
金融强国梦 青春创投教——第二届财通证券“共富杯”金融强国主题高校投教作品大赛 浙江大学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全景网· 2025-04-18 17:47
文章核心观点 财通证券以“三心”服务创新投教实践,举办第二届“共富杯”金融强国主题高校投教作品大赛,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和投资者教育高质量发展 [1][3][6]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第二届财通证券“共富杯”金融强国主题高校投教作品大赛 [3][8] - 活动时间为四月,浙江大学专场成功举办,带来金融防非反诈嘉年华 [1] - 活动由浙江证券业协会指导,财通证券主办 [4] - 活动链接为https://www.p5w.net/roll/complex/202504/t20250415_6351671.htm [8] 活动目的 - 为青年学生搭建展示舞台,引导其投身金融强国建设,助力构建投资者教育生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3] - 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金融观念,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1] - 鼓励学生深化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培养理性投资思维与风险防范意识,为资本市场注入青春活力 [4] 活动形式 - 浙江大学专场以寓教于乐的游戏闯关形式展开,设置“小球路线投教闯关赛”“ETF智投套圈挑战”等趣味问答与挑战 [1] - 赛事设计注重实践与创新,融合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 [4] 作品创作方向 - 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方向 [4] - 聚焦三大核心主题,包括展现资本市场在“金融强国”建设中的作用,普及证券期货知识等 [8] - 从自身视角创作新颖生动的投教产品,聚焦金融知识普及与理性投资倡导 [8] 奖励设置 - 参赛获奖的优秀作品有机会获得丰厚奖金和荣誉证书,还有望在财通证券官方平台展示 [6]
中金公司财报出炉:业务基本盘稳健运行,中资券商出海加速
南方都市报· 2025-03-29 11:27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28日晚中金公司发布2024年财报,各项业务稳健运行巩固“基本盘”,国际化出海加速,还增加中期分红回馈投资者 [1] 业务板块表现 投行业务 - 多个“市场第一”彰显同业领先地位,2024年中资企业全球IPO排名市场第一,港股IPO保荐项目承销规模和数量均排名市场第一,并购业务在中国并购市场连续十年排名第一,中资企业境外债承销规模保持中资券商市场第一,还完成2024年唯一规模超百亿元的A股股本项目—中国石化定向增发 [1] 财富管理业务 - 是营收核心,占2024年营收比重达32.73%,管理总客户数接近850万户,较上年增长约170万户,客户账户资产总值约3.18万亿元,产品规模连续五年正增长至接近3700亿元,创新个人交易服务累计覆盖客户超35万人次签约客户资产超2500亿元,买方投顾系列产品保有量近870亿元,市场排名领先 [2] 固定收益业务 - 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动态调整持仓规模,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债券承销和交易量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中资外币债券排名全市场第一 [2] 资产管理业务 - 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积累投研能力,稳步提升投资业绩,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同比增长63%至2073亿元,公募REITs管理规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2] 股票业务 - 深耕机构客群,持续提升全球交易能力,QFII客户市占率连续21年排名市场首位,互联互通交易份额在中资券商中保持领先 [3] 私募股权业务 - 通过多种方式在管的资产规模达4576亿元,继续稳居券商私募子第一 [3] 国际化布局 - 已建立覆盖中国香港、纽约、伦敦等多地的国际网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跨境服务,在港股市场表现突出,作为保荐人、全球协调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排名领先,从全球角度看,2024年服务中资企业全球IPO合计28单,融资规模44.24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还深度参与多个前十大项目,立足跨境业务优势,全年完成跨境及海外项目交易规模超9000亿元 [5][6] 分红情况 - 为贯彻相关要求,积极做好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安排,2024年8月30日首次公布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同年12月完成实施,采用现金分红方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总额约4.34亿元(含税),自2020年A股上市起累计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44.89亿元 [7]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3-28 03:2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各业务板块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有不同表现,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投资管理业务、投资及交易业务等均有相应经营举措和成果,未来各业务板块也有明确的发展展望 [7][19][27][36][43] 分组1:重要提示 - 投资者应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网站阅读年度报告全文以全面了解公司情况 [1] - 公司董监高保证年报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 [1] - 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2] - 毕马威相关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2] - 2024年度公司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每10股派3.77元(含税)分配利润,共计32.79亿元,若总股本变动拟维持总额调整每股金额,A股以人民币、H股以港币支付 [3] 分组2:公司基本情况 - 张欢欢自2025年2月21日起接替罗莉担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4] 分组3:总体经营情况 - 证券行业受宏观经济等多因素影响,周期性波动显著 [5] - 2024年我国经济平稳发展,金融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构建“1+N”政策体系,央行创新工具支撑市场 [5] - 2024年末全市场ETF规模3.78万亿元,同比增85.05%;A股分红2.39万亿元,同比增7.15%;并购金额突破两万亿元 [5] - 2024年上证指数等多数指数上涨,北证50指数下降,恒生指数和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上涨 [6] - 2024年A股市场股基日均交易量1.22万亿元,同比增22.90%;香港市场股票日均交易量1318.25亿港元,同比增25.53% [6] - 2024年境内股权融资规模2484.52亿元,同比降72.76%;信用债券发行总规模20.38万亿元,同比增8.09%;香港市场IPO募资总额111.22亿美元,同比增89.47% [6] 分组4: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 - 市场环境:2024年A股先抑后扬,债市震荡走强,股基单边交易量295.84万亿元,同比增22.90%,融资融券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12.94%,融券规模104.38亿元,同比降85.42%,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32.83万亿元,同比增18.93%,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21万亿元,同比降8.89%,期货市场成交量77.29亿手,同比降9.08%,成交额619.26万亿元,同比增8.93% [8] - 