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投资

搜索文档
正式更名“A500ETF华泰柏瑞”,背后有何深意?
券商中国· 2025-07-01 19:51
产品更名与规模表现 - 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563360)将于2025年7月3日起正式更名为"A500ETF华泰柏瑞",以增强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服务能力 [1][4] - 该产品自2024年9月成立以来规模达226.40亿元,为全市场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中规模最大且唯一突破200亿元的产品 [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市场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总规模突破2100亿元,在A股标的指数跟踪产品中规模排名第二 [7] 指数特性与投资价值 - 中证A500指数覆盖A股500只市值大、流动性好的优质个股,行业分布多元均衡,能反映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趋势 [8] - 指数成份股包含各行业龙头公司,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和政策支持,长期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8] - 当前A50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盈利质量改善且现金流增强,部分子行业在产业链整合和消费升级下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9] 公司产品线与战略布局 - 华泰柏瑞基金在宽基指数(如沪深300ETF)和SmartBeta赛道(如红利低波ETF)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旗下多只产品规模超百亿元 [3][10] - 公司管理的沪深300ETF(510300)规模达3747亿元,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权益类ETF [10] - 公司通过低费率、高流动性和严格跟踪误差控制等策略,打造优质指数工具以支持"长钱长投"生态 [10][11]
【价值发现】解构招商基金侯昊投资密码:从白酒到银行,精准布局赢在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38
基金经理侯昊的投资能力 - 招商基金侯昊凭借长期稳健的投资风格和优异的业绩表现赢得市场认可,尤其在消费领域和指数化投资方面表现突出 [2] - 侯昊管理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LOF)和招商中证银行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成为行业标杆 [2] - 侯昊从风险管理部起步,历经量化投资部淬炼,形成兼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的投资方法论 [3] - 侯昊坚守"挣能力圈内、基于基本面框架的钱"的核心理念,强调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与长期坚守 [3] - 在消费板块投资中,侯昊通过深度产业研究挖掘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优质标的,在白酒行业调整期实现超额收益 [3]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表现 -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LOF)成立于2015年5月,截至2025年6月累计净值增长率超过300% [4] - 2017-2020年期间该基金年化回报率高达40%以上,2020年收益率113.34%在同类717只基金中排名第3 [4] - 2021年后白酒行业调整期,基金最大回撤显著小于沪深300指数 [4] - 截至6月27日数据显示,该基金近5年收益率143.07%,成立以来收益率36.19% [5] - 基金单位净值1.8008,规模6.55亿元 [5] 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基金表现 - 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LOF)A成立于2015年5月20日,截至6月27日基金单位净值1.8008 [5] - 2024年1-3月期间实现10.70%的收益率 [6] - 短期迎峰度夏备库预期或支撑煤价企稳,动力煤价或反弹至630-650元/吨区间 [6] - 长期看煤炭行业向"原料+材料"属性转型可能重塑估值逻辑 [6] 招商中证银行指数基金表现 - 招商中证银行指数A成立于2015年5月20日,基金规模9.45亿元 [10] - 截至6月27日基金单位净值1.7506,成立以来收益率99.05% [10] - 今年以来收益率14.78%,近3个月11.88%,近6个月14.95%,近1年37.11% [8] - 近2年收益率57.98%,近3年51.51%,近5年77.73% [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A类份额资产规模9.45亿元,C类份额0.88亿元 [10] 银行行业基本面 - 2024年银行业迎来多重政策利好,宏观经济修复带动信贷需求回升 [12] - 存款利率下调缓解银行息差压力,房地产政策优化降低行业风险敞口 [12] - 2025年6月沪农商行、渝农商行等银行股被纳入沪深300指数 [12] - 2024年上市银行净利润普遍实现正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12] -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头部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 [12]
浦银安盛“指数家”业务建设填补重要拼图 中证A500ETF联接今日发行
全景网· 2025-07-01 10:12
2024年四季度以来,A股市场表现活跃,多个行业板块尤其是高科技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中证 A500指数重视行业均衡,其成分股覆盖所有中证二级行业和90个中证三级行业,行业配置与中证全指 更接近,同时指数成分股所处行业中,新兴行业占比更高,工业、信息技术、医药卫生、通信服务等新 兴行业总占比超过50%。投资者配置中证A500指数产品,能够更好捕捉A股各行业的轮动增长机遇,把 握中国产业升级发展的长期红利。 今天,浦银安盛中证A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A类:024298; C类: 024299)正式发行。这只产品将与中证A500ETF和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一道,共同构建起浦银安盛 围绕中证A500指数的产品体系,为投资者一键配置A股核心资产提供丰富的场内外投资工具。 面对基金行业以指数投资兴起为代表的变革浪潮,浦银安盛基金与时俱进,在浦发银行集团数智化战略 和财资金融赛道引领下,推出"指数家"品牌,发挥好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结合主动和被动管理优 势,在指数投资领域不断发力,用量化策略为指数投资做"加法",力争做到"指数+",积极拥抱"指数投 资大时代"的到来。 近期,浦银安盛 ...
