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
搜索文档
“提振消费”政策解读:让政策红利落到老百姓心坎上腰包里
新华日报· 2025-07-18 08:00
江苏省提振消费政策解读 - 省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直播间"开通《江苏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解读专场 省发改委、商务厅、文旅厅、市场监管局、体育局等部门解读政策 [1] 上半年消费市场表现 - 1-6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9亿元 同比增长5% 占全国总规模9.8% 社零规模和净增额均为全国第一 [2] - 62条具体措施旨在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 [2] - 政策亮点包括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高至人均730元 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 [2] 大宗消费促进成效 - 1-6月超2598万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累计使用补贴资金173.77亿元 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1428.05亿元 [3] - 家电补贴品类扩至58类 开通10个购新补贴申领渠道 打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 [3] - 城市足球联赛等赛事打造"苏超第二现场" 5月10日至7月7日线下监测服务营业收入达379.6亿元 其中省外游客支付占比达28.8%(出行)和19.7%(餐饮) [3] 文体旅融合消费 - "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形成"体育赛事引流 文旅消费释放"新模式 [4] - 1-6月103项重点赛事参与人数91.7万 带动客流337.5万人次 拉动消费20.7亿元 [4] - 拟出台赛事经济支持政策 预计奖补资金超2000万元 推动"赛事+文旅""赛事+商务"等活动 [4] 下半年消费促进措施 - 省文旅厅安排5000万元资金 通过保费补贴或贷款贴息提供不低于50亿元融资贷款支持文旅产业 [5][6] - 发展水上运动项目 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促进低空文体旅、冰雪运动等新兴消费场景 [6] - 推动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 探索"一键和解"模式 鼓励实体店参与无理由退换货行动 [7]
活力中国调研行|“赛事经济”打造乡村文旅消费新场景 人气持续攀升
央视网· 2025-07-17 12:06
生态资源与水上运动发展 - 庐山西海风景区拥有8000余座岛屿和超过80%的森林覆盖率,生态禀赋突出[5] - 国家一级标准的水质为帆船、桨板、艺术滑水等水上运动提供了优质环境[3][5] - 江西省滑水运动队长期驻训,专业训练与游客体验形成联动效应[3][5] 体育旅游融合与设施建设 - 当地坚持"体育+旅游"模式,建成现代化体育运动综合体,涵盖匹克球、壁球等小众项目[7] - 上半年已举办20余场赛事,吸引观赛旅游人次超30万,带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新趋势[9] - 高端赛事落地与公共体育设施完善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业态多元化[7][9] 赛事经济与区域带动效应 - 体育赛事创造大量周边就业岗位,民宿、农家乐在赛期迎来客流高峰[13] - 上半年景区接待游客482 86万人次,同比增长42 86%,旅游经济增速显著[13] - 暑期文旅活动持续升温,赛事引流对乡村经济惠及效果明显[11][13]
体育+文旅:东营匹克球嘉年华的破圈启示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16:41
赛事经济策略 - 东营通过匹克球嘉年华直接拉动文旅营收增长8.65% [1] - 赛事经济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精准定位 黄河口马拉松年均吸引超3万参赛选手并带动酒店预订量增长40%以上 [2] - 匹克球在全球35岁以下人群参与率年增25% 契合青年友好型城市战略 [2] 消费与体验模式 - 文创产品首发当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 结合非遗市集与文创销售形成"观赛+消费+文化沉浸"模式 [2] -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2天延长至2.5天 消费半径从赛场扩展至全城 [2] - 赛事与"黄河口湿地观鸟季"联动 2025年3月游客量同比增长32% 