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搜索文档
陕煤澄合矿业合阳公司:“五引领”聚合力,共绘发展新图景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19:30
公司管理策略 - 公司以“五引领”为抓手,通过榜样力量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企业发展[1] - 领导班子坚持“严、细、实”作风,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将问题解决在一线[2] - 定期组织“管理经验分享会”,由一线“实战派”分享团队建设、现场管控、降本增效经验,打破管理壁垒[6] 员工激励与文化建设 - 每月举行“星级员工”评选,通过宣传栏、班前会等形式讲述先进故事,营造“比技能、学经验、赶先进、超自我”的氛围[3] - 主动加班加点、跨部门协作攻坚已成为公司常态,员工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2][3] - 定期举办劳模工匠座谈会、“劳模讲堂”,由老师傅分享成长经历,弘扬工匠精神,“师带徒”在公司蔚然成风[4] 技术创新与技能提升 - 公司组织开展技能比武、岗位练兵、创新大赛等活动,对懂技术、有创新的职工给予荣誉和金钱奖励[5] - 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五小”创新评比,例如“液压支架拔轴器”获得一等奖并奖励2000元,激励员工投身技术革新[5] - 劳模工作室成为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在公司遍地开花,成为提质增效的关键[4][5]
广州多部门发力多维度支持为匠心护航 促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广州日报· 2025-09-27 10:58
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通过文旅融合、行政认定和金融支持等多维度协同政策,助力以非遗传承为代表的个体工商户实现精细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推动“文化+商贸”融合,使传统工匠精神在市场中获得新生 [1][2][3] 文旅融合与市场拓展 - 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作为文旅融合典范,其内的非遗工作室通过开设体验课和互动区,使广彩、广钟、广绣等非遗工艺从展柜走向市场,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双赢 [2] - 增城区广州双红美食店因其非遗何氏豆腐花获评“名特优新”后,获得稳定订单并吸引研学团队,推动家族手艺从谋生技能向文化符号蜕变 [2] 政策支持与个体转型 - 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名特优新”认定从四个维度为个体工商户把脉定向,推动商户精细化转型,为工匠精神传承注入动能 [2] - “名特优新”的官方认可推广帮助个体商户提升市场信心,促进传统技艺在市场浪潮中扎根和传承 [2] 金融助力与创新突破 - 金融机构如农行广州分行为非遗传承“小个体”提供精准金融支持,例如向老字号“圣绣坊”注入400万元资金,缓解其经营压力并支持技法创新 [3] - 金融活水支撑团队潜心打磨技法,使创新作品屡获金奖,并成功拓展多家企业客户,推动艺术品向日常用品市场渗透 [3]
大国工匠李敏:“电网机长”的“满格”成长
中国能源网· 2025-09-26 16:58
行业技术发展 - 输电线路巡检技术正经历从依赖人工的"人巡"到使用无人机的"机巡"再到智能化"智巡"的创造性转变 [17] - 无人机技术在电网巡检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可解决传统"望远镜看、小本子记"方式效率低下和难以发现隐患的问题 [8] - 无人机技术已从单一的拍摄功能发展为具备喷火清除异物、激光扫描建模、红外测温、带电检修等多功能的"空中机械手" [12][13] 公司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的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实现一键放飞、自动定位、自主拍照 首次在国网系统内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 [12] - 公司创新推出"一控六机"自主巡检模式 使线路综合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6倍 [13] - 公司研发"无人机+导线挂架+电动升降装置" 作业人员无需爬塔即可"一键直达"导线完成作业 [13] - 公司研发多功能载荷装置使无人机具备绝缘子检零、地线修补等检修功能 实现从"用眼看"到"动手干"的跨越 [13] - 公司团队累计获得26项国家专利授权和14项省部级以上创新奖项 包括10项"首创"性成果 [2][17] 运营效率与安全 - 无人机喷火装置可在10分钟内化解线路异物挂线危机 成为"空中清障员" [14] - 公司专家累计完成重大缺陷带电消除120余次 作业时间超过500小时 [5] - 公司专家15年累计爬塔3000余基 相当于攀登珠穆朗玛峰30次 巡线距离超过2000千米 [2][5]
党建引领聚合力丨旗正红·暖职工,为幸福加码
齐鲁晚报· 2025-09-26 15:41
党建品牌建设 - 公司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实现从"有"到"优"、由"规模集群"向"精品集群"升级,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格局 [1] - 党群工作部党支部创建"旗正红·暖职工"品牌,形成"四用发力、五字推进"工作法,通过"用心、用情、用智、用力"传递党的关怀 [3] - 以"红、旗、永、暖、欣"五大着力点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3] 思想理论教育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开展理论学习,通过"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专题党课等活动推动党员成为旗帜 [4] - 组织职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获全国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受全国总工会通报表扬 [8] - 开展劳模工匠主题宣讲4场,强化"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理念 [14] 企业文化宣传 - 以红色基因赋能企业文化,推动文化宣传深入基层 [15] - 开展职工文艺汇演、廉洁文化巡演、微电影大赛等活动,推出企业文化情景短剧、主题歌曲MV及职工文创产品 [18] - 秉承"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成"精神传播榜样故事 [18] 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种子工匠—青年工匠—首席工匠"三级培养机制,实施"千名工匠培育工程" [19] - 开展"百场万人能工巧匠技能争霸赛",建立"日常练兵+专项比武+技能攻坚"立体化竞赛体系 [23] - 承办省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多人获"山东省技术能手""济南市技术能手"称号 [29] - "中国重汽工匠学院"获评首批市级工匠学院,成为职工技能提升重要平台 [35] 职工关怀保障 - 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专项慰问,关注驻外团队、三高试验团队等特殊群体,提供医疗、保险、家庭服务支持 [43] - 设置"爱心小药箱",推动车间微改造,提高职工生日、生育、结婚慰问标准 [43] - 实现全员健康体检覆盖,组织劳模和一线职工疗休养,设立职工荣退纪念章及仪式 [43] 职工文体活动 - 举办"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多元体育赛事、文艺球类兴趣小组等活动 [44] - 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传统文化活动,新建职工活动阵地4处 [44] - 开展单身青年联谊、青春快闪、青年歌咏比赛及青春建功行动 [44] 荣誉成果 - 202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2人、省级荣誉十余项 [8] - 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8]
小仙炖景德镇中秋燕窝宴:以瓷为媒,焕活东方滋补新韵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17:37
品牌活动与战略发布 - 公司在景德镇丙丁柴窑举办“珍品盛器,滋养古今”主题中秋晚宴,并发布非遗限定“月满安康”中秋礼盒 [1][5] - 活动汇聚品牌代言人陈数、挚爱大使吴尊、非遗传承人、知名厨师及品牌创始人等各界人士 [1] - 公司通过春季红楼主题宴、瓷都中秋宴等多元形式持续讲述东方滋补故事,推动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6] 文化传承与品牌理念 - 公司将自身传承东方滋补的匠心工艺与景德镇千年制瓷匠心相类比,旨在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2] - 品牌使命被阐述为“传承千年滋补文化,成就非凡生命力,让东方滋补闪耀世界” [7] - 公司践行“以文化赋能滋补”的价值主张,希望让东方滋补成为世界认知中国的文化符号 [2][4] 产品设计与美学融合 - 公司核心产品“加里曼之星”的瓶器设计灵感源自明代宫廷“高足碗”,由法国设计师以现代美学重构 [3] - 产品设计旨在让“器物之美”与“滋补之效”共生,兼具传统仪式感与现代东方韵味 [3] - 公司与非遗缂丝技艺合作推出中秋礼盒,缂丝传承人认为其匠心与缂丝“通经断纬”的技艺精神相通 [5] 用户体验与生活方式 - 品牌代言人陈数分享食用体验,称产品已成为其日常必需品,提供仪式感满满的滋补时刻 [6] - 挚爱大使吴尊表示产品是其家庭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常作为早餐为家人提供元气 [6] - 公司致力于将东方滋补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健康生活方式,目标是“以品质传承文化,以滋补守护健康” [6]
实力圈粉德国青年 郑州航空港收获跨国点赞
环球网· 2025-09-25 17:02
活动概述 - 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100多名国际学生参观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1] - 代表团参访了中原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航投飞行培训中心、郑州比亚迪、国际陆港、郑州富士康等多个地点 [3][5][6] 产业与科技展示 - 郑州航空港印象展厅通过数字沙盘展示双鹤湖科创走廊立体蓝图及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布局 [3] - 郑州比亚迪工厂高度自动化,机械臂精准焊接,AGV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实现每58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效率 [5] - 郑州国际陆港沙盘全景展示多式联运体系与枢纽布局,呈现中欧班列整装待发的壮观景象 [5] 技能与制造实力 - 全国技能大赛现场展示足球机器人、解说机器人、舞蹈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数控车床赛项加工精度达微米级 [5] - 郑州富士康富豫救援队的专业化应急处置流程和现代化装备,以及救援队员对突发场景的精准预判与高效处置令人印象深刻 [6] - 河南航投飞行培训中心的飞行模拟舱提供逼真的视觉系统与动态反馈,德国学生体验飞机起飞操作 [5] 合作与交流平台 - 由德国建筑师设计的中原国际会展中心被视为中德两国合作的具体象征 [6] - 郑州航空港INNOPORT大赛特别设置国际赛道,旨在吸引更多国际青年前来交流学习 [6]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薛魁:34 载扎根独山子,从 “代培生” 到乙烯行业 “技术大牛”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1:55
公司核心人物与技能传承 - 公司首席技师薛魁从代培生起步,成长为技能专家,在乙烯行业拥有34年经验 [1] - 该专家通过跨岗位学习成为全能操作手,拥有裂解班长、分离班长及值班长核心岗位各三年以上工作经历 [3] - 该专家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1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10人、技师及高级技师23人,并撰写编译多部技术资料作为培训工具书 [9] 公司技术突破与效益提升 - 2001年带领团队提出17条建议解决14万吨/年乙烯装置“两低一高”难题,每年为企业增效近4.5亿元 [7] - 独创“裂解炉精准调节法”被命名为中国石油一线生产十大绝招绝技,深度参与乙烯装置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开发,仅双烯收率一项每年为企业增效5200余万元 [7] - 曾发现丙烯产品塔重大制造缺陷,提出取消裂解气管线膨胀节等重大安全性建议,为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筑牢防线 [8] 行业与公司发展历程 - 新疆乙烯工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从完全依赖国外技术进口设备到实现自主创新并拥有自己的工艺包 [10] - 公司从单一炼油企业发展为炼化一体化、产业集聚化企业,生产模式从传统作业升级为智能化操控 [10] - 新疆石油工业正致力于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化工基地 [11]