掘金港股医药新蓝海,港股通医疗ETF扬帆起航
证券之星· 2025-06-30 11:25
港股医疗板块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医疗板块爆发式增长,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内涨幅高达50 09%,领跑全球资本市场,远超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6 65%)和沪深300(-0 78%) [1] - 政策与市场双重共振推动板块增长,包括丙类目录退出机制落地、集采规则优化释放盈利空间、AI医疗大模型加速研发转化等 [1] - 标志性事件包括和铂医药6 7亿美元BD交易、恒瑞医药H股募资130亿港元上市、6月ASCO会议中国专家发言创历史新高等 [1]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 指数覆盖市值创近年新高达到2 21万亿,与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总市值比值超35% [2] - 指数优选50家上市公司,聚焦研发与服务领域,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权重均超10%,互联网药店(19 3%)、化学制剂(10 7%)、医疗耗材(9 2%)等具备A股稀缺性 [2] - 医药产品研发相关领域权重高达65 9%,医疗保健服务占比33%,合计覆盖医药产业链近99% [2] - 成分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保持两位数以上(18 68%与17 11%),预期盈利将达千亿以上 [2] - 当前港股医药板块市盈率仅26倍,处于近五年1 15%历史低位,呈现"低估值+高增长"特征 [2] 华夏基金港股通医疗ETF - 华夏基金将于7月4日起发行华夏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代码:52051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1] - 该ETF聚焦研发与服务赛道,覆盖生物制品、医疗设备等全产业链,旨在成为布局港股医药黄金赛道的核心工具 [1] - 华夏基金权益指数规模达7479 2亿元(2024年底),非货币ETF规模6587亿元,连续20年保持权益ETF规模行业第一 [2] - 公司以"乐高思维"构建全球指数产品谱系,港股通医疗ETF是其布局全球医疗赛道的重要落子 [4] 华夏基金指数业务 - 2024年华夏基金通过主动管理赋能产品创设,构建"研究+服务+策略"指数投资能力体系 [3] - 公司打造从中国到全球的丰富指数产品谱系,覆盖核心宽基、热点行业/主题、商品、境内外市场等 [4] - 代表性产品包括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ETF(规模均超千亿),以及2024年发行的可选消费ETF、信息技术ETF等细分领域产品 [4]
孩子的财商教育该怎么做:4个阶段,培养孩子理财观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6-28 22:02
财商教育阶段划分 - 0-2岁阶段主要建立客体永久性概念 孩子会意识到看不到的物品仍然存在[7][8][10] - 2-7岁阶段以自我为中心 需培养消费习惯而非储蓄 重点在于理解金钱价值和比价能力[12][15][18][21][22] - 7-11岁阶段逐渐去中心化 具备短期规划能力 可理解复利和投资增值概念 适合开设银行或基金账户展示资金增长[23][26][27][29][30] - 11岁至成年阶段掌握抽象概念和系统思维 能学习价值投资和指数投资 建立财富观和投资观[32][33][35][36] 财商教育实践案例 - 巴菲特6-9岁通过倒卖商品理解差价 10-11岁接触投资领域 12岁首次尝试股票投资[38][40][41][42] - 推荐书籍《小狗钱钱》《蓝筹孩子》《富爸爸穷爸爸》分别对应2-7岁、7-11岁、11岁以上年龄段[43] 家庭财务规划延伸 - 除财商教育外需规划教育金、养老金和财富传承 涉及不同金融工具[47][48][49] 新书推广信息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新增30年数据及房地产收益率分析 论证股票为长期最佳资产[53][54][55] - 该书统计两个世纪各类资产收益 被巴菲特称为"价值连城投资指南" 上市首日登顶京东金融图书双榜[51][52][56]
从理财爆雷到AI淘金:90后科技男任帅的指数投资觉醒
新浪基金· 2025-06-28 20:34
