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

搜索文档
金灿荣:别再迷信纠错力,现在的美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观察者网· 2025-08-16 09:16
谈及美国,人们常想到自由、民主、机会之地等词汇,这些构成美国对外形象,塑造世界认 知。但观察当下美国,总统权力扩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泛滥等现象,与"自由 灯塔"形象不符,让人质疑美国是否真是自由主义典范。 普利策奖、班克罗夫特奖获奖者史蒂文・哈恩在《自由之困》中,以严谨研究和细腻笔触呈 现不同的美国历史画卷,帮助我们从历史根源理解美国当下困境。该书打破传统自由主义主 导的美国历史叙事,指出非自由主义贯穿美国250年历史,是塑造其政治发展的结构性部 分,扎根于国家建构、法律制度与社会秩序。 今年7月,中信出版集团邀请金灿荣教授、李翔及译者袁野举办《自由之困》新书分享会。 对谈中,深入探讨美国为何一面标榜"自由灯塔",一面深陷非自由困境,如何从历史看清其 表象下的复杂肌理,读懂当下美国社会撕裂与制度困境的缘由。对话旨在以新视角理解美 国,也为思考自身社会发展提供镜鉴。 以下内容基于金灿荣教授的讲述整理而成: 01美国的双重性:自由主义与非自由主义的长期并存 美国标榜自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最早讲这个特点其实是法国人,就是托克维尔,他到美国转了一 圈,写了一个《论美国的民主》,说美国这个国家跟欧洲不同, ...
为什么美国这么多流浪汉?
虎嗅APP· 2025-07-18 22:12
加州经济与流浪汉现象 - 加州是美国第一富裕的州,人均年GDP超10万美元,名义GDP4.1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2] - 加州流浪汉人数约为18.7万人,占全美流浪者总数的25% [2] - Skid Row是洛杉矶流浪汉聚集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聚集约5000名流浪汉,其中50%以上长期露宿街头 [4] 流浪汉聚集地的形成与现状 - Skid Row成为流浪者聚集地已超过100年,最初因铁路运输枢纽吸引单身男性劳工、退伍军人等无稳定住所人群 [5] - 街道两旁搭满帐篷,堆满捡来的物品,流浪者多为黑人,呈现各种异常行为状态 [5] - 警车和警察在各街区维持秩序,社区志愿者派发面包、水、衣物等救助物资 [5] 美国自由理念对流浪汉政策的影响 - 美国奉行自由主义,强调"个人选择自由",认为流浪是个人权利,不能强制管理 [7] - 加州政府尝试解决但投鼠忌器,流浪者拒绝管制和帮助,不愿去固定场所居住 [7] - 加州实行"Housing First"政策,强调先解决住房再处理街区问题,但成本高效率低 [7] 加州福利政策与流浪汉救助 - 加州每年用于流浪人群救助的综合花费超过50亿美元 [9] - 流浪汉每月可获得221美元现金援助、291美元食品购物卡、免费医疗和300-1000美元住房补助 [9][10][11] - 民间组织提供帐篷、睡袋、食物、移动洗澡车等,形成多层次救助网络 [11] 流浪汉群体的构成原因 - 流浪者主要因经济破产、染上酒精毒品恶习、精神健康问题三种原因导致 [13] - 美国2890万12岁及以上人群有严重酒精问题,890万人滥用阿片类药物 [13][14] - 2023年美国5870万成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占成年人口22.8%,有色人种和贫困人群患病率更高 [15]
为什么美国这么多流浪汉?
虎嗅· 2025-07-18 12:24
加州经济与流浪汉问题 - 加州是美国最富裕的州,人均GDP超10万美元,名义GDP达4.1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四大经济体[1] - 加州流浪汉人数约18.7万,占全美流浪者总数的25%,洛杉矶Skid Row地区密度最高,1平方公里聚集约5000名流浪汉[1][2] - 流浪汉聚集现象已持续100多年,源于19世纪末铁路劳工、退伍军人等无稳定住所人群的积累[3] 美国社会价值观与政策矛盾 - 美国自由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选择自由,认为流浪是迁徙和居住的权利,政府不能强制干预[5][6] - 加州实行"Housing First"政策,每年流浪救助支出超50亿美元,但政策效率低且法律限制警察清理帐篷区[7] - 福利政策包括现金援助(221美元/月)、食品券(291美元/月)、免费医疗和住房补贴(300-1000美元/月)[9][10][11][12] 流浪汉形成原因分析 - 经济破产、毒品酒精成瘾、精神健康问题是三大主因,洛杉矶高生活成本(房租1500美元+/月)加剧底层群体放弃工作[14] - 2023年美国2890万人有酒精滥用问题,890万人滥用阿片类药物,吸毒者达3190万,占全球80%阿片类药物消耗量[14][15] - 精神疾病患者5870万(占成人22.8%),黑人贫困群体患病率最高(36.7%)[15][16] 福利体系与民间生态 - 民间慈善网络(教会、企业、社区)提供帐篷、食物、医疗等支持,部分机构因发放针具等行为引发争议[12][13] - 抖音网红"丁胖子金牌讲师"通过蹭福利机构资源走红,反映福利政策被滥用的现象[13] - 加州气候温暖且民主党主导的政治环境使其成为流浪汉首选地[13]
自由灯塔的暗面: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250年?
