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术诚信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组通报关于肖某董某莹事件调查处置及问责情况
央视网· 2025-08-15 17:24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消息,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组通报关于肖某董某莹 事件调查处置及问责情况。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对肖某董某莹事件涉及的相关单位、人员以及相关问 题线索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参与指导 下,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参加,通过谈话、调阅原始资料等方式,组织专家组对北京协和医学 院"4+4"试点班项目进行评估,查明事实,对违规违纪违法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现将有关情况进一步 通报如下。 一、关于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涉事人员调查情况 和主要问题。肖某违规违纪违法的主要问题,暴露出中日友好医院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德医风建 设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问题,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崔某,肖某所在胸外科主 任梁某阳,以及护理部副主任、手术麻醉科护理单元护士长兼手术室护理单元护士长张某履行责任不 力。2019年4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马某在董某莹报名材料审核中,未辨别出其提供的北京科技大 学成绩单(4门课程共计16学分)系伪造。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 ...
成绩单造假学位论文抄袭 董某莹肖某事件5家机构19人被问责
财联社· 2025-08-15 17:22
调查结果与违规行为 - 董某莹北京科技大学成绩单系伪造 用于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报名资格申请[2][3] - 董某莹学位论文抄袭剽窃 其姑姑班某娟安排教师马某渊提供便利 马某渊将所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稿发给董某莹[3][5] -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马某未辨别伪造成绩单 涉及4门课程共计16学分[4] - 董某莹学位论文与开题报告不一致 题目变更未履行审批手续 论文指导老师吴某宏同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违反规定[4] - 董某莹以第一作者发表的1篇学术论文存在重复发表行为 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3篇学术论文属于不当署名 主要承担翻译工作无实质性学术贡献[4] - 北京协和医院主治医师邴某兴私自安排董某莹在手术中协助腔镜固定并提供不实宣传素材[4] -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仉某国为董某莹调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计划提供便利[4] 人员问责与处分 - 班某娟(董某莹姑姑)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撤职处分 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并调离教师岗位[13] - 李某宽(教务处注册中心主任)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记过处分并免职[13] - 马某渊(教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记过处分并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两年[13] -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马某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并免职[7] - 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4][10] -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某受到诫勉处理[10] - 胸外科主任梁某阳受到党内警告、记过处分[10] - 胸外科主治医师邴某兴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11] - 董某莹导师邱某兴受到批评教育(已退休不再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11] - 骨科吴某被诫勉谈话并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两年 吴某宏暂停一年[11] - 论文通讯作者吴某和邢某增受到科研诚信诫勉谈话 宋某(并列第一作者)受到科研诚信诫勉谈话[11] 机构整改与制度完善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责令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面检查并整改 教育部责令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面检查并整改[12] - 中日友好医院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德医风建设相关制度不健全问题[4] - 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存在试点方案不严密、管理不严格问题[13] - 严格限定报考条件 控制本科毕业学校和专业范围 严格界定境外本科学校资质 医学相关课程学分限定在本科就读大学获取 加强成绩单核验[14] - 增加学位论文答辩后第二年再次查重管理 加强学术诚信核查[14] - 对"4+4"试点班毕业生统一开展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4] - 核查其他学生入学资格未发现违规 网传某院士孙女及艺术特长生信息不属实[4]