华夏基金指数大会专题 - 华夏基金于6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一年一度指数大会 圆桌讨论环节邀请财经内容创作者、基金组合主理人及资深用户分享指数投资心得 [1] - 科技从业者任帅作为90后投资者代表 分享从理财小白到工具派玩家的三年蜕变历程 引发年轻投资者共鸣 [3] 投资者成长路径 - 第一阶段为"存款党"时期 从银行定存转向互联网平台高收益理财产品 曾险些遭遇平台跑路风险 [4] - 第二阶段经历典型股市新手困境 包括追涨杀跌科技股 情绪波动剧烈 信息过载导致亏损 自嘲"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4] 数字化投资方法论 - 使用"红色火箭"小程序分析中证人工智能指数 发现估值处于历史90%分位 PEG>3个股占比30% 从而规避过热板块 [5] - 创新药投资框架包含三维验证:跟踪老龄人口数据与医保政策 实地考察药企临床效果 监测指数研发费用增速连续3季超20% [5] - 建立社区情绪量化系统 当基金讨论区看涨评论超85%或出现清仓式减持帖激增时触发风险预警 [5] 科技投资实战策略 - 采用5%试错仓原则 单赛道仓位不超过总资产5% 如2023年越南市场基金小赚8%后立即止盈 [5] - 科技标的筛选三问:是否解决真实痛点 技术壁垒能否维持3年领先 当前估值透支几年成长性 [5] - 通过历史数据修炼心态 中证科技指数过去5年最大回撤42% 但平均11个月即可收复失地 [5] 长期投资理念 - 强调穿越周期的重要性 认为真正的β收益来自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等人类进步底层动力 [6] - 形成"数据是市场唯一罗盘 理性是时间最强杠杆"的核心认知 完成从"热血韭菜"到理性投资者的转变 [7]
丁颖的20年指数投资进化史:从“糊里糊涂赚钱”到“资产配置达人”
新浪基金· 2025-06-28 20:26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专题 -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在北京举行 基金组合主理人、资深用户和小程序使用者分享指数投资历程与策略心得 [1] 投资者丁颖的指数投资历程 - 2006年通过银行渠道买入华夏回报二号 持有2-3年获得60%收益 9万本金赎回15万 [3] - 投资历程横跨三轮牛熊 从盲目跟风到主动管理 从单一持仓到多元配置 [3] 三阶段进化路径 - 懵懂获利期(2006-2011):通过银行渠道买入基金 对运作原理不了解 靠市场红利赚钱 [4] - 学习探索期(2020-2024):受财经大V影响定投华夏恒生指数基金 累计投入6万元 账户亏损40% [4] - 开窍觉醒期(2024至今):债券仓位降至60%-80% 增加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配置 学会波段操作 [4] 核心投资策略 - 逆向投资哲学:基金公司力推某赛道时减持 关注低估品种如豆粕指数基金 [5] - 风险控制:商品类资产占比控制在5%以内 60%-80%仓位配置利率债 [6] - 资产相关性管理:选择负相关品种 通过涨跌互抵降低组合波动 [7] 投资教训总结 - 定投需结合趋势判断 在下跌通道中暂停或减少投入 [8] - 警惕银行理财经理频繁推荐的基金 往往是见顶信号 [9] - 债券并非绝对安全 需区分债券类型 主投利率债规避风险 [10] 投资实践建议 - 每笔交易前写下买入理由 避免情绪化操作 [12] - 用"80-年龄"法则确定权益类仓位 40岁投资者权益类不超过40% [12] - 从入门书籍开始学习 使用工具实践 逐步构建投资逻辑 [12] 投资认知进化 - 从被动接受市场波动到主动管理投资体验 完成认知迭代与策略进化 [13] - 投资获得感源于认知迭代与策略进化 而非市场馈赠 [13]
视频|华夏基金指数大会圆桌实录:三位投资者的指数投资进阶之路与获得感提升密码
新浪基金· 2025-06-28 20:10
专题:华夏基金一年一度指数大会 -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投资坦白局",分享指数投资历程、策略心得与认知蜕变 [1] 一、投资画像:从"小白"到"老手"的多元样本 - 熊思远从捕捉"阿尔法收益"转向指数投资与多元配置,注重通过指数增强产品创造超额收益 [2] - 丁颖用20年时间完成从"盲目跟风"到"主动管理"的转变,持仓从90%债券调整为60%-80%债券+权益类配置 [3] - 任帅从银行定存到互联网理财"踩雷",再到通过基金工具试水科技赛道,逐步建立投资体系 [4] 二、核心策略:指数投资的"攻守之道" - 丁颖采用"逆向择时+动态平衡"策略,商品类资产占比不超过5%,60%-80%仓位配置利率债作为"压舱石" [5] - 