超四成游客因赛事而来并因观鸟而留 [3] 资源整合与区域联动 - 匹克球嘉年华纳入山东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与泰山登山节、青岛马拉松形成区域联动 [3] - 推出"赛事+生态+文化"组合线路 整合匹克球小镇、生态旅游区和非遗工坊等全域资源 [3] - 赛事举办时间(3月)缓解淡季客流问题 北方城市淡季(11-4月)客流通常锐减超60% [3] 产业转化与城市品牌 - 依托200处专业场地和"世界匹克球联盟小镇"硬件布局 培育本土赛事装备制造和青少年培训市场 [4] - 参考昆明通过马拉松带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 东营"小球经济"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4] - 从"自然IP"到"潮流IP"转型 通过小赛事激活大文旅 探索流量转化为持久留量的发展模式 [4]
盐城东方集团以会展经济打造产城融合标杆
新华日报· 2025-07-14 14:24
核心观点 - 盐城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区域会展经济核心载体,通过会议、展览、赛事、宴会多元化运营,近3年打造逾百场活动,拉动数百亿经济效应,显著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1][7] 会议活动 - 近3年举办30余场高规格展会,成为长三角北翼对外开放重要平台,例如5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累计吸引超30万人次、实现700亿元贸易成交额、227个签约项目及近3900亿元总投资 [2] - 成功举办中韩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一带一路”商协会圆桌会议、2024盐城经开区产业投资生态大会等,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推动光伏、储能、低空经济等10个跨国项目落地 [3] - 5月盐城投资环境说明会吸引50余家世界500强、30家央企国企、1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参与,见证30个重大项目签约 [1] 展览活动 - 推动“产业+会展”深度融合,实现“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品牌展会”,例如首届长三角渔业博览会、东部沿海国际汽车博览会、韩国商品贸易投资博览会等 [4] - 连续12届的东部沿海国际汽车博览会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展会”,韩国商品贸易投资博览会2万平方米展区汇聚500余家企业,累计11万余人次参观,现场交易额2620万元 [4] - AD次元新星动漫游戏博览会吸引7000名二次元爱好者参与,创下盐城动漫展会规模新纪录 [1] 赛事活动 - 承办玉麒麟CS2全国高校联赛、电子竞技亚洲冠军联赛等顶级赛事,玉麒麟CS2高校联赛吸引5000名电竞爱好者,抖音直播观看量破千万,电子竞技亚洲冠军联赛网络曝光量达250万+ [5][6] - 举办江苏省青少年飞行器公开赛,汇聚50多所学校的500余名学生 [6] - 赛事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飙升至98%,带动区域商业体营业额增长25%,形成3公里内“赛事、住宿、餐饮、休闲”消费生态圈 [6] 宴会业务 - 国展会议中心自4月底开业后迅速成为市场焦点,首月预订40场宴会,营收突破500万元 [7] - 拥有EF双馆,总建面1.5万平方米,包含“星月夜”“光之颂”等4个沉浸式主题宴会厅及智能千人宴会系统 [7] - 地理位置优越,30分钟全城通达,东接沿海高速,西距高铁站4.5公里,北靠南洋国际机场,轻松辐射长三角客群 [7] 经济与社会效应 - 单日万人潮涌带动3公里商圈业绩飙升50%,酒店均价环比上涨30%,充分释放会展经济辐射效应 [1] - 近3年打造逾百场展会活动,拉动数百亿经济效应 [1] - 场馆先后荣获“中国十佳品牌会展中心”“中国展览馆TOP20”“2024中国会展品牌场馆”等多个荣誉,成为城市形象新名片 [7]
大消费行业观察:头部茶饮品牌迎外卖红利;政策助力家电文旅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4 12:35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与即时零售市场 - 头部外卖平台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外卖采取差异化策略争夺市场 美团通过"0元奶茶"等活动锁定高频消费场景 淘宝闪购以500亿补贴覆盖全品类 京东侧重高客单价品质餐饮 [1] - 茶饮及快餐等低客单价品类成为核心争夺对象 美团单日餐饮订单超1亿单 淘宝闪购日活用户突破2亿 [1] - 连锁茶饮品牌单日订单量增长超30% 通过"到店自提"模式降低配送成本 