董某莹肖某事件,5家机构19人被问责!成绩单造假学位论文抄袭
证券时报· 2025-08-15 17:2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肖某董某莹事件调查结果,揭露在医学教育招生、培养、论文发表等多个环节存在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 [1] - 事件暴露出相关医疗机构和院校在管理制度、学术监督、医德医风建设方面存在系统性漏洞 [3] - 有关部门对19名责任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并责令5家机构整改,同时将强化对“4+4”试点班项目的管理 [5][6][10] 事件调查情况及主要问题 - 董某莹的北京科技大学成绩单系伪造,用于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报名 [2][3] -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马某在材料审核中未辨别出伪造的成绩单(4门课程共16学分) [3] - 董某莹的姑姑班某娟(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通过李某宽(教务处注册中心主任)为其伪造成绩单提供便利 [7] - 董某莹的博士学位论文存在抄袭剽窃,班某娟安排教师马某渊将一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过程稿发给董某莹 [7] - 董某莹的学位论文题目变更未履行审批手续,且论文指导老师吴某宏违规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3] - 董某莹以第一作者发表的2篇学术论文存在重复发表行为,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3篇论文属于不当署名,作者排序与实际贡献不符 [3] 相关机构管理问题 - 中日友好医院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德医风建设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问题 [3] -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邴某兴私自安排董某莹在手术中协助,并提供不实宣传素材 [3] -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仉某国向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移某打招呼,为董某莹调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计划提供便利 [3] -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学生和工作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管理不严格 [3] - 对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其他学生的入学资格核查未发现违规,网传某院士孙女等信息不实 [3] 责任人员及机构处理情况 - 给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马某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并免职 [6] - 给予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某诫勉,胸外科主任梁某阳党内警告、记过处分 [8] - 给予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8] - 给予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仉某国诫勉,胸外科主治医师邴某兴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6][12] - 给予董某莹导师邱某兴批评教育(已退休),骨科吴某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两年,吴某宏暂停一年 [12] - 对论文重复发表的通讯作者吴某、不当署名的通讯作者邢某增和第一作者宋某进行科研诚信诫勉谈话等处理 [12] - 给予北京科技大学班某娟留党察看一年、撤职处分,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并调离教师岗位,李某宽免职,马某渊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两年 [12]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责令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作出书面检查并整改,教育部党组责令北京科技大学党委整改 [10] “4+4”试点班项目改进措施 - 严格限定报考条件,严控本科毕业学校和专业范围,严格界定境外本科学校资质,本科阶段医学相关课程学分限定在就读大学获取,加强成绩单核验 [13] - 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诚信教育,严格临床实习管理 [13] - 强化导师监督考核评估机制 [13] - 严格学位论文质量要求和答辩管理,增加学位论文答辩后第二年再次查重管理 [13] - 严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对“4+4”试点班毕业生统一开展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11][14]
成绩单造假学位论文抄袭 董某莹肖某事件5家机构19人被问责
第一财经· 2025-08-15 17:14