虎嗅· 2025-07-11 16:32
美国自由主义与非自由主义的本质 - 美国长期被视为自由主义的象征,但普利策历史奖得主史蒂文·哈恩在《自由之困》中提出非自由主义才是塑造美国250年历史的深层基因 [1] - 自由主义在美国历史上被普遍认为是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核心,但非自由主义直到近期才被广泛认识为对自由主义规范的挑战 [4] - 自由主义在美国的定义多样,包括个体自主、私有产权制度、自由市场等,而非自由主义则表现为对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反弹 [6][7] 非自由主义的特征与表现 - 非自由主义政权常与等级秩序、精英统治、军国主义等标签联系在一起,并鼓吹民族中心主义和宗教划界的归属范畴 [5] - 非自由主义的特征包括社区意志压倒一切、对外来者的怀疑、文化同质性的渴望以及对权威的抵制与服从并存 [10] - 非自由主义社会和政权通常具有排他性,权利由特定统治者或群体界定,权力行使直接且暴力被视为合法手段 [13] 自由主义与非自由主义的互动 - 自由主义构想了一种基于权利个体、公民包容性和法治的政治秩序,而非自由主义则表现为对自由主义原则的背离 [12] - 非自由主义并非自由主义的缺陷或替代品,而是作为一系列连贯的思想与实践,与自由主义对立或交织 [9] - 美国历史上的自由主义和非自由主义相互纠缠,非自由主义常阻碍自由主义目标的实现,但自由主义也常滑向非自由的方向 [24] 非自由主义的历史轨迹 - 美国革命和宪法制定过程中涌动的非自由主义思潮塑造了反联邦主义态度,并体现在反天主教情绪和等级政治权威中 [16] - 19世纪杰克逊民主时代的大规模驱逐行动表明美国民主的非自由和排他性特征 [16] - 20世纪进步主义时代和20年代的反动动员显示了非自由主义的现代化及其对政治风貌的深远影响 [17] 当代非自由主义的兴起 - 20世纪60年代激进右翼政治的重生预示了自由主义力量的衰弱,乔治·C·华莱士的言论体现了这一趋势 [18] - 新自由主义崛起背景下,非自由政治表现为严酷的种族歧视政策和对个人权利的剥夺 [18] - 当代白人民族主义和准军事化右翼势力的兴起与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去工业化及共和党的工具化有关 [18]
跟特朗普对杠的加州州长纽森,究竟是何许人也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3 12:28
纽森的政治背景与早期经历 - 纽森出身于加州政治世家,祖父威廉·纽森是加州政坛"造王者",表亲南希·佩洛西为前众议院议长,家族政治资源丰富 [6] - 童年经历贫困与阅读障碍,曾因棒球天赋尝试职业体育,后因伤转战商界 [6] - 20多岁创办PlumpJack酒庄并扩展至酒店餐饮业,三年内成为百万富翁 [8] 政治生涯与政策立场 - 1996年进入政坛,2003年以37岁成为旧金山最年轻市长,连任两届 [8] - 2004年签发全美首份同性婚姻证书,奠定"进步主义先锋"形象 [10] - 2019年任加州州长后推行激进政策:叫停死刑、2035年燃油车禁令、跨性别监狱选择权 [10] - 政策迎合加州民主党选民(进步派占68%),2022年以绝对优势连任 [12] 2028年大选布局与策略调整 - 州长任期2026年结束,需在2028年大选前维持政治影响力 [13] - 公开立场从激进自由派转向中间路线,启动播客节目与右翼媒体对话以争取中间选民 [13] - 2025年初加州大火事件导致治理能力受质疑,特朗普公开抨击使其政治形象受损 [15] 洛杉矶骚乱事件与政治博弈 - 特朗普未经纽森同意联邦化2000名加州国民警卫队并增派700名海军陆战队镇压骚乱 [3][16] - 纽森采取三方面反击:起诉联邦违宪、威胁截留加州每年净贡献的800亿美元联邦税金、动员22名民主党州长联合谴责 [18][20] - 通过全美直播演讲塑造"反特勇者"形象,指控特朗普破坏三权分立 [20] 事件背后的政治优势与舆论操控 - 加州为纽森主场,特朗普当地支持率仅30%,媒体曝光更有利 [22] - 纽森团队将骚乱责任转嫁特朗普,同时淡化民主党指挥的洛杉矶警察暴力执法事实 [23] - 冲突事件使纽森形象从"治理不力"转变为"民主捍卫者" [22]
特朗普与哈佛的冲突:3亿美国人的意识形态在分裂
虎嗅APP· 2025-05-30 21:23
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冲突 - 特朗普政府取消哈佛招收国际生资格并要求6800名国际生72小时内转学 哈佛随即向联邦法院起诉 [1] - 联邦法官计划发布初步禁令禁止政府在未遵循法定程序下撤销哈佛SEVP认证 强调"维持现状" [1] - 特朗普政府冻结哈佛26亿美元研究拨款 哈佛2022年政府研发拨款为6.9亿美元 占2024年总收入65亿美元的10.6% [4] - 国际学生每年贡献超3亿美元学费 占哈佛总收入4.6% [4] 美国社会意识形态分裂 - 冲突本质是右派与左派意识形态较量 体现为全球主义vs民族主义、自由主义vs保守主义、精英主义vs民粹主义三组矛盾 [5] - 全球主义阵营以哈佛为代表 依托科技巨头、金融资本与跨国企业 主张自由贸易与跨国交流 [7] - 民族主义阵营以特朗普为代表 主张国家利益优先 采取限制外籍劳动力、增加关税等措施 [7] - 自由派集中在高校、科技行业与沿海城市 保守派集中于中西部乡村与传统产业区 [9] - 民粹主义打破传统精英结构 特朗普支持者通过社交媒体形成"认同共同体" 信息生态呈现极化 [12] 政治格局变化 - 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亚裔支持率达39%(+5ppt) 西裔46%(+14ppt) 非裔13%(+5ppt) 均为历史新高 [14] - 自由派因过度强调DEI与身份政治脱离基层 中间派选民流向共和党 [14] - 美国宪政体制通过博弈实现平衡 保守派与自由派构成国家精神两大支柱 [15][16]
