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脱贫
icon
搜索文档
赵一德在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陕西日报· 2025-06-29 07:33
农业强省建设 - 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 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1] -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农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2] -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2]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 [2] - 加强耕地数量 质量 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2] - 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 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最后一年 [1] - 分层分类优化完善常态化帮扶政策 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 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 [2] - 多措并举促进稳岗就业 农民增收 全力保障汛期农业生产 [3] 组织保障与责任落实 -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强化资金 人才等要素保障 [2] - 抓好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 全面排查检视薄弱环节 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弱项 [3] -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 严格验收把关 [2]
陈刚:坚决扭转三种错误倾向,努力闯出广西“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广西日报· 2025-06-28 11:00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强调2024年是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需从战略高度认识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政治重要性 要求扭转"就三农说三农"等三种错误倾向 [2] - 提出"一书一单一盘棋"工作法:制定整改方案书梳理国家考核问题 制定乡村振兴任务清单落实中央部署 形成条块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引领 [3] - 要求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通过产业融合、品牌建设、现代物流和新技术应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2][3] 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 将县域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 重点发展县域产业园区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 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4] - 提出"五链融合"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链、延长产品链、扩大销售链、做强品牌链、融合数智链 目标打造千亿级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 [4] -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推动广西优质农产品出山出海 提升"桂字号"品牌影响力 [4] 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 -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重点保障水果、糖料、蔬菜等农产品供给 [5] - 严格执行田长制林长制 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加强红树林等生态资源保护 提升林草资源管理质效 [5] 工作落实机制 - 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 加强一产经济调度和基层干部培训 编制"十五五"农业农村规划 [6] - 会议覆盖全区各级政府部门 开展业务培训并组织地市及部门交流经验 [6]
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召开
新华日报· 2025-06-26 05:59
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部署要求 [1] - 会议研究推动全省巩固衔接和东西部协作工作 [1] - 会议指出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1] 过渡期工作重点 - 要慎终如始抓好过渡期各项工作,对标对表查漏补缺 [1] - 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成果 [1] - 全面完成就业帮扶、重点地区帮扶等工作任务 [1] - 全方位梳理巩固衔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1] - 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切实抓好整改提升 [1] 常态化帮扶新阶段 - 过渡期结束后将进入常态化帮扶新阶段 [2] - 要积极研究谋划常态化帮扶政策举措,突出"分层分类" [2] - 将开发式帮扶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 - 聚焦"常态长效",稳中求进、先立后破 [2] - 将责任、政策和工作有序衔接到常态化帮扶 [2] 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 - 促进"共同富裕",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2] - 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重点帮促地区加快赶上来 [2] - 强化"责任落实",保持工作干劲 [2] - 在兜牢底线的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 部门工作安排 - 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就相关工作进行安排 [2] - 南京市、宿迁市、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作交流发言 [2]
全省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6-25 18:38
刘宁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指出,要"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 共同富裕"。今年是过渡期最后一年,我们要牢记领袖嘱托,增强政治自觉,树牢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 底线,坚决打赢打好过渡期收官战,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力以赴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实干实 绩上,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刘宁强调,要动真碰硬抓好问题整改,对账销号限时完成,举一反三系统施治,转变作风务求实效,健全问题整改验收机制。要统筹优化监测和帮扶机制, 坚持精准施策,完善动态监测,增强帮扶质效,逐步实现动态清零。要突出抓好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加强就近就业人员技能 培训,落实好一揽子创业就业帮扶政策。要着力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帮扶产业发 展质量,加大消费帮扶力度。要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积极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完善资产分类处置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管。要跟进落实常态化帮扶政 策 ...
