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

搜索文档
三股合力摧毁美国现有体制,但愿景不同
日经中文网· 2025-04-30 11:05
森特代表着三股势力(Reuters) 马斯克、特朗普、贝 河浪武史:特朗普的民粹主义、贝森特等致力于重组的全球主义、以及马斯克等酝酿的自由意志 主义,这三股势力在破坏现有体制上是一致的,但他们各自追求的"黄金时代"是不同的。特朗普 政府可能在四年内什么也建立不起来…… 河浪武史: 第二届特朗普政府已上台100天。政府刚上台时被亲昵地称为"蜜月期",但特朗普所 推进的却是对战后80年秩序的彻底破坏。 "美中贸易有可能最多减少80%",敲响这一警钟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奥孔乔·伊韦阿 拉。特朗普政府对全世界课征额外关税,迅速将战后贸易秩序逼迫到了崩溃的边缘。 奥孔乔·伊韦阿拉的另一个烦恼是,WTO突然陷入资金困境。美国是承担WTO预算10%的最大出 资国,但特朗普政府冻结了相关资金。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也因美国冻结资金而面临 裁员担忧。 特朗普冻结的不只是对外资金。哈佛大学等美国知名大学的部分资助金也被叫停。从事癌症治疗 等研究的全球性组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裁员愈1000人,就连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也在讨论削减一半科学预算的问题。 美国一直用充裕的资金来培养最顶尖的人才, ...
【环时深度】美国关税政策的背后推手都有谁?
环球时报· 2025-04-28 06:47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洋】编者的话: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对世界贸易的负面影响不断显 现,世界多方都在探寻谁是这些政策的背后推手。欧洲《现代外交》杂志认为,华盛顿向其他国家加征关税不仅是一次短暂的经济民族主义行 为,也不仅是一次冲动的赌博。相反,它反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愿景,这种愿景是由一个紧密联系的顾问圈子在幕后塑造的。根据美国 《国会山报》、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的报道,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美国总统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美国财长贝森特等 人都属于这一圈子。有观点认为,纳瓦罗等人的主张被融入了所谓"MAGA经济学",而这一"学说大杂烩"的相关主张不仅相互矛盾,而且非常危 险。英国《卫报》称,其结局"可能不是呜咽,而是爆炸"。 米兰:美国为世界提供两种 " 服务 "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可以说是美国政府经济议程的思想设计师。"欧洲《现代外交》杂志这样形容米兰与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关系。法 新社表示,米兰是美国闪电关税战的策划人之一。美国CNBC网站称,他是美国加征关税政策背后的主要人物。 据《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介绍,现年41岁的米兰2 ...
当牛人遇到更牛的人:特朗普的服软与鲍威尔的反击,好戏在后头(作者:赵承业博士)
搜狐财经· 2025-04-28 00:26
2025 年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其激进贸易政策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矛盾迅速激化。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加征关税,对华 商品甚至施以高达 245% 的报复性关税,致使供应链断裂、企业成本剧增。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秉持抗通胀优先原 则,拒绝配合降息,在特朗普眼中,鲍威尔 "行动迟缓且方向错误"。 事实上,特朗普对美联储的不满早有渊源。第一任期时,他就曾公开批评鲍威尔加息政策 "扼杀经济增长",多次暗示甚 至威胁其 "越早走人越好"。而这次,特朗普试图将美联储工具化,通过降息刺激短期经济以服务政治议程,但鲍威尔 坚定捍卫央行独立性,直言 "货币政策不应成为选情的牺牲品",双方矛盾彻底公开化。 特朗普为解雇鲍威尔,展开舆论与法律双线攻势。在舆论层面,他频繁于社交媒体抨击鲍威尔 "玩弄政治",并强硬威胁 "如果我想让他走人,相信我,他很快就得走"。这些言论瞬间引发市场恐慌,美股、美债遭大量抛售,金价飙升至历史 新高。 法律试探方面,白宫律师团队暗中研究以 "正当理由" 罢免鲍威尔的可能性,甚至物色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作为接 任人选。同时,特朗普还尝试通过财政手段施压,放缓缩表速度以释放流动性,可美联储仅进行技术性调整,始终 ...
深度|桥水基金掌门人达里奥最新洞见:当前贸易摩擦远非关税问题那么简单
Z Finance· 2025-04-09 13:01
图片来源: linkedin 本⽂是桥⽔基⾦创始⼈达⾥奥的最新洞⻅。世界正站在⼀场深刻变⾰的悬崖边缘,⽽⼤多数⼈仍在凝 视脚下的裂痕,却未察觉整座⼭崖正在崩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过是表象,其背后是货币、政治与 地缘秩序的结构性断裂 —— 债务泡沫的膨胀已使全球经济沦为⼀场危险的债务狂欢,政治极化正撕裂 民主制度的根基,⽽单边主义的崛起正加速旧秩序的⽡解。历史从不重复,却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 当不可持续的⽭盾堆积⾄临界点,系统终将以剧烈的⽅式重构。 瑞 · 达⾥奥是 全球最⼤对冲基⾦桥⽔的创始⼈。作为管理着 1600 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巨擘,达⾥奥以研 究债务周期和帝国兴衰闻名,其 " 原则 " ⽅法论被全球政商领袖奉为圭臬。以下是全⽂翻译: 当前,公众的注意⼒正合理聚焦于已宣布的关税政策及其对市场经济的重⼤冲击,但鲜少有⼈关注引 发这些政策的深层动因,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更⼤规模系统性断裂。 需要澄清的是,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决策举⾜轻重,但多数⼈忽视了其当选总统的底层逻辑。 正 是这些未被充分认知的根源⼒量,不仅催⽣了关税政策,更驱动着⼏乎所有重⼤变⾰的进程。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主要货币秩序、政治秩序与地缘秩序 ...
