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强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航空+文旅”相辅相成 甘肃民航精心构造“空中文化会客厅”
中国民航网· 2025-09-13 16:08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旅客眼中,甘肃究竟只是航班表上一个匆匆掠过的 地名,还是海报上敦煌飞天的曼妙姿态?是一句带着西北味道的"您慢走",还是丝绸之路上那颗璀璨的 历史明珠?甘肃的文化形象,正是在这些细微之处逐渐清晰。而机场,恰恰是传递这份印象的第一窗 口。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联合省文旅厅推出了"航空+文旅"产品,旅客购票即可领取景区优惠券、非遗体验 券。去年一年,仅通过兰州机场就有近十万旅客走进甘肃,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从候机楼内回荡的《河西走廊之梦》旋律,到黄河巨鼎、敦煌飞天、水车等多元化装饰;从一碗地道的 牛肉面、一枚清润的软儿梨,到一句西北乡音的亲切问候……当旅客因一场数字敦煌展示而心驰神往, 因一阵牛肉面香气而思念涌动,因一句"烦事先'放哈'"的洒脱而会心一笑,此时此刻,机场已不仅仅是 出行的中转站,更是文化共鸣的起点、心灵旅行的首站,成为一座"可以触摸的文化场馆"。 于机场筑千年文明"会客厅" 当旅客因一场 "数字敦煌" 展示而对莫高窟心生向往,因一缕牛肉面香气而爱上西北味道,因一句亲切 乡音而倍感温暖时,机场已悄然变身 "可以触摸的文化场馆"——这里是 ...
历史的道与义(文思)
人民日报· 2025-09-06 06:22
阅兵活动的意义与影响 - 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其背后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故宫,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文化遗产 [1] - 现场氛围勇毅昂扬,全场起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1][2] - 活动是对抗战先烈的纪念,彰显了历史正义,并形成了一个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记忆共同体 [2][3] 历史遗产与国际秩序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全球留下了珍贵遗产,包括战后10余年间全球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 [3] - 二战胜利奠定了一个相对公平正义的世界秩序,造就了长达80年的长久和平和快速发展,其确立的秩序仍是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基石 [3] - 许多国家政要齐聚北京,既为观看阅兵,也出于对历史正义及安全稳定、和平发展的国际秩序的期盼 [3] 国家实力与文化发展 - 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军事硬实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阅兵中得到检阅 [4] - 国家的软实力至关重要,历史记忆之争是历史论述之争和文化价值之争 [4] - 文化艺术界需更主动参与全球文化竞争和世界文化新格局的塑造,中国学者正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史、艺术史的写作以彰显中国叙事 [4] 文化建设的未来方向 - 建成文化强国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能享受丰富的高品质文化生活 [4] - 在文艺创作领域需要名家杰作高峰林立,一批高质量文化成果深入人心,一批卓越的文艺大家影响世界 [4] - 在人文社科领域需要建构更令人信服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既保持中国精神内核,又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所贡献 [4] - 在文化传播领域需要建立更强大的跨文化对话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世界语境中有力展开 [4] 新时代的艺术使命 - 需要从新时代中国的历史现实出发,在新兴科技与媒体的演化中,发展出一种充分介入日常生活的新艺术 [5] - 应从中国人复杂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中,提炼出一种深度参与社会进程的新艺术 [5] - 凭借这种新艺术,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艺术的力量,为21世纪的人类文明创造开辟新旅程 [5]
顺民意 惠民生 暖民心——2024年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30 20:13
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情况 - 2024年全国发行销售彩票6234.86亿元 筹集彩票公益金1610.31亿元 [1] - 体育彩票机构发行销售4155.3亿元 筹集公益金977.9亿元 [1] - 中央财政安排彩票公益金支出793.62亿元 其中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496.51亿元 [1]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分配情况 - 分配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14.36亿元 [1] - 分配民政部41.38亿元 分配国家体育总局41.38亿元 [1] 乡村振兴领域投入 - 2024年下达24亿元支持革命老区县乡村振兴项目 新增支持48个县 [2] - 河北盐山县投入4000万元发展"金果银花"产业 带动每村增收近10万元 就业396人 [4] - 广西5个项目区县投入1.46亿元 防城区实现水质达标率等5项指标100% [4] - 资源县特色产业产值达29.98亿元 同比增长11.66% [4] 医疗卫生领域投入 - 拨付2.87亿元开展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 完成28551名患病妇女救助 [5] - 投入6.12亿元用于红十字事业 救助大病患儿12441人次 [7] - 支持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2.58亿元 罕见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0.64亿元 [7] 养老服务领域投入 - 投入12亿元用于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9] - 济南市市中区拨付187万元建设"长者食堂"解决老年人用餐问题 [9] 文化教育领域投入 - 投入5亿元支持艺术创作生产等项目 完成演出展览1082场 服务观众178.5万人次 [10] - 新增中华文明典籍版本收集项目0.39亿元 国家古迹文物保护项目1.06亿元 [11] - 投入10亿元资助中西部高校困难新生 支持家庭经济困难教师 [12] - 贵州省12所学校获6150万元支持 改善办学条件惠及2万学生 [12]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悠悠文脉续华章 白山黑水谱新篇
新华社· 2025-08-11 21:55
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发现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出土红山文化体量最大的玉龙等百余件玉器 具有重要文明源流研究意义 [5][7] - 沈阳故宫实施太庙建筑群 师善斋 文溯阁等专项修缮工程 2025年迎来营建400周年 [9]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微更新理念保护历史建筑特色 同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12][14] 工业遗产转型与城市更新 - 长春市第一净水厂改造为水文化生态园 保留工业遗址建筑与机械 将历史记忆融入现代生活 [14][16] - 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2024年9月开街后热度攀升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 老建筑群融入潮流店铺与网红打卡点 [35][37] 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立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 已为7937位烈士找到安葬地 为500余位烈士找到亲人 [19]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采用AI成像虚拟技术开展情景教学 增强红色教育互动性与感染力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 - 赫哲族伊玛堪艺术建立6处传习所 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 其他民族文化传承人100余人 [21] - 90后创作者用电子音乐混编伊玛堪曲调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传统文化 [21] -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近70年坚持基层演出 推出《草原之子》《老哥俩》等80余部文艺作品 [24]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漠河市2024年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 同比增长81% 北极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8万元 [29] - 锡林郭勒盟那达慕活动前五天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带动经济收入108亿元 [32] - 长影旧址博物馆成为超百万人次参观的文旅地标 通过沉浸式角色互动 红色舞台剧等形式活化电影文化 [34]