学术不端事件调查结果 - 董某莹伪造北京科技大学成绩单用于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报名 其中4门课程共计16学分系伪造 [3] - 董某莹学位论文与开题报告不一致 题目变更未履行审批手续 论文指导老师吴某宏同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违反规定 [6] - 董某莹以第一作者发表的1篇学术论文存在重复发表行为 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3篇学术论文属于不当署名 主要承担翻译工作无实质性学术贡献 [6] - 董某莹姑姑班某娟通过李某宽伪造成绩单 并安排教师马某渊提供学位论文帮助 导致抄袭剽窃行为发生 [6] 涉事人员追责情况 -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某被诫勉 胸外科主任梁某阳受党内警告及记过处分 护理部副主任张某受警告处分 [3][11] -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马某被降低岗位等级并免职 副院校长张某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9][11] -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仉某国被诫勉 胸外科主治医师邴某兴被降低岗位等级 导师邱某兴被批评教育 [11][12]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邢某增受科研诚信诫勉谈话 宋某受科研诚信诫勉谈话 [6][12] - 北京科技大学班某娟受留党察看一年及撤职处分 李某宽受党内严重警告及记过处分并免职 马某渊受党内严重警告及记过处分 [6][16] 机构整改要求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责令中日友好医院党委 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作出书面检查并整改 [15] - 教育部责令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作出书面检查并整改 [15] - 对"4+4"试点班毕业生统一开展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16][17] 教育体系改革措施 - 严格限定报考者本科毕业学校和专业范围 严格界定境外本科学校资质 医学相关课程学分限定在本科就读大学获取 [17] - 加强成绩单核验 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及职业价值观考核 深入开展学术诚信教育 [17] - 增加学位论文答辩后第二年再次查重管理 加强学术诚信核查 严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17]
论文工厂产业化、AI代写成风 科学出版业面临学术诚信危机
科技日报· 2025-08-12 07:59
科学欺诈产业链现状 - 科学欺诈已形成涵盖论文工厂、出版商、编辑的复杂产业链[1] - 33名编辑存在异常 其中一名编辑处理的79篇论文中有49篇被撤回 比例高达62%[2] - 印度钦奈的学术研究与发展协会提供从论文写作到期刊发表的一站式服务 收费在250至500美元之间[3] - 2016年至2020年间疑似论文工厂产出的论文数量每1.5年就翻一番 增速是整体科学文献增长的10倍[3] 学术出版机构问题 -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存在编辑处理论文异常现象[2] - 英国Hindawi出版社旗下10种期刊因类似问题导致停刊[2] - 通过分析PubPeer上2000多篇含有重复图像的论文 识别出多个论文集群在同一时间段发表在有限期刊上[2] AI技术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 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 科学论文中AI生成内容比例持续上升[4] - 截至2024年9月 计算机科学领域约22.5%的论文摘要被识别为经过大语言模型修改[4] - 电气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AI生成内容比例为18% 统计学领域为12.9%[4] - 2023年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研究人员无法识别ChatGPT生成的医学期刊摘要[4] 学术诚信应对措施 - 出版伦理负责人表示已意识到论文工厂存在并将对相关编辑展开调查[5] - 出版商已投入大量资源解决研究诚信问题[5] - 需要建立更严格的标准规范AI技术使用 要求作者明确标注AI参与内容及比例[6] - 期刊启用基于词汇频率的算法模型检测AI生成内容[6]
青平:“商汤即汉谟拉比”?岂能让学术糟粕污染文化基因
中国青年报· 2025-08-10 11:54
学术争议事件分析 - 武汉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教授李荣建与空军雷达学院学者吴彬华在2007年发表论文,主张汉谟拉比与商汤为同一人,《汉谟拉比法典》即商朝《典宝》[1] - 论文采用语音比对方法将古巴比伦语"Hammurabi"与"商汤"强行关联,无视历史语言学基本原理和两地文明差异[1] - 研究存在年代匹配问题,汉谟拉比活动时间(前1728-1686年)与商汤时期存在明显断层,且两地相隔6000公里无考古证据支持[1] 文明特征对比 - 《汉谟拉比法典》刻于玄武岩石碑使用楔形文字,内容以商业契约和民事纠纷为主[2] - 商汤时期文字载体为甲骨与青铜器,使用甲骨文系统,内容多涉及祭祀与战争[2] - 两者在物质载体、文字系统和文明特征上存在系统性差异,直接否定"同一人"假说[2] 学术规范问题 - 论文存在预设结论后选择性使用证据的问题,背离学术求真的基本原则[2] - 期刊作为学术守门人应守住评议底线,剔除违背基本学术常识的研究[3] - 高校需强化科研诚信监督,建立学术不端终身追责机制[3] 社会影响评估 - 此类伪学术研究可能动摇文化自信根基,混淆公众对历史的认知[2] - 将东方文明与其他古文明强行混为一谈,可能损害青少年对文明连续性的正确理解[2] - 错误学术观点可能污染民族文化基因库,影响民族精神文明构建[2]
2025年大学生学术研究洞察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8-02 08:18