还有人能阻止特朗普胡来吗?
虎嗅APP· 2025-03-13 18:07
文章核心观点 近期美元计价资产大幅贬值、美股重挫,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使秩序崩塌氛围加深,其滥用行政命令绕过宪法制衡,虽美国有智库、游说团体、国会、司法等制衡机制,但美国社会严重分裂、民意分歧大,特朗普坚守一定选民基础就难有民意压力,真正变量在于经济状况 [1][2][16] 特朗普执政现状及影响 - 美元计价资产大幅贬值,美股周一重挫创2022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受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美股延续上周跌势,科技股领跌,纳指下跌4%,标普500指数累跌3.10%,录得2024年9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1] - 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外交政策加深秩序崩塌氛围,如威胁入侵他国、清空加沙、退出北约等,还切断对乌军事和情报合作 [1] 特朗普如何滥用“行政命令”绕过宪法 - 宪法规定总统在外交领域权力包括任命大使等需参议院确认、谈判条约需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批准等,但本届特朗普政府制衡机制失效 [3][4] - 人事任命上,国防部长、FBI局长等关键职位有争议人员顺利通过任命,特朗普还签署行政命令强力干预国务卿工作,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未形成制衡 [4] - 总统可通过“行政命令”绕过国际条约参议院批准限制,行政协议与条约有同等法律效力,且相关规定削弱了参议院决定权 [5] - 历任总统都利用“行政命令”,如奥巴马签《巴黎气候协定》、特朗普退出和加入、特朗普签《为阿富汗带来和平的协议》《美墨加协定》等 [6] - 2020年大选前超70名共和党前任国安与外交官员曾批评特朗普,其第二任期上台两月不仅“兑现”罪状还“加码” [7] 对特朗普的制衡 - 智库对特朗普外交政策表示担忧和批评,虽声音未必短期改变政策,但会渗透到决策圈塑造长期走向 [9] - 游说团体代表庞大利益集团,影响政策方向,如国防承包商团体、亲乌游说团体影响外交政策,产业和劳工等游说团体影响经济政策 [10][11] - 国会中共和党难对特朗普构成实质压力,制衡责任落在民主党,民主党可凭借参议院“阻挠议事”规则和众议院微弱多数情况阻挡部分共和党建制议程,还尝试立法限制特朗普外交政策 [11][12][13] - 司法上美国最高法院驳回特朗普暂停对外援助资金紧急请求,支持下级法院要求政府支付承包商款项命令 [14] 真正的难点:彻底分裂的美国 - 特朗普外交表现民调下滑,仅37%受访选民满意,50%不满意,但在俄乌战争等关键议题上民意未定论,特朗普基于民意承诺结束乌战并让乌偿还援助 [16] - 美国社会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出现显著党派分歧,选民看法基于党派忠诚,特朗普坚守40%选民基础就难有民意压力,经济状况是关键变量 [17] - 媒体随党派分裂而分化,缺乏调和公共舆论空间,真正变量在于特朗普选民联盟是否分化,核心是美国经济状况 [18]
现在,欧洲人必须亲自上战场了
虎嗅APP· 2025-03-02 17:08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潮沉思录 ,作者潮思 新潮沉思录 . 新潮沉思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潮沉思录 ,作者:丁毅超,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5年2月28日,背负着乌克兰全国人民的希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往白宫与特朗普会面,并打算签署协议。在双方外交措辞和含糊其辞的包装 下,这份屈辱性协议在形式上保留了乌克兰相对体面的地位。然而谁都未曾预料到的是,这场由幕后交易所精心设计的舞台剧以戏剧性的方式脱轨 了。 随后特朗普表示媒体可以提问。记者一开始就提出了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即美国到底会不会往联合基金投钱,以及是否会为乌克兰提供长期安全保 障。特朗普的回应展现了太极大宗师的水准,其回答与他过去一年来的态度基本一致,即这主要是欧洲人的事情,我首先对美国纳税人负责。泽连斯 基显然也基本放弃加入北约的想法,表示欧洲人已经在这一问题上准备好提供安全保障。 然而20分钟之后,一切的问题从特朗普关于拜登政府的3000亿美元问题上开始脱轨。 (这里插一句,根据第三方新闻的核查,拜登政府对乌克兰的 援助总额约为1800多亿美元,其中500多亿美元直接用于美国本土投资。) 泽连斯基觉得自己有必要纠正特朗普的和平观点基调,开始进行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