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搜索文档
生态环境部:持续深化重点海域综合治理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16:48
三大重点海域水质改善进展 - 2024年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66 8% 较2020年提升8 1个百分点 [1] - 攻坚范围内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较2020年总体保持负增长 [1] - 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仍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部分海口海湾水质存在波动反复 [1] 入海河流总氮治理规划 - 治理对象从41条重点入海河流扩展至230条国控入海河流 空间范围延伸至沿海省域及流域上游 [2] - 强化与流域水生态保护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协调联动 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效机制 [2] - 推动源头治理与减排 目标为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 [2] "十五五"海域综合治理部署 - 将研究划定"十五五"国家环境治理重点海域及控制区域 论证新一轮综合治理举措 [2] - 构建环境与生态贯通 治理与监管并重的体系 建立河海联动的监管责任及制度标准体系 [2] 美丽海湾建设协同机制 - 结合沿海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将海域治理成效转化为美丽海湾建设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 - 对内示范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 对外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 [3]
6月25日电,法国6月INSEE消费者综合信心指数为88,预期89,前值88。
快讯· 2025-06-25 14:49
智通财经6月25日电,法国6月INSEE消费者综合信心指数为88,预期89,前值88。 ...
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0.4%,报38942.07点。日本东证指数收涨0.03%。韩国首尔综合指数收涨0.1%。
快讯· 2025-06-25 14:38
市场表现 - 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0 4% 报38942 07点 [1] - 日本东证指数收涨0 03% [1] - 韩国首尔综合指数收涨0 1% [1]
2024年15家再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排行:中再寿、中再财携手进前二!
13个精算师· 2025-06-25 13:37
再保险行业经营业绩 - 2024年再保险行业分保费收入2264亿元,同比下降2.6%[2][11] - 2024年行业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37.2%,总投资收益113亿元,同比增长16.9%[4][12] - 行业净资产规模1063.5亿元,同比增长11.2%,投资资产规模3804.7亿元,同比增长8.0%[13] 再保险行业盈利能力 - 2024年行业ROE为5.4%,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但低于寿险(18.7%)和财险(8%)[5][16] - 行业总投资收益率3.1%,与财险持平但低于寿险(3.5%),综合投资收益率5.6%,高于财险(5.5%)但低于寿险(7.5%)[17][18] 再保险行业风险结构 - 最低资本中保费及准备金风险占比最高(27%),其次是交易对手违约风险(20%)和损失发生风险(11%)[7][22] - 财险业务占再保险业务2/3,导致保费及准备金风险成为首要风险[23] - 国际再保险分散导致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占比高[24] 再保险公司排名 - 分保费收入前三:中再寿险(642.7亿元)、中再产险(458.5亿元)、中农再保险(275.2亿元)[27] - 净利润前三:中再产险(15.4亿元)、中再寿险(14.0亿元)、慕尼黑再保险(5.9亿元)[28] - ROE前三:美国再保险(21.9%)、德国通用再保险(14.2%)、慕尼黑再保险(11.6%)[29] - 综合投资收益率前三:中再寿险(6.6%)、汉诺威再保险(5.8%)、中再产险(5.6%)[31]
山西: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如何申报生育津贴减免?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5 08:57
生育津贴个人所得税免税政策 - 生育妇女取得的生育津贴 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 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1] - 免税依据为《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8号)规定 [1] 个人所得税APP申报操作流程 - 第一步需登录个人所得税APP 点击2024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栏目中的【开始申报】 [1] - 第二步进入"标准申报"页面 点击【其他免税收入】后选择右上角【新增】 [2] - 第三步需选择"工资薪金所得"收入类型 并在所得项目小类中选择"正常工资薪金" 免税事项选择"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免税" 需据实填写金额后保存 [4] - 第四步保存后退出表单 免税金额将自动在申报表中带出 [6] 注意事项 - 若生育津贴在预扣预缴阶段已完成免税申报 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无需重复填报 [7] - 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办&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功能查询历史申报记录 确认生育津贴是否已申报 [7]
今日快评打破信息壁垒,志愿填报不焦虑
河南日报· 2025-06-25 07:45
高考志愿填报行业现状 - 围绕高考志愿填报已形成庞大产业链,包括"科技整活"派(各种APP、AI辅助工具)和"高人指点"派(顾问、导师、规划师等服务)[1] - 市场需求旺盛推动行业发展,但存在部分机构提供低质量服务(如仅做公开数据汇总或使用开源测试)[2] - 行业乱象包括:数据准确性存疑、虚假宣传(如"精准填报""科学量表"等)[2] 行业服务模式 - 科技类服务:各类志愿填报APP和AI辅助工具层出不穷[1] - 咨询服务:出现大量顾问、导师、规划师等角色,但质量参差不齐[1] - 官方服务: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举办公益性高招咨询活动(现场及网上),免费提供高校招生信息[2] 行业痛点 - 信息不对称导致家长和考生决策困难,产生焦虑情绪[1] - 平行志愿模式下选择增多,决策过程更加复杂[1] - 部分家长存在"不能浪费一分"等非理性心态,加剧市场乱象[2] 行业发展趋势 - 官方机构加强信息服务(如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的咨询活动)[2] - 行业需要提高透明度,消除信息壁垒[2][3] - 家长和考生需建立理性认知,结合兴趣和自身条件做出选择[1][3]
