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又要刷新美国历史!关税政策遇挫,美国信用记录再添瑕疵!
搜狐财经· 2025-10-27 02:07
美国的政府机器,这回是真的卡壳了。 进入十月以来,停摆整整二十五天还没结束,服务业已经被拖得半身不遂。最致命的不是办公大厅关门,而是那些关键经济数据,非农、CPI,都出不来 了。金融市场就像蒙着眼走路,连美联储都被迫"盲飞"。 9月的非农本该在10月3日发布,结果因为停摆没影。9月CPI原订10月15日,也拖到24日才赶出来。那一回,社保局专门把部分员工临时召回,只为了算生 活成本调整,好让美联储在10月议息会议前至少能有个参照。 可白宫紧接着又警告,说劳工统计局调查员都无法采集10月价格数据,如果到11月13日还出不来,那就真成美国历史头一遭,第一次CPI缺席。 经济数据断档,对一个靠数字吃饭的国家,是要命的。 市场开始估计这场停摆可能拖到11月11日,算下来四十一天,非农两个月连续缺失。这不仅让交易员打瞌睡,连美联储决策也没底。政策滞后,误判风险直 线上升。 火还没灭,美国信用评级又挨了一砖。欧洲的Scope评级机构在10月24日宣布,下调美国长期债务评级,从"AA"降为"AA-",虽然展望从"负面"改成"稳 定",但那只是说未来不一定更坏,不代表现在够好。 理由非常直接:联邦赤字居高不下,利息支出增加, ...
李强同新加坡总理会谈
央视网· 2025-10-26 20:06
双边关系发展 - 遵循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 秉持建交初心 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走深走实 [1] - 新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坚决反对"台独" 愿同中方密切高层往来 [2] 务实合作领域 - 充分发挥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作用 保持双向贸易投资的良好增长势头 [1] - 进一步做优做强苏州工业园区 天津生态城等重点合作项目 [1] - 深化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人工智能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 积极拓展第三方合作 [1] - 推进重大项目 打造合作新增长点 促进人文交流 [2] - 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交换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多项合作文件 [3] 全球倡议与多边合作 - 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全球倡议 加强在联合国等机制的沟通协作 [1] - 反对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 维护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 [1] - 新方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 愿同中方维护自由贸易 坚持多边主义 [2]
俄媒:欧洲人对于荷兰抢劫的行为,没有任何国家觉得不对,也没有觉得这么做是不对
搜狐财经· 2025-10-26 12:15
这场风波再次证明,部分西方国家口中的"秩序"与"正义",始终服务于自身战略利益。当规则成为保护主义工具,当公道让位于强权逻辑,所谓的国际秩 序不过是一层虚伪的面纱。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派,终将削弱其国际信誉,让世界看清强权政治的真实嘴脸。 事件中,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某跨国半导体企业资产,但外界普遍质疑其真实动机。更引人注目的是,欧洲舆论场对此事的讨论焦点,竟集 中于该企业技术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而非对荷兰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审视。这种选择性忽视,暴露出部分西方国家在利益面前对原则的双重标准。 近日,荷兰政府针对某半导体企业的强制收购事件引发广泛争议,但欧洲国家普遍保持沉默,未对这一明显违背市场规则的行为作出谴责。尽管欧美长期 标榜"基于规则的秩序",此次荷兰单方面干预企业正常经营,甚至涉嫌违反国际通行的公司治理原则,却未见任何国家或机构公开表态支持公平竞争。 分析指出,欧美国家长期以"规则维护者"自居,但在涉及自身产业利益时,却屡屡突破底线。此次荷兰的强硬手段,不仅损害了国际投资环境,更让所 谓"公平竞争"的承诺沦为空谈。更讽刺的是,当事件主角变为非西方企业时,此前高呼"市场自由"的声音集体失声,凸显其规 ...
