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搜索文档
互联网公司的普通员工,就不要锐评公司战略了
虎嗅· 2025-06-12 13:20
金字塔型组织特征 - 金字塔型组织天然存在官僚化倾向,这是人性使然,并非特定公司个例 [1] - 互联网公司战略与普通员工无关,基层员工无需参与战略决策 [3][4] - 组织内层级分明,上级负责决策,下级负责执行 [8] 大厂员工工作属性 - 大厂员工本质是高级技术工人,工作属性更接近产业工人而非典型脑力劳动者 [8][9] - 大厂员工经验价值低于传统脑力劳动者(如律师、医师),甚至低于制造业资深工程师 [9] - 高薪源于互联网规模经济(如几千人服务1亿用户),而非个人智力或工作难度 [9] 行业薪酬与人才结构 - 中国大厂因高薪吸引大量名校毕业生,形成高知聚集现象 [5] - 传统高收入职业(律师、医师、金融从业者)依赖个人IP和终极决策权,与大厂员工工作模式截然不同 [7][8] - 大厂员工身份认同应基于工匠精神而非机构归属感 [10] 员工定位与心态建议 - 基层员工应聚焦执行细节(如代码质量、功能稳定性),而非公司战略 [11] - 提倡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比主人翁精神更符合大厂多数岗位特性 [10][11] - 发达工业国(德日瑞)的工匠精神体现为细节极致化,值得借鉴 [10] 产品开发模式 - 大厂产品开发是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员工为同一App协同而非独立创作 [8] - 与传统脑力劳动(记者撰稿、律师办案)的独立性形成鲜明对比 [9]
“联通杯”威海市第二届职工五人制足球比赛圆满收官
齐鲁晚报· 2025-06-11 05:37
威海市第二届职工五人制足球比赛 - 比赛由威海市总工会和威海市体育局联合主办 吸引了27支队伍和350余名职工参与 [2] - 比赛分为区市组和市直组 分别决出冠亚季军及个人奖项 [2][4][5] - 区市组冠军为经区工会代表队 市直组冠军为威海市消防救援支队 [4][5] - 比赛展现了职工创新进取 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 [2] 威海市工会活动 - 近三年威海各级工会围绕"匠心向党·劳动筑梦"主题 开展了劳模工匠宣讲 职工羽毛球比赛 文艺演出 主题阅读等活动 [2] - 活动增强了职工幸福感和获得感 提升了工会组织影响力和号召力 [2] - 今年恰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威海工会将聚焦高质量发展 优化工会服务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3] 比赛获奖情况 - 区市组个人奖项:最佳射手谷红松 最佳守门员褚红建 最佳球员刘庆发均来自经区工会 [4] - 市直组个人奖项:最佳射手李子晨(迪尚集团) 最佳守门员贾之昊和最佳球员李超均来自威海市消防救援支队 [5]
海南航空劳模工匠“软实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强动力”
搜狐网· 2025-06-10 11:25
公司发展策略 - 以劳模工匠精神为核心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1] - 通过"标杆引领方向、榜样凝聚力量、荣誉激发动能"强化示范效应,采用"表彰+激励"双驱动机制[6] - 开展"劳模工匠下沉一线""技能传帮带"等活动,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工匠的氛围[6] 人才建设与创新 - 资深机长李雪峰40年坚守民航事业,培养大批技术精湛的飞行员,参与编写飞行教学标准[2] - 李鹏创新工作室研发数字化航班调整决策系统,制定快速航班评估流程,提升运行效率[4][5] - 公司通过技能竞赛、"五星大使"评选等活动挖掘新一代劳模工匠,构建人才成长体系[7] 社会责任与重大任务 - 李雪峰多次执飞援鄂抗疫航班,带领团队完成海外撤侨、抗震救灾等重大运输任务[3] - 李鹏团队在疫情期间完成百余次抗疫包机任务,安全护航逾万名旅客,实现"零差错"[4] - 公司保障"两会""博鳌亚洲论坛""消博会"等重要航班任务,展现专业担当[4] 行业荣誉与成就 - 公司荣获"飞行安全钻石一星奖""SKYTRAX五星航空"等国内外权威认证[7] - 李雪峰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安全飞行金质奖章"等荣誉[2] - 李鹏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海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4][9] 未来规划 - 推进数智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打造"安全第一、服务第一、利润第一"的世界一流航空运营商[7] - 加速航线网络布局,抢占市场先机,提升"五星服务"品质[7] - 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航空力量[7]
2025年第二届“金工匠”杯建筑门窗安装大赛在济南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6-09 22:58
行业活动 - 第二届"金工匠"杯建筑门窗安装技能大赛(山东赛区)暨首届山东省建筑门窗安装技能大赛在济南中建绿色产业园举办,吸引26支代表队、77名选手参赛 [1] - 赛事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认证分会主办,山东省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协会承办,中建八局一公司协办 [1] - 开幕式有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山东省住建厅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以及参赛队伍、裁判员等共计300人出席 [1] 行业发展趋势 - 山东省住建厅强调要打造技艺精湛的建筑门窗安装队伍,促进行业绿色智能发展,推动住房城乡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3] -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提出构建标准化门窗安装交付技能提升生态圈,推动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5] - 