学术态度与规划 - 超四成(41%)大学生计划毕业后继续深造,92.2%追求学术进步,33.8%追求学术创新 [1][9] - 69.3%和64.0%的大学生分别将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视为大学阶段最重要事项 [6] - 67.2%关注学术交流活动,52.6%关注科研机会,体现主动积累科研经验的倾向 [11] 学术实践行为 - 53.2%大学生选择夜间撰写论文,研究生更倾向深夜沉浸式创作,华中地区高校学生夜间写作频率更高 [13] - 57.2%时间用于论文逻辑修改,55.3%时间用于降重处理,反映学术成果打磨的痛点 [15] - 84%大学生每周使用生成式AI,62.9%遇学术困难时优先咨询AI,50%以上在论文写作中应用生成式AI [22][24] 查重工具使用现状 - 68.6%依赖AI辅助查重,65.5%通过搜索或求助解决,62.7%直接购买付费服务 [17] - 50.4%遭遇不同工具结果不一致问题,40.2%担忧费用高及数据安全 [32] - 研究生98.7%使用≥2个工具查重,普遍采用多工具交叉验证策略 [28] 工具需求与付费行为 - 59.2%使用AI工具,56.2%使用查重工具,体现"科技提效"的典型特征 [19] - 53.5%期待AIGC检测功能,50.4%需要文档格式转换,显示对多功能集成工具的诉求 [34] - 86.9%混合使用免费/付费工具,57.3%以免费为主,研究生付费意愿显著高于本科生 [40] 学术支出结构 - 69.8%将论文相关支出列为主要学术消费,人文专业78.2%支出集中于论文领域 [38] - 86.6%认可付费学术服务对效率的提升作用,体现"精准投入"的消费理念 [38] 行业热点关联 - 论文与查重话题在社媒平台达数十亿浏览、千万级讨论,显示公众对学术诚信议题的高关注度 [4] - 2025年部分高校将实施"重复率+AIGC重复率"双查重制度,推动查重工具功能升级需求 [24]
校方一再对美联邦政府妥协,哥伦比亚大学严惩“反犹”学生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49
哥伦比亚大学处分抗议学生事件 - 哥伦比亚大学对参与"反犹"抗议活动的学生进行严厉处分 包括留校察看 停学1至3年 撤销学位以及开除学籍 [1] - 受处分学生达70多名 其中约60人被停学且大多是两年 不到10人留校察看 至少一名情节严重者学位被取消 [1] - 学生需提交书面道歉方可返校 否则将面临开除 [1] 美国舆论反应 - 舆论呈现明显分化 有网民痛批这是该校的"耻辱"并鼓励被处分学生起诉校方 [3] - 右翼媒体强调学生抗议活动对校园及教学秩序的破坏 包括图书馆涂鸦和保安受伤 [3] - 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批评校方是对学生的"压迫行为" 认为校方已向政治压力屈服 [4] 事件背景与影响 - 因不满以色列对加沙军事行动 全美多所高校爆发学生抗议 哥大成为"震中地带" [3] - 自1968年反越战抗议以来 哥大首次允许警方入校镇压 [3] - 特朗普政府取消哥大4亿美元科研经费 双方谈判后校方接连妥协 [3] 与其他高校对比 - 相比哈佛大学去年仅10人被留校察看 宾夕法尼亚大学仅4名学生被停学 哥大惩处力度和规模堪称严苛 [4] - 哥大与政府谈判有进展 部分科研经费或将恢复 [4] - 抗议学生指责哥大此举是向特朗普政府示好让步 [4]
用AI检测AI,花钱降论文AI率却被改得一塌糊涂
央广网· 2025-07-15 23:31
高校AI检测现状 - 2023年高校毕业生面临新增AIGC检测环节,部分高校采用AI模型检测论文AI生成内容占比,同时市场出现"降低AI率"工具但效果存疑[1] - 典型案例显示:某学生使用降AI率软件后,论文AI率从40%升至50%,查重率从3%飙升至40%,且语义和结构被破坏[1] - 多平台检测结果矛盾,某学生相同论文在不同平台AI率检测结果从15%突变至28%,最终需付费155元反复修改并通过[2][3] AI检测技术原理 - 主流检测方法基于"困惑度与突发性"指标:AI文本具有更高可预测性和平滑性,人类文本则呈现波动特征[4] - 专家指出当前检测技术依赖统计特征(如重复片段、标点模式、句子复杂度),但准确率不足100%,存在高误判风险[5] - 检测模型通过词频概率预测生成逻辑,但无法区分人类深度修改后的AI文本与原创内容[5] 学术规范争议 - 教育专家强调大段使用AI生成内容属学术不端,国内外高校已出台明确禁令[5] - 实际案例显示:教师自主撰写内容被检测为AI生成(AI率从30%升至45%),反映检测系统存在逻辑悖论[3] - 答辩环节被视作有效检验手段,导师可通过学术互动识别AI生成论文[6] 商业服务乱象 - 市场出现付费降AI率服务(价格区间40-128元),但存在修改后表达口语化、检测报告造假等问题[2][3] - 学生反映部分平台通过格式调整即导致AI率波动,需反复付费检测(某案例累计检测6次)[3] - 第三方检测平台与学校指定系统结果差异显著,加重学生经济和时间负担[2][3]
2025年大学生学术研究洞察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03 09:53
学术态度 - 超四成大学生计划毕业后继续深造 92 2%追求学术进步 超半数利用晚上时间撰写论文 [1][9] - 69 3%和64 0%大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和毕业论文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7] - 33 8%追求学术创新 41%毕业首选学术深造 以个人成长对抗外界不确定性 [9] 学术实践与工具 - 超半数大学生面临查重焦虑 普遍为单篇论文使用多个查重工具 [2][30] - 59 2%使用AI工具 56 2%用查重工具 左手AI右手查重成为主流 [22] - 84%大学生每周使用生成式AI 主要提升研究效率和处理重复性工作 [24] 查重行为与痛点 - 68 6%靠AI帮忙 65 5%上网搜索或求助 62 7%直接购买工具或服务应对查重焦虑 [19] - 50 4%面临各查重工具结果不一致困扰 40 2%担忧费用高和数据安全 [35] - 研究生98 7%使用2个以上工具查重 更倾向反复查重寻找安全感 [30] 学术付费与支出 - 86 6%大学生认可学术付费对效率提升作用 45 9%认为有助于完成学业任务 [40][41] - 69 8%大学生将学术论文作为主要支出项 人文专业78 2%更聚焦论文投入 [42] - 86 9%同时使用免费和付费查重工具 57 3%以免费工具为主 [44] 技术赋能与期待 - 53 5%期待查重工具配备AIGC检测功能 50 4%希望集成文档格式转换 [37] - 62 9%写论文时向AI提问 但面临2025年高校"重复率"和"AIGC重复率"双查重制度压力 [26] - 微软OfficePLUS提供超100万+模板素材 集成自动排版等智能工具助力学术提效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