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省

搜索文档
奋力建设“五个强省”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进展
河南日报· 2025-06-30 07:11
农业强省建设 - 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近十分之一 小麦产量超四分之一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3]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元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7% [3] - 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4] - 构建现代种业体系 做强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推动农机装备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5] - 发展县域富民产业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创新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 [6] 制造强省建设 - 河南拥有41个工业大类 形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万亿级产业集群 [9] - 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问题 需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8][11] -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布局量子信息/氢能储能/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 [11]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10] - 优化产业园区布局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提升园区产业集聚效应 [12] 数智强省建设 - 河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达15.1万家 从业人员158.5万人 营收13412.2亿元 占二三产企业营收8.5% [14] - 5G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 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全国领先 [14] - 聚焦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等领域 培育龙头企业 突破关键技术 [15] - 推广智能工厂/数字孪生技术 打造智慧社区/医院/校园等应用场景 [16] - 构建数据交易平台 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 [17] 交通强省建设 - 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 国际货运量全国第5 [21] - 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 51条国道贯穿全境 [21] -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应用 [22] - 发展多式联运 推广"铁海直运"模式 完善"一单制"标准体系 [22] - 推动运输结构绿色转型 加快新能源车替代 提高重型车绿色替代率 [23] 文旅强省建设 - 2024年接待游客超10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首破万亿元 [26] - 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推出古都游/探源游/红色游等精品线路 [27] - 发展旅游装备/演艺演出/文创潮品等新业态 构建"文旅+百业"融合体系 [27] - 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IP 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级文化地标 [28] - 完善文旅设施配套 构建细分化定制化服务体系 [28]
赵一德在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陕西日报· 2025-06-29 07:33
农业强省建设 - 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 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1] -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农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2] -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2]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 [2] - 加强耕地数量 质量 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2] - 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 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最后一年 [1] - 分层分类优化完善常态化帮扶政策 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 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 [2] - 多措并举促进稳岗就业 农民增收 全力保障汛期农业生产 [3] 组织保障与责任落实 -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强化资金 人才等要素保障 [2] - 抓好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 全面排查检视薄弱环节 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弱项 [3] -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 严格验收把关 [2]
践行“两高四着力” 感恩奋进谱新篇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丨深入贯彻“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河南日报· 2025-06-25 07:45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河南工业门类齐全,覆盖41个工业大类,是产业循环的关键节点[12] - 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主要发展方向,涉及生产、民生、社会治理等多领域应用[13] - 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形成多元支撑格局[12][13] 农业强省建设 - 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12] - 农业强省建设需科技赋能、绿色安全及产业链高端化,破解产业结构性矛盾[5][12] -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5][1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质量发展依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及模式创新,需将创新置于全局核心[9][12] - 培育新质生产力需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技术[4][16] -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推进,以高水平保护蓄积发展新动能[16][17] 文化产业发展 -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旅产业正逐步成为支柱产业,需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6][18] - 文化软实力融入经济、生态、社会治理,发挥"助推器"与"黏合剂"作用[18][19] - 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18][19] 区域发展战略 - 落实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3][23] - 构建"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路协同开放通道,打造内陆开放高地[24] -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二元结构,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乡村振兴[25]
向新,看中原
河南日报· 2025-06-21 07:39
农业与食品产业 - 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0余万亩,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 [9][13] - 河南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 [12] - 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油料、食用菌产量全国第一 [13] - 双汇、思念、白象、卫龙等老品牌与嗨吃家、食族人等新兴品牌共同打造万亿元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14] - 小麦深加工产业链延伸至赤藓糖醇、谷朊粉、蛋白肽等高端原料,以及可降解生物塑料 [15] 制造业与工业升级 - 洛阳轴承集团生产从机器人轴承到盾构机轴承的全系列产品,展示中国制造硬核实力 [16] - 郑州比亚迪新能源车生产基地一期产能40万辆、二期60万辆,实现每分钟下线一台整车 [17] - 中铁装备盾构国产率突破95%,郑煤机液压支架市占率行业第一,超聚变服务全球10000多家客户 [18] - 工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85.6%,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 [33] 文化与旅游产业 - 双槐树遗址通过3D、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发展可视化互动新业态 [39]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展出1600余件文物,建筑空间达1.97万平方米 [40] - 洛阳应天门等地推出战国袍、唐襦裙等传统服饰体验,吸引年轻人参与文化消费 [43] - 南阳武侯祠、邓州花洲书院等文化IP与餐饮结合,形成日用型文化产品 [43]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智能温室加速小麦育种进程 [10][11] - 新乡"中原农谷数智大脑"整合气象、墒情等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8] -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实现"算天、算地、算人",赋能千行百业 [33] - 兰考县打通27个部门数据接口,实现"刷脸办理"政务业务 [25] 生态环保与绿色经济 - 三门峡小秦岭矿山生态修复后,林麝、豹猫等野生动物重现 [31] - 民权林场6.9万亩林地构筑黄河故道绿色屏障 [31] - 全省创建无废景区、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3014个 [34] - 碳减排领域预计2030年前年需投入2.2万亿元,带来产业新机遇 [34]
全省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暨项目招引推进会举办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37
会议背景与核心观点 - 江苏省召开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暨项目招引推进会 省委常委徐缨强调江苏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农业强省 运用新技术 新模式 新业态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 [1] - 江苏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完备产业配套 较强科研实力 畅达交通物流 一流营商环境 得天独厚农业资源 被定位为企业投资兴业"热土" [1] - 新一轮农业发展机会蕴藏在农业新兴产业壮大 传统产业升级 未来产业培育中 政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服务保障 [1] 会议成果与签约项目 - 13个设区市通过视频推介展示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 营商环境及农业农村产业化项目招引方向 [2] - 南京国家农高区与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签订合作协议 [2] - 18个新达成正式投资协议的重点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2] - 省农业农村厅与8家金融机构签署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合作协议 [2] 参会企业与机构 - 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71家成员单位龙头企业参会 [1] - 省内外近50家农业企业参会 [1] - 10家新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获授牌 [1]