经营举措:推进财富管理转型,构建优选产品体系,优化基金投顾业务,打造企业服务品牌,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投顾团队能力 [9] - 经营成果:2024年末正常交易客户数约1929.83万户,同比增8.68%,托管客户资产4.27万亿元,同比增14.78%,招商证券APP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名第5,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居首,基金投顾“e招投”签约客户数8.02万户,产品保有规模51.12亿元,同比增9.79%,非货币等基金保有规模排名前列,获跨境理财通试点资格并展业 [10] - 期货与境外业务:2024年末招商期货客户权益规模588.04亿元,排名第4,同比增16.50%;招证国际托管客户资产规模2156.10亿港元,机构交易业务拓展多国,美股及债券佣金收入大增 [12] - 资本中介业务:2024年末融资融券余额908.79亿元,维持担保比例288.41%,融券规模0.48亿元,股票质押式回购待购回余额184.89亿元,整体履约保障比例243.79%,自有资金出资余额145.94亿元,整体履约保障比例315.24%;招证国际孖展业务规模33.41亿港元,同比增31.28%,维持担保比例328.95% [13] - 机构客户综合服务:为专业金融机构投资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14] - 机构综合服务:深化业务转型,整合资源,优化营销服务体系,推进客户经理制,加强数字化建设,私募客户交易资产规模同比增6.19% [15] - 研究:覆盖境内外上市公司2706家,研究覆盖沪深300等指数成份股市值比例高,提升内外部服务水平,组织特色研究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 [17] - 托管外包:秉持业务方针,调整策略,推进金融科技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推出境外服务品牌,2024年末托管外包产品数量3.82万只,规模3.46万亿元,私募基金托管产品数量市场份额21.72%,连续十一年居首,公募基金产品托管规模居第3,新托管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居第2 [18] - 2025年展望:夯实经纪和资本中介业务,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加强投顾队伍建设,提升数智化服务水平,构建机构业务差异化优势,巩固托管外包业务优势 [19] 投资银行 - 市场环境:2024年A股股权融资市场放缓,发行数量和规模大幅下降,港股IPO融资规模同比大增;境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稳定增长;全球并购市场活跃,中国并购市场有交易数量和金额变化 [21][22] - 经营举措:深化现代投行转型,优化业务体系,加强北交所和香港市场布局,完善客群体系,开展“羚跃计划”,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评级上升至A类 [23] - 股权融资:2024年A股股权主承销金额排名第7,IPO承销金额排名第8,同比上升4名,完成10单港股IPO项目,承销金额1.20亿美元,排名中资券商第7,助力8家企业完成A股IPO和再融资,承销金额81.24亿元;年末A股IPO在审项目数量14家,排名第5,同比上升4名,北交所IPO在审项目数量排名第6,“羚跃计划”入库企业超60家实现业务转化 [24][25] - 债务融资:优化债券业务结构,严控风险,深耕央企和地方国企信用债,开拓金融债等业务,2024年境内主承销债券金额4265.23亿元,同比增30.91%,信用债、金融债承销金额排名第6、第7,ABS业务竞争力提升,承销金额同比增57.85%,排名第4,同比上升3名,完成4单公募REITs项目,总发行规模81.81亿元,担任财务顾问的首次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规模排名第3,助力发行多类债券项目 [25] - 财务顾问:2024年完成4单A股并购重组项目,交易金额112.85亿元,排名第6,参与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109.05亿元,排名第2;年末并购重组在审项目数量1家,排名第5 [26] - 2025年展望:推进转型升级,优化业务体系,巩固市场地位,强化投商行联动,完善客群体系,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执业和管理水平 [27] 投资管理 - 市场环境: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产品数量和规模增长,面临主动权益投资低迷等痛点,相关制度规范;股权投资新募集基金数量和金额下降,投资案例和金额下降,退出案例下降,境外被投企业IPO数量反超境内 [29] - 经营举措:招商资管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推进投研团队和管理机制建设,发行公募基金产品;招商致远资本构建基金LP服务体系,深化合作,新增基金管理规模,投资企业,加强投后管理和退出;博时基金践行改革创新,布局新业务,发展ETF业务;招商基金围绕战略重点提质增效,加强投研、产品、客户、风险和基础管理 [30][32][34] - 经营成果:2024年末招商资管资产管理总规模2673.92亿元,业务净收入7.28亿元,同比增2.82%;招商致远资本新增基金管理规模59.3亿元,投资金额7.67亿元,退出金额16.94亿元,私募基金月均管理规模排名第8;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7184亿元,较2023年末增9.78%,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7,债券型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1;招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5689亿元,较2023年末增1.19%,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9,债券型公募基金规模排名第4 [30][31][33][35] - 2025年展望:招商资管打造稳健型券商资管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完善私募产品线,推动公募基金规模增长;招商致远资本完善基金谱系,推动多元化转型,做大管理规模 [36] 投资及交易 - 市场环境:2024年国家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国内经济稳定,海外通胀回落,美联储降息,A股市场波动后上涨 [38] - 经营举措:权益方向性投资完善投研体系,拓展投资策略,实现较好收益;权益类衍生投资发展资本中介型和中性投资业务,应用AI技术,提供做市服务,拓展做市标的,规范场外衍生品业务;固定收益投资发挥投研优势,把握市场机会,开展做市和客需业务,加强投研系统数字化建设,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外汇业务自营及客需业务全面发展,参与相关结算服务;另类投资调整策略,聚焦重点行业,新增投资规模约1.5亿元,退出金额超9亿元 [39][40][41][42] - 2025年展望:提升应对能力,优化资产配置策略,稳住固定收益投资,发展资本中介型交易业务,构建衍生金融服务平台,加强权益方向性投资基本面研判;招证投资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发挥联动优势,严控风险,提高投后管理水平 [43][44] 分组5: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包含近3年和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44] 分组6: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等相关情况 [4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44.17%股份 [4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合计持有公司44.17%股份 [45] 分组7:公司债券情况 - 截至报告出具日尚未到期的公司债券情况及相关条款说明 [46] -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4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证监会发布· 2025-03-05 17:43