熊思远经历四阶段认知迭代,从炒股失败到布局多元资产,如今聚焦中证500指增等超额产品 [6] - 任帅依托科技从业者身份,关注AI、创新药等科技赛道,通过工具辅助小仓位试水热门赛道 [7][8] 三、避坑指南:从教训中提炼的"生存法则" - 警惕"拥挤度陷阱",避免热榜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路演密集的信号 [9] - 拒绝"无脑定投",需结合趋势判断,下跌通道中可暂停或减少投入 [9] - 行业指数波动远高于宽基,新手最好用5%以内资金试水 [9] 四、给投资者的"一句话箴言" - 丁颖强调"带着觉知投资,管理好仓位,忍住挨打的时候,在人声鼎沸时及时止盈" [9] - 熊思远建议"找到一组长期上涨的好资产,均衡配置,逢低定投,为自己创造持续赚钱的账户" [9] - 任帅鼓励"找到属于自己的'上涨指数',让生活向上冲冲冲" [9] 结语:指数投资的本质 - 指数投资的获得感源于认知升级与策略迭代,借助专业平台工具和产品建立"分散配置+逆向择时+风险可控"的投资框架 [9]
小Lin说、熊思远、丁颖、任帅圆桌讨论:三位投资者的坦白局,手把手教你提升指数投资获得感
新浪基金· 2025-06-28 20:10
华夏基金指数大会核心观点 -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在北京举行,圆桌讨论环节聚焦指数投资获得感提升路径 [1][3] - 三位不同背景投资者分享从投资血泪史到实战秘笈的完整进化历程 [3] - 成功的指数投资是认知提升与反人性操作的结合体 [13] 投资进化论 - 丁颖20年投资经历分三阶段:2006年糊里糊涂盈利(9万本金赚6万)、2020年转向90%债基配置、2023年主动提升权益仓位至20%-40% [4] - 熊思远从金融科班生的"阿尔法幻觉"转变为构建多元配置组合(美股/A股/黄金/债券/货币各1/5)的"弱者心态" [5] - 任帅代表新一代投资者路径:银行存款→互联网理财→股市→通过华夏"红色火箭"工具学习指数筛选 [5] 实战操作策略 - 买入时机:丁颖通过基金公司力推赛道和平台热销榜判断过热信号,偏爱冷门品种如豆粕ETF [6] - 熊思远利用华夏"红色火箭"查看指数估值分位,在低估区间定投,特别关注市场"唾弃"时刻 [6] - 卖出策略:丁颖采用动态平衡术,在资产接近前高净值时部分赎回转投下跌品种 [7] - 熊思远警惕交易过热信号如基金销售榜单、路演密集度、分析师一致看多 [7] 工具与配置体系 - 信息渠道:熊思远结合专业路演+财经博主+自建数据系统,丁颖关注财经新闻地缘事件和ETF专区新发热度 [7] - 任帅使用行业新闻+专业内容(如"小Lin说")+华夏"红色火箭"数据工具+社区交流 [8] - 丁颖资产配置心法:明确风险承受能力(如持仓下跌40%底线)、严控单只高风险品种不超过5%、60%-80%底仓配置债基、权益部分全球化分散 [9][10][11][12] 投资箴言 - 丁颖强调"带着觉知投资,管理贪婪与恐惧,分次建仓,人声鼎沸时获利了结" [13] - 熊思远建议"找到长期向上资产,均衡配置逢低定投,多看华夏好产品" [13] - 任帅提出"找到属于自己的指数,让财富如红色火箭般向上" [13]
接下来,今年如果想回本,下周A股行情很关键了
搜狐财经· 2025-06-27 21:49
市场风格切换 - 银行、白酒、保险等权重股回调导致资金从防御资产离场 资金转向成长股、科技股等中小创板块 市场风格从防御切换至进攻 [1] - 权重股回调后与其他板块形成平衡 有望推动大盘指数突破3500点 [1][6] - 资金离场后未持币观望 而是流入进攻性筹码 有利于大盘指数上涨 [1] 反弹行情特征 - 当前反弹行情已持续2个多月 预计将延续数月 不同于924行情的快速上涨模式 [6] - 上证指数有望突破前高 若下周加速上涨则暑假可能盘整 9-10月再加速 若震荡上行则暑假继续小涨 [6] - 白酒、银行、保险等权重股回调是为后续共振拉升做准备 届时将推动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 [6] 投资策略建议 - 指数投资被套时应按间距补仓 等待大行情回血 避免频繁割肉导致永久性亏损 [3] - 医疗基金持有者经历3年亏损后今年已回本 验证长期持仓策略有效性 [3] - 924行情中坚守双创板块的投资者多数回本 部分筹码实现翻倍收益 [3] 市场情绪与认知 - 当前市场情绪回暖 但部分投资者因恐慌错失反弹机会 [6] - 股市奖励认知、耐心和逻辑 过度精明反而导致亏损 [8] - 历史行情表明 提前离场者易踏空 坚守者最终获得收益 [8] 历史行情参考 - 924行情中大盘指数曾出现连续2天20%涨停 双创板块表现尤为突出 [3] - 长期亏损投资者通过924行情实现回本 验证市场周期性反弹规律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