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经济

搜索文档
场景和产品创新不断共同扮靓“清凉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6-25 05:17
清凉经济驱动消费创新 - 多地气温突破30摄氏度,清凉商品与避暑体验推陈出新,包括即时零售空调风扇、健康冰饮新品、夜间游乐园等[1] - 专家认为"清凉经济"中商品、服务、场景创新契合提振消费政策导向,预计政策将持续加码培育新场景新业态[1] - 福建晋江风扇服厂商备货十几万件,预计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1] 消暑产品升级与即时零售 - 拼多多618期间美的、小米、海尔等品牌空调销量环比增长2倍以上,沙滩鞋速干衣等产品销量显著增长[1] - 美团闪购为国补商品提供30分钟即时配送服务,联合格力、美的等品牌推出空调半日送装即买即用服务[1] - 盒马推出"羽衣甘蓝西芹榨榨杯"等创新净菜组合,满足自制清凉饮品需求[2] 茶饮品牌与上市公司创新 - 北京西单大悦城引入楼下酸奶北京首店等饮品类首店,喜茶推出"去火纤体瓶",茶百道推出木姜子系列[2] - 上海家化六神品牌推出清爽香氛沐浴露新品,与宝可梦联名花露水礼盒[2] - 新农开发推出新品冰川甘草饮,保留甘草自然风味适合夏季饮用[2] 避暑旅游场景创新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启"20度冰爽观鲸之旅",客流量较平日增长4倍,7月起将连续44天举办夜场烟花盛典[2] - 马蜂窝数据显示"夏日避暑好去处"搜索热度环比增长133%,北方偏好草原、广东偏好亲水、江浙沪偏好山岳景区[3] - 北京户外组织开发河北张家口夜爬看日出项目,避暑徒步游订单量高[3] 政策支持与夜间经济 - 湖北启动"知音湖北·缤纷夏日"文旅消费季,推出高山避暑徒步等八项清凉体验[3] - 上海夜生活节推出130余个夏夜活动,深圳提出培育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鼓励夜间延时服务[4] - 专家建议用数字赋能创新夜间经济业态,通过场景营造带动发展[4] 体育+跨界融合模式 - "苏超"对江苏文旅带动作用印证"体育+"模式对暑期消费的积极作用[5] - 专家建议结合自然景观文化特色设计体育旅游产品,如西南地区挖掘马术文化[5] - 分析师预计现制饮品、体育赛事及演出相关服务新消费赛道将保持结构性景气[5]
清凉经济乘“热”而上 多元消费解锁新活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24 10:44
清凉消费市场 - 消暑小家电销售增长显著,冷风扇销量同比增长50%,便携式风扇销量同比增长300%达5万台,制冰净饮水机销量同比增长350%达4万台 [2] - 线下商超冷饮销量翻倍,低糖健康型饮品和本土品牌创新产品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2] - 防晒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5%,带有"科技防晒""环保材质"标签的商品成为市场新宠,防晒面罩、冰袖等"物理防晒神器"销量暴涨 [2] 夜间经济与宅家消暑 - 夜间消费占全天订单量45%,小龙虾、烧烤、冰镇啤酒组合销量环比增长80% [3] - 夜市活动带动餐饮、娱乐消费增长,如北京通州夜市和潘家园夜市吸引大量游客 [3] - "宅家消暑"需求催生"懒人经济",预制菜、半成品果切、冷泡茶包等便捷食品销量走高,生鲜平台半小时达服务覆盖范围扩大至三四线城市 [3] - 在线娱乐消费提升,视频平台暑期档会员订阅量增长30%,游戏、直播等"室内娱乐"相关消费同步增长 [3] 避暑旅游市场 - 暑期旅游产品预订火爆,预订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5% [4] - 暑期出游呈现"短途高频,长短结合"特征,毕业游用户注重情绪价值及个性、灵活、新奇体验 [4] - 亲子客群是暑期出游主力军,占比超40%,热门选择包括草原、沙漠、海滨、主题乐园和历史文化等主题旅游产品 [4]
避暑游要热度更要深度
经济日报· 2025-06-21 05:59
避暑游市场规模与机遇 - 2023年避暑游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 [1] - 行业需以系统性思维深耕文旅资源,在提前谋划、升级服务、科技赋能等方面发力 [1] 提前谋划与差异化竞争 - 避暑游竞争从"拼天气"转向"拼创意",独特性与性价比成为游客决策关键 [1] - 黑龙江省推出"避暑旅行箱"概念,包含森林徒步、湿地观鸟等主题线路,通过差异化内容避免同质化竞争 [1] 升级服务与游客体验 - 高温环境下游客对服务响应速度和人性化程度要求提高,需贯穿旅行全链条 [2] - 贵州推行"半小时投诉处理"机制,浙江莫干山提供"管家式服务"以提升满意度 [2] - 入境避暑游成为新亮点,需根据客群需求精准供给以释放消费潜力 [2] 科技赋能与资源配置 - 数字文旅重塑避暑游产业链,解决传统模式下"人挤人、体验差"问题 [2] - "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实时监测景区人流密度与舒适度,动态调节客流分布 [2] - 新疆通过大数据挖掘"星空避暑""草原夜游"等小众需求,配合无人机灯光秀创造夜间消费新增量 [2] 行业长远发展建议 - 各地需立足本地特色,在规划、服务、科技等方面下功夫,避免盲目跟风 [3] - 以游客为中心打造"不可替代"的避暑体验,兼顾热度与深度 [3]
