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率平价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UNFX课堂】央行政策对外汇价格的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5-01 14:35
央行核心政策工具与外汇市场的关联 - 利率政策直接影响货币借贷成本 加息吸引外资流入推升本币汇率 降息降低本币吸引力导致贬值 [2][3] - 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推动美元指数飙升近20%创20年新高 [4] - 利差交易(Carry Trade)中投资者借入低息货币投资高息货币 长期利差扩大推高高息货币汇率 [5] - QE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导致本币贬值压力 2020年美联储无限QE使美元指数下跌12% [6][7] - QT回收流动性支撑本币汇率 但过快缩表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危机如2018年美股暴跌 [8] 外汇干预与前瞻指引 - 央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 抛售本币抑制升值或买入本币阻止暴跌 [9] - 口头干预通过政策声明引导市场预期 2022年日本财务省警告干预短暂抑制日元跌势 [11] - 前瞻指引中鹰派表态提振本币 鸽派表态打压本币 2021年欧洲央行称通胀暂时导致欧元走弱 [13][14][15] 政策传导至外汇市场的路径 - 利率平价理论中两国利差决定远期汇率 但短期可能受资本流动主导出现背离 [16] - 加息提升国债收益率吸引国际资本购买本国债券推升本币 美债收益率上升增加美元需求 [17][18] - 宽松政策刺激股市上涨吸引外资流入支撑汇率 [19] - 宽松政策推高通胀若超过他国则本币购买力下降长期汇率承压 如土耳其里拉持续贬值 [20][21] - 紧缩政策抑制风险资产资金流向避险货币 宽松政策刺激风险偏好资金流向高收益货币 [22][23] 主要央行政策风格与货币特性 - 美联储侧重就业与通胀双目标 美元为全球避险货币 2022年加息周期启动美元飙升 [24] - 欧洲央行2015年QE导致欧元贬值20% [25] - 日本央行2016年负利率政策导致日元短期贬值 [25] - 英国央行2022年"迷你预算"危机导致英镑暴跌 [25] - 瑞士央行2015年放弃瑞郎上限导致汇率暴涨 [25] 政策拐点对汇率的冲击案例 - 2021-2023年美联储从通胀暂时论转向激进加息 美元指数上涨 美元兑日元突破130创24年新高 [25] - 2022年12月日本央行放宽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 日元单日升值4%打破长期贬值趋势 [25] - 2022年7月欧洲央行十年来首次加息结束负利率 欧元短暂反弹但受能源危机拖累未能持续 [25] 交易策略与风险管理 - 政策事件交易策略包括数据公布交易和预期差交易 如央行鹰派不及预期则做空本币 [26][27] - 跨市场对冲可通过利率期货预测加息路径同步交易外汇 或利用商品货币关联对冲 [28][29] - 风险控制需避免政策真空期重仓 关注央行沟通一致性防止汇率剧烈震荡 [30][31] 未来挑战与新兴趋势 - 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可能改变跨境支付体系削弱美元霸权 如数字人民币影响USD/CNH [32] - 加密资产监管如美国稳定币立法可能间接影响外汇市场流动性 [33] - 多国央行增持黄金人民币储备推动"去美元化"长期削弱美元地位 [34] - G7央行可能联合干预汇率 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式协同行动 [35] 总结 - 央行政策通过利率流动性和市场预期三大渠道塑造外汇价格 影响具有非线性和多变性 [37] - 交易需关注政策与预期动态博弈 跨市场联动以及央行信誉与政策执行力 [37] - 实战中需结合政策分析技术面和资金流 严格管理极端行情风险 [38]
国内降息逼近
和讯· 2025-03-21 17:35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 - 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两次的预测与2024年12月一致 [3] - 点阵图显示降息预期减弱:预计不降息人数增加3位,降息1次增加1位,降息2次减少1位,降息3次及以上减少3位 [3] - 美联储下调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测从2.1%至1.7%,上调失业率至4.4%,核心PCE通胀预期从2.5%升至2.8% [3] - 美联储宣布从4月开始放缓缩表,将美国国债每月赎回上限从250亿美元下调至50亿美元 [5] - 东方金诚预测美联储可能在6月或7月会议上再次降息,下半年可能降息2-3次 [6] 中国货币政策现状 - 中国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 [7] - 美元指数从年初高点回落至103附近,人民币汇率压力相应减弱 [7] - 2021年至2024年中美利差从正值转为倒挂,但资金外流规模不显著,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波动 [9] - 东方金诚预测二季度降息窗口将会打开,以提振内需对冲外需下滑影响 [10] 经济政策影响分析 - 美联储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推升通胀上行风险表示担忧 [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特朗普经济政策带来高度不确定性,但重申不急于调整货币政策 [4] - 中国央行新增"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的表述,显示政策平衡事项增多 [9] - 民生银行预计货币政策重心在稳息差、稳汇率和防范中小银行风险,4月中旬为降准观察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