一块土地“三本账”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耕地保护与田长制 - 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是粮食安全基础 [1] - "田长制"在全国29个省份推广,建立四级责任网,实现耕地保护数字化管理 [2][3] - 河南郸城县通过田长制实现撂荒地清零,2300亩责任田纳入APP监控系统 [2] - 自然资源部构建耕地"一张图"管理体系,完成83个黑土地县调查并首次划定量化边界 [3] - 盐碱地改良成效显著,部分区域粮食亩产突破千斤 [3] 工业用地集约化 - 广东顺德推行"工业上楼"模式,将100亩产能压缩至25亩建筑空间,容积率从1.0提升至4.0 [4][5] - 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等项目实现产业链垂直集聚,土地成本降低而协作效率提升 [5]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十年下降45%,15省市43个城市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56.38万亩 [5][6] - 顺德通过提高容积率政策支持工业上楼,建立"亩均论英雄"考核机制 [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浙江桐乡濮院镇实施系统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119.7公顷,垦造耕地8公顷,恢复耕地功能207.1公顷 [7][8] - 整治后水稻亩产达1730斤,亩均效益近1万元,建设用地集约度提升37.4% [7][8] - 生态修复工程实现面源污染拦截35%,节水灌溉节能20%,营造水系生态景观 [8] - 全国累计投入6700亿元开展整治,新增耕地4.4万公顷,减少建设用地1.07万公顷 [9] - "十四五"期间完成生态修复超500万公顷,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优质资产" [9]
道琼斯指数6月24日(周二)收盘上涨507.24点,涨幅1.19%,报43089.02点;标普500指数6月24日(周二)收盘上涨67.05点,涨幅1.11%,报6092.2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6月24日(周二)收盘上涨281.56点,涨幅1.43%,报19912.53点。
快讯· 2025-06-25 04:08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6月24日收盘上涨507.24点至43089.02点 涨幅1.19 [1] - 标普500指数6月24日收盘上涨67.05点至6092.22点 涨幅1.11 [1]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6月24日收盘上涨281.56点至19912.53点 涨幅1.43 [1]
九洲集团: 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09
公司信用评级 - 联合资信维持哈尔滨九洲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维持"九洲转2"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按照行业分类标准划分为一般工商行业[14] - 公司指示评级结果由上次评级的aa-调整为a+,但考虑到未来流动性、偿债能力等因素进行预测或压力测试的结果较为理想,公司个体信用等级仍为aa-[12] 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24.62%,主要系发电量增加及智能配电网业务收入增长所致[18] - 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704.60MW,较上年底增加100.00MW,权益装机容量合计834.75MW[5] - 电气及相关设备业务收入较上年提升40.72%,产量较上年显著提升64.00%[5] - 2024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57亿元,信用减值损失0.88亿元,利润总额亏损4.97亿元[6]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总额71.36亿元,所有者权益24.47亿元,资产负债率65.72%[13]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2.89亿元,占资产总额18.07%,应收国补近10亿元[6] - 受限资产规模34.59亿元,占资产总额49.3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6亿元,较上年6.33亿元大幅下降[13] - 全部债务40.52亿元,短期债务8.48亿元,短期债务占比提升至20.93%[13]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金额及占比均快速提高,清洁能源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15] - 电力行业将在科技创新推动下着力保障安全稳定供应、建立健全市场化电价体系及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15] - 2025年电力、电气设备制造行业景气度仍将持续,展望为稳定[16] 债券情况 - "九洲转2"发行规模5.00亿元,截至2025年5月底债券余额1.73亿元,到期兑付日2026年12月21日[14] - 截至2025年3月底,"九洲转2"募集资金已累计使用4.66亿元[14]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及现金类资产对存续债券有较强保障能力[15]
研学经济成文旅产业新支柱?2025年市场规模或突破2132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6-24 23:3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 [1][2] - 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突破2132亿元,增速超15% [1][2] - 2025年"五一"期间研学市场规模达180亿-220亿元,占同期文旅消费总量8%-10% [2] 政策与需求驱动 - 教育部将研学活动纳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中央财政每年提供200亿元专项补贴 [3] - 海南省配套补贴最高可覆盖项目成本的50%,为全国最高 [3] - 家庭对教育投入持续增加,研学被视为"刚需型教育投资" [3] 区域市场表现 - 湖北红色研学线路客流激增,安徽宏村定制化研学项目吸引年轻客群 [3] - 县域研学订单同比增长36%,贵州乌江寨等地订单增速超200% [3] - 亲子研学订单暑期前夕同比激增70%,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单日接待研学游客近万人次 [3] 产品创新与转型 - 涞源·七山滑雪旅游景区将传统参观转变为沉浸式学习,文创收入占比跃升至15% [4] - 扬州·京甘泉生态农业科技园推出"军农结合研学"项目,带动当地订单量增长 [4] - 传统景区加速向"教育综合体"转型,如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开发十大特色课程,年接待研学团队8万人次 [5] 行业特征与挑战 - 资源整合深度化,地域特色被系统转化为课程内容 [7] - 课程设计专业化,构建覆盖历史人文、自然科学、工艺美学的多元课程体系 [7] - 技术融合纵深化,如广汉三星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升体验 [7] - 课程同质化导致30%项目陷入低水平竞争 [7] - 安全机制缺位,仅12省份建立专项安全标准,动态应急预案覆盖率不足60% [7] - 复合型导师缺口达20万人,文化艺术等领域师资尤为紧缺 [7] 发展建议 - 推动高校开设"研学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建立导师分级认证制度 [8] - 制定专项研学安全操作规范,引入质量追溯区块链系统 [8] - 开发跨学科课程,如"文物+数字建模""冰雪+流体力学"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