新华财经早报:10月26日
新华财经· 2025-10-26 08:44
中美及国际双边关系 - 中美两国经贸团队于10月2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始举行中美经贸磋商 [1] -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加坡指出,中方愿同新方加强发展对接,深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并欢迎更多新方企业投资中国 [1] - 英国经济学家杰拉德·莱昂斯表示,英国迫切需要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两国在货物与服务贸易及投资方面仍有较大合作空间 [2] 中国吸引外资与外商投资 - 2025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 [1] - 2025年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4%,但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2% [1] - 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500.9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109.3亿元人民币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708.4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55.2%、38.7%、17%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 江苏省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811.0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5.2%、5.6% [1] - 广西壮族自治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3%,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562亿元,同比增长超60% [1] - 山西省前三季度规上原煤总产量97524万吨,同比增长3.7%,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7.3%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自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至9月末,全市场共53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1672.67亿元 [1] - 北京市发布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规划方案,提出高标准规划四大产业功能区,打造全球医药健康创新合作枢纽 [1]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已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近3000万个,累计商户超过200万个,流通业务金额近1800亿元 [1] 市场与行业数据 - 2025年9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28万辆,较上月增12万辆,较2024年9月增26万辆 [1] - 截至10月25日,拱北口岸本年度出入境旅客总量突破1亿人次,已连续13年客流量位居全国首位,其中粤港澳三地"常旅客"占比高达八成 [1] 国际主权信用评级动态 - 欧洲信用评级机构范围评级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A-",预计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到2030年将升至140% [2] -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维持法国主权信用Aa3评级,但将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2] 国际贸易政策与关税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计划对进口自加拿大的商品额外加征10%的关税 [2] - 俄罗斯工贸部宣布自2026年1月1日起将根据累计通胀率调整进口商品关税税率 [2]
IMF:贸易风险或致亚洲经济增长今明两年放缓
商务部网站· 2025-10-25 11:42
亚太地区经济展望 - 亚太地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 [1] - 2025年亚洲经济增长动力来自强劲的出口,主要得益于预计关税上调前的提前采购活动以及科技周期的复苏 [1] - 宽松的政策和全球环境保持了内需的强劲增长 [1] - 预计亚洲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5%,略低于2024年的4.6% [1] - 预计到2026年,亚洲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1% [1] 潜在风险与挑战 - 关税上调和保护主义抬头可能会致亚洲出口减少,并最终影响经济活动 [1]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虽然较4月有所下降,但仍然很高,可能比预期更严重地影响投资和市场情绪 [1] - 国内或全球形势发展导致的金融环境收紧,可能会加剧贸易冲击并加重经济脆弱性 [1] 政策建议 - 呼吁亚洲的政策制定者采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并促进生产率提高 [1] - 短期内建议各国采取有针对性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以缓解贸易冲击的影响 [1]
互征港口费后,克拉克森海运指数突破3万美元
搜狐财经· 2025-10-24 18:03
上周原油运输市场表现尤为强劲,各细分板块全面上涨。超大型油轮(VLCC)平均日收益增长10%至9万美元,中型油 轮(MR)平均日收益则飙升44%至2.5万美元/日。 克拉克森研究分析师指出,以运力占比计算,目前全球约2%-7%的货运吨位(以船队数量计算,约为1%至3%)停靠中 国港口可能受到该费用影响。从整体来看,航运公司可通过调整船舶部署来应对费用影响,但这一规模足以引发短期市 场动荡,并导致租船偏好变化及市场效率下降。克拉克森在最新周报中表示,上述因素在当前供需紧张的市场环境中可 能 "总体起到支撑作用"。 9月29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条例明确提出: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对中国船 东、运营商、船舶或者船员采取或者协助、支持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这是对美国此前公布的同样于10月14日生效的港口费计划的强势反击。 10月14日起,中美两国开始报复性地相互征收港口附加费,由此引发的市场动荡已推动航运收益攀升至历史高位。 中国于10月14日正式开始对美国所有、运营、建造或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征收每吨净吨400 元人民币( ...
WTO危机波及光伏产业,欧盟本土制造政策陷合规争议!