特朗普和美国顶尖大学的“战争”
新京报· 2025-05-15 18:57
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的冲突 - 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公开拒绝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整改要求,强调学术独立性和宪法权利 [1][4] - 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大学关闭多样化、公平和包容性(DEI)办公室,并调整招聘、教学和研究政策 [4] - 哈佛大学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指控其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和程序不当 [9][11] 资金冻结与财务影响 - 特朗普政府冻结哈佛大学22亿美元联邦拨款和6000万美元项目合同款项 [5] - 哈佛大学可能面临其他60多亿美元联邦经费被冻结的风险 [5] - 哈佛大学捐赠基金达532亿美元,但80%资金有严格使用限制,仅20%用于运营 [6][7] 国际学生与学术研究 - 哈佛大学2024-2025学年国际学生占比27.2%,每年国际学生为美国带来超500亿美元收益 [8] - 特朗普政府威胁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要求提交国际学生"非法和暴力行为"记录 [8] - 资金冻结导致哈佛大学实验室关停,研究项目中断,部分教职工被迫离职 [18][19] 其他高校的连锁反应 - 哥伦比亚大学妥协特朗普政府要求,禁止抗议活动并增加校园警察 [13] - 康奈尔大学超10亿美元、西北大学7.9亿美元、布朗大学5.1亿美元联邦资金被冻结 [14] - 超过100所美国高校联合反对特朗普政府对教育系统的干预 [9][10] 社会与政治影响 - 56%美国人不支持特朗普在高等教育问题上的做法 [16] - 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经费导致数千名专家被解雇,影响美国科研领先地位 [17][20] - 哈佛大学诉讼案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缺乏历史案例参考 [15]
美国民主党去哪儿了
虎嗅· 2025-05-02 09:45
民主党现状分析 - 民主党在特朗普政府政策面前表现被动,集体"哑火",包括拜登、奥巴马和克林顿等前总统的批评也未能引起足够关注 [1] - 党内面临团结危机,高层陷入内讧和相互攻击,拜登放弃连任引发夫人与佩洛西女儿相互指责 [2] - 党内分裂广泛存在于众参两院、基础选民和领袖、建制派和意识形态拥护者以及不同世代之间 [3] 党内分歧与领导力问题 - 在应对特朗普问题上党内高层出现分歧,部分人主张妥协,部分人主张划清界限 [2] - 拜登离任前赦免家人引发两党批评,损害民主党道德信誉 [2] -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的投票立场引发党内不满,前众议长佩洛西敦促挑战其地位 [3] 特朗普政府权力扩张 - 特朗普将总统行政权运用到极致,通过行政令推翻上届政府政策并推动自己议程 [5] - 特朗普绕过国会讨论和表决,利用行政令实施全球贸易加征关税措施 [5] - 特朗普试图越过其他政府部门权力,谋求对立法、司法及社会和文化的控制权 [6] 民主党应对策略 - 部分民主党议员开始采取行动,如格林打断特朗普演讲、布克创纪录冗长演说等 [6] - 桑德斯和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开启"反寡头政治"巡回集会活动 [6] - 左翼进步派呼吁将民主党改造成更接近"罗斯福时代根基"的政党 [10] 民主党未来展望 - 近期地方选举中民主党开始赢回一些席位,如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席位 [11] - 全美范围内社会抗议活动陆续展开,包括"50501"抗议活动和"总统日无国王"行动 [11] - 奥卡西奥-科尔特斯表现出不凡政治才能,被呼吁在2028年大选中挑战舒默 [11] - 2026年中期选举可能成为民主党"东山再起"的良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