山东省建设建材工会希望通过竞赛发掘"齐鲁工匠",让技能型人才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7] 企业参与 - 中建八局一公司表示将持续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聚焦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前沿领域 [9] - 中建八局一公司代表队荣获优秀安装团队一等奖及二等奖,并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13] - 中建八局一公司保障团队获得"特别贡献奖"及"优秀合作伙伴"荣誉称号 [13] 竞赛内容 - 竞赛项目为家装场景的外窗安装,选手需在90分钟内完成从安装准备到最终交付的全流程操作 [11] - 参赛选手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专业风采,操作流程规范、技艺精湛 [13] - 各代表队表示将把"精准、高效、创新"理念贯穿于日常施工实践 [14]
全国道德模范国家电网黄新民:敬业奉献匠心创效
中国能源网· 2025-06-09 15:28
人物背景 - 黄新民是国网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变电二次运检一班技术员,扎根继电保护一线29年[1] - 他组织实施87项创新课题研究,8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管理创新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 - 拥有"仅凭人眼扫视保护屏接线就能找出变电站保护屏接线错误"的专业技能[1] 专业成就 - 1998年带领团队翻译2000多页全英文继电保护装置说明书,编写中文版安装操作手册并标注80多处易错点[2][4] - 2006年在220千伏钢东变电站改造中,优化保护逻辑使单体调试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5小时,整体工期缩短37.5%[4] - 2024年在220千伏三宫变电站改造中创新"可视化电缆清册图"工作法,使二次回路接线正确率从75%提升至100%[6][7] - 累计实施30余项科研项目,获国家专利1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5篇[7] 技术创新 - 发现110千伏南门变电站远动装置IP地址配置错误,解决异常告警问题并形成教学案例[5] - 开发随身记录工作法,详细记录设备故障原因及消缺过程[5] - 提出"工培一体""劳模讲堂""工程大练兵"等新型培训模式[10] 人才培养 - 2011年成立"黄新民创新工作室",开展百余项技术创新项目[8] - 带领的QC小组连续三年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8] - 培养出6名国网新疆电力"雏鹰"人才、32名行业专家、2名公司"首席员工"[10] - 采用"望闻问切"实践教学法传授继电保护操作技能[10]
江苏南京:从操作工到大国工匠,踏上职场“精进路”
南京日报· 2025-06-09 10:09
技能人才发展路径 - 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数控铣技师周少敏从一线工人成长为"中铁工业技术标兵",扎根岗位14年并解决大量加工技术难题 [1][2]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戈庆从设备操作员晋升为高级技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成功修复航空机舱显示器主板等复杂产品 [3] - 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师傅从事修皿工序20年,带出多批徒弟传承精密镜片研磨技术 [6] 企业人才培养机制 - 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为一线工人提供5000元起薪及包吃住待遇,每年招聘10多名职校生作为储备人才 [4] - 周少敏主办10期数控技能培训班,培养11名业务骨干徒弟,并通过月度理论实践演练开展"传帮带" [4][5] - 戈庆在南京熊猫电子带出3名技师和3名高级技师徒弟,形成技术传承体系 [5] 智能制造转型趋势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机器人完成铝板冲压等工序,技能人才转型为机器人运维"指挥官" [7] - 康尼机电组织员工参加工业机器人培训,数十人获得钣金、粘接、焊接机器人职业证书 [7] - 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举办编织工序技能竞赛,43名人才同场竞技改进技术 [6] 行业技术突破案例 - 周少敏团队将弹性可弯尖轨加工时间缩短至1分钟/根,实现效率突破 [3] - 戈庆通过自主实验攻克航空显示器主板维修难题,保障产品按时交付 [3] - 波长光电通过金刚石丸片校准技术确保镜片加工精度 [6]
“北疆工人大思政课”为职工传经送宝
内蒙古日报· 2025-06-08 12:27
劳模精神宣讲活动 -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组织劳模先进工作者宣讲团,覆盖12个盟市,包含制造业、科技创新、新就业形态等领域代表[3] - 宣讲采用"事迹报告+互动访谈"形式,举办13场综合宣讲和36场分众化宣讲[3] - 活动深入企业车间、快递园区等生产一线,线上线下结合覆盖2万多名职工群众[1][3] 宣讲形式创新 - 开设"车间课堂",结合工作场景讲述奋斗故事[5] - 在学校举办"劳模与学生面对面"活动,通过问答交流拉近与青年学子距离[5] - 运用新媒体平台全程直播宣讲活动,扩大覆盖面[5] 劳模先进事迹 - 全国劳动模范郭晋龙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工人发明家",擅长维修全国铁路钢轨焊接设备[1] - 快递员李晓望保持零投诉、零差错的优质服务,认为快递员是美好生活创造者[3][6] - 一线工人创新实施"低能耗冶炼法",完成29项自主改善项目[6] - 森林工作者27年保持一类伐区水平,完成125万亩森林抚育和9万亩植树造林[6] 活动持续影响 - 各盟市陆续开展劳模事迹宣讲活动,掀起学习劳模热潮[9] - 内蒙古总工会打造"北疆工人大思政课",组建百名专家名师库,培训百名宣讲骨干[11] - 通过职工书屋、文化宫等阵地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思政教育[11]