总体要求 -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 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1]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化金融政策和科技产业财税等政策衔接配合[1] -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统筹发展和安全[1]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融资可得性和金融产品服务供需适配度持续提升[2] - 科技金融体系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需求更相适应[2] -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 数字化金融监管能力有效提升[2] 科技金融领域 -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3] -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关键枢纽作用 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3] - 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 壮大耐心资本 支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 绿色金融领域 -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统筹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支持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3] - 引导金融机构将绿色低碳转型因素纳入资产组合管理考量 丰富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3] - 推动金融机构逐步开展碳核算和可持续信息披露 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3] 普惠金融领域 - 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提质[4] - 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 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4] - 加大对残疾人退役军人新市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就业就学金融支持力度[4] 养老金融领域 - 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 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单位及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提供便捷金融服务[4] - 加强养老资金投资管理 推动实现养老金稳健增值 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4] - 探索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有效衔接 加大涉老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和打击力度[4] 数字金融领域 - 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增强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 加快数字金融创新[5] - 构建安全高效数字支付服务体系 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5] - 依法合规推进金融数据共享和流通 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对金融领域开放共享力度[5] 金融机构体系 - 国有商业银行全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6] - 中小银行提供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服务 保险机构加强保险保障和投融资支持[6] - 证券期货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提升投资能力[6] 产品服务体系 - 规范发展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服务[7] - 稳妥发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担保贷款 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绿色金融产品[7] - 鼓励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 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7] 债券市场建设 - 推动公司债券扩容 扩大重点领域债券发行规模 发展科技创新债券碳中和债券等特色产品[10] - 加大绿色小微三农等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力度 支持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10] - 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管理机制 通过信用保护工具担保等方式提供增信支持[10] 股权市场服务 - 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10] - 深化多层次股权市场错位发展 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包容性[10] - 优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制度体系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布局力度[10] 跨境金融服务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向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聚集[11] - 便利绿色项目跨境融资 扩大跨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外汇管理政策试点范围[11] - 推动银行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丰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11] 配套设施建设 - 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流转市场 建设创新积分数据库[12] - 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 健全环境权益统一确权登记和交易体系[12] - 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 加快建设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12] 政策引导机制 - 科学设计精准实施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提供良好货币金融环境[14] - 优化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分险作用[14] - 完善企业科技含量评价指标体系 全面推行创新积分制[14] 改革试点推进 - 深入推进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改革试验区建设 做好经验复制推广[14] - 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依法合规先行先试 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协同联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