中小商家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 利润率被压缩 [1]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专家指出当前补贴依赖平台短期投入 长期依赖低价难以形成用户黏性 未来行业或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 [2] - 具备供应链效率与品牌力的企业将更具优势 监管政策要求平台不得以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秩序 [2] 北京消费政策影响 - 北京市出台政策扩大家电、数码产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推动产品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刺激消费者置换高能效家电、智能家居设备意愿 [3] - 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消费信贷产品 降低消费者购置门槛 [3] 文旅产业发展 - 政策推进主题旅游、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配套特色文旅活动激活消费需求 [4] - 体育领域计划培育精品赛事体系 赛事经济带来的门票收入、周边商品销售及场馆运营需求 有望创造增量市场 [4] 行业长期发展环境 - 北京市强化市场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通过打击虚假宣传、规范价格行为等措施提升消费信心 [5] - 政策组合拳有利于龙头企业巩固市场份额 催生"家电+智能家居生态""文旅+数字化体验"等新商业模式 [5]
中国地方业余足球联赛热浪涌动 推升文旅商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13:57
地方业余足球联赛发展 -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揭幕战吸引近1.5万名观众观赛,参赛队员均为业余球员,平均年龄23岁,其中六成是学生[1] - "赣超"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阅读量破千万次,成为江西省男子业余足球最高水平赛事[1] - 贵州"村超"和江苏"苏超"等地方业余足球联赛成为中国"现象级"赛事,其中"苏超"创造中国业余球赛观赛人数新纪录[2]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商消费 - 贵州榕江县围绕"村超"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08.03亿元,同比增长28.64%[2] - 江苏"十三太保"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带动从门票到周边产品的消费热潮[2] - 江西鼓励各地结合"票根经济"推出文旅优惠政策,如将赛事球票做成城市文旅一卡通,观赛球迷可享受景区、酒店、餐饮等优惠[2]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3] -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3] - 体育赛事从"现象级"热潮升级为产业新范式,成为撬动文旅商消费的新支点,"赛事+"消费生态圈满足民众文旅消费升级需求[3]
拉动消费2亿元!青岛西海岸体育事业品质不断提升
齐鲁晚报网· 2025-07-13 11:16
赛事活动成果 - 2025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已举办62项体育赛事活动 包括国际级1项 国家级7项 省级8项 市区级46项 [1] - 赛事活动吸引24万人次参与 拉动消费约2亿元 [1] - 新区获评山东省促进体育消费扩容升级成效明显地区 [1] 赛事体系构建 - 创新实施"1+5+N"赛事模式 每年至少举办1项国际赛事 5项全国高水平赛事和N项特色赛事 [3] - 发布"赛事100"计划 涵盖足球 篮球 无人机 电竞等多项 形成覆盖全域 贯穿四季的赛事体系 [3] - 成立全省首个区级体育产业联合会和体育产业集团 通过"体育集团+联合会+招商大会"模式推动市场化运作 [3] 区域特色赛事 - 依托金沙滩景区举办沙排 沙滩藤球等时尚体育赛事 [4] - 开发唐岛湾 灵山湾资源举办无人机 赛艇等高端赛事 [4] - 藏马山滑雪场升级改造后推出"非遗民俗+温泉+滑雪+飞行"组合产品 入选山东省冰雪运动目的地名单 [4] 赛事保障机制 - 在中超 马拉松等大型赛事期间成立工作专班 近5000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全方位保障 [5] - 马拉松采用分枪起跑机制 按成绩划分出发区域缓解赛道拥堵 [5] - 赛道设置"氛围加油站"和农特产品展区 半程马拉松获评"山东省马拉松联赛突出贡献奖" [5] 体育+融合发展 - 中超比赛期间推出"跟着中超畅游西海岸"活动 球票可享受29家酒店折扣和5处景区免费游览 [7] - 联动商务 农业部门组织10家优质企业开展特色产品展销 推出170多种产品 [7] - 2025年举办9场中超主场赛事 累计观赛12万人次 拉动消费超4000万元 [7] - 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线路 将赛事与景区联动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7] 未来发展计划 - 深化"体育+"多业态融合发展 提升赛事引流能力 [8] - 通过举办高品质赛事 优化服务 创新宣传等方式推动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 [8]