新浪财经· 2025-10-22 21:32
WTO争端解决机制现状 - WTO上诉机构因美国自2019年起持续阻挠法官任命而已完全停摆 无法审理任何上诉[1] - 光伏产业相关贸易争端即使获得专家组裁决 也会因上诉机制瘫痪而陷入执行僵局[1] - 尽管机制瘫痪 WTO法律仍具约束力 各国仍借助其争端解决机构处理光伏产品贸易问题[1] 欧盟政策转向与WTO合规争议 - 欧盟推出《净零工业法案》 要求光伏组件等战略技术40%的年度部署需求需由欧洲本土生产满足[2] - 法案中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对本土制造比例的隐性要求不符合WTO非歧视原则 未来或引发光伏贸易摩擦[2] - 欧盟试图将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政策包装为符合WTO规则 但光伏相关条款已显现争议[2] 保护主义对光伏行业的影响 - 若清洁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减少 全球净零目标实现将比高合作场景晚40年[2] - 欧盟过度限制光伏产品进口可能推高欧洲光伏电站建设成本 延缓装机进度[2] - 贸易限制导致光伏项目落地延迟 将冲击光伏电站设计 施工 运维等部署环节的就业机会[3] 对欧盟政策的建议 - 欧盟需以符合WTO规则的方式推进光伏转型 以控制成本并确保装机目标顺利实现[3] - 欧盟过度聚焦光伏本土制造岗位 可能忽视技术部署环节更大的就业潜力[3] - NZIA法案试图同时兼顾本土制造 供应链安全等多重目标 但缺乏对供应链风险的详细评估[2]
抢完中国资产,欧洲自信爆棚:中国更依赖欧洲,接下来要更强硬
搜狐财经· 2025-10-20 23:00
近期的一组分析,欧洲经济正在遭遇多重压力:德国制造业持续萎缩、法国消费信心指数走低,意大利债务问题再起,而欧元区整体增长预期也被多家机构 下调,甚至被警告"濒临技术性衰退"。 欧洲的市场虽大,但消费力正面临结构问题,相比之下,中国的市场潜力和韧性依然强劲,即便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依靠庞大的内需、完整的 产业链以及持续升级的高端制造,依旧在多个领域保持增长。 他不仅自信地宣称,欧洲应对中国采取"更具进攻性"的策略,还主张"打欧洲牌"来重塑中欧关系,乍一听,这是欧洲在全球格局中试图找回主动权的信号。 但就在不久前,荷兰政府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一场"强制收购"行动,却暴露了这份自信背后潜藏的矛盾与焦虑,表面强硬,实则虚弱,这一次,欧洲的姿态 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而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清醒。 从外表看,欧洲确实坐拥4.5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似乎具备与中国抗衡的底气,可若掀开经济数据的"面纱",这份自信就显得站不住脚。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这是欧洲短期内难以复制的,纳格尔一方面主张"对华强硬",一方面又强调"避免贸易战",这本身就是一 个逻辑悖论。 以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为 ...
美国家智库警告:特朗普若不尽快收手,关税战将加速美国霸权解体
搜狐财经· 2025-10-20 21:00
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开始,就把贸易政策搞得风风火火。2025年1月20日他宣誓就职,没多久就签署行政令,宣布贸易逆差构成国家紧急状态。3月开始对钢铝 加征25%和10%关税,4月2日更狠,直接推出"解放日"计划,对全球进口商品征收10%基线关税,对中国商品高达145%,部分甚至245%。 这政策一出,全球贸易格局就乱套了。美国智库那边,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4月报告里直指,这种单边关税会推高美国通胀1.2个百分点,到年底可 能达4.5%,还让全球贸易量缩水1%,损失几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期预测也说,美国经济增速会从3.2%掉到2.5%,美国损失1.5万亿美元。这些数 据不是随便编的,是基于真实贸易数据和模型算出来的。 智库专家们觉得特朗普这招是自找麻烦。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6月论文算出,关税会让美国GDP降6%,工资降5%,中产家庭一生损失2.2万美元。为什 么?因为关税本质上是加在进口货上的税,美国企业得付钱,结果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超市里鸡蛋从每打4美元涨到6美元多,牛奶面包也跟着贵。 美联储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65.2,三年最低。企业那边,依赖进口原材料的工厂利润缩水,裁员压力大。 ...
塔斯尼姆通讯社编译版:IMF预测2025年伊朗经济增速为0.6%
商务部网站· 2025-10-20 13:18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从3%上升至3 2% [1] 全球贸易环境 - 保护主义措施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年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将保持高位 [1] 伊朗经济指标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伊朗经济增速将达到0 6%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伊朗通胀率将达到42 4%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伊朗失业率为9 2% [1] - 世界银行预计伊朗今年经济增速为-1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