清凉经济乘“夏”而上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证券日报· 2025-06-11 01:23
清凉经济整体概况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带动清凉经济全面升温 涵盖消暑商品和清凉旅游等领域 [1] - 清凉消费具有鲜明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对释放消费潜力 激发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1] - 清凉经济不仅带动相关产业短期繁荣 还能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1] 清凉商品市场表现 - 消暑类家电 家居用品等清凉商品成为消费市场焦点 空调 冰箱等传统家电销量大幅增长 部分热门型号出现断货 [2] - 具备创新功能的清凉科技新产品受追捧 如能实现送风 加湿 净化空气三合一功能的冷风扇 [2] - 防晒用品销售高峰 防晒帽 防晒衣 冰袖等夏季商品销量明显提高 部分爆款产品需补货 [2] 清凉旅游市场动态 - 高温天气推动清凉旅游市场热度飙升 如五指山红峡谷文化旅游区漂流项目游客数量比平时多好几倍 [3] - 多地推出清凉旅游优惠政策 黑龙江部分景区门票打折 聚焦场景创新 业态升级和政策惠民 [4] - 海南推出旅游消费补贴 全省多家酒店推出百余个优惠套餐 附赠增值服务如免费加床 赠送清凉美食等 [4]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者对舒适生活环境的强烈追求推动清凉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销量高速增长 [3] - 各地积极挖掘清凉资源 将自然景观 文化特色与休闲娱乐相结合 展现行业多元活力 [4] - 随着文旅行业持续创新 清凉经济有望迎来更广阔发展前景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4]
湖北利川:将“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国发展网· 2025-05-27 11:42
进入五月,湖北的西大门利川一下子热闹起来。随着夏天的来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这个群山环 抱的"中国凉爽之城"。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腹地,夏季均温仅22.2℃。凭 借得天独厚的"凉资源",这座总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城,每年在避暑季猛增70万旅居人群,展现出文 旅"凉经济"的独特魅力。 两大"火炉"之间的凉爽之城 利川人对凉快深有体会——绝大多数居民住宅都不会安装空调,夏天最热的时候,躲到大树下或者吹吹 电扇就够了;夜间睡觉还常常要盖薄被;夏天来利川,也别忘了带上长袖衣服。 在夏日,路上每十位老年人,就有七位是来利川避暑的外地游客。2024年利川市共接待游客2230万人 次,旅游收入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20.2%。 利川市副市长周爱华表示,利川将围绕"国际文旅名城"定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8年 实现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亿元的目标。 "利川地处重庆和武汉两大'火炉'的中间位置。"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雁冰介绍,利川也被称为重 庆和武汉的清凉后花园。前往利川的交通便捷,从利川到重庆的动车用时不到2小时,到武汉的动车 ...
“夏日经济”升温,“清凉产品”搭上出口快车 海关优化服务助力“清凉风”吹向海外
镇江日报· 2025-05-26 07:22
清凉产品出口增长 - 海内外市场对窗饰、饮品、电器等夏季特色产品需求增长,相关企业加快出口步伐 [1] - 江苏长江窗饰集团有限公司从出口百叶窗木片转型为整装百叶窗,产品附加值提升 [1] - 江苏华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4月以来累计出口果汁类饮品17批次,新品大红袍茶饮、鲜椰乳饮等受海外市场认可 [1] 企业生产与创新 - 江苏长江窗饰选用透气性和吸湿性椴木为原料,迎合健康环保消费趋势 [1] - 江苏华桑食品引入膜浓缩技术制作植物提取浓缩液,提升产品竞争力 [1] 海关政策支持 - 镇江海关推动属地远程查检试点改革,实施"预约检验""远程查检"等便利措施,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1] - 针对果汁饮品易腐特性,海关专设"绿色通道"优先查验,助力企业降本提效 [1] - 下一步镇江海关将优化预约查验流程,强化"专企专策"服务保障,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