力争“一地办赛、全省消费” 将发动上万家品质生活服务商、全省八十个消费新场景和重点商圈步行街 跟着世运会 来四川玩点新的
四川日报· 2025-07-13 09:07
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 - 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于7月11日晚在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开幕 [2] 棍网球邀请赛 - "大美阿坝杯"棍网球邀请赛于7月12日在阿坝州茂县开赛 [4] 服务消费季活动 - 四川发动超1.6万家品质生活服务商推出五大主题专项活动,包括115场特色活动 [4][5] - 五大主题专项活动为"潮玩逸夏""美味逸夏""舒享逸夏""漫游逸夏""乐购逸夏" [6] - "潮玩逸夏"专项活动包括泸州市第三届电竞大赛等重点活动 [6] - "美味逸夏"专项活动包括啤酒龙虾欢乐季、啤酒音乐消夏季、大凉山烧烤美食节等 [6] - "舒享逸夏"专项活动推出住宿满减券、景区门票折扣券及高品质文化休闲项目 [7] - "漫游逸夏"专项活动举办光雾山休闲避暑节、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凉山彝族火把节等 [7] - "乐购逸夏"专项活动在世运村设立"礼尚天府-四川特色产品馆",展销川酒、川茶、蜀绣非遗等上千款文创精品 [7] 消费新场景与优惠政策 - 聚焦银发、宠物、低空、潮玩等新业态,利用全省80个消费新场景和重点商圈、步行街 [4][7] - 成都、绵阳、眉山三城推出票根经济优惠政策,餐饮占比超80% [4][10] - 成都共有140余家餐饮企业、10余家博物馆及景区、20余家酒店参与打折促销 [10] - 成都推出"成都票根优惠打卡地图",方便游客查阅优惠信息 [10] - 成都开通赛演场馆直达专线,重点推出"成都逛街计划" [10] 世运会相关活动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成都世运会)进入倒计时 [4] - 成都世运会门票预订申请已上线三轮 [9] - 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推出"礼尚天府"世运会主题精选好物,包括四川产鱼子酱、蜀锦蜀绣等 [11]
品牌巨头“围猎”冠名权 苏超“吸金”效应是怎样炼成的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0
赛事热度与商业价值 - "苏超"单场观赛人数达60396人,创中国业余足球赛事新纪录 [1] - 赞助商数量从开赛时的6家飙升至30家,包括京东、小米、伊利、喜力啤酒等巨头 [1] - 赞助商席位价格从20-150万元飙升至300万元/赛季 [2] - 阿里集团旗下淘宝、支付宝、花呗分别冠名常州、徐州、无锡队 [3] - 伊利通过无人机表演等创新营销方式提升品牌互动 [3] 品牌营销策略 - 海澜之家推出"澜哥请你免费看'苏超'"活动,提供门票和城市T恤 [2] - 维达品牌同时赞助南京和南通赛区,利用"南哥"网络梗营销 [3] - 伊利通过"大飞机"梗营销,投放1000架无人机增强互动 [3] - 赞助商看重"苏超"的"敢玩、接地气、能自黑"特质,打破传统赛事距离感 [3] 消费带动效应 - 南京对苏州比赛带动餐饮堂食订单增长,扬州增速达83% [4] - 夜间餐饮消费增长40%,烧烤品类表现突出 [5] - 扬州洗浴相关搜索量增长330%,评论量增长225% [5] - 预计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5] 赛事经济生态 - 江苏省政府将"开展全省城市足球联赛"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7] - 各地推出特色观赛套餐、开通"球迷专列"等配套服务 [7] - 构建"赛事核心层—产业关联层—经济辐射层"三级传导机制 [7] - 深圳高科技企业高管团赴盐城观赛并考察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 [8] 区域经济联动 - 完备的商业设施与便捷交通网络为消费提供支撑 [6] - "官方搭台、民间唱戏、媒体宣传"模式促进城市间竞争协作 [6] - 电商平台"苏超"主题促销、周边产品热销带动新消费增长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