新华全媒头条·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悠悠文脉续华章 白山黑水谱新篇
新华社· 2025-08-11 15:46
文化保护与考古发掘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积石冢出土红山文化体量最大的玉龙等百余件玉器 具有重要礼制文明研究意义 [3] - 沈阳故宫实施太庙建筑群 师善斋 文溯阁等专项修缮工程 2025年将迎来营建400周年 [4]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微更新理念保护历史建筑特色 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5][6]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 长春市第一净水厂改造为水文化生态园 保留历史建筑与工业遗址 融入现代生活与生态景观 [7] - 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融合潮流店铺与网红打卡点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 [19] 红色文化传承与教育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通过AI成像虚拟技术开展情景教学 增强红色教育感染力 [7][8][9] -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立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 已为7937位烈士找到安葬地 为500余位烈士找到亲人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赫哲族伊玛堪通过电子音乐混编等年轻化方式传播 建立6处传习所 拥有8名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2][13] - 内蒙古乌兰牧骑近70年坚持基层演出 推出《草原之子》等80余部作品 满足农牧民文化需求 [14]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漠河市2024年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 同比增长81% 北极村依托地理特色发展极光观测与民俗文化体验 [15] - 锡林郭勒盟那达慕活动前五天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带动经济收入10.8亿元 [16] - 长影旧址博物馆通过沉浸式角色互动与红色舞台剧吸引超百万人次游客 成为影视文旅融合地标 [17][18]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经济日报· 2025-08-11 08:08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暑期博物馆参观人数激增,各类演出和历史文化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形成独特的"中国风"文化消费热潮 [1] - 截至2023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2022年举办展览4万余个,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 - 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达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 [5] 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 -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60项稳居全球领先,西夏陵最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 - 国家博物馆以文物九龙九凤冠设计的凤冠冰箱贴成为文创销冠,《黑神话:悟空》游戏刷新国产游戏销售纪录 [4] - 非遗与老字号跨界融合成效显著,如崇明土布与回力鞋合作推出潮流单品 [5] 文化新业态发展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2023年上半年营收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对行业增长贡献率达76.8% [6] - "文化+科技"推动短视频、直播、数字艺术爆发式增长,"文化+旅游"丰富消费场景 [6] - 北京冬奥会等国际赛事融入文物元素,展现"中国式浪漫" [7] 文化输出与国际影响 - 中国4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位居世界第一,春节文化成为全球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 [7] - 《哪吒之魔童闹海》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五,潮玩LABUBU引发全球热潮 [7] - 非遗体验吸引外国游客,浙江贝雕博物馆年接待外国游客超1万人次 [8]
以信仰之光照亮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文艺工作者责任与使命 - 文艺工作者应将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以信仰之光照亮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1] - 真正的艺术与信念共生 文艺工作者需将个人艺术生命与国家命运、人民期盼相连 [2] -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责任担当在于用艺术力量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 [2] 行业榜样与精神传承 - 游本昌同志以卓越表演才华塑造闪耀人性光辉的角色 传递向上向善力量 [2] - 文艺工作者需以游本昌为榜样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用满腔热情为人民创作 [2] - 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品德艺德、信仰信念需被学习赓续 以高尚职业操守赢得人民喜爱 [4] 艺术创作方向与实践 - 文艺创作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守正创新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 优质文化资源应直达基层 推出更多贴近实际、生活、群众的精品力作 [2] - 艺术需扎根生活 演员需对剧本深研、角色求真 向观众传递正能量 [4][5] 行业信仰与组织建设 - 文艺工作者肩负为人民提供精神滋养、传递正能量、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使命 [3] - 党员文艺工作者需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带动更多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6] - 老一辈艺术家向党组织靠拢为青年做出示范 需坚定信仰追求提升思想业务道德水平 [6] 青年文艺工作者行动 - 青年演员以游本昌为榜样 用饱满热情投入创作 塑造有温度有力量的角色 [4] - 青年文艺工作者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创造力 让艺术之光温暖时代 [6] - 预备党员文艺工作者需用实际行动履行入党誓言 让艺术与信仰在舞台交相辉映 [4]