“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文化传播与出版行业 - 美国作家聂子瑞联合写作、编撰和审译了近20本关于中国脱贫、救灾和政府政策的英文书籍,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 [1] - 聂子瑞的书籍《太阳升起——"美国小哥"见证中国扶贫奇迹》被翻译成中文、意大利文等版本,以个人视角分享在中国的经历,让国际读者更直观、真实地了解中国脱贫攻坚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 中国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 - 聂子瑞观察到中国政府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提高老百姓就业、收入等方面投入长期且巨大的努力,例如青海玉树地震后,当地学校从简陋的帐篷变成了设施先进的楼房 [2] - 聂子瑞惊叹于中国脱贫攻坚的规模、速度和范围,认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极大减轻了人类的整体困难 [2] 公益项目与社会发展 - 聂子瑞联合当地政府发起公益项目,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高原上的学校提供光明,并送去书籍、药物等必需品 [2] - 聂子瑞深入中国上百个乡村,记录中国在灾后救援、重建以及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并持续挖掘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1][2]
“来到中国,感知真实的中国”——专访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美国作家聂子瑞
新华网· 2025-06-19 11:10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是中国出版界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海外作家、翻译家、出版家 [1] - 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共有16位获奖人,美国作家聂子瑞是其中之一 [1] 聂子瑞的成就与观点 - 聂子瑞在中国工作生活20年,联合写作、编撰和审译了近20本关于中国脱贫、救灾和政府政策的英文书籍 [1] - 聂子瑞认为,未到访中国的外国人容易对中国产生误解,但亲身体验后会了解真实的中国并通过口口相传、社交媒体分享经历 [1] - 聂子瑞指出中国脱贫攻坚的规模、速度和范围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曾被外界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 - 聂子瑞强调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令国际社会惊叹,包括高铁网络、贵州山区桥梁和青藏高原铁路等"不可能的奇迹" [2] 聂子瑞的著作与影响 - 2021年聂子瑞出版《太阳升起——"美国小哥"见证中国扶贫奇迹》中英文版,以个人视角分享中国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见闻 [2] - 聂子瑞认为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理解中国发展核心理念、未来愿景及其对世界的意义非常必要 [2] - 聂子瑞表示此次获奖是对其过往工作的认可,未来将继续通过书籍促进构建共享包容的世界 [2]
斯里兰卡人民解放阵线高级干部考察团贵州参访:“收获了许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15:48
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保护 - 肇兴侗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拥有400余家民宿、60多家手工艺企业、20余个非遗工坊,2024年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2亿元 [2] - 侗寨通过保护吊脚楼、古寨、侗族大歌、非遗乐器、蜡染刺绣工艺等传统文化,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2] - 考察团关注中国在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 [5] 工业智能制造创新 -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实施40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人工智能设计,使产品质量缺陷减少57%,劳动生产率提高68% [5] - 考察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轮胎生产环节并提升效率印象深刻 [5] 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 - 考察团参访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灯塔工厂",了解工业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 [5] - 贵州在脱贫攻坚、数字经济、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实践成果获得考察团高度评价 [6]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文章精神坚持严字当头整治突出问题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严格落实带头过紧日子要求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信长星主持并讲话
新华日报· 2025-06-10 07:34
教育发展 - 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教育发展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一体化 [1] - 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 培养爱党爱国 勤奋好学 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1] 作风建设 - 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重点整治违规吃喝 收送礼品礼金 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2] - 强化督导检查 推动整改整治动真碰硬 形成震慑 [2] 财政与节约 - 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严控财政支出 建设节约型机关 [3] - 优化财政资金使用 优先保障发展需求和民生领域 [3] 乡村振兴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落实就业和产业帮扶政策 促进低收入群体稳定就业 [3] - 推动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究制定常态化帮扶措施 [3] 区域协同发展 - 加强长三角区域协同 支持上海龙头作用 深化与浙皖联动 [3]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合作 提升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水平 [3] 规划编制 - 科学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 结合地方发展特征 广泛征求民意 [4] - 加强调研论证 确保规划编制高质量完成 [4]
洛古有格:致富永远在路上
中国青年报· 2025-06-08 08:16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前段时间播种的3000亩青贮玉米田已经长到筷子那么 高。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洛古有格说,这些土地是村合作社流转的村民土地,这批玉米将 作为饲料,专供村里的肉牛养殖场。 脸庞黝黑、不善言辞,这个彝族小伙年纪不大,返乡创业却有10多个年头。他深谙三河村的村情民情, 也能和村民打成一片,因为他是这个村子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 不愿意放弃的洛古有格重新走出大山,学技术、找销路,这个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从零开始, 一点点摸索养猪的那些事。幸运的是,项目得到当地政府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合作社开始一步步走向正 轨。 从50头到2000余头、从12户到168户,三河村的乌金猪养殖渐成规模。合作社从当初仅有6间简易猪圈的 养殖场,逐步发展成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 2017年,洛古有格被选为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这个村里致富"领头雁"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如何带领村 民共同致富,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抱着"致富永远在路上"的信心和决心,洛古有格在经过市场调研后,决定带领村民探索发展西门塔尔牛 养殖,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 ...
我省14.82亿元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日报· 2025-06-03 05:50
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配 - 江苏省财政下达2025年省以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82亿元,支持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1] - 2025年省财政安排衔接资金预算12.8亿元,连续四年实现增长[1] - 资金分配向经济薄弱、革命老区等重点地区倾斜[1] - 支持重点县区产业发展3.6亿元[1] - 支持苏中、苏北地区开展农村厕所革命3.56亿元[1] - 支持六大片区重点工程建设3亿元[1] - 支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2.4亿元[1] - 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发展1.2亿元[1] - 支持黄茅老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0.6亿元[1] - 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0.3亿元[1] 黄茅老区建设项目 - 泰州市姜堰区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级黄茅老区建设项目,由蒋垛镇投入用于"绿色果蔬深加工项目建设"[2] - 蒋垛镇近年来致力于特色园区创建,但面临产业配套用房紧缺问题[2] - 一期项目总投资预算约17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资金980万元,泰州市兴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720万元[2] - 项目建成后8个村可享受产业配套用房租金及财税分红约115万元[2] - 项目直接吸纳就业50名以上[2] - 各村每年将从租金收益中提取5%作为扶贫基金用于低收入农户防返贫或增收[2] 资金管理与监督 - 省财政厅将衔接资金全面纳入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的常态化监督范围[2] - 制定负面清单,严禁用于负面清单事项和建设形象工程[2] - 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科学设置绩效目标[2] - 加强绩效执行监控,组织开展绩效评价[2] - 评价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衔接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