匠心赋能智造,共托制造强国
人民日报· 2025-09-25 11:11
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 - 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1] - 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技术正塑造中国智造与中国精造的新优势[1] - 传统产业正通过新质生产力推动转型升级,例如大庆油田采油班通过数字化设备应用技术取得200余项研发成果,以智慧换稳产[1] 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 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并非取代关系,而是相互赋能与融合,例如江铃汽车模具钳工从纯手工操作转向指挥机器人,推动模具制造走向全自动生产线[2] - 新时代工匠需掌握人机协同与数字融合技能,以激发1+1>2的效果[2] - 工匠精神体现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信念,并通过持续学习(如韩世海从中专生到工程硕士的进阶)来适应技术变革[2] 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与培养 - 产业变革加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需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3] - 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完善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体系,并搭建建功立业平台,例如开办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推动研究课题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关键技术领域[3] - 政策护航、产业需求与人才成长需同频共振,以加速工匠红利的释放,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3]
【中国梦 大国工匠篇】薛魁:34 载扎根独山子,从 “代培生” 到乙烯行业 “技术大牛”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0:00
个人职业发展历程 - 从高考失利的代培生起步,成长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技能专家、独山子石化公司首席技师 [1] - 扎根新疆乙烯工业34年,见证了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1] - 通过刻苦学习,克服全英文技术资料障碍,并主动跨岗位学习,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全能操作手,拥有裂解班长、分离班长及值班长核心岗位各三年以上工作经历 [3] 技术攻坚与创新成果 - 2001年带领团队分析三年生产数据,提出17条优化建议,成功解决14万吨/年乙烯装置收率低、效率低、能耗高的难题,每年为企业增效近4.5亿元 [7] - 独创裂解炉精准调节法,大幅提高单炉生产效益,被命名为中国石油一线生产十大绝招绝技 [7] - 参与股份公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仅双烯收率一项每年就为企业增效5200余万元 [7] - 发现丙烯产品塔重大制造缺陷,提出取消裂解气管线膨胀节等重大安全性建议,为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筑牢防线 [8] 人才培养与技艺传承 - 2015年起主动承担培养年轻技能人才的重任,实施新员工培训五步法,并撰写编译多部技术资料作为年轻人的工具书 [9] - 已指导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1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10人、技师及高级技师23人 [9] - 不仅传授乙烯技术,更传递精益求精、专注负责的工匠精神 [9] 行业与区域发展贡献 - 参与新疆首套14万吨乙烯装置建设,并助力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成为中国百年经典工程 [7] - 见证了新疆石油工业从传统作业到智能化操控,从依赖国外技术到实现自主创新,从单一炼油到炼化一体化的巨大变迁 [10] - 对新疆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其做好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化工基地 [11]
“苏州智造”闪耀工匠大会
苏州日报· 2025-09-25 08:47
数字科技与AI应用 - 中国移动苏州分公司展示液冷背板技术 将数据中心散热效率提升50% 应用于东数西算国家枢纽[2]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推出5G-AR智联指挥检修系统 实现异常缺陷处理效率提升30%和作业合规率100%[2] - 江苏盖睿健康科技推出AI大模型驱动的移动智慧全科医生工作站 支持基层医疗一站式服务[2] 健康食品创新 - 佳禾食品展示现磨现萃咖啡工艺 有机燕麦奶实现一物一码全程溯源 牛乳茶坚持零植脂末和零反式脂肪酸[3] - 展会开幕两小时内发放600个试饮杯 显示产品市场关注度高[3] 绿色制造与材料创新 - 盛虹控股集团全球首推碳捕集纤维产业链 每生产1吨纤维消耗364千克二氧化碳 较原生纤维碳排放降低28.4%[4] - 采用工业废气转化技术生产纤维级乙二醇 结合绿电绿氢技术有望实现全流程零碳排放[4] - 太湖雪丝绸公司开发蚕茧花艺工艺 通过染色定型和组合成花等多道工序实现非遗技艺创新[5] 产业生态与人才培养 - 苏州工会建立全链条育人机制 包含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赛训结合赋能成长和职工创新成果转化[5] - 创新成果体现匠心铸梦 向新而行的大会主题 成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