“民航巾帼劳模工匠宣讲”走进上海民航职院
中国民航网· 2025-06-07 16:55
行业活动与教育 - 2025年民航劳模大讲堂巡讲——巾帼劳模工匠进校园专场活动在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徐汇校区举行,8位民航各领域巾帼劳模工匠为师生授课[1] - 活动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师生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和民航教育现代化建设[1] - 民航劳模大讲堂活动自2015年以来已举办58场次,受众近20万人次,成为民航工会特色品牌[3] - 活动希望劳模工匠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民航职工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就梦想[3] 巾帼劳模工匠事迹 - 南航飞行总队安全管理部空客A320机长教员刘晓琳作为首批女大学生飞行员,实现10600小时安全飞行记录[4] - 东航地服部浦东旅客服务中心中转分部高级副经理李昕蒙从中转员成长为劳动模范[4] - 四川航空女职工委员会综合室经理毕楠作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始终狠抓客舱安全[4] - 中国航油烟台公司油库经理蔡少敏化解重大保供风险,参加全国民航油料员大赛[4] - 东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气象中心探测室副主任蔡慧君在气象观测领域勇往直前[5] - 民航二所成都物流技术公司总工程师杨秀清探索行李处理系统国产化道路[5] - 天津滨海机场飞行区办公室主任王羽玥分享从"春种秋收"到"守护银翼"的十年跨界经历[5] -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安全检查部副科长林燕妮在安检岗位筑起空防安全堡垒[5] 活动影响与反馈 - 巾帼劳模工匠的故事生动诠释新时代民航人精神风貌,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5] - 上海民航职院老师表示将把劳模精神带入课堂,引导学生扎根民航、追求卓越[6] - 民航工会、学院党政领导及在沪民航各单位工会主席、女职委主任等400余人现场聆听宣讲[7]
工匠精神助力强国建设 ——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3
航天科技领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公司一线工人何小虎团队解决75项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难题并申请25项技术专利 实现非精密环境中微米级精度控制 [1] - 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制造要求微米级精度标定 对技能工人提出更高技术要求 [1] 石油能源行业 - 大庆油田采油班长刘丽32年积累形成设备故障快速诊断能力 包括工具规格识别/井下状况电流判断/机械故障声音辨别等专项技能 [1] 电力电网技术 - 国家电网山东公司李敏团队完成无人机巡检技术三级跃升 从手动操控1 0发展到机巢协同3 0 实现特高压线路巡视智能化转型 [2] - 团队累计完成120余次带电检修任务 总作业时长超500小时 2013年起推动无人机在特高压运检领域应用 [2] 重型装备制造 - 中国一重刘伯鸣团队攻克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等数十项"卡脖子"技术 在15000吨水压机上独创53种锻造方法 [2] 轨道交通产业 - 中车长客姚智慧团队严格执行"一口清"装配工艺标准 通过工艺复述/多重核验确保高铁装配零差错 [3] - 团队15年参与中国高铁技术从追赶到领跑进程 保障接线质量与功能完整性 [3]
五名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06 05:36
产业工人与制造业发展 - 中央企业产业工人队伍涌现出一批大国工匠 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1] - 5名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在记者见面会上分享弘扬工匠精神的实践经验 [1] 航天科技领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数控车工何小虎解决75项火箭发动机研制难题 申请25项技术专利 [1] - 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关键零件喷嘴加工精度误差控制在头发丝的1/20以内 [1] 高铁制造领域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累计铺设高铁线缆3500万米 紧固螺栓8000万个 生产6122辆高铁 [2] - CR450动车组样车于2024年12月29日发布 标志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 [1][2] 重型装备制造领域 - 中国一重集团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独创53种锻造方法 攻克数十项"卡脖子"技术 [2][3] - 参与世界最大单机容量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及核电机组关键部件制造 [2] 能源行业 - 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5亿吨 占全国同期总产量1/3 实现从"一油独大"到"油气并举"转型 [4] - 国家电网山东公司开发三项无人机巡检技术 实现特高压线路巡视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