时代专论丨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核心观点 - 文化强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关系到民族复兴和国际竞争力提升[1][2] -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与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模式有本质区别[2] - 文化繁荣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思想引领、精神支撑和价值指引发挥作用[4]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需要增强国际传播效能和话语权[5] - 新时代文化建设已取得历史性成就,包括理论创新、文化活力迸发和国际影响力提升[6][7][9]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消费"新引擎"[7] - 文化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多地文旅项目火爆出圈,"文艺+文旅"融合效应显著[7] - 文化科技融合孕育新型文化业态,如网络文学、游戏、影视剧等"新三样"在海外广受欢迎[9] - 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爆款,展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9] - 文化贸易结构优化,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占比持续提高[9]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10] - 出台多项文艺发展政策文件,完善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10] - 改革学术评价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深化拓展[13] - 探索"非遗+"跨界发展和多渠道运营机制,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14] -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方法,推进中国故事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17] 文化创新发展方向 -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13]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精神内涵[14] -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数字化赋能[18] - 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18] -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出反映当代中国生活的作品走向世界[17]
焦点访谈丨科技赋能+机制革新 双引擎驱动文化强国建设
央视网· 2025-06-03 21:45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论坛围绕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创新、文化和科技融合、人工智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3] - 论坛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推动中华文明迈向"软实力+硬科技"新时代 [3] 文化与科技融合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7年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其创新实践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生动写照 [5] - 中影自主研发的全数字虚拟拍摄系统可通过实时图像渲染引擎与LED屏幕图像输出生成最终图像 [7] - 中影的CINITY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系统是全球领先的电影放映技术,预计8月《哪吒2》将在国外CINITY影院上映 [7] - 2025年1月,中影10米CINITY LED银幕系统成为全球首个获得DCI认证的LED电影放映系统 [9] 人工智能与文化传播 - 科大讯飞依托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AI孙悟空,作为中国馆"文化传播大使"精通中、日、英三种语言 [11][13] - 科大讯飞研发的翻译机支持74个语种方言免切换,能识别202种中国方言 [13] - 公司每年将营收的20%投入研发,登上"文化企业30强"榜单 [13] 文化企业创新实践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实行艺术生产项目制管理模式,推出舞剧《只此青绿》《诗忆东坡》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 [15] - 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黑神话:悟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哪吒之魔童闹海》)等30家企业进入"成长性30强"行列 [15] - 过去一年,"成长性3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研发费用的平均增长率均超过15% [15]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 文化产业已进入"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新时代,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业发展逻辑 [19] - 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技术突破的"硬支撑"和体制机制的"软环境",破除壁垒才能激活创新潜能 [19] -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借力科技与市场,文化创新将为世界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更好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文化强国建设战略 - 文化强国建设被置于治国理政突出位置 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1] - 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为文化繁荣和强国建设提供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2][4] - 文化建设成就体现新时代伟大变革 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凝聚力 为复兴注入精神力量 [2][6]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3][4] - 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推动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等创新观点 [4] - 形成明体达用的科学体系 包含理论突破与战略部署 如意识形态责任制 文化体制改革等 [4][8] 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 坚持党对文化的全面领导 发展面向现代化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壮大主流价值与舆论 [8][9] -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实现数字化赋能 [10] - 培养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 完善选拔激励机制 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团队 [11]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传播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构建多渠道对外传播格局 创新网络外宣 [12] - 推进全球文明倡议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 创造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 [12] - 宣介中国主张与形象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